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棉花糖實驗 我們必須教導孩子自我控制。但在孩子眼中,未來太過遙遠,他們根本無法想像,對他們來說,未來利益的承諾往往比不上眼前的立即好處,甚至如有懲罰也會發生在別人身上。家長如何讓孩子自己會想,並培養出忍耐力與恆毅力呢?最新的棉花糖實驗研究發現,除了發展抵抗誘惑的策略,成功關鍵竟然在家長身上。 新版棉花糖實驗由心理學家基德提出,他們發現若在實驗前,心理學家故意打破他與孩子的約定,孩子就比較可能先吃掉棉花糖。基德認為,孩子先吃棉花糖可能不是因為缺乏自我控制,而是不相信承諾給他更多棉花糖的人真的會這麼做。 如果他們不確定等待的好處,最理性的選擇就是先把眼前的棉花糖吃掉。吃棉花糖的孩子與等待的孩子可能同樣經過冷靜思考,差別在於他們對於未來有不同的預期。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更把未來當一回事,你必須做個值得信任的人。你的教養態度至關緊要,當孩子預期你會說到做到時,就會相信未來的好處真的會實現。 你可以在家給孩子「延遲獎勵」的練習。要孩子在吃甜點前多等一下,若他們照做,之後就能拿到更多;或讓孩子多等一天,以換取多一些的零用錢。當他們發現你一次又一次的遵守承諾,就會逐漸相信未來的獎賞能夠實現。當孩子愈來愈相信未來的好處將會實現,你就愈能訂立讓他們自我履行的協議。 當孩子願意用短期的好處,換取長期更大的利益,你就能用未來的獎勵引導孩子完成自己許下的承諾。 (完整內容請見《賽局教養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