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部資料統計,台灣前10%的有錢人持有45%財富,而且最富有的5%和最貧困的5%,年所得差距超過110倍,凸顯貧富差距拉大的事實。隨著中產階級的逐漸消失,M型化社會浮現,貧困問題已經成為25~60歲以上各世代都關心的話題。
「定存」理財 恐不適用
第一金全球大四喜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全球化與資本市場的交互衝擊,是貧富差距拉大的因素,尤其是經濟高成長的輝煌時代結束,轉向低利率、高通膨的環境,國人的實質薪資長期停滯,情況更加嚴重。過去可以「定存」的懶人理財法創造收益,現在物價年年漲,懶人理財恐怕不再適用。然而,人愈活愈老,錢不能愈來愈少。
無論是千禧世代、X世代、黃金世代或退休世代,一致的目標就是找到長期提供現金流的投資工具或策略。
至於怎麼做對投資,劉蓓珊認為,重點在於:選對標的、做對配置與做好保護。
1.配息型基金作核心
根據研究,由配息入手、資產翻倍速度最快,長期報酬也最為可觀。以高收益債券為例,過去16年,平均年配息率8.48%,如果投資人將配息再滾入,經過8.5年的複利效果,資產有機會增加一倍。不妨以配息型基金做為核心資產,除高收益債之外,高股息、REITs等,都是不錯的選項。
2.多元資產布局
投資的目的在追求資產膨脹,首要就是穩固收益,其次才是追求資本利得。策略上,應該視個人風險承受度,配置60%~70%資金在高配息型資產,30%~40%布局在具增值機會的股票、REITs、商品原物料等風險性資產。
3.避險措施不可少
金融市場陰晴不定,最難避免的就是如2008年金融海嘯一樣的系統性風險,但是如果能夠透過電腦系統的計算,評估市場風險變化,適時適度採取對應的避險措施,即可在空頭時降低曝險部位、多頭時增加參與率,提高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