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眩西醫怎麼說
一般人常分不清楚頭暈與暈眩有什麼差別,醫學上暈眩(眩暈)與頭暈最大的差別,在於暈眩發作時通常又急又猛且會「天旋地轉」,患者會出現自身或周遭環境在移動的錯覺。至於頭暈只是昏昏沉沉、眼前發黑發白而已,兩者主觀感受差異很大。
除了最顯著的「天旋地轉」主觀感受,暈眩通常還會伴隨其他症狀,如噁心、嘔吐、耳鳴,有時還會出現手腳麻木、說話困難,甚至想上大號等症狀。
引發暈眩的原因,最常見是內耳前庭功能失調,另外則是人體的平衡系統與腦幹、小腦的連線或統合中樞發生病變,導致身體接受到紊亂的訊息,引發暈眩不適。嚴格說來,暈眩是一種因疾病而引起的症狀,而常見的病因如良性陣發性眩暈、前庭神經炎、偏頭痛性眩暈、脊椎動脈循環不良性眩暈。
要治療暈眩首要找出病因,若是內耳等周邊神經出問題,患者雖然難受但危險性較低,但若是小腦等部位病變,治療則較棘手。
★暈眩中醫怎麼說
暈眩在中醫屬於「眩暈」、「眩冒」、「頭眩」、「頭風眩」、「眩運」、「旋運」等範疇。《黃帝內經》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的記載。
中醫認為暈眩最主要與體內肝氣不調有關。一般暈眩患者也常出現噁心、嘔吐、視物昏花等現象,中醫認為這和氣血功能差、腎精虧虛,大腦無法獲得濡養有關。
站在中醫的角度來看,暈眩是由「風、痰、虛」所引起。「風」是指體內的肝氣不調、不暢,這股氣在體內積鬱化成火,進而引發眩暈。「痰」指的是體內濕氣過重,聚積變成較濃稠的痰,阻塞在體內,使得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進而引發眩暈。「虛」是指氣血、腎精虧虛,無法將營養輸送至大腦,進而引起的眩暈。
中醫認為要改善暈眩,就必須補氣養血、平肝、補腎、化痰除濕,把引起暈眩的「風、痰、虛」解決,暈眩自然不再犯。
★暈眩西醫怎麼治?
由於暈眩發作型態特殊又猛烈,患者首次發作時都相當恐慌。一般來說,若有很典型的症狀,醫師比較容易在第一時間做出診斷,但若沒有典型症狀,則會先開立具鎮定作用的藥物,以舒緩不適,接著詳細詢問其發作型態、頻率、持續時間、合併症狀及全身性疾病以安排適當的檢查,如神經耳科學檢查、實驗室影像學檢查等,透過檢查結果鑑別診斷引發暈眩的病因。
●暈眩成因多,治療方法互異
不同原因造成的暈眩,治療方法也不同。
良性陣發性眩暈:俗稱「耳石脫落症」,是耳石脫落、飄浮於半規管內,刺激半規管神經接受器所導致的眩暈問題。通常發作時間很短暫,數秒至1分鐘。良性陣發性眩暈可藉由藥物來舒緩不適,不過就算不吃藥也能在數週內痊癒,比較傷腦筋的是復發機率偏高。
前庭神經炎:就是內耳的前庭神經發炎,部分患者因呼吸道感染而發作。因前庭神經炎引發的暈眩程度劇烈,還伴隨嘔吐、噁心等自律神經症狀,發作時間頗長,數小時至數日不等,但只要透過藥物治療就能好轉。
前庭神經炎:就是內耳的前庭神經發炎,部分患者因呼吸道感染而發作。因前庭神經炎引發的暈眩程度劇烈,還伴隨嘔吐、噁心等自律神經症狀,發作時間頗長,數小時至數日不等,但只要透過藥物治療就能好轉。
梅尼爾氏症好發於青、中年族群,女性略多於男性。發作時間通常較久,狀況時好時壞,可利用止暈藥物、利尿劑來控制病情。
偏頭痛性眩暈:顧名思義是偏頭痛產生的暈眩,好發於女性,治療方式則以控制偏頭痛為主,避免誘發的偏頭痛食物、環境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脊椎動脈循環不良性眩暈:從字面可明確了解,這種暈眩與脊椎動脈循環不良有關,一般好發於銀髮族。脊椎動脈循環不良性眩暈常發生於清晨起床時,患者因為血管老化,張力變弱,早晨猛然起身時,提供內耳平衡血液的脊椎動脈無法順利將血液送達內耳,因而引發眩暈。治療方式是給予患者局部循環改善劑,通常效果不錯。
●心血管疾病、腫瘤也是病因
除了上述常見病因之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因腦部血管狹窄、阻塞,若造成腦部缺氧時也可能引發暈眩。針對這類型患者來說,控制好本身的疾病很重要。另外,腦部腫瘤也有可能出現暈眩,不過通常不會是單一、主要症狀,會合併耳鳴、顏面運動障礙、吞嚥困難、視力模糊等。臨床上少見因暈眩而發現腦部腫瘤的案例。
★暈眩中醫怎麼治?
中醫典籍中關於暈眩的記載眾多,如「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從這段論述,我們可以知道中醫認為暈眩的病位在頭竅。
另外,中醫又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暴怒傷肝,怒氣則上,肝陽升發太過,上擾清竅,而致暈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等說法,可知暈眩的發生與風、痰、虛等現象有關,並與肝、脾、腎等臟腑的陰陽氣血偏盛偏衰關係密切。
●肝脾腎氣血不調易暈眩
臨床上,中醫常將暈眩辨證為4型:痰濁中阻型、肝陽上亢型、氣血不足型、腎精不足型。
其中痰濁中阻型治療原則為燥濕祛痰、健脾和胃;肝陽上亢型治療原則為平肝潛陽、滋養肝腎;氣血不足型治療原則為補養氣血、健運脾胃;腎精不足型治療原則為補腎填精。
●藥材入菜能預防暈眩復發
中醫治療暈眩除了採中藥治療之外,多外加針刺,整體療效不錯,但一般需要較長時間的服藥。另外,若經過中醫師診斷,在飲食中加入合適體質的中藥一同入菜,長期服用可以預防暈眩再度發作。
●一招舒緩暈眩→揉按內關穴
★暈眩中西醫治療關鍵Q&A
●Q1:是頭暈,還是暈眩?
會天旋地轉是「暈眩」,沒有天旋地轉是「頭暈」。
在門診中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是頭暈,還是暈眩,在這裡教大家一個最簡易的判別法,如果發作時覺得四周景物彷彿都在動,有一種天旋地轉的感覺,那就是暈眩。如果發作時,你只是覺得昏沉無力,那就是一般頭暈。這是很粗略的概分法,不管是頭暈還是暈眩,只要身體有不適,都建議前往醫療院所就診,重點是清楚詳實地將你的狀況告訴醫師。
●Q2:檢查都做了,為什麼還是無法找出明確病因?
造成暈眩的原因眾多,牽涉範圍很廣,無典型症狀一般很難判斷。
關於暈眩,醫學界目前仍舊致力於揭開它神祕的面紗,會引起暈眩的原因實在太多且複雜,牽涉範圍極度廣泛,除了耳部疾病外,全身性疾病如代謝不良、血管障礙、神經病變、血液和免疫疾病、內分泌失調、病毒感染及情緒問題等,都可能是潛在因素。臨床上的確有患者什麼檢查都做了,卻找不到明確病因。只要能確認健康無大礙,患者可寬心將病情穩定控制即可。
●Q3:經常暈眩,中風或腦病變的機率會提高嗎?
長期暈眩並不會演變成腦部疾病。
雖然中風、腦部腫瘤也可能出現暈眩症狀,但臨床上因嚴重腦部疾病而引發的暈眩,不僅比例不高,患者通常也不是因為暈眩發作而確診,而是藉由其他更典型的症狀確診,例如中風患者會有口齒不清、吞嚥困難、臉麻;腦腫瘤患者會出現顏面運動及感覺障礙、視力模糊等典型症狀。暈眩與腦部病變發生機轉不同,長期眩暈並不會演變為腦部疾病,暈眩患者大可不用擔心。
~以上資料摘自《生病看中醫好,還是西醫好?》黃宗瀚、索承美◎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看更多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