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指出,中國2020年要達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今年第3、4季GDP成長率必須達到15%以上。林毅夫說,「真要努力,這個目標並非不可達到。」微信公眾號「北大國發院」18日刊登林毅夫15日在「消費券的中國實踐」研究報告發布會上的前述演講內容。
2020年是中共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及全面脫貧的目標達成年。林毅夫演講時表示,中國要想達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使GDP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成長一倍),人均收入也在2010年的水平上「翻一番」,今年的GDP增長率就要達到5.6%。
林毅夫說,過去他常談中國GDP還有年均8%增長的潛力,在正常情況下,即使國際經濟情況不好,靠國內投資和消費達到5.6%的增長甚至更高,應該不難。
但今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大陸第1季GDP較去年同期衰退6.8%。林毅夫說,這是1992年中國開始有季度統計數字以來第一次出現負增長,也是改革開放後不曾有過的嚴重負增長,給今年第2、第3和第4季的增長壓力加大了許多。
林毅夫表示,大陸4月就已經開始復工復產,但考慮到新冠肺炎目前還沒有疫苗,且要防止第二輪的暴發和輸入型傳染,所以防控必須常態化。加上外貿情況不好,他估計,大陸第2季僅能實現比較緩慢的復甦,今年全年經濟增長可能主要得靠第3季和第4季。
他指出,如果中國經濟成長率第3、4季能反彈到10%,今年的GDP增長率預計就可達3%-4%;但若要實現全年5.6%以上的增長,則第3、4季就必須達到15%以上。
林毅夫說,「對中國來講,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有相當大的空間,再加上政府的執行能力,真要努力,這個目標並非不可達到。」
不過他指出,考慮到新冠疫情還沒有疫苗,且疫情還很有可能從歐美蔓延到印度、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區,不僅影響面擴大,而且很可能會像1918年的大流感,在明年出現第二輪暴發的風險,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可能比第一輪還嚴重。
林毅夫表示,由於高度的不確定性,中國的經濟政策應該給明年和後年留下一些空間。如果第3季、第4季能達到10%的增長反彈,全年經濟增長率將為3%-4%,與原來預期的5.6%仍有距離,兩個「翻一番」的目標今年將難於實現。
但考慮到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約為負3%,中國能達到3%以上,已經高出全球六個百分點,「相當了不起」。
林毅夫說,「建黨一百年是2021年,在碰到百年不遇的大傳染病時,我們把原本要提前一年實現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延期到明年建黨一百年時實現,應該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