美對韓徵15%關稅 政院:台美磋商聯合聲明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格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5/08/01 第896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話題
焦點新聞
社會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美對韓徵15%關稅 政院:台美磋商聯合聲明
記者陳熙文、黃婉婷、編譯劉忠勇/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卅日宣布與南韓達成貿易協議,將課徵南韓百分之十五關稅;南韓同意投資美國三千五百億美元,並採購一千億美元美國能源;川普表示,南韓總統李在明預計兩周後訪問美國,在白宮宣布巨額對美投資計畫。

美墨關稅協議將延長九十天

此外川普卅一日在社群媒體發文宣布,與墨西哥現行協議將延長九十天,雙方將繼續談判。墨西哥將繼續支付百分之廿五的芬太尼關稅、百分之廿五汽車關稅以及百分之五十的鋼鋁和銅關稅。

川普說南韓同意給予美國三千五百億美元投資基金,完全由美國持有和掌控,並由川普選擇投資項目。南韓也同意購買一千億美元液化天然氣和其他能源產品。

川普說,南韓同意對美國完全開放貿易市場,接受美國汽車、卡車、農產品,給予美國零關稅優惠待遇;美國則將課徵南韓百分之十五關稅。這個稅率比先前川普在關稅信中提出的數字降低十個百分點。

美韓造船業合作 達協議關鍵

南韓總統李在明七月卅一日表示,這項協議消除了出口商的不確定性,有助於南韓和主要經濟體競爭時取得對等甚至更有利條件。南韓投資基金的細節還不明朗,情況類似先前日本同意投資美國五千五百億美元協議,雙方當時對基金內容也各有不同解讀。

南韓證實,將設立三千五百億美元基金,以協助企業打進美國市場,其中一千五百億美元將專用於造船產業。本周南韓特別提出和美國建立造船業合作,成為達成協議關鍵。南韓政府說,另外的兩千億美元將在美國投資半導體、電池、製藥等先進產業。

李在明在臉書上寫道:「我們跨過一道重大障礙。這項協議是美國重振製造業戰略,和我們協助南韓企業提升在美競爭力交會的成果。」

南韓不需進一步開放美牛、米

南韓青瓦台政策室長金容範說,協議包含輸美汽車關稅降至百分之十五。先前美國和日本、歐盟達成的貿易協議,汽車關稅也是百分之十五。南韓還爭取到不需進一步開放美國牛肉和稻米進口。

金容範表示,南韓爭取百分之十二點五的關稅稅率「直到最後」,但川普沒有讓步,「總統說所有國家都是百分之十五」。比照先前美國與日本、歐盟達成的協議,鋼鋁百分之五十關稅不在這次美韓貿易協議降稅範圍內。川普卅日也表示,美國已與巴基斯坦達成協議。

政院:待美政府決策流程確立

由於美國對等關稅大限逼近,各界關注台美是否能完成談判,政院昨天透露,雙方已完成技術性磋商,就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貿易便捷化、供應鏈韌性、經濟安全等議題達一定共識,也商討投資、採購等台美經貿合作議題,正持續磋商聯合聲明,只待美國政府決策流程確立。

面對關稅影響,賴清德總統將在今天宣布「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生效,備妥九百卅億元因應衝擊。行政院長卓榮泰說,談判結果確立後,產業衝擊程度勢必不同於四月的推估,政府將依國內經貿情勢及產業支持需求再提出特別條例修正案。這番話也被解讀政院保留加碼空間。

 
TOP
話題
日本稻米讓步為例 雲林縣長張麗善籲不應犧牲農業
記者蔡維斌/雲林報導聯合報
美國關稅談判期限今天屆期,雲林縣長張麗善昨呼籲中央應維護農民及畜牧業者生計,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嚴守豬肉、牛肉產地標示等規定,保障國人食品安全,不應犧牲台灣農業及國人健康。

張麗善說,日本選擇開放稻米和部分農產市場,換取美方關稅讓利,這項讓步已在日本引發農民與輿論強烈反彈,相較韓國表態將稻米與牛肉作為談判紅線,堅持護農,我國政府雖曾澄清「非所有農產品皆將開放」,但至今未作出明確承諾,令人憂心。

她舉稻米為例,美國稻米因生產規模大、土地成本低,成本低廉且供應量驚人,若開放零關稅進口,價格勢必比台灣米低很多,台灣米自給率逾百分之九十五,是糧食安全的最後一道堡壘,一旦美國米大量進口,將造成國產米崩盤、重創水稻產業鏈,加速農村凋零,如此破壞性結果將不可逆。

張麗善指出,美國大量低價冷凍豬肉可能憑藉成本優勢,未明確標示產地情況下大量進口台灣市場,勢必衝擊國產豬肉,雲林縣養豬協會及養豬戶已表達強烈反對,擔憂美國豬肉一旦降低關稅或調整產地標示法規,國人即便想支持台灣豬肉也無法辨識產地,衝擊更大。

 
TOP
外媒:美國像擠檸檬一樣壓榨台灣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美國對等關稅八月一日即將上路,各國抓緊最後關頭與白宮談判,台灣至今未收到通知信或達成協議消息。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美方代表正像擠檸檬一樣壓榨台灣」,希望台灣全面開放市場。

美國總統川普七月起陸續寄發關稅通知信,近來陸續公布與多國達成貿易協議,包括台灣鄰國的日本與南韓均與白宮拍板降低對等關稅。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談判陷入不確定狀態,包括美國幾個主要貿易夥伴加拿大、墨西哥與台灣。這些國家領袖及其官員紛紛展開最後關頭協商,希望爭取協議或展延寬限期。

有別於先前的關稅期限,白宮堅稱這次將嚴格執行八月一日生效日,川普七月卅日也發文重申「八月一日不會再延期」。白宮官員證實,美國總統川普預計當地時間七月卅一日簽發行政命令,針對未能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在八月一日起實施較高關稅。

一位熟悉台美貿易談判的人士告訴Politico:「美方談判代表正在像擠檸檬一樣壓榨台灣。美國想要台灣全面開放市場。」

Politico描述,台灣代表數月來積極阻止美國徵收百分之卅二關稅,同時採取雙軌策略,包括推進貿易談判並承諾增加對美採購,例如農產品、液化天然氣與軍備武器等,藉此縮減台美間七百卅億美元貿易逆差。本周台美仍在華府談判,但至今未有突破。

這使得台灣總統賴清德陷入雙重政治風險。若接受苛刻條件,恐引發國內重要選民反彈;若拒絕美方要求,則可能面臨中國二○二七年侵台威脅背景下失去川普的支持。一位熟悉談判的消息人士說:「對台灣而言,惹惱川普可能事關生死」。

美國前貿易談判代表林斯科特認為,各國領袖都面臨這樣的困境,「既要直接與川普談判,又要預測他可能會在正式協議之外提出更多要求」,即使達成協議,川普也會對外誇稱美國獲得極大的利益。

加拿大與墨西哥雖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但因多數商品在「美墨加協議」下可免關稅進口,相對不急。儘管兩國領導人仍表達希望在八月一日前達成協議,外界普遍認為機會渺茫。

 
TOP
焦點新聞
曹興誠貼文「綠請我推動罷免」 徐巧芯:說公民自主的可以醒醒了
記者李成蔭、蔡晉宇/台北報導聯合報

首波大罷免以失敗收場,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召集人曹興誠昨在臉書分析失利原因,直指民進黨一方面請他推動罷免,一方面又拒絕他的建議,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見狀截圖發文指,「請那些說公民推的,可以醒醒了,就是民進黨」;民進黨昨則重申,罷免行動是公民自主,沒有政黨可以主導。

曹:綠拒我的建議

曹興誠昨在臉書上表示,四月底時他就表示,民進黨應利用連署廿四比○的優勢,要求國民黨承諾恢復憲法法庭正常運作,及立法院的「程序正義」,如果國民黨不同意,罷免理由就完全正確,民進黨即可全黨動員,大罷免必定大成功,可惜民進黨沒有掌握這樣的契機,「一方面請他繼續推動罷免,一方面卻又拒絕他的建議」。

曹興誠還指出,他的建議是,民進黨應該先確定三階罷免以後,四階由什麼人來候選?在三階開始,即由這位四階候選人領軍,以民進黨候選人為主,罷團為輔,如此才能結合戰力,取得勝利。結果民進黨不但不肯指定候選人,還嚴禁任何黨員做任何表態。

徐巧芯則於社群發文指,曹興誠發文說大惡罷是「民進黨請曹興誠」推動的,大家沒有看錯,曹興誠真的這樣講。

她表示,在說大惡罷與民進黨沒關係的,都是「公民」要推的,可以醒醒了,這些說沒關的人,他們的道士總司令已經開示了「就是民進黨」。

被同黨圍剿 王世堅:不在意

另外,民進黨立委王世堅公開反對民進黨繼續推動大罷免,在黨內被多位黨籍立委圍剿,王世堅昨表示,那些立委多是不分區,對黨的命令必須謹慎,一點都不以為意,大家都是好同事,他的理念和民進黨一致,也沒有退黨問題。

 
TOP
彭博:川普喜歡贏家 賴清德現在一點都不像
編譯季晶晶/綜合報導聯合報

彭博專欄作家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撰文說,大家都知道川普向來偏好「贏家」,但在對等關稅威脅壓頂下,賴清德總統如今卻顯得束手無策。在國內,大罷免挫敗壯大在野黨聲勢,在國際上,他要應對沒有勝算的貿易戰,這使得他的政府陷入上任以來最孱弱時刻。

賴清德的最新挫敗是海外出訪計畫破局。儘管華府和台北都淡化風波未證實細節,但美英多家媒體報導,他原打算過境紐約並訪問巴拉圭、瓜地馬拉和貝里斯,卻因川普政府擔心影響與北京的貿易談判,未同意過境申請,整個行程告吹。瓦斯瓦尼指出,此事凸顯出台灣在川普優先清單上順位極低。幾十年來,台灣總統利用過境美國機會進行「低調外交」已成慣例。

川普現在對台灣態度曖昧。他威脅課徵台灣百分之卅二關稅,他還要求台灣增加軍費開支,卻對美軍是否會在北京武力犯台時出手協防含糊其詞。為安撫美方,台灣半導體業先前傾力配合,承諾數百億美元投資計畫在美國本土擴產,但難以化解川普壓力。

大罷免挫敗,國會多數席位仍在在野黨手中,賴清德即便想提案增加國防預算,也將是一場硬戰。

文中說,民進黨試圖將大罷免失敗包裝成「台灣民主的勝利」,但賴清德聲望受挫是事實。追蹤兩岸局勢的「台海風險報告」主編伊納夫(Peter Enav)直言,「川普喜歡贏家,而賴清德現在看起來一點都不像」。

八月還有另一場罷免案,瓦斯瓦尼認為,若再度失敗,賴清德必須面對現實學會妥協,可以在產業政策或民生問題等非中國議題與反對派合作,避免變成跛腳總統。雖然這些努力不保證能扭轉情勢,但大罷免結果顯示選民渴望兩岸穩定,而不是升高對立。

 
TOP
南橫憾事一家人差5公里到家…14歲兒看家逃死劫 問母為何不回來
記者巫鴻瑋、徐白櫻、宋原彰/高雄聯合報

高雄桃源區李姓夫妻前晚駕車因路基崩坍翻落邊坡,造成二死三失蹤,僅十四歲次子未隨行逃過一劫,一夜之間成為孤兒,不斷喃喃自語「媽媽騙人,為何到現在還沒回家」,令親友鼻酸。

李姓夫妻育有四名未成年子女,家境不寬裕;吳姓妻子帶十七歲女兒及十四歲兒子再婚,嫁給花蓮李姓阿美族人,兩人婚後生下一對兒女,剛幫么女辦完滿月酒。親友說,李家原在高雄市區租房子,全靠李男當板模工賺錢,吳女是長照臨時人力,近日比較常返回部落。

李家接連遭逢厄運,今年五月,吳女十七歲讀高中的女兒在梅蘭明隧道車禍重傷,昏迷指數只有三分,上月才痊癒出院,兩至三周需下山回診。吳女為此返回山上定居照顧女兒,前天下午長女需要回診,剛滿月的幼女身體也不適,一家人冒雨下山。

高雄市議員高忠德表示,李家全家六人因車子坐不下,獨留十四歲次子在家照顧祖父;出事地點離家僅五公里,只差十幾分鐘就回到家,發生意外的路段積水很深,視線很差看不見道路塌陷,親友十分哀慟,「希望一家五人(遺體)都可以找齊」。

高忠德說,得知噩耗後,張家次子從早上開始都不講話,喃喃自語「媽媽騙我,說要下山要買東西,為何到現在還沒回來」,令親友鼻酸,同時憂心小孩頓失依靠,生活成問題。

高雄市社會局指出,李家是列冊低收入戶,可依福利身分申請相關救助措施,死亡救助每人發給廿萬元,急難救助則是戶內人口死亡無力殮葬,低收入戶可補助兩萬元。桃源區公所說,會給李家後續協助。

 
TOP
風災重建特別條例獲共識 柯建銘卻神隱
記者黃婉婷、屈彥辰、蔡晉宇/台北聯合報

丹娜絲颱風侵台重創中南部,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表示,因颱風丹娜絲及後續豪雨造成受損的房屋已逾三萬戶,因此政院近期將提出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特別條例,加強、加速重建工作的執行。而立法院朝野黨團昨也達成共識,已請行政院於下周提出「丹娜絲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草案,送立法院審議。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日前提出公決案,要求行政院應盡速提出丹娜絲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全案逕付二讀。國民黨團總召傅□萁昨日召集朝野黨團協商,各黨團達成共識,請行政院下周提出「丹娜絲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送請立法院審議。

與會的行政院副秘書長李國興回應,行政院會在八月中儘快提出特別條例,針對委員提出的災民措施項目會一起研議,可以處理的,將會放在條例裡面,「但很多東西現在已經在做了」。

值得注意的是,朝野協商結論中,各黨團與會代表均在協商結論簽字,但未與會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未簽字。

據了解,柯建銘昨天整日神隱,未在立法院公開露面。

另有綠委表示,近日黨內對柯建銘檢討聲不斷,建議柯建銘就算不請辭為大罷免負責,至少要淡出立院黨團第一線運作,而柯建銘此時神隱,確實耐人尋味。

 
TOP
綠營喊台中普發5萬元 藍批假議題
記者陳敬丰/台中報導聯合報
726大罷免投票後,網路傳出「台中超徵120億元應普發4萬元」流言,被台中市府駁斥。民進黨市議會黨團昨天提案,建議市府將超徵、標售土地與財劃法挹注的1700億元普發給市民,每人5萬元。國民黨團批評,綠營刻意炒作收支數字,想為造謠者脫罪。

民進黨團表示,2019到2024年間,台中市歲入稅課收入決算扣除預算後,累計超徵415.11億元,都是市民辛苦納稅成果,此外,市府近年標售土地,總值超過1023億元,再加上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後,中市府未來每年可多分得262億元,3項加總為1700.11億元。

民進黨團指出,以台中市286萬人口計算,1700億元普發市民,每人可獲得5萬9444元,考慮到財政規畫,建議在財源充足的情況下,盡速規畫普發現金5萬元,總經費約1430億元,從超徵、賣地收入與財劃法挹注扣除後,市府仍有270億元可投入市政建設。

民進黨團表示,面對市民的生活壓力與「還稅於民」的期待,市府應主動回應,民進黨團24名市議員一致決議,提案台中市政府普發5萬元,幫市民度過經濟壓力,落實市長盧秀燕一直主張的「還錢於民」政治信念。

國民黨議會黨團書記長李中表示,市府每年預算支出經過審計處完成決算審議,已通過議會審查,過去6年的歲入歲出早就都結案;民進黨內不乏有過局處長行政經驗的人,應該了解這些程序,卻還把過去的收支數字拿來炒作,根本是刻意玩弄議題。

李中指出,市府過去6年並無超徵,台中每年1000多億元稅收多數上繳中央,中央挹注經費也用於建設;重劃區的配餘地標售所得優先用於還債,剩餘投入綠美圖、大巨蛋等重要建設。他批評,民進黨現在炒作發放現金議題,是想替之前製作假圖卡的造謠者脫罪,企圖把謠言變成公共議題。

市府強調,稅收分為國稅與地方稅,國稅要上繳中央,地方稅的部分,台中過去6年編列地方稅收預算2739億元,實際徵收2722億元,短徵17億元,根本不是網傳的「超徵120億元」,呼籲勿以虛構數字誤導市民,傷害台中市財政的公信力。

 
TOP
懸缺一年…NCC新委員名單來了 三件事要趕快解決
記者彭慧明、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昨(31)日公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四位委員提名名單。業界表示,新委員若能順利上任,要趕快解決三件事,首先是快幫被迫違法播出的37家廣電事業完成更換經營執照;第二是快點通過系統台今年董事改選名單;第三則是加速納管第2類電信業者,強化打詐。

行政院昨天提名成功大學資工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蔣榮先(內定為主委)、東吳大學法學院專任特聘教授程明修(內定為副主委)、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暨研究所教授黃葳威、世新傳播管理系助理教授羅慧雯為下一屆委員。根據行政院資訊,程明修為國民黨籍,其餘三位提名委員為無黨籍。

NCC委員已懸缺一年,導致104項重要業務無法執行。

隨著行政院提名新任委員名單,後續立法院通過後,將可讓NCC恢復正常運作。行政院今年5月規畫新提名人選,並請立法院同意撤回原提名名單,也因已經延後一年,四位準委員任期僅三年。

業界希望NCC繼續運作,昨日立刻「許願」。以最迫切的頻道換照問題為例,今年6月底有四家無線台、八家衛廣事業共九個頻道,以及25家廣播電台等共37家事業執照陸續到期,但頻道業者其實早就提出換照申請,卻卡在NCC委員人數不夠而無法審核,合法頻道業者因而差點被斷訊,更出現主管機關拜託系統台繼續「違規」播出「無照」頻道的詭異狀況。而無線台違法播出,更讓負責頻率分配的數位發展部也跟著成為「違法共犯」。

另外,今年以來不少系統台進行董監改選,提出新的董事會、董總名單,但卡在NCC得先通過系統台業者新董事會名單,業者才能向經濟部登記變更董事長,這是NCC委員必須過半才能進行的項目之一。業者無法向經濟部變更董事長,也無法召開新董事會,卡住系統台的營運決策進度。眼看將進入明年度採購頻道合約、制定年度計畫的時間,業者怨聲載道。

而NCC先前修訂的《電信管理法》採寬鬆管理,結果MVNO業者販賣門號成為詐騙集團利器,今年6月立法院三讀通過《電信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強化管理第2類電信業者,修法實施後一年內,應向主管機關辦理登記,未登記者可罰10萬到100萬元。

過去這部分NCC將責任塞給三大電信業者「代為管理」,電信管理法通過後,NCC補足委員,也要盡快提出相關管理辦法,加速要求提供用戶接取網路服務的IASP業者,以及批發轉售用戶號碼、經營虛擬行動網路服務的MVNO業者登記,否則仍是詐騙破口。

 
TOP
內閣改組傳言不斷 卓揆:人事應有效調整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726大罷免後,內閣改組傳言不斷。行政院長卓榮泰昨(31)日表示,投票結果反映出國人期待,對政府政策也有不同立場的思考,他說,政府未來須針對國家財政結構等,以及「人事」方面,做更多明顯、具體、有效的調整,以回應民意。

行政院昨日舉行院會,卓榮泰點出三項行政團隊優先工作。第一,在中南部豪雨過後,儘速推動災區家園回復工程;第二,全力應對台美關稅談判關鍵時刻;第三,對未來政治議題及朝野互動方式,應有效取得高度共識。

卓榮泰提到上周的726大罷免,他指出,上周在中華民國憲法體制底下,完成一項重大的民主工程,然而這次投票結果,看出國人期待的是維持現有政治機制跟生態,同時也對政府若干政策有不同立場的思考,也展現另外一種人民的力量。

卓榮泰表示,經過這項民主工程的投票後,迅速回復社會和諧,展現台灣是一個高度成熟的民主社會。

卓榮泰說,對政府而言,未來必須針對國家財政結構、各項施政優先順序、朝野溝通方式,以及人事方面,做更多明顯、具體、有效的調整,以回應民意。由於近期內閣改組傳言不斷,卓揆對於人事調整的相關發言受到關注。

大罷免後,國民黨立委保住席次,國會朝野生態未變,民進黨內掀起檢討聲浪,外界預期,內閣改組勢在必行,只是幅度大小,仍在考量當中。

民進黨內對於內閣改組幅度大小,尚未有定見,尤其美國對等關稅上路,加上新一波罷免及核三重啟公投在即,外界一般預期,內閣改組的時間點,應落在8月底。

對於閣揆,卓榮泰上任以來頗受賴清德總統倚重,部分黨內聲音認為,應繼續由卓榮泰帶領內閣團隊;但黨內也有聲音,認為應大幅改組,回應民意,被點名接下閣揆的人選包含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防部長顧立雄等人。

閣員方面,外界點名,經濟部長郭智輝、教育部長鄭英耀、衛福部長邱泰源、教育部次長葉丙成等人,有可能在這波內閣改組中下台。

 
TOP
社會新聞
影/新莊箱屍案冥冥中巧合!都是深夜11點 確定解剖時間案情就有突破
記者林昭彰/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新北市新莊箱屍命案偵辦膠著3天,警方擴大調閱監視器終於鎖定嫌犯,昨天深夜逮捕29歲陳姓男子到案。本案從7月28日發現屍體、查出嫌犯於6日棄屍、31日突襲逮捕,三個重要時間都是深夜11時許,冥冥之中似有巧合。

新莊區立泰里長許文章28日深夜11時許,下班返家途中在新泰路381巷底小水溝,發現紅色大行李箱發出腐臭、很重拉不動,報案和2名警員合力拖上岸,打開赫見黑色塑膠袋裹著爬滿蛆的男性腐屍。

隔日檢警完成相驗,初步未發現明顯致命傷、屍體腐爛無法辨識容貌、也採不到指紋,後續安排化驗DNA比對身分。

法醫研判死者年齡在60歲以上,死亡時間應超過一個星期,身體特徵為光頭、身高約150至160公分、體型瘦小,雙腳萎縮疑似身障,背部有蜘蛛圖樣刺青、左手臂刺青圖案難辨,穿淺色的polo衫和休閒長褲、未穿鞋子。

警方一方面調閱監視器追查棄屍嫌犯,同時查證死者身分,但監視器數量和時間從10天不斷向前擴大回溯均無所獲,死者特徵透過媒體呼籲指認、刑事系統查詢、DNA比對也都還沒有結果,偵辦3天案情陷入膠著。

由於一般監視器畫面存檔約30天就會被覆蓋,在時間壓力下,新莊警分局動員30名警力在案發地點周邊地毯式訪查上百個居民,同時安排近10名員警徹夜未眠調閱監視器,昨晚地檢署通知今天上午解剖遺體釐清死因,隨後鷹眼隊便在回溯第22天的畫面中獲得突破性進展。

專案小組鎖定29歲陳姓男子於6日深夜11時許,從中平路住家拖著紅色行李箱,徒步約500公尺經新泰路走到案發地點丟棄,涉有重嫌,立刻向檢察官報准逕行拘提,昨天深夜11時許突襲陳嫌住處將他逮捕到案,依法夜間停止詢問,是否他殺、動機、有無共犯等相關案情尚待釐清。

 
TOP
涉施壓市府修法取電玩執照 台北市副議長葉林傳500萬交保
記者張宏業/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台北市議會副議長葉林傳被控擔任議員期間,向北市府商業處施壓,透過修法開後門,讓限制級的電子遊戲場取得執照,葉林傳疑為幕後股東,涉犯圖利罪;調查局北機站昨搜索約談15人到案,台北地檢署漏夜複訊後,今清晨依圖利罪命葉林傳50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實施科技監控;台北市議員李傅中武訊後請回。

此外,葉林傳大姨子蔡曉凡、欣欣電子遊戲場前登記負責人紀文奇、王翊名、林奕宏、楊里仁、前會計前會計游婷婷、邱詩珈、全日工程股東簡玉城、會計師林啟標訊後均請回。欣欣前職員高淑貞、邱祥鳴、黃郁權涉犯賭博罪各5萬元交保。

葉林傳父親「牛財」葉明財前不久過世,預計8月7日舉行告別式,葉林傳今天凌晨被調查局移送時,面容相當憔悴,臉上也蓄滿鬍子,面對媒體詢問僅輕聲回應說謝謝與點頭。據了解,葉林傳否認有利用職權施壓修法,供稱自己不是電玩店幕後老闆。

此次搜索是松山警分局巡官劉維中涉貪案延續,劉被控在中山分局擔任巡佐期間,包庇轄內「艾美」、「欣欣」等7家色情與賭博業者,北檢去年搜索約談28人到案,劉維中當時50萬元交保,葉林傳辦公室主任張翰明、林晴紀訊後請回。

專案小組過濾張翰明手機對話紀錄,發現欣欣電子遊戲場的發照過程、負責人變更登記、消防安檢、報稅等事項,皆是由張翰明一手操辦,並常與林啟標等人聯繫,由於張漢明是市議會聯繫窗口,懷疑幕後是葉林傳主導,因此清查是否透過施壓修法,讓原本違法的電玩變合法並取得證照。

全案緣起於立委黃國昌2020年爆料,指台北市中山區「欣欣電子遊樂場」申請限制級電玩執照過程中,有民代利用權勢向市府施壓,幕後藏鏡人就是葉林傳。

2011年間,欣欣電子遊戲場申請具有賭博性質的限制級營業登記證,但因周邊一千公尺內有學校、醫院等機關,違反台北市電子遊戲場業設置管理自治條例第4條規定,遭台北市府駁回。

黃國昌指出,欣欣電子遊樂場執照從違反變合法,並不是滿足自治條例第4條的要件,而是2016、2017年修法過程中,有多名議員施壓,加入第10條「溯及豁免」條款,藉此開啟後門,期間葉林傳不斷退回修法草案、並擱置加以杯葛,李傅中武也透過質詢方式施壓官員。

 
TOP
兩岸新聞
中共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提振消費破除內捲
台北31日電中央社
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23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表示,當前中國經濟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下半年要在宏觀政策上持續發力、重點全方位擴內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及要有力提振消費、破除內捲。

新華社30日報導,中共中央23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建議。

報導表示,習近平主持座談會並發表講話,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靈活性預見性,「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力提振消費、破除『內捲』,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

習近平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反映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積累。

習近平強調,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要正確把握形勢,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用好發展機遇。下半年要在宏觀政策上持續發力、適時加力,重點做好全方位擴大內需、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持續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多措並舉保障改善民生等工作。

報導表示,習近平對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提出兩點希望。一是統一思想認識,凝聚廣泛共識。深刻理解把握中共中央關於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和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大政方針、重要部署,多做宣傳政策、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凝聚共識的工作。

習近平表示,二是立足自身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更多具有前瞻性、操作性的意見建議。全國工商聯要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王滬寧、蔡奇、丁薛祥出席座談會。李強受中共中央委托通報了上半年經濟工作有關情況,介紹了關於下半年經濟工作有關考慮。

座談會上,民革中央主席鄭建邦、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農工黨中央主席何維、致公黨中央主席蔣作君、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台盟中央主席蘇輝、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無黨派人士代表孫其信先後發言。

 
TOP
清查公務員持中國大陸證件 陸委會:完成比例高
台北31日電中央社
針對政府專案清查軍公教有無申領中國大陸相關證件,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今天表示,現階段完成率高達99.79%,未來在公務人員晉用、升遷、調職時,會進行例行查核動作,現階段仍在規劃中。

自由時報今天報導,政府專案清查軍公教有無申領中國身分證、定居證及居住證,第二波鎖定地方公職人員、公立各級學校教師,於6月底截止。報導指出,這次清查無人申辦中國身分證,地方政府回報27人持中國居住證,均已放棄;明年1月起查核作業將正式納入人事機制,若不願配合具結將無法擔任公職。

陸委會今天舉行例行記者會,對於專案清查的進度,梁文傑表示,現階段應具結的62萬7000多人中,已有62萬6000多人完成具結,完成率高達99.79%。

他說,這次清查專案已經完畢,未來在公務人員晉用、升遷或調職時,會由人事單位做例行查核動作,現階段仍在規劃中。基本上會朝此方向去做,政策確定後會對外說明。

另外,有媒體詢問偶像男團F4成員朱孝天在近日直播時脫口「真的很希望趕快統一」,引起討論。陸委會此前表示,會查處台灣藝人唱和大陸統戰,是否有新進度?

梁文傑則回應,朱孝天的案子與原來查處的案子狀況不同,查處的是附和中國大陸黨政軍組織的指揮或是操縱,去發表贊成武統台灣的言行;朱孝天是他表達自身個人的利益與立場,「我們尊重」。

 
TOP
國際新聞
川普拍板 韓對等關稅15% 李在明:消除出口不確定性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30日表示,已和南韓達成貿易協議,南韓對美出口貨品將被課徵15%關稅,並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且採購1,000億美元的美國液化天然氣等能源產品。

川普在自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說:「我們已同意對南韓課徵15%關稅,美國不會被課關稅。」此外,南韓也將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川普並表示,比照日本以主權財富基金所提5,500億美元投資承諾,他本人也將主導南韓這筆資金的運用方向。

南韓總統李在明31日則表示,這項協議消除了出口商的不確定性,有助於南韓和主要經濟體競爭時取得對等甚至更有利條件。15%比川普4月初揚言要課徵的25%還低,同時與日本和歐盟一致。

南韓承諾設立的3,500億美元基金,將協助企業打進美國市場,其中1,500億美元將專用於造船業;本周首爾特別提出和美國在造船領域合作,作為爭取達成協議的關鍵提案之一。多家南韓大企業也在談判期間承諾數百億美元的投資。

川普還貼文指出:「南韓也同意全面開放市場,讓美國貨品能進入,包括汽車、卡車、農產品等。」然而,南韓總統辦公室政策室長金容範31日指出,與美國的協議讓南韓市場得免於進一步讓美國牛肉和稻米大量進口。南韓官員則證實,協議包含汽車關稅降至15%的優惠稅率,這也是雙方近來談判的爭議焦點。

但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告訴彭博新聞,鋼和鋁不在這次美韓貿易協議的降稅範圍內。

這項階段性成果顯然沒有讓首爾當局鬆懈。南韓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31日指出,南韓對美國貿易環境已從根本產生變化,不只對韓方有侷限性,在這次協商過程中,他們也再次感受到包括川普在內的美方官員對韓美早已簽訂FTA框架,其實抱持非常負面想法。

金容範31日對媒體簡報時也提到,FTA框架已受到相當程度動搖,其他國家與美國協商方式也已經不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或FTA體制內。韓美在2012年簽訂FTA,促成雙邊貿易額在十年內增加68%,但川普政府藉由這次對等關稅措施,事實上等於廢除了這項協定。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