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中開始,台灣的新冠肺炎疫情愈來愈緊張,確診人數從1,500多人在短短一周內飆破3,000人,一周內的感染人超過過去一整年。政府也首度發布三級警戒,商家暫停營業企業實施在家上班,這樣前所未有的變局會打造出什麼樣的未來?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發布的報告指出,經歷一年的疫情後,全球中產階級人數出現自1990年代以來首次萎縮,減少了9,000萬人,而窮人或每天生活費不足2美元的人也增加了1.31億人。
2011年,全球中產階級只占總人口的13%,到2019年已增長至18%,過去十年來,地球上平均每年有5,000萬人加入中產階級行列。
疫情重創了經濟,也造就了新商機,每個人都被疫情困在家裡動不了,這樣的時節更需要消費。於是前所未見的「不動生活」橫空出世,從在家裡開伙、網購、外送、追劇、健身到遠距工作與親友連絡,這些新形態的食衣住行生活的背後,在百業蕭條的年代造就了一批企業明星。
美國知名的商管作家蓋洛威近期在台灣出版的《疫後大未來》這本書裡指出,疫情不僅改變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讓臥房成了辦公室,讓新世代對抗舊世代,也更加劇貧與富的鴻溝。
2020年,新冠病毒每天奪走1,000個美國人的生命,市場指數卻持續攀升,居家健身公司、視訊會議軟體業者、以及電商被排山倒海的訂單給淹沒;另一方面,餐飲旅遊業與實體店面零售業則為求生存而苦苦掙扎。
蓋洛威也指出,那些因為疫情受益的企業,除了因為市場需求而成長,通常具有以下特質:
一、現金為王的財務思維:在疫情流行期間,現金是王,企業的成本結構已經和過去不同,強健的資產負債表是度過艱困時期的本錢。
持有現金,低負債或低息借貸、有高價值資產和低固定成本的公司才有機會存活。像好市多的股價能逆勢攀升,主要原因之一是坐擁110億美元的銀行帳戶。
二、流氓步數的成本思維:減輕資金負擔,擁有可變的成本結構。Uber是這個新模式的典範,用別人的資產當槓桿來操作,Uber車位的租金有別人幫忙付,負責開車的不是它的員工;一部Uber的車子在不幫公司賺錢的那一秒開始,就等於自動消失,幾乎不花公司半分成本。當危機來了,Uber的營收可能近於零,但它的成本也可以降低60%~80%。
三、分散型的工作思維:疫情讓人們不得不在家工作,這樣分散型的工作模式讓地球上最有錢的一批人占盡好處,這些人擁有在家辦公的設備,孩童托育可找人協助,甚至在封城期間仍有其他收入來源。
但在另一方面,大部分勞工階級卻無法在家工作,因為他們人身被限制在商店、倉庫、工廠或其他工作場所。有60%年薪超過10萬美元的工作可以在家完成,只有不到4萬美元的工作只有10%可以在家進行。
蓋洛威曾在2019年出版了《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在書中他針對年輕人提出的一些對工作和事業建議與忠告,在後疫情時代讀來更有一翻滋味。
他說,每個人未來的收入決定於學歷和居住地,很多人誤以為只要在自由的國度努力就能成功,但是現代社會永遠存在一種如同印度種姓制度的門檻,那就是教育。
這些話似乎提醒每個人,世界並不會因為疫情而停止轉動,更不該是停止成長和學習的藉口,當疫情潮水退去時,我們現在對腦袋所做的投資將決定個人和企業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