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4月已宣布2030年前將投資133兆韓元(1,157億美元),用於拓展非記憶體晶片和晶圓代工事業,矢言要成為全球最大與最先進的處理器製造商。不過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三星若想撼動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的全球霸主地位,將面臨「資金」和「信任」這兩大難題。金融時報指出,若哪家企業能稱霸晶圓產業,就可在人工智慧(AI)、5G與自駕車等新技術扮演關鍵角色,同時也將吃掉晶圓代工市場這塊大餅。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預估,晶圓代工市場今年的年產值接近700億美元。
三星的成敗也將攸關科技產業的後續命運,包括影響中國半導體的自給自足大夢、能否撼動台灣在處理器晶片產製的長期優勢地位,以及能否擴大南韓在電子供應鏈中的地位。
●兩大難題
然而金融時報指出,三星要挑戰台積電的龍頭地位面臨兩大難題:資金與信任。
為了維持頂尖地位,台積電將年營收的約8%再投入研發,例如2018年這筆金額達到29億美元。
在三星規劃未來十年的1,157億美元投資額中,約635億美元將分配給研發,剩餘則分配給製造廠房與設備。
儘管如此,分析師指出,三星未來十年投資於晶片事業的年度資本支出最後應介於50億至60億美元,遠低於台積電未來幾年預定的100億美元至120億美元年度資本支出。
瑞信亞洲半導體研究主管艾蘭迪(Randy Abrams)表示:「依然可說是三星正以當『晶圓代工二哥』的水準進行支出。」
●利益衝突
台積電剛好是在智慧手機爆發式成長之前,贏得蘋果成為主要客戶後,大舉投資於晶片技術與產能。三星現在正尋求抓住類似的機會,希望有關5G、AI或物聯網相關新應用能讓自身抓住切入點。三星一名主管表示:果時機對了,我們會有像台積電一樣的發展。」
然而三星也是重要的智慧手機與電子裝置大廠,這代表一些可能的客戶慎防與三星產生利益衝突。
在三星想取得的晶圓代工客戶中,有許多是直接競爭對手。甚至在三星於2017年將晶圓代工部門獨立切割出來後,相關的雜音一直徘徊不散。
艾蘭迪表示:「蘋果和華為的晶片需求佔有相當可觀的份額,並且隨著時間成長,這是三星在這市場無法觸及的兩大區塊。」蘋果和華為早已是台積電的兩大客戶,而且台積電也與許多晶片設計業者擁有牢固關係。
●企業能相信三星嗎?
三星主管強調該公司已努力解決信任問題,而且過去兩年,三星在維護客戶的智慧財產權與新的法律遵循保護事宜做了進一步的努力。
不過產業觀察人士仍懷疑三星能否減輕疑慮。美國投資銀行Bernstein駐香港分析師Mark Li表示:「信任要花很多年才能建立,這不僅是一紙合約的問題。」
分析師指出,對三星的主要競爭同業而言,台積電做為一家單純獨立的晶圓生產商,是具吸引力的。
台積電代理發言人暨企業訊息處資深處長孫又文表示,公司「非常清楚來自三星的競爭」,但三星永遠不會成為像台積電這樣的晶圓代工製造商。
孫又文說:「我們永遠不會和客戶競爭,我們從事的是與客戶合作…三星則與各方競爭。這並不代表他們將永遠無法獲得晶圓代工客戶…但他們會像依賴台積電那樣依賴三星嗎?」
●三星已多次自我改造
一個讓短期展望更加複雜的因素是,日本對用於半導體生產的材料進行出口管制,可能會打亂三星利用極紫外光機生產生產先進晶片的步調。
不過一些分析師指出,三星以往曾經歷多回合的改造。例如1983年,三星打造出自家第一款DRAM晶片的樣本,十年後,三星超越日本東芝,成為全球最大記憶體晶片製造商。
接著在1994年,三星進軍NAND快閃記憶體領域,到了2002年底,三星已吃下逾半的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至於行動電話領域則耗費一段較長的時間,最早從1980年代初對東芝的車用電話進行逆向工程,一直到2011年才讓自家的智慧手機出貨量超越蘋果。
麥格理駐首爾晶片產業分析師Daniel Kim表示:「如果你問我,三星能否在五年內超越台積電?我的答案就是『不』。但是在過去20至30年,三星多次轉型,而且非常成功。微軟有過一次,諾基亞也有過一次,但有其他科技公司曾做到三或四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