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財經委第十次會議,提出「共同富裕」新論,配之以「三次分配」的新招,引來軒然大波。中國大陸的收入分配結構及至整個經濟的發展是否全面轉軌,是否會進一步以「打土豪分田地」來全面回歸社會主義,要待今秋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對「共富」新論,拿出規範化的版本。但中共因何此時提出「共富」論,可由歷史、經濟、社會三個層面來拆解。先說經濟。大陸經濟現狀,說法很多,經濟學界的說法是四個壓力加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官民債務風險壓力加大、消費崩塌的壓力加大,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的壓力加大。而在四個壓力之外,是大陸進入依靠消費拉動經濟的階段,而最簡單的道理,是提升消費要靠增加收入為前提。
經濟學家注意到,中共文件中已放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注重需求側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更可怕的,是一旦與發達經濟全面脫鉤,國門關上,如沒有消費,就沒有內循環,中國大陸跌落全面停滯的陷阱。於是需求側改革,重在縮小收入差距,加大稅制改革、實施三次分配,就成了新任務。
再看社會。大陸的社會狀況,問題最大就在收入。除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早就說「有6億人月入僅人民幣1,000元」;最新的中金公司調查說,有2.2億人月收入低於人民幣500元。這些數字涉及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有學者說以中國大陸最新的基尼係數,在別的國家已暴動多次了,但中國人民吃苦耐勞求穩怕變。
但大陸年輕人沒有吃苦耐勞,演變成的是官方極度緊張的「躺平」和「內卷」這兩大熱詞,「躺平」就是不想吃苦也不想享福,就躺倒不幹了,「內卷」說最直白就是刀刃向內卷起,在內部競爭和自相殘殺。為了不要年輕人「躺平」,就要給他們希望,令他們相信可以掙到錢可以有房子租並出來幹活;為了消除「內卷」,就主張共同富裕,大家都可以成為中產。
最後說歷史。除了中共信奉列寧主義,相信歷史發展如同陀螺,不停地旋轉,周而復始外,本屆中共領導層特別信奉「革命聖地」西柏坡給他們的啟示。
離習近平當縣委書記的正定縣不遠,作為中共根據地,西柏坡正是栗戰書家族帶頭當年打下來的。中共換屆,習近平就帶著全班人馬到西柏坡拜祭,其中一個道理,是西柏坡才是中共打下江山的福地,因為1947年中共在西柏坡召開土地會議,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所謂千萬農民翻身、百萬民眾上戰場,中共拿下中國大陸,這是關鍵背景,毛澤東率隊由西柏坡進了北京城。
今天到了中共能否坐穩江山的關鍵時刻,經歷川普政府提出拆分中共與中國一役,中共領導層特別重視黨民關係,突出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而要令人民相信又成中心,就得以「共同富裕」護航,實現「共同富裕」的新招數是「三次分配」,可以說是新時期的土地革命,是新時代的「打土豪分田地」。
當然,「共同富裕」在全世界還沒有成功的先例,「三次分配」仍是信者不多的「道德經濟學」。前景如何,慢慢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