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缺工危機…4產業鬆綁 增2.8萬移工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5/24 第561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解缺工危機…4產業鬆綁 增2.8萬移工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聯合報
為解決缺工危機,勞動部昨預告調整聘僱移工資格,擬放寬包括製造業、營造業、農業以及機構看護等四大產業移工,估增兩點八萬名移工,其中營造業的民間工程、農業中的林業更是首次開放移工,機構看護工則改以許可床位數核給名額,增加採計護理人員併同本國看護人力,盼緩解國內長照壓力。新法預告期七天,是希望盡快符合民眾需求,最快可於六月中旬推動。

由於此次首度開放營造業的民間工程聘僱移工,勞動力發展署副署長賴家仁表示,現行營造業僅開放公共工程和民間重大投資興建工程專案聘僱移工,且聘期配合工程工期,無法長期留用、培養高階人才,考量營造業的火車頭產業特性,規畫甲、乙、丙級綜合營造業、專業營造業及土木包工業,符合近三年承攬案件量及聘僱本國勞工人數門檻,得以百分之卅比率聘僱移工。

賴家仁說,初期先開放總額八千名,未來可視需要開放至一點五萬名,由內政部營建署分配名額及初審認定業者申請資格。

10人以下小型農業 調高核配比

至於台灣農村人力嚴重不足,農委會先前已提高農業移工總額至一點二萬人,受限小農人數少,若依據原有的三成五移工比率,人力仍然不足。賴家仁表示,此次將調高十人以下小型農民或農民團體聘僱移工核配比率為本外勞一比一。另為因應農業種植作物種類繁多,將擴大放寬蔬菜、果樹、種苗、花卉、雜糧、咖啡、茶葉等特殊作物及溫室設施作物等農糧產業申請移工資格,並首次開放林業伐木及造林工作也可申請移工。

至於現行社福機構依實際收容人數核算移工名額,住宿式長照機構與護理機構則以登記床位數核算移工名額。賴家仁表示,此次修法統一計算基準,皆改以「許可床位數」核可移工名額,增加採計護理人員連同本國看護工併計人數,在本外勞一比一比例下聘僱移工,盼充實機構可用人力,提升照顧品質,預計開放一點四萬人。

至於水產加工、豆腐製造及金屬船體等三種製造業,因製程難自動化、需大量人工,工作環境高溫、濕熱或有粉塵、化學藥劑,辛苦程度較一般產業高,所以調高核配比率,由百分之十五調高為百分之廿。

製造三行業 新制可以增加600人

為鼓勵雇主優先承接已在台移工,避免移工無人承接衍生失聯等問題,也規畫製造業雇主承接國內製造業移工,將可額外增加百分之五名額,但總移工比率仍不得超過百分之四十。製造業三行業共二一○家,預估新制可增加引進六百名移工。

外界擔憂工安職災問題頻傳,放寬營造業後,是否針對施工品質審核?賴家仁表示,尊重主管機關的資格審認,營建署也許會另訂規範,申請移工須檢附縣市政府開具的工安等資料,勞動部也會針對兩年內是否發生職災再做審核,也希望透過新制改變工地常見的工人外包,培養技術人員。

 
新聞眼/開放移工不難 管理才是隱憂
本報記者陳素玲聯合報
受制於「排擠國人就業」傳統觀念束縛,勞動部向來對開放移工相對保守謹慎,多年來即使不同產業極力爭取開放引進或提高移工核配比率,官方大多給軟釘子碰。此次勞動部忽端出四大放寬移工政策,顯然缺工問題已成國安問題,但放寬不難,移工來源及後續管理才是未來最大隱憂。

移工開放涉及複雜的產業及就業環境選擇,有些純粹是業者想取得便宜勞力,有些則是工作環境惡劣導致國人就業意願低,因此不能單純因缺工做為開放或放寬移工理由。

舉例而言,國際競爭產業管控成本是重要工作之一,考慮與國外相同業者的競爭力,進用一定比率移工無可厚非,但若以國內為主要市場的產業,例如內需服務業、倉儲物流等國人高度就業行業,就不宜貿然開放移工,以免付出拉低國人薪資條件的代價。

此次放寬移工的四大產業,都是原本就已開放的產業,只不過擴大開放對象及規模,對近來大聲疾呼要求開放移工的旅宿飯店業則不在開放之列,顯示勞動部對於是否新增引進移工產業,保守為宜。

此次最大受惠者首推民間營造工程,預估可增加八千至一萬五千名移工,是三十年來最大開放幅度,但之前一般民間住宅建案應否開放移工一度引發移工蓋豪宅之議,以致政府對於是否放寬始終綁手綁腳。不過,移工蓋豪宅或許有觀感不佳問題,但一般私人建案如果沒有足夠勞力,工期一拖再拖或墊高興建成本,造成房價一再上修,不見得對民眾有利。

農業移工也是卡在排擠國人就業,也有管理不易問題,但隨著農業區人口凋零,農民採收找不到工,造成非法移工滿山跑的農田日常,再三考慮的政府才點頭擴大開放。

官方雖然強調此次放寬是為了解缺工問題,但面對這幾年暴增的失聯移工人數、全世界搶移工已從買方變成賣方市場,移工供應明顯不足,此時大開引進移工之門,不見得能夠及時解決缺工問題。

移工人數引進愈多,失聯造成的社會問題也愈多,目前失聯滯留在台移工人數已達八萬多人,增加移工數量後,若不能提升管理能力,只怕也會製造更多問題。

 
別只靠移工 設法留住本國看護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聯合報
勞動部預告調整聘僱移工資格,住宿式長照機構與護理機構移工名額以「許可床位數」取代現行「實際收容人數」,本勞外勞人數一比一制度雖沿用,但護理人員可納入本勞計算,等於放寬移工人數限制。專家表示,新制度雖可靈活調配人力,但光靠移工並非長久之計,根本之道還是提升國內照顧服務員專業地位和工作條件,吸引本國籍民眾進入照服職場。

苗栗縣私立海青老人養護中心執行長賴添福表示,長照二點○上路後,因日間中心不用輪班、收入較好,吸引眾多照服員,住宿式機構常找不到看護人員,現在放寬機構移工名額,有助解決人力不足困境。

不過,目前規定十五床要一名護理人員,以後九十床機構應聘六名護理人員(含本國籍看護),外加六個外籍看護,但這個規定僅限於未達一百床的機構,一百床以上只能採計護理人數一半,因此一○一床的機構若聘七名護理人員,卻只能聘用三點五個外籍看護,將引發爭議。

「現在要是沒外籍移工,長照就倒了。」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指出,目前有廿二萬移工在家庭,一點八萬移工在機構;國內養護機構卡在「本勞外勞一比一」限制,長期處於照護缺工狀態,未來將看護人力也算進本勞人力,人力應可改善。

不過,光靠外籍看護並非長久之計,找不到本籍看護就無法聘用外籍移工,目前每年技職專校相關科系三、四千名畢業生,願意擔任照服職務者寥寥可數,政府應該盡力提升國內照顧服務員專業地位和工作條件,留住本國籍看護人力。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機構或團體如有修正意見,可在預告期間提出來,以利業務單位整體評估。

未來外勞人數增加,希望機構安排輪班時,本勞外勞互相搭配,例如,夜班現場不能只有外勞。另將持續努力,強化照服專業形象、提升薪資待遇,吸引大專院校畢業生擔任照護工作。

 
營造業:八千移工 杯水車薪
記者何醒邦、朱曼寧/台北報導聯合報
勞動部預告開放一般營造業民間工程業者聘僱移工,一家甲級營造業者說,雖可讓營建業稍喘口氣緩解缺工問題,但以現在遍地工程狀況來看,八千名移工還是杯水車薪,幾個大案子、大工地就沒了,至少要以「萬」為單位;此外,由營建署分配名額,依據與優先順序是什麼?也要說清楚。

業者表示,以大型公共工程為例,施工高峰期的工地至少需要五百到一千人,依興建工程不同,甚至需要到兩千人,若是大型半導體廠房,施工高峰期更需要五千人,人力需求多。

另外,外籍移工跟本勞一樣享有勞健保及基本薪資,每月約四萬元,工地夠大就蓋宿舍或租宿舍,小廠商或一般民間工程可能找外縣市便宜宿舍,要請人管理及翻譯,也是問題。

某營造廠說,移工多由協力廠商聘用,引進一名移工成本約四萬元,包括伙食費、住宿費、勞健保費,移工實際拿到約是基本工資兩萬六千多元,不少移工因薪水過低落跑,因此讓營造廠接案比較保守。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全國工業總會昨天表示,肯定政府「釋出了善意」,因為國內缺工問題相當嚴重,工總原本向政府建議開放製造業的移工比率為百分之五十,目前開放營造業民間工程業者聘僱移工比率僅百分之卅,已能改善工期延誤問題。過去台灣對於移工在農業方面的限制嚴格,現在願意調整核配比率,能改善農業人口高齡化問題。

 
農忙期不同 農家盼大小農共聘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聯合報
農業缺工嚴重,政府提高農業移工總額至一萬兩千人,農委會評估應該足夠;農民樂觀其成,但希望簡化申請流程,並建議採取「大農戶配小農戶」方式聘僱,以因應不同農忙時間、分擔成本。

目前田間基礎勞動力多為「千歲團」、外配及其親友,甚至有不少失聯移工,但缺工嚴重。農委會統計,農糧、畜牧各需四千人,農會合作社人力外展調度季節性需工三千人,養殖漁業八百人,因此放寬部分農產業申請條件;申請流程與過去相同,名額應該足夠,未來再視產業狀況及申請狀況做員額調整。

雲林阿露斯女王、設施栽培果農吳睿娟對可申請移工樂觀其成,但她說,農場由夫妻倆經營,若為了聘僱員工而申請為公司,就會失去農保資格,但若無法取得聘僱證明,如何符合法規要求的一比一?這些問題需待申請細部規畫出爐才能了解,但盼簡化申請流程。

台灣蔬菜育苗協會前秘書長楊世聖表示,育苗場每年農忙約是九月份,請一名固定移工到隔年春天育苗須包吃住、保險負擔一整年,即使是中大型苗場也無力單獨聘移工。他建議,可由大農戶配幾位小農戶的方式聘僱,配合不同農家的農忙時間和不同農產業缺工時期,共聘移工可分擔農忙月份、成本,否則仍會陷入「合法的不能找、非法的找不了」。

林業面臨造林等工作,工作量將逐年增加,因此首次開放林業伐木及造林工作也可申請移工,將新增兩百人。農委會林務局表示,林業採種、育苗、造林等作業地點多位於偏遠山區,相關造林撫育疏伐、老化竹林更新等相關工作需求將逐年增加,預估至二○三○年工作量將為目前三倍,因此將林業工作納入範疇。

 
專家促改善勞動條件 解決血汗勞工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聯合報
勞動部預告調整聘僱移工資格、放寬四大產業移工,台灣勞工陣線聯盟理事長孫友聯認為,面對缺工議題,政府只會一味開放移工、滿足企業壓低人事成本需求,忽略解決「血汗勞工」的根本問題;學者則提醒政府千萬不要讓企業認為解決缺工的唯一方法就是引進移工,因此放棄改善薪資條件與工作環境。

孫友聯指出,台灣「缺工」講了廿多年,政府永遠以「引進移工」解決,卻無法改善勞動條件。他指出,台灣社會一直喊「給多少錢也找不到工人」,但他質疑,引進移工後,這些移工是拿符合市場薪資嗎?講究人權的國家可接受因國籍差異的「同工不同酬」嗎?

孫友聯認為政府一方面推動各種就業方案,一方面大量引進移工,兩種政策自我矛盾。台灣的移工政策是「跨世紀的謊言」,政府一味開放卻不去思索台灣產業和薪資勞動條件標準,開放移工的重大議題非經立法及立院審查,以位階低的行政命令宣告,立法委員若無意見就是怠惰 。

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辛炳隆則說,此次開放不易找到工人且是辛苦特定製程、俗稱三K(危險、辛苦、骯髒)的產業,沒有跳脫過去引進移工框架,雖然開放幅度還可以,但在失業低薪、缺工的社會環境下,如何鼓勵企業提高薪資,又不能讓企業找不到工人,主政者的抉擇會愈來愈「兩難」,要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會是勞動部最大的挑戰。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陳秀蓮指出,許多移工抵台沒多久就被工廠以缺單等理由解僱,被解僱的工人不容易找到新的雇主,最後成為失聯或逃逸移工;未解決這些問題就引進,可能造成更多失聯移工。

 
「不能無止盡調薪」飯店餐飲業 缺工仍無解
記者林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勞動部放寬製造業、營造業、農業與機構看護工移工規定,但缺工「重災區」服務業並不在勞動部放寬移工的名單內。飯店、餐飲業者表示,只要能開放移工,對於緩解人力緊缺一定有幫助,希望政府能夠慎重考慮。

飯店業者認為,沒有移工也要設法維持營運,除了調整薪資福利,近期也針對新鮮人、二度就業、銀髮族等不同族群,透過輪調、工時彈性調整、工作拆解等方式,提高招募人才誘因。

漢來美食表示,開放移工不會排擠本國人民工作機會,因為現實狀況是國內人才十分短缺。也有餐飲業者表示,開放移工對餐飲業幫助很大,現在沒有移工能加入,只能透過勤跑校園徵才;現在學校幾乎是餐飲業最大人力池,一直缺工也不能無止盡調高薪水,否則成本大幅提升後,接下來就要漲價,傷害的還是消費者。

 
國際財經要聞
23種半導體技術 日管制出口
編譯葉亭均、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聯合報
日本經濟產業省昨天宣布,針對廿三種半導體製造技術的出口限制措施,將在七月廿三日上路。經產省雖並未指明管制是針對中國大陸,但此舉被認為是跟進美國加強限制大陸取得關鍵半導體製造技術的行動。大陸商務部發言人回應,日方此舉「是對出口管制措施的濫用,是對自由貿易和國際經貿規則的嚴重背離」,中方堅決反對。

日本經產省三月預告將對用於包括清洗、沉積、微影、蝕刻和測試等工序的廿三種技術設備實施出口管制,製造商要把設備出口到任何地區,都必須先申請許可。經產大臣西村康稔當時說,此舉是為了改善監督,避免技術可能流向軍事用途。

 
歐盟向最高法院提上訴 要向蘋果追稅4300餘億元
盧森堡23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歐洲聯盟(EU)市場競爭監管當局今天向歐盟最高法院提出上訴,要求推翻歐盟普通法院的裁決,好讓美國蘋果公司(Apple)繳納創紀錄的130億歐元(約新台幣4316億元)補稅。

路透社報導,本案源自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2016年裁定,歐盟成員國愛爾蘭的2項稅務裁決,使得蘋果的稅務負擔在長達20多年間遭到刻意降低。例如在2014年蘋果繳納的稅率僅0.005%。

這是歐盟主管市場競爭的執委維斯塔哲(Margrethe Vestager)打擊成員國與跨國企業間私下讓利協議的最高調案例,對於企業納稅額有廣泛影響。

歐盟普通法院(General Court)在2020年裁決,歐盟監管機關並未達到法律標準,證明蘋果享有不公平的好處。

歐盟執委會如今向歐洲聯盟法院(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CJEU)提出上訴,委任律師羅文塔爾(Paul-John Loewenthal)向法院表示:「本案結果將決定,成員國是否可以繼續施予跨國企業大量減稅,以換取就業機會與投資。」

羅文塔爾還說,歐盟普通法院的判決「在法律上有缺陷」,應予以駁回。

蘋果則反駁歐盟執委會的說詞,稱自身已在應納稅國家繳納份額公平的稅金。

蘋果的律師畢爾德(Daniel Beard)告訴歐洲聯盟法院:「歐盟執委會所稱應歸屬於愛爾蘭分公司的那些獲利,實際上要歸在美國納稅。蘋果…為了執委會所稱應在愛爾蘭納稅的獲利,正在美國為同一批獲利繳納約200億歐元稅金。」

歐洲聯盟法院預期在接下來幾個月內做出裁決,這將會是本案最終判決。

 
日打擊倒賣 免稅購物擬改制
編譯周辰陽/綜合報導聯合報
共同社廿二日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徹底改革現行針對訪日遊客的免稅購物制度,以應對愈來愈多免稅商品以含稅價格轉賣海外牟利的案例。

目前,在日本停留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遊客可以購買已扣減消費稅的商品,但因為出現了倒賣免消費稅商品來非法獲利的情況,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現正考慮轉用新的制度,讓遊客先支付含稅價格,事後進行申請,經確認滿足免稅條件再退款。

據悉,免稅購物規則的政府討論可能會在新財年年度稅收制度檢討開始的今年下半年啟動,最早從二○二四年度起實施,還將探討僅允許目的顯然不是倒賣(如購買量較少)的遊客可以繼續利用現有免稅制度。

報導舉例指出,歐盟的遊客支付的價格包括了增值稅,並在符合必要手續後進行退稅。日本的情況則是遊客購買合計五千日圓或以上的商品時,只要他們打算回國後使用,就可以豁免支付消費稅。

然而,在有些情況下,像是部分訪日遊客大量購買免稅商品,並且在離境前進行倒賣,藉此非法獲得免稅部分利潤等,就成為了日方必須處理的問題。

根據報導,日本海關與免稅店共享購買紀錄,目前的做法是若遊客出境時有購買紀錄,卻未隨身攜帶所購買免稅商品,就會徵收消費稅。根據日本財務省說法,在二○二二年度的離境海關檢查中,成為徵稅對象人士的補繳稅款約有廿二億日元,但通常難以向這類遊客徵稅,理由是他們宣稱離開日本時往往沒有錢支付稅金,因此未能徵收稅金達九成以上。

報導指出,雖然日本正在考慮探討的退稅方式已在歐盟等地實施,有的國家則是在遊客回國後再退稅。但因為擔憂將導致方便程度下降與削弱購買意願,部分零售業和旅遊行業對此態度慎重,其他國家也有離境遊客辦理退稅手續而大排長龍的現象,因此也有要求部分維持現行制度的呼聲。

 
日本Rapidus計劃2025年試產2nm芯片
集微網集微網

集微網報道,日本在先進工藝想「後來居上」的野心不小。

作為日本晶圓代工廠商先進製程的主力,Rapidus公司最近在說明會上表示,其2nm試產產線開始生產的時間預計將在2025年3-4月左右,目標是在2027年開始量產。

根據計劃,Rapidus位於千歲市的2nm晶圓廠將由日本建設公司鹿島負責興建,預計2023年9月動工、2025年1月完工。

Rapidus社長小池淳義在說明會上表示:「借由對設計支持、前段、後段等3項製程進行整合,將可縮短整體的製造周期。」

此外,Rapidus公司發言人還表示,Rapidus 預計用於商業生產和2nm技術發展的投資將達到約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55億元。而且日本經濟產業省已計劃向Rapidus提供3000億日元(約22.7億美元)補貼,用以在日本北海道興建半導體廠。

在先進製程技術來源方面,Rapidus曾在去年12月和IBM達成戰略性夥伴關係,雙方將攜手推動基於IBM突破性的2nm技術的研發,這一技術將導入於此次決定興建的北海道千歲工廠內。除IBM之外,Rapidus也與比利時半導體研發機搆IMEC開展合作,IMEC預計將提供EUV相關技術的援助。

 
陸封殺美光 美參院領袖:與政府和盟邦協商應對
華盛頓23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今天表示,他與總統拜登的政府正與盟邦和企業洽談,以應對中國禁止銷售美國美光科技公司記憶體晶片。

路透社報導,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是美國最大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商,中國對美光發布的禁令,廣泛被認為是要報復美國限制中國獲取關鍵技術。

中國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1日宣布,美光科技公司產品存在較嚴重網路安全隱患,影響中國國家安全,未通過網路安全審查,中國國內關鍵訊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停止採購美光產品。

民主黨籍的舒默(Chuck Schumer)表示:「中國政府宣布對美光採取的行動不是基於事實,是令人不安地對美國使用經濟脅迫。我正與拜登政府密切合作,以向中國明確表明這種行為無法接受且徒然。」

舒默說:「我們正與更廣泛的商界以及盟邦和夥伴洽談,以應對中國政府對美光的限制。」

舒默本月稍早再度展開行動,遏止來自中國的競爭。他籌畫立法,在科技、安全和台灣遭受威脅等議題上,增進美國面對中國的能力。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卡爾(Michael McCaul)在發給路透社的聲明中說:「中國所建立的司法體制,是要脅迫受其管轄的個人或企業。這個類似黑手黨的司法體制,霸凌一家美國公司。美國和其夥伴及盟邦必須團結起來,對抗這項經濟侵犯。」

美光昨天預測其營收將受到低個位到高個位數百分比的衝擊。

七大工業國集團(G7)20日同意尋求與中國關係「去風險化,而不是脫鉤」,美國同時施壓盟友,要求加入限制向中國出口晶片設備的行列;中國翌日即對美光發布禁令。

 
要聞
富邦集團董座 蔡明忠看大選…經濟優先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昨(23)日表示,對金融市場而言,美國國債問題是「核彈級」危機,但美國並非首次面臨國債危機,相信這麼成熟的民主制度,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台灣今年外銷訂單表現連八黑,蔡明忠分析,電子業存貨問題未能100%解決,對今年出口動能、尤其我們是以ICT產業為主的出口國家,影響很大,期待今年經濟成長能保二;幸好台灣內需產業表現非常好,解封後政府普發現金、產險業貢獻3,000億的賠款,都對台灣消費力注入動能。

明年總統大選,對未來總統的期許,蔡明忠表示,所有台灣人民對總統的期許都是一樣的,希望國家、社會能繼續發展,繁榮、穩定。至於是否依舊是「經濟優先」,蔡明忠回應:「經濟當然很重要啊!沒飯吃,還有什麼話好說的。」

蔡明忠昨天出席「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對於媒體詢問,長子蔡承道在集團富邦產等歷練的情況,蔡明忠回應,「我想任何的父親,對小孩都是恨鐵不成鋼,希望可以青出於藍,我兒子算是很努力啊,不過還需要更努力。」至於他對長子的期許,蔡明忠說,「重要的是要誠實面對自己、工作夥伴,以及所有遇到的人,要保持真誠。」

 
壽險業連兩月減碼債券
記者廖珮君、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據金管會昨(23)日統計,4月壽險業仍續減碼債券約330億元,已連兩個月減碼,可能也趁債券殖利率走低、價格走高時,實現資本利得。

目前已有九家壽險業者做債券重分類,估計壽險業約有九成都列在免評價的攤銷後成本(AC)部位,加上4月美元對台幣升值0.94%,以一成帳列綜合損益(OCI)及匯率因素估算,4月壽險業續減碼330億元。

若以今年前四月來看,銀行業大買債券5,308億元,連四月站買方,壽險業則僅加碼880億元。業者說,壽險業因有「入不敷出」壓力,新錢進來少、自然沒有多餘資金可以加碼債券,這也將進一步壓縮未來經常性收益空間。

據金管會統計,2023年4月底三大金融業(銀行、證券和保險)持債部位29兆339億元、月增1.23%,最大宗是保險業持債市值20兆6,754億元,銀行業持債市價則是8兆1,974億元。

據數據顯示,4月銀行業依成本估算,單月加碼1,714億元;若以評價損益來看,4月銀行業持債評價仍減損1,755億元,已較3月減損1,870億元縮小,顯示4月這波銀行業在股市多賺、債券也少賠,入帳頗豐。

4月底券商業持外幣債水位1,611億元,單月加碼81億元,壽險業減碼330億元,合計4月三大金融業約加碼債券1,465億元。

 
陸新規衝擊 金管會出招
記者楊筱筠、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新規定長臂管到台灣,4月起,要求大陸生產主要基地或當地獲利超過五成的企業,在海外掛牌或是未來增資時,必須準時向大陸證監會遞交資料備案,若違規,最糟情況為當地註冊公司資產恐被剝離。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昨(23)日強調,將研擬配套措施。

根據證交所初步盤點,估台灣有130家上市公司(含KY)、及七家今年將回台IPO者,共137家企業恐受衝擊,包括增加未來增資或是上市的困難性。如果依照2022年底971家上市公司,以及證交所今年IPO目標32家、合計1,003家公司統計,以137家受衝擊企業計算、約占13.6%將受到大陸新制影響。

大陸頒布新規定,4月起只要營運主體在大陸的企業,必須在海外掛牌或是未來增資時,向大陸證監會遞交資料備查。

金管會官員昨日指出,研究大陸其法規,4月起只要營運主體在大陸的企業境外提交IPO申請文件的三個工作日內,或是增資募資完成後的三個工作日內,都要向大陸證監會遞交資料備查。假設沒有依照規定,大陸官方將有權剝離業務資產等措施,主要針對營運地在大陸境內的註冊公司。

金管會認為,這項政策之所以推出,推估應為大陸官方原先想避免阿里巴巴境內註冊公司到海外上市,但目前擴大到間接持股,例如境內公司到海外設一個控股公司,利用控股公司到別的國家上市,大陸官方希望提前納管,要求提前報備。

金管會官員指出,初步研究大陸這項新法規,認為以大陸為主要營運地的上市櫃公司受到最大影響為增資,台灣中小企業則會增加未來IPO困難性,未來想回台IPO,承銷券商也必須提供資料給大陸備案,且按照法規,只要是大陸境內公司符合規定都需要申報,代表不光台灣受到影響。

如果台灣企業依照規定向大陸官方遞件申請資料,上市公司機密資料是否有外洩風險?股權結構是否能僅限年報資料揭露為限制?金管會官員坦言,目前必須要再了解資料報備到何種程度,例如股權結構需要申報到哪一層級,將請證交所與櫃買中心了解後,給予配套措施,例如同步資訊揭露等。

 
中信阻詐績效 稱冠金融業
記者楊筱筠 □ 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根據警政署統計,中信銀行阻詐成效為全台金融業之首,近三年期間成功攔阻逾3,300件詐騙案、阻詐總金額近新台幣13.2億元。中信銀致力防詐,與內政部警政署簽訂「金融防詐智能預警專案合作意向書」,昨(23)日舉行啟動儀式,內政部警政署署長黃明昭、中信金總經理陳佳文共同宣誓建置「金融詐騙偵測暨預警機制」,中信銀更進一步推出「中信智能守護165防詐安全網」,全面落實防詐。

陳佳文表示,金融機構投入金融安全領域十分重要,中國信託自2018年起積極與警政署聯手在全台中信銀行ATM建置防詐措施,簽訂合作意向書可擴大合作面向,為守護民眾的財富安全盡心力。

為強化防詐機制,中信銀行提出「中信智能守護165防詐安全網」,包括與警政署簽訂合作意向書,「1」起預警串聯防詐騙,建置「金融詐騙偵測暨預警機制」及「ATM智能防詐車手交易通報系統」,在全台中信銀行ATM廣告輪播防詐宣導、設立提醒機制、交易畫面顯示防詐騙警語等,一旦發現異常,系統將主動通報協助警方緝捕。此外,建構「6」大虛實整合防護網、「5」層AI智能監控管理機制,全面防堵詐騙。

「6」大虛實整合防護網串聯自動化通路與臨櫃防護,自動化通路加強控管登入、設定與交易流程,臨櫃通路要求行員高度警覺,積極關懷與提醒客戶交易風險,今(2023)年導入流程機器人(RPA)輔助行員察覺高度注意帳戶,運用大數據評估客戶可承受投資風險並建立內部警示分數,帳戶金流出現異常主動提示人員調查與管制,同時加強訓練同仁具備識別、防範及攔阻詐騙相關技能。

「5」層AI智能監控管理機制則包含運用新興科技加強資安審查與風險評估、執行資安模擬與防禦演練、建構防火牆偵測與垃圾郵件過濾系統、定期執行弱點掃描及全面性資安滲透評估、留存交易軌跡與提升資安事件分析能力。

警政署署長黃明昭指出,銀行業者是查緝詐騙案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夥伴,特別感謝中國信託共同推動金融防詐工作,樹立公私協力最佳典範,期盼透過警民合作,有效遏止詐騙不法事件。

基於保障熟齡客戶帳戶使用安全,中信銀行協助熟齡人士從臨櫃交易、限定自動化交易功能及調降交易限額加強防詐,增加臨櫃業務往來印鑑樣式、意識清楚時預先辦理授權代理;另限定熟齡人士自動化交易服務。未來中信銀行將持續全力配合主管機關,打擊日益翻新的詐騙手法,守護客戶資產。

 
中油董座李順欽可望續任
記者魏鑫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本屆任期將在7月29日到期,由於正值中油淨零轉型重要時刻,昨(23)日傳出李順欽可望留任,目前人事案已送經濟部,待行政院拍板後再送中油董事會通過。經濟部表示,本就沒有異動規劃,因李順欽超過65歲,需有續任流程,但目前尚未正式收到公文。

李順欽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畢業,民國69年進入中油服務,歷經煉製事業部經營績效室主任、煉製事業部高雄煉油廠副廠長、廠長、督導幕僚室督導、煉製事業部執行長、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務,學經歷豐富完整,中油服務年資超過40年,是少數從基層做起的中油董事長,兼具化工石油煉製專業技術與企業經營管理專業。

李順欽2021年2月19日代理董事長,配合政府執行能源轉型政策,推動天然氣輸儲設施增擴建計畫、大林石化油品儲運中心興建計畫等,以及處理三接真愛藻礁公投與疫情挑戰等,成果斐然,去年4月12日真除。

展望未來,李順欽強調,中油未來發展將以優油、減碳、潔能為淨零策略主軸,朝永續潔淨能源公司(Clean Power Company)邁進,而2050年碳中和終極目標將會翻轉許多產業的型態,中油也會隨之成長,扮演國內能源轉型的橋接角色,將在未來占有一席之地。

經濟部長王美花曾表示,近年來應該是中油有史以來工程最多的時刻,董總都能緊盯如期如質完成。也足見對李順欽的重視。

 
貿協攜台商 沙國搶商機
特派記者黃淑惠/利雅德23日電經濟日報

外貿協會看好中東黑金商機,董事長黃志芳23日表示,全力協助台商搶攻沙烏地阿拉伯四大新方案、十三項重點計畫,鎖定台商強項的醫療照護、電動車等六項領域,預估最少能取得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500億元)商機。

貿協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成立台貿中心,23日盛大開幕,同時舉辦「2023年中東藍海旗艦團」參訪活動。

貿協鎖定沙國規劃的2030願景商機,舉辦「中東藍海旗艦團」,邀請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和智慧醫療等三大領域的國內業者,包含鴻海(2317)、成運汽車、馳諾瓦(飛宏子公司)、中華電信、研華、奇景光電、利凌、台中榮總等前來考查,期望能創造雙贏,協助沙國推動智慧城市,打造智慧交通和智慧醫療產業生態圈,推動國內的廠商能進軍黑金商機。

黃志芳表示,沙國政府制定「2030願景」政策,將斥資超過5,000億美元進行「新未來(NEOM)計畫」,分別為文創娛樂(Qiddiya)、紅海計畫(The Red Sea,含觀光旅遊)、打造未來城(NEOM)、社區翻修計畫(ROSHN)。

這些計畫有一個重要的特色,不是只有銷售商品,也希望強調在地化的合作投資。

黃志芳說,沙國發展有13個重要項目,貿協整理出來對於台灣廠商最有利的有六大項目,包含醫療照護、電動車、食品農業、航太國防、交通運輸以及綠能。

黃志芳分析,電動車產業是全球新趨勢,沙國也在積極發展,預計2021至2027年期間,沙國電動車市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42.5%的速度快速擴大,首都利雅德已宣布,將於2030年前達到30%車輛電動化。

貿協此次邀請電動車國家示範隊成員成運汽車,將與沙烏地國際工業園區公司成立合資公司,規劃在延布(Yanbu)設廠生產電動巴士。

另外,鴻海也宣布與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設立合資企業Ceer,打造技術先進的轎車及休旅車(SUV),目標2025年推出品牌電動車。

隨著沙國電動車數量逐漸增加,周邊商機如充電站等同步放大,有利台灣電動車充電站硬體或解決方案的企業前來發展。

台灣醫療發展全球有名,穆斯林每年至麥加朝覲人數眾多,衍生對醫療救護器材需求大,參訪團成員認為,健康照護是中東、北非地區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這次前來的台中榮總,就是智慧醫療百大醫院之一。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