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在香港回歸前,曾經承諾「香港50年不變」,而眼看從1997走到2017,香港有了新國籍、新特首、新身份,但回歸20年間,各種期待與疑惑,也在中港融合之下更是加速,港人不禁想,「一國兩制」這個有期限的承諾,到底還算不算數?
在掌聲中,卻有更多抗議跟噓聲,政務司前司長林鄭月娥拿下777票大獲全勝,擊敗主要對手曾俊華,正式當選香港第一任女特首。
雖然根據選前民調,財政司前司長曾俊華,獲得泛民主派及部分建制派選委支持,民調領先林鄭三成以上,但特首屬於小圈子選舉,只有1200人有投票權,外界解讀,又是北京的手在遙控。
林鄭月娥喊出要弭平分裂,但做為三低特首的形象仍揮之不去,更重要的是,民間認為北京再度錯失與香港民眾和解,甚至是尊重港人治港的機會,不滿且無力的情緒蔓延。因為這並非北京第一次強力管制,政治上對民主追求的價值觀不同,成為中港矛盾的主旋律。
第一個矛盾衝突點出現在2003年,董建華當特首時,港人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過於強調國家安全,會影響香港人的人權與自由,破天荒出現50萬人大遊行。
但越管制,只會鼓動更多不滿聲音,包括了反洗腦國教運動等示威遊行,都驚動中南海,反而讓北京深信,對香港的控制只能緊不能鬆。
兩地衝突的緊張態勢逐漸升高,2016年北京取消新的梁頌恆、游蕙禎兩位議員的任命權,以及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被強壓到廣東監禁,甚至是學運領袖黃之鋒在泰國遭到遣返,都讓港人認為、一國兩制說好的高度自治早已瀕臨瓦解。
個別案例或許市民還能假裝置身事外,那麼從07年開始,北京多次否決、推延香港真普選的時程,更能觸動港人多年來的不滿情緒。
強壓底下產生的矛盾,在2014年為期79天的佔中運動全面爆發,除了爭取真普選外,港人認同也在梁振英執政的五年間大幅翻轉,認同自己是香港人比例大幅提升,港大在2016年做的民調顯示,身為香港人的認同上升5%來到63.9%,但是廣義中國人的比例低到8.5%,是回歸已來新低。中大民調更顯示,高達4成的15到24歲的青年人,支持香港獨立創下歷史新高。
對政治失望的年輕人,有人態度轉為激進,但港獨聲音在政治或學界來看,本土內沒有武力成功的因子,外力的國際上也少有支持,但已然成為社會隱憂。
政治上不滿北京處處管控,而經濟的融合加速,更是讓港人難以適從。其中2012年開放大量自由行後,一年有將近7000萬人來到香港,原本的尖沙嘴、旺角等,港人熟悉的生活景觀,開始湧入大量陸客。雖然帶來經濟收益,但12年底的上水水貨客衝突,成為中港生活矛盾的新高峰。
有人曾描述,從嬰孩出生的的床位到搶奶粉,到求學讀書工作、或者是出門購物,香港人都籠罩在中港快速融合的陰影底下。每個矛盾都像生活中的小炸彈,四處引爆對抗的情緒,馬家輝剖析,認為除了文化、經濟矛盾之外,核心在於另一層面。
而對於矛盾現象,也讓更多的香港人反思,兩地在20年來不論是政治生活,的確存在許多差異,更驅動他們追求區隔中港、找尋自我認同。
回歸20年過去了,90年代鄧小平喊出:「50年不變,馬照跑舞照跳。」但對比近年的香港處境,中港矛盾衝突只會越演越烈,怎麼穿過迷霧,重塑自身,是香港下一代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