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卡沒人要…我投資移民 10年只19件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無法正常閱讀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2019/07/29 第466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梅花卡沒人要…我投資移民 10年只19件
記者張語羚/台北報導聯合報

我國自二○○九年起推動投資移民梅花卡,外籍人士符合一定條件,即可申請梅花卡獲得永久居留權,不過,立法院預算中心研究指出,台灣相較新加坡、日本、南韓等鄰國的投資移民門檻低,但推動十年來僅有十九件申請通過,甚至在二○一四、二○一五、二○一九年(截至四月底)皆無人申請。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指出,去年推動「新經濟移民法」草案曾有意鬆綁投資移民相關規定,但涉及金流控管等議題,跨部會協調時還是有些疑慮,因此先「按兵不動」。儘管政府推動投資移民成效不彰,據指出,由於鬆綁投資移民條件在各部會中沒有共識,短期內應不會進一步修改相關規定,主要是資金來台涉及部會廣泛,要鬆綁也不是一時半刻可解決。

目前以投資移民取得梅花卡永久居留權有兩種方式,一、來台投資營利事業超過一千五百萬元,且必須創造五個以上的本國勞工就業機會滿三年;二、投資中央政府公債及其他金融商品逾三千萬元,也需要滿三年的時間。此外,高仙桂說,也可先投資廿萬美元(約台幣六二七萬元)並取得居留權,五年後符合相關條件即可申請永久居留。

高仙桂指出,申請投資移民梅花卡的外籍人士確實不多,而投資移民門檻看似不高,但金管會規定外籍人士來台投資金融商品比重只能占匯入金額的三成,換言之,以投資移民的三千萬元門檻換算,最少需要先匯入一億元。

國發會去年推動「新經濟移民法」草案時,原本有意放寬投資移民的條件,取消投資公債等金融商品只能占匯入金額的三成,拿掉一億元的高門檻,但因相關部會意見不同而作罷。

有官員坦言,對外籍人士來說,是否來台投資並申請投資移民,是從產業發展、市場、區域競爭力等多方面綜合考量,且放眼亞洲國家,還有香港、新加坡等地可以選擇,願意來台的投資人確實並不多。

「如果你是外國人,你會想拿新加坡身分證?還是台灣身分證?」官員說,就算投資移民門檻再鬆綁,也不見得會吸引外籍人士來台投資,因為投資移民梅花卡只是「順便、方便」,真正的重點在於台灣的投資環境如何吸引外籍人士。

另一位官員則說,「台灣不缺錢,缺的是專業人才」,希望外籍人士來台都是以工作為目的,而投資移民則是把錢帶進台灣,「但我們可能沒這麼缺資金」,因此新經濟移民法的相關法規必須回歸「台灣少什麼?」來思考,這對台灣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冷眼集/外國人想拿新加坡還是台灣身分證?
本報記者張語羚、賴昭穎聯合報

我國投資移民梅花卡推動十年僅十九件申請通過,暴露出台灣投資環境放上國際舞台,完全是競爭力不足,有部會官員話說的直白,「如果你是外國人,你會想拿新加坡身分證?還是台灣身分證?」換個角度來看,現在甚至有不少台灣人,希望拿到新加坡身分證到新加坡工作,就是有感於台灣的投資環境、區域競爭力不佳的結果。

主計總處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二○一七年我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高達七十三點六萬人,年增率達百分之一點一,其中又以卅歲到四十九歲占比最高,有卅五點八萬人赴海外打拚。顯見「出國工作」已成為顯學,甚至不時會在報章雜誌看到,長年在國外工作,想回來卻不得其門而入,因為台灣企業「給不起」相應的薪水。

見微知著,對拿著資金放眼全世界找機會的投資者來說,當地薪資水準、產業發展前景、人才流動與素質等,每一個環節都是觀察重點,而十年投資移民梅花卡僅十九案,不難看出台灣的投資環境吸引力極低,甚至還有人才外移、區域競爭力不足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是透過鬆綁投資移民條件也無法解決的,必須從改善投資環境的根本問題尋求解方。

當初國發會有意鬆綁投資移民條件,但礙於部會本位主義,無法在跨部會會議上達成共識,對投資者來說這也是一個警訊。此外,讓投資者佇足不前的障礙,政治風險尤其是關鍵因素。

台北市雙子星大樓開發案就是一例,取得最優申請人資格的南海控股主席于品海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當初要投標曾找上新加坡淡馬錫、主權投資基金、日資等共同投標,但對方最後都因為考量台灣的政府風險而卻步,如今南海控股被經濟部投審會以「有國安疑慮」為由打回票,證明台灣的政治風險的確高得嚇人。

尤其台灣欠缺天然資源,又有條件更優渥的香港、新加坡和台灣搶投資,台灣應該以更開放的政策和心胸,營造吸引外資的條件,若動輒戴上「國安」的有色眼鏡看待外來投資,又如何能期待吸引更多外來投資或投資移民?

 
財經觀點/前進越南 要有資金、技術與耐心
越南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沈憲煜聯合報

在美中貿易戰不確定因素下,這一波遷移潮中,台商從大陸移出東南亞蔚為風潮,越南是近年來的熱門投資轉移國度,最大考量應是分散製造據點的風險,及看中越南內需市場的潛力。

美中貿易戰帶來台商海外投資的新省思,這個變數無人可以預料結果,企業愈大,愈需要分散風險。越南是跟外國簽定租稅優惠協議最多的國家之一,有WTO、東協加二等,外銷享有關稅優惠。

很多人問我,在越南投資優勢是什麼?越南人跟華人的相似處是喜歡加班,上班八小時是維持養家生計的基本來源,要存錢就得靠加班,且在越南九千六百萬人口中,六千五百萬是五十年代後出生的,也有許多卅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有養育子女、食衣住行育樂等開銷,成為龐大的勞動力、消費力。

越南同樣有缺工、缺地的問題,工資每年上漲百分之十,退休及保險另外要加上百分之廿七點五的僱用成本。不可否認的,土地成本取得有愈來愈高的疑慮,例如胡志明市的土地高漲,甚至是有行無市,工業區也出現惜售現象。

製造業方面,建議台商的工廠生產力要升級、要省能源、要自動化。最近東元的自動化、先進製程的馬達廠在平陽省啟用,兼具外銷及內需,整個東元科技工業園區有五十公頃,陸續向台商招商,要形成群聚效應。

在河內,鴻海集團、仁寶集團都有投資,透過靠近大陸的地緣關係,廿四小時就可以將零組件運到,在越南的工廠進行組裝生產。台商也會利用併購方式,或是分散加工請越南的同業代工,來保住訂單。

不過,越南是借貸資金成本很高的國家,從百分之六起跳,最高到百分之十,反觀透過向台灣本地銀行借貸的,只要百分之一點六到百分之一點八。建議來越南投資需要有資金、技術及研發特色,加上耐心,長期的耕耘越南才能見效。

 
名家觀點/金融業眼界 決定共享經濟邊界
程耀輝經濟日報
近年來「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迅速崛起,如YouBike、Uber、Airbnb等共享平台快速滲透大眾的日常生活中。據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估計,到2025年全球共享經濟產值將高達3,350億美元規模。共享乘車、共享單車、共享房間、共享車位、共享律師、共享醫療甚至共享充電寶,各式各樣的新奇應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帶來無窮話題和想像。

然而,在充滿期待的同時,我們也看到有些共享平台概念上符合共享經濟,實際運營上卻創造出新的封閉中心化環境,試圖壟斷資源或謀私套利而不可自拔;也有些共享平台立意甚佳,也普受歡迎,但因為找不到獲利模式而欲振乏力。

共享經濟透過網路發展和行動裝置的普及、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的進步,降低交易成本,讓閒置資產運用最大化,幫助所有人更容易進入市場進行點對點的交易。共享平台將傳統價值交換的流程拆解重組,剔除掉許多過往需要耗用大量成本的環節。借用美國經濟學家傑里米.里夫金的話來說,我們將走向一個「零邊際成本」的社會。

癥結在於,這些交換真的是「零邊際成本」嗎?Uber的虧損有很大一部分用來補貼專業司機,因它要保障最基本的乘客安全和服務品質;P2P借貸無監管機制的野蠻生長讓許多平台淪為吸金工具。整個共享經濟體系中,檯面上的交易耗損只是冰山一角,忽略維持平台穩健運行的資金控管和風險管理機制,才是最大的隱藏成本。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撐,目前共享經濟遇到的困難,一部分也來自於金融的發展尚未完全跟上腳步。無論是創業時的融資需求、簡單安全的移動支付、資金監控、信用保障、換取貨幣價值,都缺不了金融創新這個神隊友及時配合。金融與互聯網模式之相互傳導與支撐,促使共享金融的需求誕生,現階段應用較多的,主要是各類基於P2P原則之網路金融服務,例如網貸、眾籌。更廣泛層次的共享金融則是金融基礎設施的支付清算、信用數據、市場交易數據等資源開放與共享。透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的導入,讓金融資源的運用和分配更加公平高效,為使用者創造場景化、個性化、低成本且簡便易得的共享金融服務。從宏觀來看,產能過剩與有效供給不足並存的情況也出現在金融資源的結構性供求失衡中,金融資源的重新分配必將發生。從微觀來看,金融產品和服務應該更加接近產業鏈、生活鏈,使社會直接感受對金融的參與互助受益過程。

共享金融對共享經濟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金融業能否及時將資金運用、支付清算、風險管理、消費者保護等各面向專業技術整合,發展出一套能讓共享平台快速接入的共享金融基礎架構,強化整個經濟體系對個人或團體風險因子的甄別,幫助共享產業以更低的成本完善服務管理。

金融業看得多遠,決定了共享經濟發展的邊界。台灣地小人稠、金融普及,其實很有機會成為世界性共享金融的示範點。共享金融架構的實現,不光有助於帶動共享經濟落地發展,更有機會成為台灣向全球輸出的寶貴技術資源。也期盼台灣金融產業能把握這一波共享經濟浪潮,齊心協力,讓台灣大步跟上世界。(作者是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

 
業界:8月盤價鐵定回升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鎳價大起大落,近一個月漲15%、一周跌逾6%,由於月均價仍處高點,預期8月不□鋼盤價上漲的格局不變。

法人表示,鎳是不□鋼重要原料,重量占比雖僅8%,成本占比高達50%,鎳價起伏攸關不□鋼榮枯。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價7月18日創一年新高價位,現鎳價每公噸直逼1.5萬美元,25日鎳金屬行情暴落到1.4萬美元、跌幅逾6%,導致國內煉鋼廠及單軋廠全面修正成本結構。

業內人士表示,原料及市場行情支撐下,不□鋼價8月止跌上漲已無懸念,每公噸漲幅預估約3,000元,目前流通價每公噸已調高3,000元,追漲氣氛下,有望釋出一波補庫存訂單。

法人表示,鎳價市場大洗三溫暖,雖然中長線多頭氣勢仍占上風,短線顯然由空軍主導,期待後續能有效上攻,才能確保不□鋼價連漲。各不□鋼族群積極爭取低價料源降低成本,生產線運作順暢,第4季將迎來出貨旺季,只要鎳價穩定,不□鋼行情相對高點,下游進貨補料的意願將強化,產銷價量齊揚,有利不□鋼類股衝刺營收獲利。

唐榮重點客戶運錩大陸新廠順利擴展,科技不□鋼產品附加價值高,毛利優於一般品項,兩岸產品組合豐富多元,低階到高階各有斬獲,競爭力受注目。另一方面,亞洲最大不□鋼管廠允強,製管以及平板裁剪產銷布局處於高峰,加上新產能陸續開出,將進入新的收成期。

 
對環評新委員的兩大期待
記者 翁至威經濟日報
第13屆環評委員將要上任,前有舊案未決,後有新案燙手,開發單位對新一屆環委有兩大期待,分別是釐清水電供需架構與扭轉環評公信力,才能加快審查速度。

在過去重大開發案的環評中,開發案所衍生的大量用水、用電問題,常成為環評審查討論「焦點」,就連「環評模範生」台積電所提出的3奈米廠開發案,也險因遽增的水電需求而卡關。

為解決水電供應疑慮,讓環評更聚焦,環保署今年2月曾在環評大會中邀經濟部出席,向環委報告全國水電供應及調度情形,但由於水電供給問題複雜,礙於時間因素,未能全面釐清環委疑慮,仍有不少案件卡關。

對新一屆環委的第一個期待,是能對台灣供電、供水結構有基本認識,何謂備用容量、何謂備轉容量等問題,必須具備基本概念,在環評場合面對電廠環評、開發案用電用水,才能更有效率地就專業討論。

其次是,如何與官派委員共同挽救環評公信力。去年深澳燃煤電廠、中油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環評爭議記憶猶新,甚至上演「深澳換觀塘」,被環團形容為「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讓環評公信力受重傷。

環評「撈過界」問題也常受外界詬病,環委站在審查第一線,也要能在審查的範圍內聚焦。

 
環委月底畢業 燙手三案未解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環保署將於8月1日公布第13屆環評委員名單,儘管這一屆環委在最後關頭「大清倉」,密集召開會議審理重要案件,但截至目前為止,仍有包括彰化二林精密機械產業園區、台中發電廠新增燃氣機組以及大潭電廠7號機展延等三大燙手案件卡在環評,留待新任環委接受挑戰。

新環委除接招三大舊案,備受政府重視的高雄橋頭科學園區,也已加速腳步完成籌設計畫,依程序科技部會在籌設計畫完成後送案到環保署,預計也會在這屆環委任期內進入環評程序,各界也將緊盯環評每個環節,是否上緊發條。

三項舊案中,以彰化二林精機園區最「棘手」。今年6月此案初審會議中,就可觀察到環委「觀望」氣氛濃厚;如今已拖到新一屆環委再處理,屆時是否會浮現新爭議點,成為無法預期的變數。

台中電廠新增燃氣機組計畫,預計新建兩部燃氣複循環機組,並於2024年3月、2025年7月分別提供裝置容量各約130萬瓩,至今開過三次專案小組初審會議。

台電以供電穩定為由,既有燃煤機組無法提前除役,僅轉為備用,引發環團及台中市政府不滿,是最主要的爭議點。由於環評初審以三次為原則,第四次已算是例外,也就是說,此案下次進入專案小組第四次初審,有可能是最後補考機會,但新任環委上任,專案小組成員可能更迭,成變數之一。

最後還有大潭電廠7號機展延,此案是今年5月首度進專案小組初審,配合台商回流、用電增加,希望將7號機運轉期間延後三年至2022年底。

環保署表示,環評委員會共有21位委員,除了環保署正副署長、相關機關代表共七位官派委員外,還有14位民間委員。

 
國際財經要聞
東京7月日照不到2天 水上樂園業績慘跌95%
編譯李京倫/綜合報導聯合報

彭博資訊報導,日本今年夏天罕見地涼冷多雨,破壞消費者出門購物興致,導致成衣、家具等零售業者銷售額急遽下滑,海灘、游泳池和水上樂園業者連聲叫苦。

東京都練馬區的遊樂園「豐島園」六月廿九日開放水上樂園,但到本月十五日為止,水上樂園遊客只有兩千五百四十七人次,比去年同期暴跌九成五。東京西南方鎌倉市的由比濱海水浴場,本月一日開放,但海水浴場人員說,至今遊客人次「不到去年的一半」。

日本消費者少花錢,除了天氣不佳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政府十月起將把消費稅從百分之八調升到百分之十,消費者提前緊縮開支因應。

連鎖平價成衣店「思夢樂」上周發布的數據顯示,到本月廿日止,同店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一成八。思夢樂發言人說,思夢樂在全日本設有一千四百卅三個據點,許多顧客騎自行車前往,而不是開車,所以雨天對營收衝擊特別大。

從七月初以來,東京日照時數只有四十四小時,是日本氣象廳一八九○年開始記錄以來最少的。日照時數通常能顯示一個地區無雲期間的長短,日射量則是固定期間來自陽光的總能量。今年七月比去年七月少了一個星期天,而且下雨和多雲會讓人們傾向待在家裡,尤其在周末。

全球證券和投資銀行集團「傑富瑞」分析師艾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所有的成衣零售業者很可能都受到衝擊。」他說,本月一日到廿五日,東京平均溫度為攝氏廿二點七度,去年同期則是廿八點三度。

思夢樂說,天氣涼冷使消費者對女性短袖上衣和內衣褲等夏天服裝的需求減少。旗下有十幾個流行品牌的服飾公司「聯合艾諾」(United Arrows)說,由於有兩成商品透過網路銷售,應可降低雨天對營業額的衝擊。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凱瑟琳.林說:「實體成衣店的客流量可能會受七月多雨天氣影響,不過,消費者可能轉向網路購物。像(UNIQLO母公司)迅銷集團這類已有成熟電子商務平台的大型公司,受到的衝擊應該不會那麼嚴重。」

 
本周降息成定局? 聯準會的4種可能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聯合報

美國聯準會(Fed)決策小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卅日至卅一日開會,市場價格顯示,投資人認定目前為百分之二點二五至二點五的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可望調降,近幾周來美股、美債齊揚已預先反映降息預期,若Fed利率決策立場不如市場預期那麼鴿派,或降息聲明隱含令人不安的細節,之前的市場漲幅都可能回吐。

華爾街分析師認為FOMC本周開會的四種選項,以及美股可能的反應包括:

一、維持利率不變

若FOMC選擇又一次改弦易轍,認定美國和海外經濟數據不足以構成放寬貨幣政策的理由,勢必在美國股市掀起一波失望性賣壓。根據常理,央行降利率連帶會降低企業的借貸成本,有助於刺激投資並提振經濟景氣,對股市應有激勵作用。假如不降息,即使對經濟展望樂觀,可能也激不起投資人興奮之情。

二、降息○點二五個百分點且預告還會再降

債券市場認為最有可能的結果,是降息○點二五個百分點且FOMC會後聲明敞開年底前進一步降息之門,目前市場預期年底前Fed至少會降息三次。但股市對此結果的反應可能也最令人捉摸不定:本月降息預期成真,可能使美股近來漲勢隨利多出盡而遭遇獲利了結賣壓,但也可能為漲勢火上加油。無論初步反應如何,美股更長期走勢將取決於美國經濟會持續擴張,還是走向衰退。

三、降息○點二五個百分點,但鷹派措辭預示未來按兵不動

FOMC可能選擇如市場普遍預期降息○點二五個百分點,同時走暫時觀望的老路,強調未來利率政策「取決於數據」。

富國銀行代理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森推測,Fed可能以「展望不明」作為降息的理由,並在聲明中凸顯「靜觀其變的意願」,也就是在本月提供貨幣刺激後,先觀望不確定性和經濟的後續發展,未來再作定奪。這結果意味年底前Fed加碼貨幣寬鬆的程度不如預期,股市可能報以噓聲。

四、降息○點五個百分點

FOMC可能基於通膨率仍低,且有必要主動出擊以免美國經濟進一步減速,因而決議一口氣降息○點五個百分點。債市價格顯示,Fed本月底降息○點五個百分點的機率為百分之廿四。

布萊森形容這麼做有如採取「震懾」行動,雖可能為美股漲勢再施打一劑強心針,卻也可能被解讀成FOMC認為「經濟數據惡化到必須在七月就採取更強烈舉措」,此負面訊息可能引起市場疑慮,並打擊企業和消費者信心。

 
專家:隨著電動車產量增加 這三種電池金屬將供不應求
記者陳律安╱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根據一份最新報告,隨著汽車製造商提高電動車產量,電池原料可能在未來幾年將面臨供給緊縮。

根據能源顧問及研究業者Wood Mackenzie上周報告,分析師預期,隨著電動車崛起,未來30年將大舉應用鋰、鈷、鎳等金屬,但這些金屬新產量有限,因此供給將大受衝擊。

CNBC報導,Wood Mackenzie研究總監蒙哥馬利說,以目前來看,鋰、鈷、鎳這三樣金屬的供給足敷所需,但這些金屬近期市場價格下滑,打擊業者增產供應未來需求的意願。

蒙哥馬利說,未來幾年隨著車廠生產更多電動車,電動車金屬需求料將快速成長,使供應商無法跟上。

除了蒙哥馬利外,還有其他專家也預期未來電動車金屬將供不應求。澳洲Clean TeQ礦業公司執行長瑞格說,在北美及歐洲現已意識到原物料供應的問題逐漸浮現,這尚待解決。此外,全球鋰、鈷、鎳的儲藏量有限,可能無法應付未來車商所需。

蒙哥馬利也說,到2020年代中期取得電動車所需的鎳,將是一大挑戰,由於生產的前置時間需要十年,投資必須從現在開始。

汽車買家胃口的轉變,也是車廠對這些金屬需求增加的原因之一。根據EV-volumes.com數據,2018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年增64%。Wood Mackenzie也預期,電動車銷量將持續成長,蒙哥馬利預期,電動車到2025年前將占所有乘用車7%,到2040年前將達38%。

彭博於2019年的預測指出,現在全球電動車僅占所有車輛的0.5%,但蒙哥馬利預估,多數車商到2050年前,產品線將全電動化。

儘管鋰、鈷、鎳等金屬供給將緊縮,但石墨及錳這兩項電動車電池所需的金屬,全球供應料將相當充足。

 
分析師期待 蘋果財報意外驚喜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蘋果即將公布上季財報,雖然市場多預期單季營收年比將持平、每股盈餘(EPS)則不如去年同期,但仍有分析師抱持「可能出現意外驚喜」的期待,主因服務部門營收可能加速成長、Mac營收也可能優於預期,且投資人已保守看本季營收展望,因此蘋果的本季財測也很可能高於市場預期。

MarketWatch報導,FactSet訪調的分析師預估,蘋果上季營收為533億美元,在蘋果自己預測的525億至545億美元區間範圍內,也與去年同期的533億美元相同。分析師預估蘋果上季EPS為2.09美元,低於一年前的2.34美元。

儘管如此,研究機構Evercore ISI分析師達瑞南尼預期,蘋果上季財報仍可能傳出好消息,例如服務部門營收加快成長、Mac營收優於預期;他也認為市場對蘋果本季營收的預測偏低,因此蘋果很可能提出優於預期的財測。市場預估蘋果本季的營收為609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胡柏蒂認為,蘋果的獲利結構具吸引力,且分析師對蘋果本季營收的期望偏低。根據她對第三方iPhone銷量數據的分析,iPhone在中國市場的買氣可能正在升溫,成為一大利多。胡柏蒂給予蘋果「加碼」評級,並調高目標價至247美元。蘋果股價26日收於207.74美元。

Cowen公司也認為,投資人過去都因iPhone缺乏創新為由,而傾向過度看空蘋果,因此該公司看多蘋果股價,因為蘋果必須說服投資人服務部門能夠帶動整體事業轉型,而上季財報將讓人窺見蘋果經營Apple TV+等事業的策略。

 
蘋果財報 市場盯五關鍵
記者謝艾莉、編譯簡國帆/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將在美東時間30日公布6月底為止的2019年度第3季財報,市場聚焦五大重點,包含上季iPhone與軟體服務及穿戴式裝置的營收、中國大陸市場營運現況、貿易戰影響、本季財測透露的新款iPhone銷售展望,及下半年營運前景看法。

蘋果這次財報會議,執行長庫克與財務長梅斯特里(Luca Maestri)均將出席,回答分析師提問,蘋果動態將牽動台積電、大立光、鴻海等台灣合作夥伴後市,市場關注。

蘋果去年底表示,不再提供iPhone、Mac、iPad等單一產品銷量,但將在每季財報公布各產品線營收,及區域營收和關鍵指標,因此仍能解讀蘋果近期的營運狀況。

分析師密切關注蘋果上季營收、iPhone營收、每股純益 (EPS)、本季財測等數據。市場預期,由於iPhone銷量低迷,上季營收年增率是否成長仍備受關注。蘋果先前預估上季營收將介於525億至545億美元,但因蘋果的財測常偏保守,分析師認為,若營收低於530億美元,對投資人而言將是一大挫敗,若超過550億美元,則將是亮眼表現。

穿戴式裝置出貨表現則是另一個受矚目的營收項目,尤其AirPods、Apple Watch是帶動銷售成長的主力。蘋果3月一口氣發表新聞訂閱服務Apple News+、遊戲訂閱服務Apple Arcade、影音串流服務Apple TV+,及蘋果信用卡Apple Card等四項新服務。蘋果也將在發布上季財報時,提供春季推出的Apple News+服務營運狀況,在早期的分析報告中,Apple News+上線後的48小時內吸引約20萬人註冊此服務。

蘋果上季大中華區營運表現更受矚目,上季美中貿易緊張升高,恐影響蘋果在大陸市場的銷售,因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的敵意,可能影響美國品牌的聲譽。

在上次蘋果財報會議中,庫克樂觀指出,蘋果中國大陸業績改善,當地增值稅調降,有助於降低蘋果產品價格,蘋果提供的折扣和融資計畫、促使iPhone銷售在3月、也就是季末開始復甦。

市場也將緊盯蘋果本季營收預測所透露的新款iPhone銷售預期,若高於去年同期,就強烈暗示蘋果看好新款iPhone的銷售動能將比去年強。

 
2019最關鍵一周 全球財經聚焦四點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本周全球將有眾多重要的財經事件與數據登場,被彭博資訊形容為「2019年最關鍵一周」,包括聯準會(Fed)預料將逾十年來首度降息、美中貿易代表也將自5月以來首度面對面談判,還有全球製造業景氣和美國就業報告等經濟數據、蘋果等科技大廠公布上季財報,讓投資人判斷最新總經情勢。

Fed預料將在台北時間8月1日凌晨2時宣布降息1碼,調降聯邦資金利率區間為2.00%至2.25%,為2008年來首度降息。

雖然一些觀察人士認為Fed會降息2碼,但整體訊號顯示Fed官員將支持降息1碼,避免更大幅度調整政策。官員也可能為進一步採取行動留下可能性,以維持美國創紀錄的擴張期並拉抬通膨。

另一項可能影響下半年全球經濟展望的大事是,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與財長米努勤29日(周一)將赴中國大陸進行貿易談判,將是美中談判5月破局以來,雙方代表首度面對面會談,但市場預期這次磋商達成突破的機率不高。

此外,日本銀行30日也將公布利率決策,預估按兵不動,但經濟學家預期日銀將加強承諾讓利率處於谷底,而非什麼都不做放手讓日圓對美元大幅升值。巴西央行31日預料也將降息1碼至6.25%的歷史低點。

各國也將公布多項重要經濟數據,美國30日將公布6月個人消費支出(PCE)核心平減指數,是Fed重視的通膨指標,8月2日公布的就業報告將有助解釋Fed降息之舉是否必要。

全球製造業景氣數據也將在8月1日出爐,預料美國製造業將趨穩,但若歐元區製造業景氣、信心指標與通膨數據若疲弱不堪,將為歐洲央行9月降息或重啟量化寬鬆措施鋪路。

此外,企業也將陸續發布上季財報,本周公布財報的重量級企業包括蘋果、超微、高通及三星電子等科技大廠、通用汽車與豐田汽車等汽車巨人。

 
要聞
搶7月夏季商機…超商雙雄鮮食大戰 火熱
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超商雙雄搶7月夏季鮮食商機,為產生差異化,全家首度推出第一款通過「潔淨標示(Clean Label)」評鑑的微波主食,該系列商品攜手橫跨餐飲、餐廳、酒廠經營的金色三麥助陣,聯名推烤雞燉飯等鮮食;7-ELEVEN則推清爽、酸辣口味泰式鮮食商品,氣溫超過30℃以上,涼麵銷售成長近三成。

全家去年成為首家導入Clean Label潔淨標示的台灣通路,推廣食品少添加,今年擴大推動全家鮮食產品導入Clean Label評鑑。

全家表示,今年7月首度推出首款通過Clean Label 評鑑的微波主食,該系列商品是與金色三麥聯名推出的法式松露烤雞燉飯、義式完熟蕃茄牛肉燉飯,商品上市後創造日銷萬份、7秒賣出一個燉飯的佳績,顯示Clean Label也能是門好生意,也在7月夏季鮮食大戰中展現差異化。

全家去年自有品牌「FMC」通過Clean Label評鑑超過70項,創造營業額超過35億元,占營收約5%,今年擴大至鮮食產品,預計百款送審評鑑,累計至今年底,全家旗下鮮食和自有品牌FMC商品可望有共計170項產品通過。

7-ELEVEN則表示,天氣愈來愈熱,氣溫甚至飆破36℃,喜歡異國料理的多為19至35歲愛嘗鮮的年輕族群;看準夏季高溫商機,開發一系列泰式鮮食,一旦氣溫超過30℃以上,涼麵銷售就會有快三成的成長,且清爽、酸辣口味的商品愈熱賣,今年6月就帶動相關業績成長一成以上。

 
純網銀國家隊…最受關注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純網銀即將放榜,申請籌設純網銀的國家隊、LINE團隊及樂天團隊,各有優勢。其中,國家隊成員以公股為主,早期甚至曾傳出可能是保障名額,但國家隊的優勢也是變數,當初出面力組團隊的前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已下台,當時閣揆賴清德也卸任, 現在是「政策依舊」還是「人去政息」,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金融業者表示,三組團隊包括LINE籌組的「連線銀行」、中華電信主導的國家隊「將來銀行」,及國票金與樂天合組的「樂天國際銀行」,各有優勢。

業者分析,金管會對純網銀申設案審查重點有,營運模式可行性(占40%)、管理機制妥適性(占30%)、持股超過10%的發起人及預定重要負責人適格性(占20%)、財務能力(占10%)。

樂天與LINE團隊,因有電商、社群媒體等生態系,在純網銀設立初期支付、放款業務,有很大助力。

其中,樂天團隊的金融機構規模雖不如其他競爭對手大,但在日本有實戰經驗,也有加分效果。

金管會去年宣布開放純網銀時,表明以二家為限;但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曾表示「不是三家進來就准兩家,兩家來申請,也不一定會兩家都發。」業者說,最後到底誰出線,答案很快就會揭曉。

 
三強角逐 純網銀最快30日放榜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純網銀結果鹿死誰手即將揭曉。金管會本周將公布純網銀獲准申設名單,金融業者表示,純網銀在設立初期,系統建置、行銷成本最燒錢,以韓國經驗來看,未來純網銀可能第二年就得增資。

市場預期,本周二(30日)純網銀可能放榜,金融業者表示,純網銀放榜後,拿下許可函的股東接著可能得擔心未來的增資需求。

金融業者說,韓國純網銀設立資本額是1,000億韓元(約新台幣29.3億元),二家純網銀剛設立時投入資本各約新台幣67億元與82億元,因系統建置、行銷成本高昂,營業未滿一年就得增資。

業者表示,純網銀雖可省去實體分行的成本,但要投入大量資金建置系統,加上銀行業仍高度競爭,大股東財務支援能力就顯得重要。

依韓國純網銀來看,建置IT系統投資的金額就遠高於最低資本額,國內純網銀設立初期的資訊系統,也要花個大約二、三十億元。

金融業者分析,除了資訊系統,純網銀設立初期要爭取「信用小白」(在銀行沒有開戶的年輕人)等客戶,勢必要提供利率、回饋等相關優惠,但「小白」相對沒有忠誠度,純網銀砸錢搶客源,錢會燒更快。

現在傳統銀行的數位存款帳戶業務,或行動支付業務,也都砸不少資金,比利率高低、回饋優惠,都要花成本,但傳統銀行有其他傳統業務收入來彌補,純網銀全部是線上業務,沒有其他傳統銀行業務收入可增加收益。

金融業者表示,以韓國經驗來看,台灣純網銀資本額有100億元,大概二年就要增資。

也有人認為100億元可以燒三年,業者表示,經營策略保守一點,當然可以撐久一些,如果衝很快、祭出優惠多,錢可能就燒更快。

有主導權的大股東增資意願相對強,但沒有主導權的小股東就很難講了,一旦需要大量增資時,屆時整個團隊勢將面臨不小考驗。

延伸閱讀

銀行戰純網銀 央行下指導棋

純網銀國家隊…最受關注

 
綜所稅申請變更 留意期限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今年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已在5月結束,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提醒,民眾如要申請變更綜所稅納稅義務人主體,例如變更退稅對象為配偶,要記得在今年12月2日前申請。

此外若是原本採標準扣除額,希望改採列舉扣除額者,也要儘快提出,若是等到國稅局已核定應納稅額後,將無法要求變更適用。

台北國稅局表示,所得稅法規定,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應由納稅義務人合併申報及計算稅額,夫妻之間,一旦選定由丈夫或妻子其中一方作為納稅人,另一方為配偶,可在結算申報結束次日起六個月內(12月1日前)申請變更,由於今年12月1日適逢周日,因此期限順延至12月2日。

 
行動基因研發績優 頻頻獲獎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動基因(ACT Genomics)近期不僅獲獎不斷,也同時獲得各大國際藥廠的肯定,不僅已經與六個大藥廠完成新藥開發的服務合作,目前手上還有十個新藥開發臨床合作案。

行動基因共同創辦人/執行長陳華鍵近期在蔡英文總統手下接下「2019傑出生技產業獎/潛力標竿獎」,近期也將與兩家國際大藥廠攜手合作,未來將以行動基因的癌症檢測服務,配合這些大藥廠在台執行用藥前的基因篩檢。

另外,融合基因是近年癌症治療的新靶點,有許多複雜的組合類型,有超過10%非小細胞肺癌與超過15%甲狀腺癌患者都帶有融合基因;最新研究發現橫跨十多種癌別的患者如帶有NTRK1/2/3融合基因,在使用相對應抑制劑有卓越成效,順利讓腫瘤縮小。

行動基因「融合型癌症基因檢測ACTFusion」以次世代定序技術(NGS)可一次檢測31個融合基因及其182種組合,提供病患更多標靶治療選擇。行動基因成立五年,已經手8,000筆亞洲人癌症基因檢測,其CAP實驗室高規格品質控管及各項優化檢測技術,提高次世代定序技術(NGS)多基因檢測成功率,形成亞太首見的完整亞洲人癌症基因資料庫。

 
行動基因檢測 打進保險市場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生醫X保單首例,行動基因與全球最大保險集團合作。行動基因(ACT Genomics)於上周五(26)日與友邦人壽(AIA)香港子公司簽署協議,未來友邦香港的客戶,將可享有由行動基因提供的先進癌症基因檢測服務,寫下台灣生醫公司與保險公司合作的首例。

此項合作項目,保險客戶可依保單內容,享有不同程度的精準醫療檢測優惠或折扣。友邦香港表示,透過行動基因提供的基因檢測服務,可按各客戶個人化癌症基因資料,獲得合適的治療方案。

據悉,這也是台灣精準醫療公司首度與金融保險機構合作,所設計的精準醫療專屬保單,因此有里程碑意義。行動基因表示,該公司具備領先全球的癌症篩檢技術,期許未來能與金融保險機構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從保險公司的角度看,過去保險公司所提供保單中,譬如「實支實付」部分,保戶罹癌後可能「病急亂投醫」,用了一大堆昂貴的抗癌藥,雖然多由保險公司買單,但卻效果有限。

根據精準醫療的觀念,同一種癌症在不同人身上,因癌細胞所表現的生物標記不同,所適用的藥物也不一樣,若能透過精準檢測找出適合的標靶藥物,不僅可以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減少用錯藥的風險,也能降低醫藥品的支出,對保險公司、保戶而言都有利。

友邦香港及澳門自願醫保計劃總裁兼首席科技及營運官葉文傑表示,友邦香港這次與行動基因合作,幫助客戶把醫療費用更有效地運用在具成效的治療之上,將醫療保障服務提升至更高水平。

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醫務官及企業顧問周一嶽醫師指出,癌症基因檢測就是一項有效工具,可針對癌症基因資料,在最短時間內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這正實踐精準醫療理念,盡快找出適合醫治的方法,幫助癌症患者獲得最有效治療。

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博士表示,我們與友邦香港合作,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癌症病人透過個人化基因資料,更準確診斷出有效的治療和監測癌症的方法。

行動基因是台灣的精準醫療檢測公司,主要股東包含香港中信里昂、Ocean PE fund、日本Jafco、新加坡UOB、和通創投、宏誠創投及中華開發工業銀行。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