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跳個舞!」昨天,在福建南安舉行的海峽兩岸(閩台)機器人與智慧製造人才項目合作對接會現場,來自台灣的機器人研發廠商代表潘永欽喚著機器人的名字,向前來諮詢的業者展示一身本領。紅白配色的「小安」外型時尚,聽到指令,它隨著音樂開始輕輕地擺動。「小安是我一路背著從台灣飛到大陸來的。」潘永欽笑著說,「小安」能用語音控制,能行走,還兼具手機通話、上網互動學習等功能,希望藉這次對接讓更多有需求的大陸廠商瞭解「小安」。
「小安2015年研發成功,今年開始量產,工廠就設在大陸,主要面向大陸市場。」對接會開始不久,潘永欽就接到了一個現場訂單。「對方訂購了兩台機器人,4月15日交貨,到時我還會派技術人員過來詳細講解。」
當天,除了各式各樣的智慧機器人,來自台灣的48家對接機構共帶來113個項目與70多家泉州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進行現場洽談與對接。
伴隨「工業4.0」「中國製造2025」的兩岸合作浪潮,越來越多台灣智慧製造廠家將目光聚焦大陸市場。其中,2016年底被列入「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的泉州頗具吸引力。
3月28日泉州首次發布「泉州市創建中國製造2025城市試點示範實施方案」,提出基本建立鏈接台灣海峽、服務「一帶一路」的先進製造業,為中國製造業由大變強、轉型升級提供樣板。
一邊用筆記電腦展示機械手的運行視頻,一邊與泉州紡織企業主暢談,台商鄭順元顯得特別忙碌。作為公司智慧化事業推進部副部長,他把這次對接當做對泉州乃至福建智慧製造產業的一次試水之旅。
「我們都知道大陸市場很大,但仍然缺乏瞭解。」鄭順元說,通過和大陸企業面對面的交流談話,才能更客觀瞭解當地的需求情況,也能更好地把台灣成功的經驗分享過來。
近年來,從技術研發到推廣應用,從產業培育到平台建設、政策保障,泉州智慧製造的腳步不斷加快。在他看來,泉州是製造業大市,與台灣淵源很深,兩地的合作已有地利人和,伴隨中國製造2025試點的進程推進,又迎來了天時。
「目前,泉州製造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大多面臨品質改善和人力減免的迫切形勢。」鄭順元說,回台灣後我們會匯總這次會上搜集到的信息和需求,制定一個詳細的發展計畫,更好地與泉州製造企業對接,促成合作。
「經過前期洽談,這次活動已有75個兩岸人才項目達成了對接合作意向。」中共南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連讚說,希望通過這次對接會能真正架起兩岸機器人與智慧製造領域企業、人才交流與合作的橋梁,促成更多項目落地,吸引更多台灣高端人才到大陸尋求發展機會,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