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接受本報獨家專訪,勾勒未來鴻海集團「新帝國」藍圖,強調集團轉型升級與投資,以「3+3」新產業與新技術(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AI、半導體、5G/6G)為核心,新設立的鴻海研究院將是「集團的大腦」。他說,現在電動車平台是由車廠主導,是紛亂的模式,鴻海希望能成為整合主導者;此外,他並首度透露,鴻海在機器人領域有新搭檔,已與工業電腦大廠凌華簽約,衝刺機器人業務。
鴻海有意發展先進的半導體新世代平行計算架構,成為未來端、邊與雲計算的秘密武器。他強調,鴻海布局新領域面對的新客戶、新機會,以及新的商業模式,看好鴻海以整合者的身分發展切入,贏面大。
劉揚偉並首度揭露,鴻海研究院鎖定AI、半導體、新世代通訊、資通安全,以及量子計算等五大領域,並邀請五位重量級人物擔任諮詢委員,負責擘劃並實現未來產品商品化新技術,將是集團未來衝業績的「大腦」。
劉揚偉日前接受本報專訪,這是他去年6月21日鴻海股東常會後接任鴻海董事長,上任將滿一周年之際,首度接受媒體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三新產業 商機上看40兆
問:「3+3」產業當中,哪一個是最具潛力的明日之星?
答:「3+3」的三大未來產業以電動車為先,其次是數位健康,再來是機器人,三者皆重要,不過發酵時間有先後。從研究機構分析來看,這些產業到2025年,電動車、數位健康市場規模都將達6,000億美元,加上機器人約2,500億美元,合計高達逾1.4兆美元,相當於超過新台幣40兆元的商機。
大家(業者)都看到電動車趨勢,只是商機何時起飛、誰能抓得住商機,才是勝出的關鍵,我們看到電動車會在2025年的前後兩年就會起飛,因此超前布局。
問:談談切入電動車構想?
答:如果五到十年前,鴻海不可能考慮做電動車,因為當時的車輛是以內燃機引擎為主,那個年代做引擎不容易。電動車面世,不需要內燃機引擎,大部分的能源、控制系統都是電池,這是資通訊(ICT)產業在行的,我們也看到機會來了。
目前看到三股勢力在電動車市場競爭,包含網路企業、傳統車廠及ICT業者,我認為,ICT業者贏面最大。
分析這三股勢力,網路企業以軟體見長,但要做好硬體仍有一段距離。傳統車廠則有傳統供應鏈問題,關係密不可分,要走電動車勢必面臨供應鏈重組問題。
相形之下,ICT業者擅長提升製造良率,弱點是不懂車,但可以透過大量聘僱懂車的人才解決這個問題,而且也沒有供應鏈重組的問題,如此看來,ICT業者贏面最大。
電子產品進步速度遠比引擎快很多,以手機為例,從早期的「黑金剛」變到現在這麼小,假設電動車有五、六成元件都是電子,未來進步速度會比傳統內燃機汽車快。而且現在的電池技術已有相當大的進步,即將進入下一波升級,也將帶動電動車售價與傳統汽車產生交叉。
電動車一直在進步,動不動就更新軟體,這很像手機的概念。以這樣的角度思考,未來電動車每三至六個月軟體就更新一次,新增很多功能,未來的汽車變成軟體定義,這都是有可能,這是電子化的結果,所以進步很快,因為功能一直提升,也會讓消費者更願意埋單。
問:鴻海布局汽車電子優勢與進展?
答:鴻海走的是「IIDM」,也就是幫大家設計、一部分代工,而不是全部是代工,但不會打自有品牌。主要原因是台灣業者走品牌,從本國市場規模來看相對困難,例如做對一件事情,在台灣成功可以獲得乘以十倍的效益,拿到大市場去可能就是乘以600倍,大市場的人只要做對一件事,獲得的效果比在台灣大60倍,這是最大差異。
部分代工 顛覆品牌定義
現在電動車平台是由車廠主導,是紛亂的模式,我們希望能成為整合主導者,以前各大車廠自己做自己的生態系統,若官方鼓勵大家一起參與,在台灣發展一個平台,就能讓關鍵零組件跟著發展。
鴻海期許成為主要推動者,並整合集團在半導體完整布局,結合電子為主系統,也是半導體的摩爾定律每一年半的跳躍微縮發展,讓汽車電子發展更快速。鴻海現在的客戶有車廠,也有叫車平台業者(如Uber、滴滴打車),這也凸顯品牌定義跟以往不一樣。像叫車平台,消費者去租車不是看他開什麼車(品牌),而是因為叫車平台的品牌,網
路讓品牌意義開始改變,現在白牌伺服器產業崛起,也是品牌定義改變的另一種顯現。以前覺得品牌只要做起來就能躺著賺,現在一不小心對手就追上來了。
問:鴻海電動車相關產品何時推出?
答:預計要到2022年,今年10月會先宣布滾動式的動力底盤產品設計,配合供應鏈上能力突破過去的難點,加上鴻海集團在汽車關鍵零組件既有能量,如一輛特斯拉電動車,有將近上百個沖壓件、成型件來自鴻海集團。
設立研究院 集團大腦升級
問:鴻海研究院目前的進展?
答:我主導的鴻海研究院,是過去在S次團(半導體)時期就思考的計畫,主因我當時就發現集團技術研發都只放在事業群內,這產生的缺點是以營運為目標。若營運目標受到影響,長期研發可能會因此決定縮編,會導致前期的投資白費。
這樣的現象很多,我也思考,應該跳脫事業群框架,設立研究院能專心這些前瞻技術研發,為鴻海三到七年所需核心技術開發並投入運用。
扎根台灣 業界大咖加持
為了讓次團/事業群的研發和未來技術研發分開,我上任後就推動鴻海研究院,並規劃研究院下設立五個研究所,圍繞「3+3」核心技術逐一對應發展。
鴻海研究院的五個研究所涵蓋AI、半導體、新世代通訊、資通安全,以及量子計算,並邀請五位重量級人物擔任諮詢委員,包含前台大校長郭大維、前交大校長張懋中、AI投資專家李開復,還有台大量子計算領導人物張慶瑞教授,以及台灣資通安全一把手─台科大資安專家吳宗成教授,五位重量級專家的合作預計6月17日進一步對外宣布細節。
鴻海研究院將會成為集團未來的大腦,五位諮詢委員願意接受邀請,也是對台灣人才培育有使命感,以及認同鴻海在台灣扎根,願意投入這些領域。
例如,鴻海量子計算研究所,不是量子電腦而是量子計算,希望把未來三至七年所需的技術開發出來。我們預期,量子計算五年之內會變成主流。
現在英特爾、IBM、Google、Honeywell與不少日本企業投入量子電腦並放在雲端上,但最大問題是如何用、怎麼用,台灣這方面進度落後一點,希望鴻海研究院與研究所設計能讓台灣學界與業界認知即將來臨的量子計算時代。
新世代通訊研究所也會與6G有關,也會跳脫事業群的框架。為了研發所需,鴻海規劃每一個研究所都將籌組40人研發人力,其中絕大部分會對外徵才。
問:鴻海研究院和半導體的關聯發展?
答:鴻海著重轉型成「腦力密集」的集團,因此在半導體重點放在設計領域,包含製程設計或是封裝設計,還有IC設計,不是投入大資本堆積的半導體製造。我們現在的模式都是傾向與別人合作,對方有廠,我們提供技術,甚至產品技術。其實很多合作都已有類似模式。鴻海原先想投資東芝NAND Flash廠,就是希望發展這樣的模式。
在半導體領域,鴻海不會併購,而是會有更多合作方式。在半導體研究所的構想上,是看準未來三到七年的技術變革,如「非同步計算」方式,1984年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當時IC剛開始發展,有同步跟非同步兩種設計方式,後來因為同步相對較好設計,成為較主流發展。
同步設計的動作是跟著時鐘訊號發展,許多雜訊可不必處理,只有在時鐘訊號上下時狀態最重要,因此在線路設計上相對簡單。非同步則是隨時要跟著狀態改變, 會有race condition(程序競爭)等很難解決的問題,而形成相當困難的設計。
過去二、三十年來,大家都在發展同步運算後,面臨的缺點是,速度做得再快仍面臨時鐘(訊號)不來,仍要等待同步,就因此產生限制速度變慢,以及所有動作都在等待,線路上存在一堆並非有用的線路。
在當前AI晶片的競爭逐漸進入白熱化,其中仿腦神經運作的神經形態晶片發展迅速,而這類晶片中即大幅採用非同步電路技術,解決超大晶片時鐘驅動、大幅降低功耗與時延問題。
半導體的特性是因為有時鐘訊號就會吃掉電力,若不需要這些沒必要的時鐘,可以不用電,可以更省電也可變快,但很難設計。過去說非同步設計的工具很困難,但現在同
步設計工具已經開發到非常成熟。同樣一群人可以開始去研發非同步設計工具。
併購、合資 各領域都考慮
另一個研發趨勢,則是「記憶體處理器(In-memory processing,IMP或是Processing In Memory,PIM)」的計算單元改變,過去計算單元CPU是一個IC,記憶體則是另一部分,二者分開,如何把二者整合發展讓速度變快、功耗變小,這是大家都在研究的課題。
我看來,半導體新的技術以外,封裝也在改變,如何讓諸多不同小IC組成為完整IC的高端封裝方式,也是一個改變,這些改變都會放在鴻海研究院的半導體研究所裡面。
問:鴻海接下來併購策略?
答:主要還是圍繞在「3+3」,各個領域都會考慮,但也不一定是併購,合資公司也是種方式,像發展電動車(採用合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