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更勝於治療,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也是腎臟科醫師的江守山表示,「別說成人,即使小嬰兒也會從母親身上遺傳到毒素。」1998年,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針對生活環境中,不可能碰到化學毒素的人進行研究,發現即使周遭碰不到毒素,仍會在他們身上檢測出167種有毒物質,且2/3會致癌,八成是神經毒性。2005年,針對嬰兒臍帶血做研究,發現小嬰兒自母體得到的有毒物質,竟平均多達200多種,比1998年所研究的平均值91種還高出2倍多。 江守山醫師指出,「人體絕對有毒素,若靠飲食排毒,其效果少之又少,不如一開始就避免毒素進入人體。」例如:馬兜鈴酸,即使身體最後能排出,但已導致腎臟纖維化,與其排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攝取。 排便不等於排毒 依體質尋求養生之道 市面部分養生書誇大其詞,江守山醫師表示,自己在腎臟科看門診時,曾遇到許多養生書的信奉者就醫。 例如,坊間有「自然養生法」強調每天排便3次,但從醫師角度看來卻非常離譜。「如果是鉀離子低的病人,為了排毒,每天排便3次,可能會把身體的鉀離子排光,引發心律不整,甚至死亡。」而且,以醫學定義,1天排便1次或2天排便1次都屬正常,王麗民營養師也補充,1星期排便3次也不奇怪。 現代人壓力大,飲食及作息不正常,常有便祕問題,且未必只有中年人有此困擾,大學生有便祕問題的人還不少。養生書強調多吃蔬果,纖維質會刺激排便,但王麗民營養師直言,「排便根本無法排掉身體毒素。」雖然糞便累積在腸道會增加罹患直腸癌的機率,但這非排毒,而是排便。 有些養生書強調用力道強的3匹馬力食物調理機現榨蔬果汁,才能擊破食物的細胞壁,飲用這類蔬果汁才有助於身體吸收營養及排毒。營養師澄清,這說法並不正確,基本上,任何食物經過PH2的胃酸,和PH近9的膽汁和胰液消化,早被分解成最單純的初級胺基酸、單醣和脂肪酸,不需靠外力打破細胞壁,身體便能吸收,這說法真的是「噱頭」。 ……本文摘自《排毒養生這樣做,輕鬆存出健康力!》一書,立即購買請至博客來網路書店 ※更多大家健康出版精彩書籍,請見【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