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技巧學得好,不代表你能和老外聊得來,這也是在學習跨文化裡,最難拿捏的部分,從你說話是主動還是被動、什麼口氣、小到用什麼字,都能影響彼此之間的距離,這樣的跨文化軟實力我們可以從細節開始理解起。
1. 用對口氣
客氣請求時,用"Could"取代"Can","Would"取代"Will"
太直接: The report is not good. You can fix it.
較客氣: There are a few problems with the report. Could you fix it?
2. 用被動取代主動
在給予負面評論時,盡量用被動,聽起來客氣、不刺耳。
主動: You didn’t complete this project satisfactorily.
被動: This project wasn’t completed satisfactorily.
3. 先讚美再評論
評論與建議不過是一線之隔,融合以上所有的技巧,試著利用三比一原則:「三個正面觀 點+一個評論」的方式,讓對方聽得進去,敏感的「評論」就能化為實質的「建議」。
4. 選對字
--Opportunity 表達「賺錢的好機會」、「面試的機會」
I’m very interested in this opportunity. 我對這個機會很有興趣。
--Pick your brains 向⋯請教
Maybe I could pick your brains a bit about the Taiwanese market the next time I pass through Taipei. 或許下次我順道來台北的時候,可以向你請教有關台灣市場的看法。
--Please consider... 懇請考慮
Please consider us for your next project. 下次您的專案也可以考慮我們。
I hope you consider... 希望您可以考慮。
--Would it be possible to... 有沒有可能⋯
Would it be possible to get this back to me before the end of the day? 這個有沒有可能在今天下班前回給我。
--If your schedule permits 如果時間上許可⋯
Could you meet for lunch if your schedule permits? 如果你的時間許可,我們午餐可以碰個面嗎?
--Timeline/Timeframe 時程
What timeframe do you think you can complete this project in? 你覺得這個專案什麼時候會完成?
難溝通的不是老外, 是你的中式腦袋
講中文的時候,不必完整表達自己的觀點,就能讓對方聽見話中話。英文著重語言表達的邏輯性,表達直接不拐彎抹角,比起華人更重視白紙黑字。要如何有效與他們溝通,要溝通什麼,現在就來解碼這些文化差異。
如何不失禮地詢問外籍同事的想法
想要私下討論工作,說「我們去喝個咖啡/飲料」,華人同事多半能理解這種「喝咖 啡文化」,可是對於外國人來說意思很模糊。
邀請外籍同事參與下班後的活動
請不要勉強對方參加,他們不會把私下的聚會當做是上班的延續。
怎麼邀約國外來訪客戶晚餐?
通常出差的人,都會希望能有自己私人的時間,西方文化著重公私平衡,別不小心強迫客人參加了。
休息時間,跟外籍同事聊什麼?
講英文的國家比我們更強調隱私,聊天問人家結婚了沒、有沒有小孩、有沒有男/女友都不太適合,建議問廣泛的問題勝過針對性的問題。
本文摘錄自一張圖搞懂 動詞商學院 2019年07月號
訂閱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