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5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至49.6,較4月減少0.7個百分點,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且是去年7月以來近11個月首次跌破景氣榮枯線,顯示製造業景氣已由擴張轉為收縮。製造業PMI是宏觀經濟重要先行指標,低於50榮枯分水線時,反映製造業經濟收縮。
財新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指出,「中國製造業在5月壓力加大,經濟顯然已在向下軌道上。」5月PMI的產出指數、新訂單指數均下跌至去年6月以來最低;投入和產出價格指數雙雙跌落至收縮區間,是去年6月以來首次。
此外,採購庫存指數大幅下跌,但產成品庫存回升,顯示企業從主動補庫存向被動加庫存轉變。
統計發現,5月中國製造商進一步增加產出,但增速為11個月來最低。產出增速放緩,反映新訂單增長相對乏力;製造業用工繼續收縮,創下去年9月以來最大用工降幅紀錄;用工數量出現下降,部分原因是企業壓縮規模,人力自願離職後沒有再填補空缺。
大陸網路媒體「界面新聞」報導,有趣的是,財新發布的趨勢與前一日公布的官方版PMI卻出現背離。大陸國家統計局5月31日發布中國製造業PMI為51.2,與上月持平。
路透指出,財新和官方PMI調查樣本企業在行業分布、規模大小等方面存在差異。
一般認為,財新調查更偏重中小企業,行業上側重輕工業和服務業,官方則傾向於大型企業和重工業,兩項指標歷史上也曾出現過數次背離,近一次發生在去年7、8月。
此次背離特別之處在於,5月官方製造業中小企業狀況明顯改善,尤其是小企業PMI年內首次回到擴張區間並創下最近五年的最高值,但偏重調查中小企業的財新製造業PMI卻陷入收縮。
另一方面,兩項調查不約而同顯示,包括工業增加值和工業利潤在內的宏觀經濟指標都出現增速放緩甚至下滑,預警中國經濟出現內生動力確實存在減退跡象。
大陸第1季GDP增長6.9%創下一年半來新高,但4月各項統計數據卻顯示經濟增長可能已經出現疲態。
界面新聞指出,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跌超預期,製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增速再度放緩,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速雖有提高,但受到房地產去泡沫加碼調控影響,增速面臨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