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月是大陸民眾吃小龍蝦的旺季,據美團發布的「小龍蝦消費大資料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光是在美團平台就消費了約4.5萬噸小龍蝦,2018年小龍蝦門店數量比2017年多了14萬餘家,經濟產值突破千億元。工人日報稱,整個小龍蝦產業鏈帶動500多萬就業崗位,市場的火熱還催生出剝蝦師等新職業以及相關專業的開設。這些剝蝦師,一天只要剝200隻蝦,月入就輕鬆超過1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5萬元)。
「先把蝦蓋兒揭開,兩邊的蝦腮不能吃,直接擰下來。一隻手握住蝦尾,掰掉它的外殼,然後揭開蝦背把蝦線清理一下,為了保證蝦黃的完整度,得從蝦的側面進行…」北京東直門內大街胡大飯店內的服務員華華為顧客示範如何正確地剝小龍蝦。
胡大飯店總經理郭冬表示,小龍蝦旺季每天約有2000名客人,幾乎要消費掉1000公斤小龍蝦,為了滿足食客的需求,店裡提供免費剝蝦的服務。
店裡30多個服務員中,像華華一樣的「90後」占了三分之二,年紀最小的剛剛17歲,年輕化的服務團隊似乎更契合年輕人居多的消費群體。每天工作9個半小時,服務夠好的話,也有人一個月拿到1萬元的工資。
店裡還會舉行剝蝦技能比賽,剝蝦最快的剝一隻僅需4、5秒,最重要的技能還是要熟練且講解要清晰,與顧客有互動。每天的剝蝦服務是有記錄的,並會算入績效考核。她最多的一次一天剝了200隻蝦。
近年來,小龍蝦已成大陸民眾夏季的美食,每家供應小龍蝦的店都門庭若市。小龍蝦從產地運出後到餐桌上總共需要挑撿、清洗、油炸、炒料加工幾道工序,大約需要兩個半小時。
烹飪小龍蝦11年的四川人王師傅說,挑蝦要挑頭小尾大,表面乾淨度和光澤度好的。多年的經驗讓王師傅用手一摸就知道蝦肉是否有彈性,口感好不好。
兩年前,王師傅用大鍋來燒蝦,鐵鍋重達6.5公斤,一鍋可以做200多隻,需要30分鐘。最多的時候王師傅一天炒料30鍋,勞動強度很大,第二天手腕都會腫。而且大鍋燒蝦需要依靠師傅的個人經驗,很難保證口味的統一。如今,小龍蝦的烹飪向著標準化流程行進,用小鍋小灶幾分鐘即可做好一份,炒料、火候、時間都有統一的量化標準,複雜的東西簡單化、規模化,這樣能保證每一份的味道差異不會太大。
從「小龍蝦消費大資料報告」中2018年大陸全年交易量前5的城市則依次為:廣州260萬公斤,北京255萬公斤、上海245萬公斤,深圳230萬公斤以及成都180萬公斤。
郭冬認為,小龍蝦成為網紅除了因為色香味俱全、口感好,還是最好的社交食物,吃的時候玩不了手機增強了與朋友見的互動,體驗的是一種享受食物的過程。
小龍蝦市場的火爆還帶動了小龍蝦學院的誕生與走紅,2017年,湖北江漢藝術職業學院開設潛江龍蝦學院,引發廣泛關注。今年夏天,小龍蝦學院的首屆學生畢業,就業率達到100%,其中大部分都走上了「燒蝦」崗位,部分學生的月工資達到了上萬元。
王師傅認為小龍蝦學院很有市場前景,從高檔餐廳到大排擋,小龍蝦都有很大市場。而且近些年小龍蝦產業發展勢頭旺盛,行業質量和規範卻良莠不齊,有必要培養專門人才促進小龍蝦產業更好的發展。
市場火爆還催生了如剝蝦師這樣的新興職業。今年4月,有企業招聘剝蝦師,應聘者需要在半小時內剝完1.5公斤小龍蝦才能上崗。薪水是按小時計底薪並計算提成,每天兼職最少4個小時,日薪大約在150至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