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平:明年恐糧食短缺 衝擊全球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不只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7/28 第541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張安平:明年恐糧食短缺 衝擊全球
記者魏鑫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泥(1101)企業團董事長張安平表示,當前全球面臨通膨、俄烏戰爭之外,近期全球天候異常炎熱,他很擔心明年可能出現糧食短缺的情況,可能會對全球經濟再度造成衝擊。

張安平昨(27)日出席台泥企業團所屬台泥儲能啟用典禮,並作上述表示。台泥集團投入綠能、儲能,是著眼於改善氣候的關鍵,而儲能站是個大趨勢、大未來,他看好高成長性,同時也能為地球盡一份心。

相對於通膨、升息,張安平指出,他比較擔心的是食物,雖然俄國跟烏克蘭達成協議,但今年夏天異常酷熱,很擔心這樣的氣候影響作物,導致明年食物短缺,恐造成另外一波經濟影響。

張安平表示,21世紀是一個能源的世紀,沒有能源沒有經濟發展,現在我們也知道綠色能源的創造是困難的,最容易開始是節省能源,節省能源其中一部分,就是把晚上多出來的電力儲存起來,在白天熱的時候放電,同時需要的時候還可以將儲能系統裡面的電力饋回電網穩定電網頻率,這對電網穩定性是有幫助的。

張安平說,今年暑假全世界爆熱,他相信台泥的同仁也相信,溫室氣體會造成地球暖化,地球暖化會造成人類文明的傷害,我們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在減少碳排放,盡可能增加能源的效率;我們每個人不要只成為地球的居民,要成為Earth Helper,才能幫地球繼續往前。

近期國內的高溫讓北中南各地連續八天都傳出區域停電消息,用電量也刷新台灣歷史紀錄,台泥表示,除凸顯台灣的缺電問題以及電網不穩定外,另一方面,電動車逐漸增多、全台各地拼命蓋充電站,可能對國內原本就電力吃緊的電網產生更大的負荷。

至於對通膨的看法,張安平表示,升息對於整個全球經濟局勢的影響,這背後的複雜性非常高,不是一句或兩句話可以說清楚。

 
台泥新世代充電站 啟用
記者魏鑫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泥(1101)企業團所屬台泥儲能昨(27)日啟用位於台北大直的NHOA.TCC樂群新世代充電站。台泥表示,樂群站創下三項全台第一,將迎高成長期、期許一個大未來。

台泥儲能是六都中首個結合太陽能光電、搭配儲能系統的DC-DC充電站,為全台最低碳的電動車充電站;也是全台第一個可透過LINE事先預約充電的服務;同時也是國內第一個適用政府電動車專屬費率的充電站。

台泥集團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泥儲能充電站較一般充電站造價貴了五~八倍以上,如果單就成本來看,根本賺不了錢。」但能源是將來經濟的背景,能源科技裡面若不能擁有一些自有技術的話,其實被國際掌控不是好事情,所以會希望國內產業一起來發展。強調,儲能現在在台灣不是賺錢行業、是賠錢行業,希望優化以後未來能賺錢,現在台泥儲能在歐美是賺錢的,台灣就不見得。

他也透露,台泥做了相當多的儲能規劃,也向台電申請很多點、相當大的儲能計畫,這些都在進行當中。

 
景氣燈號連4綠 擴張放緩有隱憂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發會昨發布六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二十七分,較上月減少一分,連續亮出第四個綠燈;但景氣領先、同時指標跌幅擴大,顯示景氣擴張力道放緩。

國發會表示,看到主要國家外部需求放緩,外需存在挑戰,但考慮內需應可穩健,外貿表現也仍不錯,後續下半年維持綠燈機會還是很大。

六月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分別持續八個月、五個月下滑,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同時指標與領先指標跌幅都較上月跌幅擴大,顯示預期未來擴張力道緩和比較明顯;國際貨幣基金(IMF)下修各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各主要國家領先指標也下降,外部需求放緩的確是後續要持續續關注的挑戰與變化。

此外,美國升息及俄烏戰事造成物價壓力,也讓企業保守看待未來景氣。

 
貨櫃三雄 今年獲利挑戰8,000億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貨櫃三雄今年獲利仍可望創新高,法人預期,受惠於運價維持高檔、國際罷工事件未歇與塞港仍舊,加上長榮(2603)、陽明新船利基,今明兩年獲利能力有望優於全球航商,今年獲利總和挑戰8,000億元大關,因此,今年獲利的盈餘分配、員工獎金更受到期待。

近期,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受訪時指出,全美零售商聯合(NRF)估計今年第3季進口貨量稍高於1季,相信今年前三季貨櫃三雄總獲利可能超過6,000億元,年增率約兩成;且俄烏戰爭一旦結束,會帶來戰後重建物資運送熱潮,牽動今年乃至明年貨櫃海運營運。

海運業者指出,今年貨櫃三雄獲利總和至少7,000億元起跳,應可望跨越7,500億元,但挑戰8,000億元則不無可能,第4季的表現是關鍵。

 
長榮、陽明 發放1,650億股息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貨櫃雙雄1,650億元現金股利來了,長榮(2603)預定今(28)日發放952.3億元現金股利、陽明則是明日發放698.4億元現金股利,本周五前貨櫃雙雄現金股利將撥入投資人帳戶。

長榮每股配現金18元,陽明每股配現金20元;至於萬海,訂於8月18日發放現金股利,每股配現金10.5元,總配發額度256.2億元。加計貨櫃三雄本季將發逾1,900億元的現金股利,也可望成為台股新活水。

目前,長榮最大股東仍是巴拿馬長榮國際,由長榮集團大哥張國華掌舵,持股長榮股票約39.17萬張,持股比率約7.4%,預計可領到股利逾70億元,而由弟弟派主導的長榮國際,目前持股長榮約26.24萬張,持股比率為4.96%,將可領到股息逾4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長榮「弟弟派」掌握的長榮國際近期持續加碼長榮航空股票,累計已持有60.3萬張,持股比率達11.41%。業內人士指出,今天入帳的47億元現金股利,可能成為未來弟弟派搶攻長榮航經營權的新一波銀彈。

除此之外,陽明最大股東是交通部,持股約46.7萬張、持股比率達13.39%,可以拿到股息約93.5億元;第二大股東則是國發基金,目前持股46萬張、比率13.17%,可領股息92億元。總計國庫明日將可望進帳逾185億元。

另外,陽明第三大股東的台灣港務公司,原就規劃剩下的15.89萬餘張股票不會再賣,會等著領31.78億餘元的現金股利,加上近期沒賣出的1,500張股票,概估現金股利可以領到逾32億元。

 
國科會掛牌 吳政忠:科技預算將增百億
記者江睿智、楊文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科技部改制「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昨(27)日正式掛牌運作,新國科會將主導未來科技預算分配,新國科會首任主委吳政忠昨日表示,明年度科技預算至少成長8%,較今年度增加近百億元。

今年度立法院最後通過的科技預算為1,215億元,若成長8%計算,估計約增加至1,312億元。根據新國科會規畫,明年度科技預算著重量子科技、前瞻半導體技術、大空科技與產業、資安暨智慧科技、精準健康與防疫等項目。

國科會昨日舉辦揭牌暨主委吳政忠布達典禮。蔡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等都親為國科會揭牌。此外,前副總統陳建仁、行政院政委鄧振中、唐鳳、龔明鑫、羅秉成、張景森、林萬億與經濟部長王美花等人也參與盛會。科技界方面,則有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鈺創董事長盧超群等人出席。

蔡總統表示,新國科會將扮演領頭羊,擘劃科技發展願景並協調分配科技預算;她也交付新任主委吳政忠三項任務,包括加速投入半導體技術等前瞻領域研究、匯集創新技術能量、及培育年輕人才。

吳政忠致詞表示,新國科會有四個努力精進的方向。第一是跨部會協力布局科技產業;第二是強化基礎科學研究;第三是打造精緻多元科學園區;第四是科技必須與社會需求與環境永續連結。

蘇貞昌表示,期盼吳政忠發揮跨部會及跨領域統合的功能。

 
國際財經要聞
德國缺電效應 廢核計畫鬆動
編譯季晶晶、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德國今年底全面退出核電的計畫可能有變數,據悉連向來反核的綠黨高層立場也開始鬆動,因為俄羅斯減供天然氣,加深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冬季可能缺電的擔憂。

根據彭博資訊報價,俄國政府日前宣布將把透過北溪一號輸送的天然氣減至產能的五分之一,引發歐洲天然氣、煤炭等能源價格飆漲,帶動歐洲能源交易所的德國電價當地時間26日一度大漲逾11%,攀抵破紀錄的每百萬瓦時(MWh)390歐元;法國電價同日躍漲6.7%,也創歷來新高。

高昂的能源價格可能加劇家庭、企業和產業的痛苦。德國已進入天然氣緊急計畫的第二階段。若情勢明顯惡化,德國將進入最後一個階段,可能實施天然氣配給。另外,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親近綠黨領導階層的消息人士透露,在德國能源吃緊的情況下,綠黨獲得「所有選項都該納入考量」的結論,可能讓預定年底前關閉的伊薩二號核電廠(位於巴伐利亞邦)延役。

知情人士說,就算決定延役,也只會延長幾個月,任何決定仍視壓力測試結果而定,這項正在進行的測試,是用來判斷在情況惡化時,德國電力供應能否持續。預料結果將顯示,巴伐利亞的電力供給恐怕會出問題。

德國總理的發言人表示,蕭茲會等結果出來才決定行動路徑,當局會以「沒有意識型態且不存偏見」的方式做決定。德國朝野要求重思核能去留的壓力與日俱增,執政聯盟的自由民主黨(FDP)和在野的基民黨都要求,暫緩除役該國僅存的三座核電廠。但德國是否在廢核政策大轉彎,另一個執政聯盟成員綠黨扮演要角。一些綠黨大咖近來對這個議題展現彈性的態度。例如,國會副議長凱特琳·艾卡特24日說,巴伐利亞「的問題很特別」,可透過延役伊薩二號廠來解決。

 
星主權基金預警投報率下滑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正為投資報酬率下滑做準備,示警未來的「不確定性很大」,迫使各國央行收緊政策的高通膨短期內難以消退,且需面臨新冠疫情風險及地緣政治挑戰。

GIC於27日公布的年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的去年度,GIC投資組合過去20年的名目報酬率為7%。在扣除通膨的影響後,過去20年的年化滾動實質報酬率為4.2%。GIC未公布1年期的投資報酬表現或當前資產管理規模,研調機構全球SWF估計,GIC管理約7,990億美元資產,是全球第六大主權基金。儘管GIC的投資報酬率持穩,但對全球經濟環境的展望相當黯淡。

執行長林昭傑接受路透訪問時說:「顯然我們必須假定總經環境在可預見的未來充滿挑戰。」

林昭傑說,各大央行多年來對通貨緊縮的擔憂,已轉為對通膨的疑慮,迫使決策官員調整刺激性政策。各國央行為了對抗通膨,可能會進一步收緊政策,至少短期內是如此。

他並指出,氣候危機、疫情、地緣政治衝突仍在加劇,讓官員和商業領袖更難做出決策,對投資者來說也是如此。

高通膨不僅會降低實際收益,且對經濟穩定的負面影響,將提高金融資產的風險溢價。因此,林昭傑在這份年報中說,投資組合的多元化配置將「更具挑戰性,因為很少有資產能不受通膨加劇和經濟成長放緩的影響」。GIC指出,拜其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和審慎的投資立場所賜,GIC才得以抵禦今年初市場修正時帶來的衝擊。

GIC首席經濟學家坎南指出:「挑戰在於,通膨看起來不只是短期現象,而是可能會在中期成為投資環境中必須考量的一環。」

截至3月底,GIC持續在資產組合中擴大房地產的布局,並增持資料中心、基礎建設等領域的部位。另外GIC持有的未上市公司股票占全部資產配置的17%,也高於一年前的15%。

 
聯準會宣布升息前 歐股收紅
倫敦2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即將公布最新利率決策,投資人關注聯準會的升息幅度,市場普遍預估將升息3碼,歐洲主要股市今天收紅。

倫敦FTSE 100指數上揚41.95點或0.57%,收7348.23點。

法蘭克福DAX 30指數上漲69.45點或0.53%,收13166.38點。

巴黎CAC 40指數揚升46.49點或0.75%,收6257.94點。

 
一如預期 Fed再度升息3碼
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聯準會(Fed)在美東27日下午2時(台北時間28日凌晨2時)宣布再次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聯邦資金利率區間因而來到2.25%∼2.5%,符合市場預期;官員也認為接下來繼續升息是合適的做法。儘管官員也承認已有跡象顯示經濟開始降溫,但仍如此積極升息,顯然是要展現其對抗通膨到底的強烈決心。

會後聲明指出,官員坦承,自從上個月的政策會後,已出現經濟活動放緩的跡象,「近來支出和生產的指標都已疲軟。然而,就業增加近幾個月一直保持強勁。」

本次升息3碼的決議獲得12位決策官員一致同意。

倫敦金融時報(FT)報導,從今年3月展開這波升息周期起,至今Fed已升息9碼(2.25個百分點),如此的升息速度創1981年來最激進。CNBC則報導,6∼7月連兩次一口氣升息3碼的做法,是Fed自1990年代早期開始改用隔夜資金利率為主要貨幣政策工具至今最迫切的連續行動。

 
可能放慢升息 那指大漲逾4%
記者張大仁/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聯準會(Fed)宣布升息0.75個百分點以對抗通膨,但暗示可能會在某個時機放慢其升息行動的步伐,美股收盤上漲。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436.05點或1.37%至3萬2197.59點。史坦普500指數上漲102.56點或2.62%至4023.61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469.85點或4.06%至1萬2032.42點。在Alphabet和微軟的業績優於預期後,科技股領漲。

由於Fed主席鮑爾對9月的下次會議升息幅度持開放態度,並指出最終將減緩升息幅度,股市在晚盤觸及盤中高點。鮑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Fed可能9月會再次升息0.75個百分點,但這將取決於數據。

他說,「隨著貨幣政策的立場進一步收緊,在我們評估累積的政策調整如何影響經濟和通膨的同時,放慢升息步伐可能會變得合適。」

在鮑爾指出他不相信經濟目前處於衰退之後,投資人也受到鼓舞。第2季GDP數據將於28日公布。

投資人繼續擔心Fed為降低通膨所做的持續努力會將經濟推入衰退,或者可能已經陷入衰退。在鮑爾表示他不認為美國目前處於衰退,並補充說「有太多經濟領域表現太好」後,這些擔憂有所緩解。

貝萊德iShares美洲投資策略負責人蕭德胡立(Gargi Chaudhuri)表示:「這為股市提供了一些緩解的原因,Fed承認其政策可能會對經濟成長產生影響。」「他們知道這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以成長為代價來抗衡通貨膨脹。這種說法是我們今天聽到的,以前沒有聽到過的。」

許多人將連續兩季的GDP負成長讀數視為衰退,但衰退的官方仲裁機構國家經濟研究局會使用許多其他因素來確定。在第1季GDP下降1.6%後,28日的GDP讀數預計不會出現擴張。

在科技股財報獲利提振下,股指開盤走高。隨著整體市場的反彈,科技股更推升了這些漲幅。

在上季財報顯示谷歌搜索業務收入強勁後,Alphabet上漲7.66%。而在Azure和雲端服務營收成長40%後,微軟上漲6.69%。即使兩家公司的獲利和營收均低於分析師預期,科技股依舊走升。

Meta Platforms在盤後公布財報前上漲6.55%。亞馬遜在26日受到零售業大蕭條打擊後上漲5.37%。蘋果上漲3.42%。

隨著通脹擔憂減弱,零售商也上漲。前一交易日引領零售業下跌的沃爾瑪上漲3.77%,Target上漲1.84%,Kohl's、Ross Stores和Costco均上漲超過2%。SPDR史坦普零售ETF上漲2.6%。

Enphase Energy也因其最新業績而大漲17.89%。在發布喜憂參半的第2季財報後,Chipotle也走升14.69%。

至今已有超過150家史指公司公布第2季收益。FactSet數據顯示,在這些個股中,大約70%超出分析師預期。

 
全球對美國原油需求上升 國際油價上漲
紐約2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官方報告顯示,在供應緊張情況下,全球的美國原油的需求上升。國際油價今天上漲。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9月交割價上揚2.28美元,來到每桶97.26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9月交割價上漲2.22美元,來到每桶106.62美元。

 
要聞
南亞回收長纖絲產量冠全球
記者魏鑫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南亞(1303)董事長吳嘉昭昨(27)日表示,南亞2007年起就致力於回收、再生消費者使用後的寶特瓶等聚酯製品,發展環保永續產品,目前南亞寶特瓶回收長纖絲產量是世界第一,約占全球16%。

吳嘉昭指出,南亞已投資逾5億元在回收聚酯產線,在台灣、中國大陸、越南、美國、泰國與菲律賓等地建置聚酯回收產線,未來將再投資7億元擴增新產線,目前回收產品年產能是22萬噸,2023年可倍增至42萬噸,其中回收聚酯占比將從目前一成提高到二成。

吳嘉昭說,近年來快時尚興起,造成大量廢棄紡織品,其中有85%採掩埋或焚化處理,南亞除與品牌領導廠商合作,將廢胚布、邊角料及消費後舊衣回收,達成紡織產業循環經濟,還自主研發「織物智慧分類技術」,透過近紅外線光譜技術並結合AI科技,可辨識織物材質與顏色,每分鐘可辨識一件,辨識準確率93%以上。

為讓回收範圍擴大且便利,南亞設計開發材質單一化,過去鈕釦、拉鍊等配件不是PET材質,舊衣回收後需人工清除,因此開發以聚酯粒來代替,整件衣服都是PET材質,讓回收更便利,以達到永續的理念。

他分析,相較傳統石化製程可減少72%的碳排放量,藉由先進的聚酯回收技術,經統計2020到2021年,已回收146億支寶特瓶,降低32萬噸碳排放量,相當809座大安森林公園全年吸碳量。此外,其他同業主要生產短纖絲、片材等用途,南亞回收寶特瓶後,有90%用於生產技術難度較高且高附加價值的長纖絲,目前南亞寶特瓶回收長纖絲產量已是世界第一,占全球16%。

 
羅智先新思維 引發想像空間
記者朱曼寧、何秀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太子(2511)建設董事長羅智先日前指出,未來營建要有「全新的思維」,要朝向綜合性開發為考量。也讓此次統一超在台中獵地,引發市場想像空間。

羅智先為推動綜合性開發的目標,今年6月底調派統一超商協理林宏俊出任太子建設總經理,可以看出羅智先要整合集團優勢的決心。

羅智先先前在7-11亞洲第1萬店「亞萬門市」開幕時曾透露,太子建設目前把庫存土地全部出清,現在開始是從零開始規劃。過去太子建設營運團隊主要是土木和營運背景,從南到北蓋出來的房子都一樣,新經營團隊要思考太子建設如何做出差異性,不只是做純建築,更要結合集團在商場經營、物業管理上的優勢,打造全新的太子建設面貌。

羅智先也說,過去三年,太子建設採取保守謹慎經營策略,屬於「輕盈結構體」,但依照目前全球趨勢來看,房市逐漸進入辛苦的局面,隨著全球環境改變,未來在營建上將採取更新的思維,並非只是單純的買地、興建大樓、住宅以及出售房屋等。

據了解,羅智先的理念是,未來在營建、房地產業上,絕非只是買地、興建大樓、住宅,會有全新的思維,等於是不只考慮到「住」這一層,也會結合「食」、「衣」等方面,而集團內有品牌優勢,包括7-11、康是美、星巴克等,不排除未來建案朝向複合式開發為導向,倘若建築本身擁有一定程度的生活機能,對消費者來說也會更具有吸引力。

 
製藥市場 成長將趨緩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亞洲生技論壇」昨(27)日舉行第一天論壇,多位國際生醫製藥專家對全球生技發展趨勢提出觀點。IQVIA全球製藥策略副總裁Graham Lewis表示,未來五年全球製藥市場成長將趨緩,主因通膨貨膨脹造成醫療給付縮水,各國政府預算將由疾病治療改為預防,到了2023年COVID-19將與流感同樣歸類為地方流行病。

德國默克集團全球首席科技長Laura Matz分享「生物融合(Bioconvergence)」新觀念,生物醫學結合數位科技與高速電腦運算技術,逐步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個人化精準醫療大未來。

德國資誠合夥人暨歐洲製藥、生命科學負責人Thomas Solbach指出,未來醫療保健將在個人化、預防醫學發展的推動之下,從「以病人為中心」轉為「以人為中心」導向。生醫企業必須更加重視健康預防領域應用,改變策略來接軌精準健康大趨勢。

全球BIO生技協會政策長John Murphy表示,面對下一次疫情,全球供應鏈如何保有應變的韌性,需要各國做單邊或多邊協議來維繫;Syneos Health亞太地區負責人與總經理Ken J. Lee提出,利用創新的研究設計、真實世界數據、去中心化、動態合約等四大支柱,來適當加速臨床開發。

 
如興信用狀29日到期 帳上無現金恐違約
記者魏鑫陽、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牛仔褲廠如興(4414)營運持續出現狀況,繼遭證交所打入全額交割股後,由於合庫銀行明(29)日即將有35.35萬美元的信用狀到期,但因如興遭安泰商銀凍結款項,導致帳上已無短期現金可動用,如興明日恐信用違約。

對此,如興表示,「目前高層仍在處理中,如有最新進度,一定會公告,盡快讓投資大眾知道。」

如興昨日打落全額交割股,開盤股價就鎖死在跌停價3.57元直至收盤,苦吞第二根跌停,惟無買盤肯接,成交量急縮、僅179張,收盤仍有近3.8萬張掛賣。

如興董事長翁紹華控前董事長張水江與前總經理孫瑒,透過非常規且不符公司治理之操作,致公司的正常營運收入,均扣留於包括常州東奧服裝有限公司在內的大陸子公司,拒不轉回台灣。

不過,張水江反擊新經營團隊散播片面未經公正調查及事實查證的相關事件及相關人,對此衍生一連串重傷害,表達強烈指責,並指如興的原罪從併購完成之日即已生成。

如興並指前經營團隊將營運資金扣留於大陸子公司,供特定人使用,全然藐視公司財務規則、公司健全永續的經營。翁紹華等台灣團隊將派員全面接管海外子公司,以利海外獲利返回台灣。但業內人士說,台灣人要搶贏大陸人,有難度。

另根據知情人士說,目前台灣經營團隊與大陸方面勢力已有初步共識,以不讓如興下市為最大前提,所以,明日款項可能會先到位,以解此燃眉之急。不過業內人士也說,若明日款項沒到,就恐引爆另一樁危機,值得關注。

 
國發基金踩三個雷 損失合計近30億元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牛仔褲大王如興(4414)爆出重大財務危機,身為最大股東的國發基金,先前砸下近15億元認購如興現增股恐血本無歸。不過,這已並非國發基金第一次踩雷,先前投資寶德能源、東貝光電也失利,再加上這次的如興,國發基金三個雷,損失近30億元。

國發基金投資台積電,帶來最大的利多,但近年來不時傳出踩雷。除了這次的如興風暴,2014年國發基金也曾投資14多億元的寶德能源公司已在2020年聲請破產,當時的持股比率為12.23%。2019年則是投資東貝光電1億多元,持股比率為2.83%,也在2020年因淨值為負而下市。國發基金於2017年投資如興14.88億元,持股9.77%。但已打入全額交割股,昨(27)日開盤股價再度跳空跌停,並鎖死在跌停價位3.57元。國發基金投資,再度付諸流水。

根據國發會提供的資料顯示,自國發基金成立以來,國庫歷年來撥交309.32億元,而國發基金投資獲利良好,至去年底淨值已達1兆3,339.54億元,加計歷年繳庫數及協助其他機關業務支出額已達2,894.86億元,合計更達1兆6,234.40億元,增加金額已達原始撥交金額的51.48倍。

 
產創條例抵減 二類不適用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產業創新條例》日前修正兩重點,分別是增訂資通安全產品或服務所需具備要件及用詞定義,和修正投資抵減「當年度」的認定方式。

高雄國稅局昨(27)日提醒,常見的兩種不適用投抵的情形,分別是一、雲端服務租用;二、因導入智慧化而進行的教育訓練費用,提醒企業申請抵減時留意。

高雄國稅局指出,先前產創條例第10條之1之子法規「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投資智慧機械與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及資通安全產品或服務抵減辦法」(簡稱:抵減辦法),將原有智慧機械及5G的投資抵減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並新增「資通安全產品或服務」。

高雄國稅局說明,抵減辦法修正兩大重點,一、增訂資通安全產品或服務所需具備要件及用詞定義,以辨識、保護、偵測、回應及復原等五大功能內容,明定資通安全產品或服務所需具備的要件及用詞定義,並排除安裝在個人電腦防毒軟體或防火牆產品或服務的適用。

二、修正投資抵減「當年度」的認定方式,高雄國稅局指出,投資抵減的當年度改以「交貨」或「技術服務提供完成」的年度認定。

另外,企業在購置項目中常出現疑問,雲端服務租用和因導入智慧化進行的教育訓練費用是否能適用抵減辦法,高雄國稅局說明,依產創條例第5條規定,月租的雲端服務非屬融資租賃範疇,因不屬於向他人購買、融資租賃取得、自行製造或委由他人製造的購置種類,因此不適用抵減辦法。而教育訓練費用,雖然訓練內容可能和購置的智慧機械或5G系統相關硬體、軟體、技術或技術服務相關,但教育訓練項目不在抵減辦法範疇內,也不適用抵減辦法。

高雄國稅局提醒,支出金額在同一課稅年度達新台幣100萬元以上、10億元以下企業,可選擇支出金額5%限度內,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所稅額,或支出金額3%限度內,自當年度起三年內抵減各年度營所稅額,不過抵減金額不能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30%。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