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小幅貶值,中間價則小幅升值,7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下午盤收於7.1930,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07個基點。整個7月,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從7.1656跌至7.1930,累計下跌0.38%。澎湃新聞報導,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一度在7月24日盤中升破7.15關口並創下2024年11月中旬以來的新高。中間價方面,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從6月底的7.1586升至7月底的7.1494,累計升值近0.13%。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7月14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不尋求通過匯率貶值獲取國際競爭優勢。人民銀行的匯率政策立場是清晰和一貫的,將繼續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匯率彈性,同時強化預期引導,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基本穩定。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7月22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談及下半年外匯市場走勢時表示,總的來看,經濟高品質發展、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外匯市場韌性不斷增強,這三個有利因素將支持中國外匯市場繼續保持平穩運行,人民幣匯率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升值0.54%,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累計升值1.45%。
平安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展望後市,人民幣匯率仍將受到內外部因素共同影響,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是美元指數和關稅政策的變化,內部因素包括國內經濟動能修復、國際收支以及政策管理預期。該機構認為,美元指數可能不會再單邊下行,但也缺乏大幅反彈的動力。
平安證券認為,大陸國內經濟仍將平穩運行,反內卷政策有助於提升工業企業利潤,人民幣資產的回報率提高,有利於從金融管道支撐人民幣匯率,人民幣仍將面臨較多有利因素,走勢更可能雙向波動,穩中趨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