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戰持續紛擾國際金融市場,加上美國維持升息循環,讓外資操作一改去年的連續買超,上半年已出現撤出台股的動作,所幸資金行情仍在,台股由內資買盤撐起,指數維持不墜,持續大區間震盪。 今年台股在一定水位間行進,但盤勢內容卻有不同,在風電、漲價概念股的矽晶圓、MOSFET、被動元件等股價陸續急拉創高下,維持住盤面熱度,不過這些類股股價創高後開始崩跌,尤其是被動元件這類漲價題材崩跌後,盤面主流日益消褪,也衝擊投資人信心。內資居高思危,買盤縮手讓櫃買市場走勢明顯轉弱,在8月初跌破年線後,更一路沿著短均下滑。
應持續關注資金流向
有鑑於盤面主流不明,而國際情勢依舊詭譎多變,投資人加快操作節奏,快進快出的盤面也增加進場套牢的風險,當操作難度提高的同時,雖然先前的強勢主流跌深後仍有反彈,然而續航性仍待觀察,因此近期資金明顯流向股價位階偏低,或是具防禦型題材的個股上,而股價被低估的物超所值個股也隱然成為目前投資人選股的重要方向。
股價是否物超所值,一般常以本益比(P/E=股價/EPS)簡化評論,此外,若當期虧損,分母為負,其值無意義,虧損的公司市場則改以股價淨值比(P/B=股價/淨值)做為判斷,評估此刻若公司結束營業並清算後的價值與當前股價的差異。
對投資人而言,只有獲利的公司方有永續經營的機會,雖然進入與退出障礙高的公司也受到股價淨值比保護(詳見25頁名詞解釋),但對一般投資人而言,茫茫股海中分辨哪些是退出障礙高的公司難度頗高,本文將以「本益比」角度切入,尋找當前市場的物超所值股。
目前即將進入Q3最後1個月,以證交所所揭示,以2017年EPS估算的本益比時效性可能過於落後,因此本文將採用上市櫃公司近4季來獲利計算本益比。
企業EPS愈高,代表獲利能力愈強,因此本益比倍數低代表股價可能被市場低估,而市場普遍認為低本益比個股的P/E是低於10倍,或在10倍左右,由這個角度出發,初步可發現當前市場上低本益比股頗多,低於本益比10倍以下的約170家,而本益比低於11倍的更有超過240家。
觀察低本益比股主要集中在塑化、紡織、鋼鐵等原物料、電子零組件、電腦週邊、金融、半導體、光電、百貨、網路通信、營建等族群,茲將本益比低於11倍的個股列示於表2。就產業別來看,市場習慣以股價淨值比評價退出障礙高的金融類股,而營建股因採全部完工法入帳,在一次認列下,營收獲利常有暴起暴落的狀況,若無推案則當期便無業績,加以目前房市仍吹寒風,不能以單本益比來衡量這幾個族群是否股價低估。次族群來看,本益比偏低的電子股者包含產業前景迷濛的光電股友達(2409)、群創(3481);LED的鼎元(2426)等。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18/8/31 No.1108】想了解更多,詳洽02-276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