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美國駐中共大使抵北京


以英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TAIPEI英文季刊電子報】給你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不同主題的精彩報導。 每一波漲潮,《財訊月刊》的讀者都賺到了!!訂閱【財訊電子報】讓您邁向致富之路,從劣勢成為贏家!!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6/28 第415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香港回歸20年╱教改、社會接軌不佳 激發矛盾
習近平明訪港 評估恐襲威脅「甚高」
上海雙城論壇 柯文哲有望見張志軍
兩岸新聞 福州直飛吉隆坡 航線開通
香港回歸20年╱「新特首 該解決BCA」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 明年完工
大陸印度再爆邊界糾紛
香港回歸20年╱兩岸三地學生看香港
香港回歸20年╱港青倡本土 漸失大中華式鄉愁
香港回歸20年╱「我不排中 但愈來愈覺得壓迫」
新任美國駐中共大使抵北京

今日頭條
香港回歸20年╱教改、社會接軌不佳 激發矛盾
記者何定照、陳言喬/香港報導/聯合報
十四歲香港中三生飛飛一身桃紅上衣、白短裙,散發青春氣息。問她生活什麼事最困擾,她明亮眼睛黯淡下來:「讀書壓力啊…」學生普遍覺得沒未來。

二○一五年起,香港已有六十五位各級學生自殺告別了人生。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育研究部副主任陳仁啟感嘆,這是香港回歸後的教育改革和社會變化共同造成,「教育問題不斷,老師光應付教改就沒時間,學生遇到問題無人幫忙,畢業又找不到工作。」

學者歸納,回歸後的教改與社會接軌不佳,引發四項社會矛盾。

從事香港專上課程規畫的總監Simon指出,香港回歸後三年,特首董建華提出香港大專畢業生要在二○一○年前從百分之十八增到六十,引發連串變化。中學在二○○九年啟動「新高中教改」,從英規七年制改為陸規六年,大學順著從三年制改為四年,原本在中五、中七分別舉行的升學考也合併為考大學的「文憑試」,意外結合為教改引發社會矛盾的第一棒。

學制一變 五萬人痛苦煎熬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系教授王淑英說,過去學生中五會考後若未能升學,可趁此想下一步;但啟動文憑試後,變成一試定終身。回歸後經濟轉型未能追上全球大環境急劇轉變的香港社會,更為這壓力雪上加霜。

王淑英指出,早年香港以製造業為主,中學畢業就可在勞動市場找到管理職。但九○年代起,工廠大量北移,本地轉以金融服務業為主,然而這類行業起薪較低,青少年憂心若沒讀大學,機會一定更少,五萬名大考生於是瘋搶一萬五千個大學學額,升學壓力大增。

死亡之卷 逼著人才遠走

對飛飛等中學生來說,教改更可怕的是入大學必考的「死亡之卷」—中文科。陳仁啟說,年年都有一半考生因為中文不及格無法進大學,不少優秀人才因此遠赴他鄉。這也成為教改引發社會矛盾的第二棒。

通識教育 激起兩派辯論

教改希望跟進步價值觀接軌,二○○九年將「通識教育」列為香港中學必修,課程宗旨包括訓練學生批判思考能力,成了教改激發社會矛盾的第三棒。教育評議會主席、風采中學校長何漢權認為,通識教育造成近年中學生「批判成習慣」,以致投身學運、社運。不少保守派人士指出,這都增加敏感青少年痛苦。

中史爭議 課本歌功頌德?

教改主張課程統整,讓各初中將過去單獨成科的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等,自由綜合或歸類於「綜合人文」科,引爆「中史爭議」,成為教改激發社會矛盾第四棒。何漢權說,他一直推用中國歷史課教國民教育,提升中華情懷與民族認同,當政者不聽,才造成黃之鋒等中學生「學民思潮」事件。Simon質疑,以大陸劇出現「毛澤東而非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難保教科書不扭曲事實。

即將上任的特首林鄭月娥深知教育重要性,她的政綱已把教改列為重要項目,且宣布至少增加五十億港元推動教改,其內容與效果,還有待各界檢驗。

   
習近平明訪港 評估恐襲威脅「甚高」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前夕,香港保安當局評估恐怖襲擊威脅「甚高」,但稱沒有情報顯示習近平是恐襲目標,也沒有情報顯示香港是恐襲目標。

香港保安當局傳出消息,指全球恐襲威脅增加,警方評估習近平面臨頗高的恐襲威脅,但沒有情報顯示習近平會成為受襲目標,警方會採取相應的保安安排,也未有情報指香港是襲擊目標,香港恐襲風險仍維持中度。

消息指香港警方為習近平訪港動員大約八千警力執勤,總共預留約一萬人手。警方在習近平活動範圍附近設立保安區,將在習近平抵達或離開前半小時開始,市民不能進出保安區,由於保安區是行動機密,而且可能因應情況變動,警方不會公布保安區的範圍。主要官式活動會展中心出入口可能封閉,但警方會盡量減少對市民的影響。

對習近平將出席的非官式活動,當局暫列為機密,警方會在現場設置保安區,但保安區的設置可能在他抵達前兩小時才通知媒體。香港警方稱採取行動是要確保習近平的人身安全,及相關活動安全及有秩序進行。至於附近的示威行動會否被阻攔,都以這兩項因素考慮。

警方消息說,習近平在香港保安部署是依去年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到港,及多國元首之前到港的工作再作調整,但由於近期各國恐襲活動發生的密度相當高,警方認為情況不同。據悉,習近平在香港三天,香港警方已接到十多宗舉行「公眾活動」的通知。

習近平訪港行程中,香港政府只邀部分泛民主派議員參加官式晚宴,議員朱凱迪呼籲泛民主派議集體杯葛。八名泛民主派議員發表聲明,動員市民參加七一遊行民主運動重新出發。

習近平訪港的四項官式活動,包括歡迎晚宴、回歸升旗禮、新一屆政府就職儀式、回歸廿年文藝晚會。香港特首梁振英日前發出邀請函,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僅約十位收到邀請。

曾傳習近平到港將首度會見泛民主派人士,但最新消息指沒有這種安排,泛民主派只有民主黨、公民黨、專業議政收到邀請,而被稱為自決派團體的議員,以及仍在就職宣誓官司中的四名議員則無。

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朱凱迪、羅冠聰等八人,昨天也發表七一遊行聲明,說今年七一適逢主權移交廿年和新一屆政府班子上台,是香港民主運動重新出發的時候,香港市民必須繼續爭取政治制度改革、落實真普選和改革立法會。

   
上海雙城論壇 柯文哲有望見張志軍
特派記者林則宏、記者邱瓊玉/綜合/聯合報
本周末將在上海登場的「雙城論壇」備受矚目,據悉,台北市長柯文哲此行將有機會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

上海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杰指出,若兩人果真會面,代表大陸對柯文哲近期一系列有關兩岸關係言行的回應,屆時張志軍的談話值得關注。

第七屆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七月二日在上海舉行,儘管雙城論壇定位為兩岸城市交流,但作為去年「五二○」後,兩岸最受矚目的官方交流互動管道,成為兩岸關係的重要觀察指標。

倪永杰說,今年雙城論壇特殊的意義在於,兩岸都不樂見雙邊關係惡化下去,希望透過城市交流為兩岸關係發展增添動力。

可靠消息透露,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六月卅日下午將抵上海,出席當天傍晚一場關於兩岸青年交流的活動,但尚無法確認張志軍次日是否會與抵達上海的柯文哲會面。

二○一五年八月柯文哲首次以台北市長身分前來上海出席雙城論壇時,僅與時任上海市長楊雄會面,未見到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也未見到張志軍(二○一三年七月時任台北市長郝龍斌到上海雙城論壇,三人都見到)。柯文哲返台後「爆料」,曾在上海與大陸國台辦聯絡局長劉軍川會面,但未透露兩人會面細節。

倪永杰分析,若張志軍此次到上海,卻未與柯文哲會面,那代表大陸對本次雙城論壇仍比照二○一五年方式處理;若是見了,就是大陸在兩岸關係上釋放新的意涵。

倪永杰指出,柯文哲近期關於了解並尊重大陸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兩岸事務不是國際涉外事務、兩岸一家親、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等談話,都顯示他在兩岸關係上的靈活與務實,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倪永杰說,如果柯文哲這條路走得通,民進黨其他縣市首長難道不能走嗎?蔡政府固然將因此承受壓力,但若願意「換個腦筋」,則可將壓力轉化為推動兩岸關係的動力。

這次雙城論壇隨行團隊浩大,除了市府團和多名市議員,光是隨行企業就有四十多人,包括南僑化工、華碩雲端、琉璃工坊、永豐餘集團子公司揚州永奕科技公司、台達電子公司中達電通等,其中部分企業在大陸也有投資。

有議員質疑柯市府要和大陸唱統戰戲碼。柯文哲表示,台灣經濟不能困在這裡,所有方向都要去,他有時候還想說「北向」,到蘇聯(俄羅斯)去。

   
兩岸新聞
福州直飛吉隆坡 航線開通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由馬來西亞航空執飛的福州-吉隆坡直飛航班,前天從福州長樂國際機場起飛首航。

中新社報導,這是福州又一通往吉隆坡的定期航班,每周一、三、五15時45分從福州起飛,20時40分抵達吉隆坡;返航是10時05分從吉隆坡起飛,14時45分到達福州。

當天的首航儀式上,馬來西亞航空方面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該航空公司在廈門開通了直飛吉隆坡每周二、四、六、日共4個航班,而福州至吉隆坡航班的開通,可與廈門直飛吉隆坡航班互補,實現其在福建省與馬來西亞之間的每日航班服務。

福州空港有關負責人介紹,此前,福州機場有青島-福州-吉隆坡航班每周7班,馬來西亞航空的入駐帶來直飛吉隆坡航線,將給旅客朋友們的出行帶來更多的選擇和便捷。

馬來西亞航空是繼新加坡勝安航空之後,第二家入駐福州機場的外國航空公司。

目前,福州國際機場共有103條國內外航線,通航世界各地75個城市;12個國際航點中,東南亞城市有新加坡、吉隆坡、雅加達、曼谷、巴厘島、沙巴、宿務、暹粒等8個。

   
香港回歸20年╱「新特首 該解決BCA」
記者陳言喬/香港報導/聯合報
香港棉紡會中學前校長尹慶源說,香港三年級小學生實施基本能力評估(BCA)以來,讓家長很反彈,也曾發動罷考,這是新特首上任後須調整的地方。一個小學生測BCA能測得出什麼?增加學生和家長的負擔,教育局卻說,這是用來評量學校的,如果沒有考評,哪知學校的教學成果好不好?

尹慶源表示,以前沒有這種考試,只有初中入學前會考,只要考得好,七年中學就免費。現在BCA這種考試就算考得好,也是對學校排名好而已,跟自己沒關係,既然沒關係何必去考。

談到愛國教育,尹慶源表示,大陸與港府希望把愛國教育放進去,但百分之八十家長都反對,擔心學了愛國教育,變成了共產黨。若真要推行愛國教育,也應採柔性作法,慢慢改變學生。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 明年完工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27日在北京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廣深港高鐵廣深段已建成通車,香港段預計2018年建成。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全長26公里,連接香港與深圳、廣州以至內地的高速鐵路網絡。香港段的列車將由西九龍總站開出。西九龍總站的總樓面面積約為38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高速鐵路車站之一。

吳春耕還表示,京港澳高速、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東部過境高速、港珠澳大橋等4條連接香港的公路也即將陸續通車;香港港口與珠三角地區港口合資合作,拓展了粵港港口發展空間,優化了港口資源結構和航線配置,提升了綜合競爭力。

   
大陸印度再爆邊界糾紛
特派記者林克倫/北京報導/聯合報
中印邊界再爆糾紛,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昨表示,北京已向新德里提出「嚴正交涉」,後續印度朝聖者能否入境,得視印方行動而定;大陸國防部稱,中印邊界錫金段已由歷史條約畫定,中方修建道路完全是領土的主權行為。

此事背景為,近日中方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遭印軍越線阻攔。大陸外交部與國防部廿六日深夜指控稱,印度邊防部隊在錫金段越界,片面「挑起事端」,阻撓陸方「正常活動」;陸方已暫緩安排印度官方香客團,經中印邊界錫金段納土拉山隘赴西藏朝聖。

陸慷昨重申,中方對發展中印友好關係有誠意,同時中方維護自身主權權益的立場也是堅定不移。

   
香港回歸20年╱兩岸三地學生看香港
本報訊/聯合報
香港中文大學台生黃麟涵:在印象中國際化的香港感受到許多族群隔閡。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研究所學生吳祉欣:感到政治之手愈來愈貼近生活。

香港中文大學陸生李杭蔚:慶幸自己在香港沒有遇到不當對待。

香港中學生飛飛:通識教育讓我了解了全球化與香港貧窮問題。

   
香港回歸20年╱港青倡本土 漸失大中華式鄉愁
記者何定照/香港報導/聯合報
香港新世代本土意識高漲,教育現場也出現世代差異。教中文、中史多年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育研究部副主任陳仁啟說,有些學生確實較抗拒中國,把不論認同中國、中國人甚至中國文化者都稱為「大中華膠」,讓他有時很為難。

陳仁啟說,以前他教台灣名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四韻」時,學生都覺得很自然;但現在部分「零零後」學生會質疑,為何感懷中國?

曾任反國教運動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起人的陳惜姿說,當年他們反國教,是因教材太吹捧共產黨,但仍尊重大中華,六四紀念都前往。現在本土意識出現,年輕人批評他們幹麼關心中國民主發展、維權事件,甚至認為關心中國會妨礙香港民主發展,坦言和他們「有代溝」。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觀察,早年港人因為親戚來自中國,基於成長經驗或民族主義,覺得中國走過來不容易,對中國始終「疑中留情」。但年輕人沒這段經驗,覺得政府建廣深港高鐵、財政資源等政策,好像都是為大陸服務,加上香港不少學位、獎學金現在被陸生拿走,綜合下來對中國及移民的刻板印象較深,「這與全球對移民的抗拒潮很類似」。

十四歲的中三生飛飛對香港未來以「很慘」兩字形容。飛飛感嘆,媒體、教育原本都該保障香港,兩者卻相繼淪陷,只剩法律是香港最後的保障。但愈來愈多事,讓她覺得香港不再像香港,「香港本應一國兩制,現在卻像在China。」

她舉例,近來有警察組成的樂隊來校內交流,她一看到就覺得這一定是雨傘革命後,警察和市民關係不好,「政府要用軟性關係來洗腦」,大陸全國政協的人也頻來演講「一帶一路」,各式港中交流團大放送,普通話科還要考讀國歌。

談到通識教育,飛飛非常肯定,「如果沒有通識課,我就沒機會了解全球化、香港貧窮問題。」她說這科擴大她視野、學習思考,考試也會考現實相關新聞。

   
香港回歸20年╱「我不排中 但愈來愈覺得壓迫」
記者何定照/香港報導/聯合報
九○後的黃麟涵高雄女中畢業申請香港中文大學就讀。來港後她聽同學們談論「香港絕望的事情」,更讓她覺得「原來台灣沒那麼糟」。

然而黃麟涵也發現,印象中國際化的香港,現在她「感受到更多的是族群隔閡」,港生、陸生、西方學生彼此少有交流。她購物若講普通話,店員態度較差;但若講英文甚至表明是台灣人,情況就較好。

類似仇中現象,就讀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研究所的本地生吳祉欣表示,他們系上都很融洽,但社會上確實有此狀況。不過已愈來愈多朋友會討論這種排斥情緒的不當,「任何基於特定身分的排斥行為,都不公平」。

然而同時她也感到,政治之手越來越貼近生活,「若我們不出來表達意見,我們想要的世界、民主就不見了。」她舉例,從銅鑼灣書店老闆遭捕案、民間學院被關,都讓學生們感到政治正壓迫自由、文化、藝術,「我不敢想香港二○四七時會怎樣,只覺得每年都愈來愈壓迫。」

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法律系三年的陸生李杭蔚認同一國兩制,「香港一直和西方有較深的融合,比較適合兩制。」

看待近年香港社運較激烈,她認為是因上海崛起,香港想證明自己存在,才會有這些活動。她慶幸自己未遇到不當對待,對於陸生「掠奪」港生說法,她強調機會是平等的。

   
新任美國駐中共大使抵北京
中新社/聯合報
新任美國駐中共大使布蘭斯塔德(左二)昨晚飛抵北京,美國駐中共大使館發布布蘭斯塔德問候大陸民眾的影片,他說期待與美中人民一起共建美中關係的未來 。

   
環保衣材質正當道
衣物為基本必需品,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東西。然而,某些衣物的製造過程可能在很多方面都會對環境造成傷害。有些製造商採用令人想不到的來源的環保材質作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幾米:我在大町遇見一本書
北川先生邀請幾米加入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祭,希望作品可以與市區的「大町名店街」有所互動。於是「我在大町遇見一本書」的概念成形,也進而延伸至在這條街上創造一家書店的意念。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