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車展 新能源汽車集體搶鏡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異外之聲˙同志熱線電子報】帶你/妳了解台灣同志社群近況,掌握第一手活動與報導,聊異性戀之外的事!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8/31 第500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成都車展 新能源汽車集體搶鏡
陸製造業缺工 發改委:促進高質量就業、加強培訓
北京瞭望/讀兩篇文章 看懂辛丑變局
台商資金操作 留意監理新規
擁數據陸企 禁赴美上市
旺工淡學 海南培養旅遊人才
兩岸農訂會 9月7日南安登場
北京服貿會 首設數字服務專區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成都車展 新能源汽車集體搶鏡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新能源汽車銷量今年在大陸汽車消費市場延續了近年來的高速增長勢頭。在29日開幕的第二十四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成都國際車展)上,「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企下的新能源品牌,大規模集結四川成都這個海內外車企新品中國西部首發主陣地,加速布局中國西部市場。  

中新社報導,本屆成都國際車展展出面積達20萬平方米,吸引130餘個大陸國內外汽車品牌參展,參展車輛超過1500輛,其中又以新能源汽車為最火爆。現場16個展館中,幾乎每個展館都能見到新能源汽車的身影;集中展示新能源汽車的10號館,擠滿了參觀體驗的觀眾。當日部分車企發布新車,例如比亞迪推出其海洋車系首款車型「海豚」,長城歐拉發布復古時尚車型品類「芭蕾貓」。  

新能源汽車消費體現出逐漸增強的市場內生動力,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個人購買比率超過七成。成都國際車展首日,參觀新能源汽車的個體消費者不在少數。

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日前發布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年報(2021)」,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36.7萬輛,連3年超過100萬輛,連續6年全球第一。在汽車產業全面面向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轉型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正發揮主力作用。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超2020年全年水平,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銷量147.8萬輛,同比增長2倍,較2019年同期增長1倍,占新車銷量10%;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7.1萬輛,同比增長1.6倍,刷新單月歷史紀錄。  

在成都某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劉玨在新能源汽車最集中的10號館登上新能源車體驗表示,「電費比油費便宜,從城市代步角度看,新能源汽車是相對理想的選擇,而且新能源汽車噪音小、加速快,很有駕駛樂趣」。

不過劉玨也有自己的煩惱,他說,他居住的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面臨充電樁安裝難題,買車是一件大事,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認為,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支持、相關車企不斷推陳出新以及充電設施推廣普及,共同促成了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在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目前新能源汽車應提高電池性能,「只有電力系統達到平均水平之上,一輛新能源汽車才有市場生存空間」;第二個關鍵因素是電池安全性,才能讓消費者越來越敢買。

 
陸製造業缺工 發改委:促進高質量就業、加強培訓
記者林汪靜/即時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杲30日表示,目前「用工難」、「招工難」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在東部沿海地區,整體而言,大陸製造業用工確實比較不足。他表示,要促進大陸製造業高質量就業、強化製造業人才的培養培訓,進一步加強製造業企業的用工服務。

據澎湃新聞報導,高杲30日在大陸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記者會指,一方面,現在疫情還沒有完全獲得控制,特別是全球範圍內疫情還在蔓延,客觀上影響了一些地區製造業的招工和穩定用工。大陸率先有效地管控疫情,經濟恢復程度相對較快,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面向出口的一些領域,訂單需求比較飽滿,因此用工需求也在持續增長,短期內有用工短缺的情況,特別是用工量大的企業,出現較大的用工缺口。

他還指出,製造業領域的一些從業人員老齡化趨勢有所加快,尤其是產業轉型升級和自動化、智慧化設備的廣泛應用,使得高齡員工越來越難適應新的職位。而許多年輕人可能不太願意到製造業領域就業,更傾向於一些工作比較靈活、工作強度相對較小的服務業領域,客觀上也加劇了製造業用工的緊張。

另一方面,主要是持續性的缺熟練工、技術工,特別是技術技能人才,這幾年大陸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非常快,一些新的科技應用在迅速深化和擴大。比如,晶片半導體產業、新能源產業,這些領域用工需求旺盛,但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較大,不光是研發設計人員,也包括一些普工。然而,短期內,在技能型人才培養上跟不上情勢,因此出現了結構性缺口。

高杲強調,首先,要促進製造業高質量就業。包括實施製造業「降本減負」行動,疫情期間頒布了很多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的措施,之前行之有效的措施還會進一步延續。第二,針對製造業結構性就業問題,要強化製造業人才的培養培訓,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和職業技能培訓的深度融合。

第三,要進一步加強製造業企業的用工服務,包括健全重點企業用工的常態化服務機制,針對一些帶動就業能力強、用工規模大的重點企業,要建立公共就業服務聯繫制度,設立就業服務專員,實施定點服務,並透過廣泛開展專場徵才、勞務協作等多種管道,幫助解決製造業用工問題。

 
北京瞭望/讀兩篇文章 看懂辛丑變局
香港特派員 李春/經濟日報
剛過去的周末特別熱鬧,本來很多人還沉浸於「馬失前蹄」、「薇在旦夕」兩個新版成語中,但趙薇已透過在大陸境外使用的社交媒體IG貼相片留言報平安了。但特定的圈子中已在傳新的名單,其中有「立案」的已更新到了第三批,「待查」的則有了幾位大角,另有一批台灣人也熟悉的人進入了「案件梳理」階段。這些名單中,大小角色混雜,甚至還有著名愛國藝人。

但在這些飛動的名單之外,要令人靜下來細品的,則是一位被稱為「內娛女王」者。內娛是內地娛樂圈的意思,近年以之有別於港台,那「女王」其實不是藝人,所以小粉們不認識,但在娛圈中風頭最勁才敢稱女王,她是一個時尚集團的前總裁、時尚雜誌《時尚芭莎》的總編輯蘇茫,但真正名頭江湖的是她創辦的「芭莎明星慈善夜」,有說電影節也不見得有那夜到的明星齊全。最新消息,說「女王」剛被禁言,然後就是失聯。於是有人說,起風了,風向變了。

大陸的娛樂圈,不論是起是落,都跟大陸的經濟緊密相連,所以很多經濟界中名人也踮著腳尖看著娛樂圈。但大陸的經濟界,也開始起風了,風向也開始變了。

近日經濟學家向松祚透過網路講他的「向老師新經濟學」,開篇就質問「外國的就是好的?國內一些經濟學者還沒形成一套完全獨立自主的思想體系」。

向松祚曾師從歐元之父蒙代爾,曾留學英國劍橋和美國歌倫比亞大學,也曾在人行深圳分行任職,過去他曾被認定是大陸經濟悲觀論者,最近他開始由大陸經濟問題,論及要有獨立自主的思想體系了,更進一步思考大陸如何才能夠擺脫這樣的被卡脖子的困境。

向松祚一向被視為與體制保持一定距離者,而學者姚洋因身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一向被視為發言很國家。姚洋最新的一個訪談,是批評大陸的企業家,說很多企業家的思想是停留在19世紀的,停留在「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時期。

姚洋直言他是講最近提的三次分配,說有些企業就好像被逼著趕緊去捐款,這是一個理解的偏誤,說這樣做還不如實實在在的做一些基層的東西,比如說「你可以提高員工的工資,提高一點工資,我估計花不了很多錢,如幾個億,你捐款100億,那是幾十年員工工資的提升。」

姚洋認為,企業家是不是自己也得檢討一下,包括這一次說要三次分配,有些企業家立馬就趕緊捐款,他是真心的嗎?如果不是真心的就別做。覺得這是把社會風氣帶壞了,而不是帶好了。企業家是掌握權力的,是掌握話語權的,做事社會是看著的。

向松祚、姚洋之外,其實還有不少經濟學家近期都有高論,但有人說越聽越糊塗,不僅自己聽不懂大師們到底主張什麼,也不能透過大師們的點撥,來看懂經濟大勢,甚至整個大陸的發展大勢。

就這種意見,學者圈中還是有人願意點撥一二。其中有人說,要看懂大陸經濟,要懂兩大循環、兩大概念,兩大循環就是外循環和內循環;兩個概念則是公平與效率。誰先誰後、誰起誰落,就是大陸經濟的變局。

再有問,大陸經濟學不是政治經濟學嗎,如何透過政治來把握經濟呢。也有人答說去看兩篇文章,一篇是專門安排新華社在6月6日發出的《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經濟日報第二天登在頭版頭條;一篇是6月9日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頭版刊登的《中國沒有辜負社會主義》。兩篇文章互為響應,都署名 「宣言」,即中共中央央宣傳部理論局代為起草的言論,同時也是中共百年到來之際的宣言。兩篇讀懂,大陸政治經濟學就可知一二,辛丑變局,大致可知。

 
台商資金操作 留意監理新規
陳冠辰(精博國際顧問執行副總)/經濟日報
8月1日起施行的 《金融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監督管理辦法》,強化且擴大了人行反洗錢的監管對象,除了一般熟知的傳統金融單位外,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小額貸款公司以及從事匯兌業務、基金銷售業務、保險專業代理和保險經紀業務等等機構,也都已適用該規定;另今年3月人行及銀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的《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更提高了金融機構對客戶盡職調查執行時的力度。

這些新法的修正在於推動大陸不斷與FATF的標準接軌,如上述《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的內容,不僅強化對盡職調查的深度,對於最終受益所有人的識別,還需要採取一定公開的管道核實,提供更多的資料佐證,單純依靠客戶的《受益所有人聲明》已是無法因應,而對於過去已盡職調查的往來客戶,基於重要性與風險為本的原則,仍須對其重新展開調查。

提醒台商朋友們應關注的是,不論是投資款或貿易的跨國支付,其交易合法性、合理性與完整的單據憑證已是必要的基礎,容易被忽略的與其他境外公司的相關交易合同憑證收據等,也應予以備齊以因應金融單位所需的檢查,以往的缺漏甚至要盡可能追溯盡快完善它;若有大陸境內資產轉讓銷售者,也應正視瞭解當前的法規要求來簽訂合法交易,陰陽買賣的陋習將導致資金無法匯出且違法被懲處,也要避免因資料說明不夠充分讓匯款資金被凍結的窘境,因此,瞭解各地新的監管及新的盡職調查要求,已是企業跨國投資的基本,台商應有如此的認知才是。

諮詢電話(02)8732-9797。

 
擁數據陸企 禁赴美上市
記者羅印沖/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美媒近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大陸將制定新監管規則,禁止握有大量敏感消費者數據的公司去美國上市,新規定將於2021年第4季實施。

華爾街日報報導,大陸證監會官員最近幾周已告訴一些公司和國際投資者,新規定將禁止握有大量消費者相關數據的互聯網公司在海外上市,可能涉及網路、電訊和教育等與政治或國家安全有關的行業。

這些知情人士稱,監管機構的官員表示,這些規則針對的是通過同股不同權(VIE)架構尋求赴海外上市的公司,另外,擁有不太敏感數據的公司,如醫藥行業的公司,仍有可能獲得批准赴海外上市。

為規避外國投資限制,大陸科技公司採用複雜的公司架構如VIE,通過這些新規,大陸政府可以加強對這些複雜架構的控制。出於政治或國家安全考慮,大陸領導人將網路、電信和教育等行業視為敏感行業。

稍早前,路透20日報導指出,監管機構認為,讓第三方訊息安全公司來管理和監控這些數據,可以使企業向海外傳輸中國大陸在岸數據的能力受限,而最理想的情況是由國有公司來管理。當時的消息稱,中方擔心企業境外上市,或被迫交出部分數據,進而影響到國家安全。

 
旺工淡學 海南培養旅遊人才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海南正創新一種旅遊人才培養新模式—「旺工淡學」,探索解決旅遊淡旺季明顯導致的旅遊行業存在的人才「潮汐」現象等問題,同時惠及旅遊企業外籍員工。

中新社報導,旅遊業是海南自貿港建設主導產業之一。所謂「旺工淡學」,就是組織旅遊業從業人員旺季工作,淡季學習,工學交替,解決旅遊業存在的人員流動性大且易出現用工荒,旅遊從業人員普遍學歷不足,旅遊服務技能不強等問題,以適應海南自貿港建設對旅遊業從業人員的需求,提升旅遊服務水平。  

自2019年7月啟動「旺工淡學」項目以來,已招錄超過一萬名旅遊業從業人員學習深造。目前,「旺工淡學」項目培養對象已涵蓋酒店、旅行社、旅遊景區和旅遊餐飲業從業人員。學歷教育主要有中職、高職(專科)、本科(專升本),另有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海南5家省級旅遊行業協會及10家院校,成立人才培養聯盟完成這一創新項目。  

海南省財政廳副廳長楊傳喜說,為學員們解決「後顧之憂」,「旺工淡學」項目學員畢業後,學費由政府全額補貼;旅遊企業外籍員工參加中國禮儀、文化、語言等短期培訓,學費也由當地政府承擔。  

海南省「旺工淡學」旅遊業人才培養聯盟辦公室主任、海南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謝祥項受訪時說,三亞的一家景區有900多名員工,原來僅有380人有專科以上學歷,去年一年有200多人參加「旺工淡學」,員工整體學歷水平和技能水平將大幅提升,這為提升服務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黎岳南表示,2021年,「旺工淡學」招生規模為5000人,招生專業將從2019年的11個增至16個,包括酒店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財務管理等。

 
兩岸農訂會 9月7日南安登場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採購訂貨會(簡稱「農訂會」)將於9月7日至9日在福建南安舉行。

中新社報導,組委會日前表示,本屆「農訂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吸引台商、台農踴躍參與;3個線下展館共設708個國際標準展位,其中台商台農展位占42.7%。  

作為兩岸極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農產品專業展會,本屆農訂會增設泉台農業技術合作成果展區,學習借鑒台灣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管理理念、經營模式,深化兩岸投資合作,推動泉州農業升級和產業鏈拓展。  

在保持原有供需洽談規模基礎上,本屆農訂會還將舉辦「福建省台農創業園招商推介會暨農漁產品市場拓銷對接會」,集中展示優質台農創業園,以展示促貿易,以貿易促投資;邀請海內外知名採購商、商協會與優質台資企業交流對接,多渠道支持台資企業拓展市場。  2003年,南安市石井鎮獲批對台小額貿易點。2008年,首屆農訂會在石井閩台農產品市場舉辦。13年來,農訂會已成為台灣企業參展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大陸農產品專項展洽活動。  

據組委會統計,前十三屆農訂會共簽訂購銷合同(合作意向)超過3200份,成交金額約182億元人民幣;開展經貿對接洽談,共簽訂包括農業基礎設施等農業合作項目超過500個。

 
北京服貿會 首設數字服務專區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將於9月2日在北京開幕。本次服貿會將以「數字開啟未來、服務促進發展」為主題,首次設置數字服務專題展區,搭建全球數字貿易交流、展示和交易平台,助推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  

中新社報導,2021年服貿會籌備工作進展情況發佈會日前在北京舉行,會中宣布今年的服貿會將有153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餘家企業註冊線上線下參展參會,比上屆增加了5個國家。

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指出,服貿會綜合展區有41個境外國家、6家國際組織、31個省區市、5個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港澳台參展,33家知名企業和機構參展數字服務專區;整體國際化率51%,比上屆提高了9個百分點。8個專題展有1212家企業參展,世界500強、行業龍頭企業佔比23%,比上屆提高14個百分點;整體國際化率19%,比上屆提高10個百分點。  2021年的服貿會包括綜合展和專題展。綜合展設在國家會議中心,設置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成就展、省區市及港澳台展、國別展和數字服務專區展等。專題展設在首鋼園區,圍繞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金融服務、文旅服務、教育服務、體育服務、供應鏈以及商務服務、工程咨詢與建築服務、健康衛生服務8個專題舉辦企業展。

出席會議的大陸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在發佈會上表示,今年服貿會將聚焦服務貿易數字化發展的新趨勢。隨著製造服務化、服務數字化、外包化進程的加快,服務貿易的數字化特徵日益明顯。疫情發生以來,遠程醫療、共享平台、協同辦公等服務廣泛應用,催生了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司長陳春江表示,按照聯合國貿發會議的統計口徑測算,2020年,中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額為2947.6億美元,同比增長8.4%,佔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達44.5%,成為服務貿易新的增長點。今年服貿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舉辦,就是順應全球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本次服貿會9月2日開幕,9月7日閉幕,共設置六類活動。其中,在論壇和會議方面,圍繞服務貿易十二大領域的前沿趨勢,聚焦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發展等熱點話題,共舉辦5場高峰論壇,119場專題論壇及行業會議。

 
十年磨一劍 台灣先進IC
這幾年,國內先進IC廠雨後春筍般地冒出頭,包括愛普、威鋒電子等利基型IC廠,產品亦都走在全球先進IC技術發展的最前緣,台灣半導體廠在過去一年繳出亮麗的成績之後,未來能在AI、物聯網、車聯網等先進半導體晶片技術開花結果的,也會是台股後續最備受期待的科技新星。

You have the nerve,說你「有神經」是稱讚還是批評?
Henry打算要求公司加薪,見老闆前,笑稱自己是a bundle of nerves,Jenny叫他別裝了:「We know you have the nerve.」又是「一捆神經」又是「有神經」,聽不懂的人都覺得自己快成神經病了!……nerve這個字很奇妙,它可以傳達緊張焦慮,也可以說人有膽量,該怎麼用,一起看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