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是這次疫情的決勝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急診醫學會感染防治委員會副主委顏慕庸說,「進醫院前洗手是幫助國家,出醫院後洗手是幫助自己」。
二○○三年抗煞時,顏慕庸擔任高雄榮民總醫院急診科主任,卻自願到和平醫院支援。他輕描淡寫說,感染科是他的專業,「不站出來是很丟臉的事!」
十七年後,新冠肺炎又造成全民驚惶,日前白牌車司機、北部六十七歲無旅遊史案例出現,讓大家擔心國內進入社區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定調為零星社區感染,但美國疾病管控中心官網卻列出台灣出現社區傳播,引發防疫是否應由圍堵轉為減災的討論。
圍堵到減災 應該是漸漸演化
顏慕庸支持指揮中心作法,表示「防疫一條鞭」,但他也認為,圍堵到減災並非一刀兩斷,應是漸漸演化的過程,指揮中心日前放寬採檢條件,就是試圖讓更多人提高警覺,早期偵測到社區流行。
要達成及早偵測的目標,顏慕庸認為,關鍵在於社會大眾和醫護人員都要懂得辨識與疫情有關的旅遊史(Travel)、職業史(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及群聚史(Cluster),也就是防疫單位常提醒的「TOCC」。
顏慕庸分析,疫情幾乎都從旅遊史開始,例如這次新冠肺炎確診案例,一開始都是境外移入;接下來次級感染,職業史就很重要,例如司機或導遊案例;疫情繼續發展,就會出現接觸史個案, 包括親戚、朋友、同事、醫護人員。
旅遊史、職業史和接觸史,只要透過有秩序條理的釐清,都可以透過疫情調查找出來。但若疫情蔓延,接觸史很快就會抓不到了,此時「群聚史」就是偵測社區傳播最重要的關卡,白牌司機和北部六十七歲女性案例的家戶群聚就如此。
先檢視TOCC 再找醫師採檢
顏慕庸強調,不只醫師,民眾也要能懂得自我檢視TOCC,例如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可先問自己幾個問題:兩周內有出國嗎?有接觸最近出國且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的人嗎?我的職業或家人職業屬性,是否有較高的感染風險?親近的家人或同事親友,兩周內有人出現跟我類似的症狀嗎?檢視發現有風險,再去找醫師評估採檢,才能發揮擴大採檢美意,更重要的是讓醫療體系保留能量。
醫療體系抗疫支點 務必守好
顏慕庸指出,院內感染如同燒開水快要沸騰時所冒出的泡泡,一旦冒泡,表示社區傳播已臻飽和,隨時會出現大量個案或群聚感染,而醫療體系是支撐我們對抗疫情最重要的支點,一定要守好。
顏慕庸表示,對抗新冠病毒,洗手比戴口罩重要,沒有清水洗手,也可用乾洗手。環境媒介傳播是新興傳染病長期被忽視的傳播機制,洗手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