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發生的美中貿易爭議,已經重新塑造世界經濟與金融格局。由於影響廣泛,我們必須思考關稅措施對矯正經常帳失衡究竟有多大用處。大部分經濟體都認為,應該以多邊的思維來看貿易,聚焦於本國對其他國家的整體貿易平衡。美國從1976年起,就一直有貿易逆差,大部分時間逆差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都在3%上下;2017年總逆差為5,250億美元,絕對金額是全球最高。
逆差之所以發生,是由於一國的支出大於生產,這也表示逆差並非根源於貿易,而是由於國內的儲蓄與投資行為。美國投資占GDP的比率為21%,與先進國家的平均水準22%相符;但儲蓄占GDP比率還不到19%,遠低於其他先進國家。
美國政府與民間儲蓄率都偏低。2008年金融海嘯前,個人儲蓄率低到3%,之後上升到7%,仍比1990年代初期低出許多。公共部門的儲蓄一向都更低,過去50年來只有五年曾經出現過預算盈餘,且從2002年以來的平均水準為4%以上。2018年由於減稅及增加國防支出,使赤字比率竄升到17%。
美國儲蓄率能夠如此之低,靠的是美元身為全世界主要的準備貨幣,使美國能夠不受外在的約束來挹注逆差,導致美國樂於向國外舉債,吝於自我儲蓄。2017年底時,私人持有的美國未償還公債總額共12兆美元,其中一半是有外國人持有。
依據多邊貿易的思維,美國若要削減經常帳逆差,只能透過結構性改革,解決國內儲蓄與投資的失衡問題。由於美國的福利支出毫無節制地成長,加上單邊貿易主義正考驗全球對美元的信心,因此這些改革益發迫切。
面對這些經濟現實,川普政府迄今仍擁抱雙邊貿易的思維。藉由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作為手段,冀望能改善對中國的貿易失衡;但如果美國減少從中國的進口額,只會從其他國家進口更多,結果是貿易逆差將只多不少,一如最新貿易數據所示。
更糟的是關稅還會帶來廣泛的成本。歷史經驗證明高關稅往往會使經濟陷入大蕭條。儘管目前美國處於經濟成長期,但提高關稅不僅會強迫美國民眾對進口品支付更高的價格,也會扭曲企業誘因及錯置資源,傷害美國的生產。尤有甚者,由於關稅會豢養特殊利益團體,並招致外國的報復,一旦實施便難以回頭。
儘管關稅會造成龐大的長期成本,但政治人物很容易對關稅上癮,因為關稅讓政府嚐到短期甜頭,不必進行艱難改革。就算政府願意矇上雙眼而實施保護政策,市場也不會願意,美股去年出現「10月重挫」就是例證。
反觀中國,由於堅守多邊貿易思維,已經展開結構性改革,以降低外部失衡。金融海嘯之後的十年間,中國已採取多項政策以縮小城鄉所得差距,並強化社會安全網,從而促進消費並減少儲蓄。
這些改革已使中國經常帳順差占GDP比率在十年間從10%降到1%。2018年第1到3季期間,中國GDP成長的金額中近80%來自最終消費支出,顯示中國經濟成長愈來愈靠國內需求帶動。藉由減少對外順差,中國已證明自己並非重商主義的強權,而是很負責任地追求平衡且永續的長期成長。
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致力於結構改革,包括開放經濟,加強保護智慧財產,為國內及外國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場域,這些都與平衡、永續的成長目標密切配套。
多邊貿易思維,顯然比雙邊觀點更能說明貿易失衡的因果,而結構性改革效果也遠優於關稅。歸根結柢,外部失衡只能靠矯正內部失衡解決。由於中國秉持這項原則,因此無論美國選擇走那條路,中國經濟都將持續走向平衡且永續的成長。
(作者朱民是IMF前副總裁、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本文為與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首席經濟學家繆延亮共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