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生物科學研究有新進展,誕生首批失眠複製猴。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透過敲除關鍵基因的方法,複製出五隻生理時鐘紊亂的猴子。這代表實驗用疾病模型猴批量複製成為現實,全球實驗動物使用數量可望大幅降低,同時將加快藥物研發速度。
據中國科學報等陸媒報導,獼猴是國際上常用的一種實驗動物,大陸科學家在二○一七年底成功複製體細胞複製猴「中中」和「華華」,解決了讓野生獼猴遺傳背景一致的問題,但當時仍未能解決疾病模型猴的構建難題。
如今再發表誕生首批失眠複製猴,專家認為,「中中」和「華華」的細胞核來自雌性胎猴,而此次五隻複製猴的細胞核來自雄性青年疾病猴,操作要求更高、實現難度更大,表明大陸體細胞複製技術走向成熟。
這批複製猴將用於生物節律的研究,而生物節律紊亂與睡眠障礙和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疾病、憂鬱症等精神類疾病,以及糖尿病、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關。
中國科學院近日在上海舉辦「生物節律紊亂體細胞克隆(複製)猴模型」記者會。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提出這項研究成果,並登上大陸英文期刊「國家科學評論」封面。
報導說,在「嚴格遵循科研倫理」前提下,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團隊首次透過敲除關鍵基因的方法,獲得五隻生理時鐘紊亂程度不一的疾病猴,並從中選取一隻紊亂特徵最明顯的獼猴作為複製原型。
這批複製猴最大的目前超過半歲,最小的也超過三個月。這些猴子晝夜活動紊亂且有睡眠障礙,並已表現出類似焦慮和精神分裂症。
蒲慕明表示,團隊下一步將繼續優化「基因修飾+體細胞複製技術」,研製患有各類腦疾病的複製猴模型,藉以繪製「全腦神經聯接圖譜」,並研發更有效的腦疾病治療手段,提升藥物研發效率。
一年多前,體細胞複製猴「中中」和「華華」面世,曾引發有關倫理問題的爭議,此次發布的複製猴存在生物節律紊亂疾病,是否會引發新一輪的倫理爭議,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