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醫療雙法 本周拚三讀


爸媽的育兒神器、育兒神隊友【育兒生活Mombaby Lifestyle】,讓爸媽輕鬆自在,寶寶開心成長。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5/15 第560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再生醫療雙法 本周拚三讀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爭論多時的《再生醫療法》草案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合稱「再生醫療雙法」)上周完成第三次協商後,雖在野黨對部份條文持反對立場,立法院仍將在本周三讀。法人分析,「再生醫療雙法」過關機會相當高,包括長聖(6712)、三顧、中天、訊聯、向榮及台寶等公司可望受惠。

行政院會今年2月16日通過衛福部擬具的「再生醫療雙法」,並函請立法院審議,由於草案所涉及的細胞治療相關技術及產品近年來已成為國際上熱門發展項目,因此衛福部在2018年9月先行頒布《特管法》行政命令上路後,也開始規劃「再生醫療」相關草案,歷經四年各方不同意見爭論後,本周將進行「再生醫療雙法」的三讀。

三顧公司昨(14)日表示,樂觀期待「再生醫療雙法」順利過關,且為了與國際市場接軌,三顧支持雙法能以較嚴格的標準規範細胞製備。三顧與台灣日立亞太公司合資成立的樂迦再生科技,正在打造亞洲最大的CDMO細胞製造廠。若雙法過關,將鼓勵國內31家細胞治療開發公司進一步朝市場方向研發,屆時樂迦可扮演最佳的生產後盾。

中天生技集團旗下永笙公司在台、美兩地都有布局,該公司發展異體臍帶血細胞新藥RegeneCyte,治療長新冠的二期臨床實驗已開始在美國收案。永笙指出,若「再生醫療雙法」過關,將鼓勵公司在台灣加速細胞治療的研發。

另外,「再生醫療雙法」在行政院院會通過時,長聖生技總經理黃文良也曾說明,再生醫療雙法上路,可望為產業界注入強心針,長聖評估有兩項研發中的細胞治療產品,未來有望受惠新法,讓病人及早接受治療。

此外,目前在興櫃中的台寶生醫、向榮生技、路迦生醫等公司,都在利用細胞治療相關技術,開發醫療上現有藥物無法克服,及克服嚴重失能的細胞治療藥物,後續都將爭取適用《再生醫療製劑條例》。

法人說明,「再生醫療」相關法規在國內討論已有幾年,但是今年以前無法順利送至立法院,最大關鍵是執政的民進黨自己內部未形成共識所致,如今執政黨內部一致支持「再生醫療雙法」本會期過關,若相關爭議條文動用表決,「再生醫療雙法」應可順利通過。

 
財經專題
再生醫療法/醫院設公司 還是有雜音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再生醫療雙法」立法院三讀進入倒數計時,不過近月以來再生雙法不僅引發部份在野立委反對,連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癌症權威黃達夫及民間團體也連署反對部份條文過關。有生技業者表示,《再生醫療法》第11條有兩大爭議,一是細胞製備不需強制PICS/GMP、二是醫院可成立再生醫療公司,呼籲雙法上路前,這兩項爭議應予修正。

根據行政院版本《再生醫療法》第11條第2項規定,執行細胞操作之機構,免依藥事法之規定取得藥品製造業許可執照,其執行細胞操作,應經中央主管機關查核及許可後,始得為之。

業者主張,根據衛福部去年草擬的《再生醫療法》版本,有明定執行細胞操作之機構應符合PICS/GMP規範,不知為何目前送到立法院的版本取消了GMP的規範要求。

事實上,包括長聖(6712)、三顧、台寶等公司曾多次宣示,各公司的細胞製備場所都會符合PICS/GMP的標準,這是生技新藥產業的基本要求,唯有符合PICS/GMP規範才能與國際接軌,因此業者支持政府修正第11條第2項規定,將細胞製備規範訂的更嚴格。

此外,草案條文中第11條第五項「得依公司法□發起設立再生醫療生技醫藥公司」。生技業者指出,這項內文指的對象是國內醫療機構,一旦法案通過,恐有違反租稅公平之疑慮。

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與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於上月20日曾召開記者會,與會專家指出,醫療機構是財團法人性質,其營運目的的應該是治療生命,提升病患醫療水準為主,且醫療機構具有公益性質,因而可享有各項租稅減免,如今《再生醫療法》明文同意醫院得以另設公司行號,將違反租稅公平原則。

 
國際財經要聞
大航商設大陸商貿避險機制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升高,航運集團在與中國大陸造船、金融及貿易相關業者訂定商務合約時,正陸續要求在合約中增加「提前終止條款」(break clause),希望在一旦西方國家對中國大陸實施制裁時,航商比較容易脫身。

四大海商法律事務所的資深律師表示,目前航商在與中國造船業者、金融機構及租船的貿易商談判相關合約時,通常會要求這類「預先訂做條款」(bespoke clause),以便在西方國家對中國大陸制裁時,航商能得到更明確的保障。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震撼航商,且面臨更大的制裁風險。英國克萊德律師事務所航運業律師墨菲表示,「人們事先沒料到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規模會如此之大」。這種情況也促使業者擔憂美中緊張升高,及共軍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從而促使西方制裁中國大陸的可能性。

墨菲表示,「中國在貿易體系的系統性重要地位,遠非俄羅斯可比,因此西方很難對中國實施相同的制裁。但世事難料,我們必須有所準備」。

若西方國家與中國大陸的外交關係破裂,航運業將遭遇嚴峻風險,因為每天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之間流通的貨物價值都達到數十億美元,且中國大陸每年的造船量也居世界第一。

以往航運業在訂定合約時,通常都會納入一些終止條款,但都未納入「制裁」考量。律師表示,航運業者為了獲得更上的保護,因而要求在合約中把制裁列入「預先訂做條款」之內;如此一來當制裁措施使雙方的交易變成不合法時,航商能夠撕毀合約。

倫敦夏禮文律師事務所航運與制裁專家馬丁表示,「制裁往往是驟然而來,這將迫使簽約者做出抉擇;究竟是要遵守法律而撕毀合約,還是違背法律而繼續執行合約。增列制裁條款,將使簽約者較容易因應這些壓力。如果航商引用這項條款,則既不違背法律,也並未撕毀合約」。

兩位律師表示,即使在俄烏戰爭之前,由於美國已對大陸科技業者採取管制措施,且共軍在台海擴大演習,已引起美國可能制裁中國大陸的說法。律師指出,造船業與中國大陸崛起有一定的關聯性,因此大陸的國有造船公司經常被列在制裁「清單之首」。

律師表示,航運業者很難在合約中增列此一條款,因為造船業「通常是準國有企業,政府不喜歡這項條款」。

 
貨幣市場基金 美企避風港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面對美國舉債上限僵局,金融軟體機構Tipalti等企業如正未雨綢繆,準備足夠的現金以支付員工薪資,同時調整投資,遠離高風險的公司債等金融商品,轉往貨幣市場基金等較安全的避風港。2011年的經驗顯示,若美國債限持續「歹戲拖棚」,黃金和美國長期公債可能吸金。

美國財長葉倫表示,政府與共和黨籍議員的債限磋商正取得進展,她將在未來兩周向國會通報財政部預估的最新違約「大限日」。美國總統拜登也說,與國會的債限談判已有進展,未來兩天會公布詳情。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拜登政府和眾院議長麥肯錫的幕僚上周末繼續會商,討論議題已縮小,目前核心為縮減政府支出的程度、以及削減開支的領域。

目前多數人仍預期美國府會將在最後一刻達成某種協議,但企業仍須防範類似2011年的情況,必須事先避險。當時美國債限久久不決,遭標準普爾公司(S&P)摘除頂級3A信評,增添市場不確定性。

為避開不可知的風險,Tipalti最近賣掉短期國庫券套現,並出售公司債,移往貨幣市場基金,同時用五種貨幣屯積足夠現金,以支付兩個月的員工薪資。

同時,國際金價正緩慢上漲,朝歷史新高價位邁進,Srartegas的華府政策觀察家團隊說,目前金價走勢與2011年夏季相似,若債限戲碼繼續拖下去,黃金可能是贏家。分析師也指出,2011年的債限「大戲」經驗顯示,債限問題可能促使投資人轉往美國長期公債,例如10年期公債,規避近期風險。2011年公用事業、消費必需品和醫療保健類股等防禦類股,表現也都脫穎而出。

 
科技業新創 女力崛起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科技業向來由男性主導,但女性創業家正在取得重大進展,並以全新的視角和創新的想法,改變遊戲規則。花旗已估算,科技業的女性占比增加,可為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2兆美元。

財經新聞網站Zawya報導,女性領導的科技新創公司正在推動變革,創造一個更加多元且具包容性的產業。

花旗2022年發布的報告顯示,科技業的女性占比增加可提振全球GDP高達2兆美元,凸顯為科技業女性勞工創造更多機會和提供支持的重要性。一般來說,科技業的女性創業家具備一些獨特優勢,包括同理心、協作和創造力。

PitchBook平台的數據顯示,2022年完全由女性創立的公司所獲投資,僅占美國創投業者對新創公司總投資額的2.1%,顯示創投產業仍有性別差異,凸顯須擴大投資由女性領導的新創企業。

總部位於杜拜、由人工智慧AI驅動的不動產科技(proptech)公司Realiste,以大量女性擔任領導職自豪,包括中東和北非地區 (MENA)執行長丹尼索娃,在她領導下,該公司整合27家房地產開發商,吸引超過50,000名用戶,取得令人矚目的成長,營收從零一路增至100萬美元。

杜拜未來基金會的一份報告顯示,女性現在占阿聯新創公司勞動力的45%,比往年顯著增加,顯示中東和北非地區創投業的性別多元化趨勢不斷在增強。

丹尼索娃說:「女性創業家為科技領導力引進獨特的視角,可以帶來更好的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Realiste,我們致力於在我們營運的各方面促進包容性,我們很自豪地看到女性在中東和北非地區的科技創業中發揮愈來愈大作用的趨勢。」

 
三星三引擎 重繪成長藍圖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三星電子執行董事長李在鎔已結束訪美之行,與20多位跨國企業的執行長會面,包括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微軟執行長納德拉等人,可能促使李在鎔重繪三星電子的成長藍圖,更加聚焦人工智慧(AI)、車用晶片及生技。

李在鎔4月20日隨總統尹錫悅前往美國後,本月12日返抵南韓,在這22天裡,他從美國東岸一路飛到西岸,造訪了美國的生技聚落和資訊科技重鎮矽谷,是李在鎔自2014年來最久的訪美行,顯示他想重新連結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國際人脈,為AI等技術未來成長引擎的藍圖奠定基礎。

特別的是李在鎔和黃仁勳的一對一碰面。兩人10日在矽谷一家餐廳會面,據傳討論未來在AI晶片技術和晶圓代工合作以產生綜效,輝達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生成式AI繪圖處理器(GPU)設計業者,這場會面提高了輝達下單三星生產高頻寬記憶體晶片(HBM)的市場預期。

李在鎔同日也在矽谷的三星電子半導體研究中心,與馬斯克會晤,為兩人第一次私下會談,之前兩人只在公開場合會面。消息人士說,三星和特斯拉一直在尋求合作,聯手研發全自駕車的晶片等下一代IT技術。產業人士表示,這場會面將為雙方在車用晶片、AI及顯示器等領域擴大合作鋪路。

三星主管透露,李在鎔和馬斯克的會面中,也有雙方主管與會,包括三星裝置解決方案部門總裁慶桂顯、晶圓代工事業主管崔世英、三星顯示器執行長崔周善等人,還有特斯拉全球供應鏈管理副總裁布迪拉吉、技術長巴格林諾等主管。

此外,李在鎔和納德拉、Google執行長等企業領袖舉行一連串會議,並積極與全球知名的AI學者建立人脈,討論AI的多元應用和未來的合作。

三星已視AI為未來成長的關鍵引擎之一。李在鎔也與嬌生、百健、歐嘉隆(Organon)、Flagship Pioneering等公司的執行長會晤。

在訪美之行結束後,李在鎔可能調整三星電子的組織架構,使集團文化更為靈活,以因應最新的產業潮流所帶來的快速變化。部分觀察家也說,李在鎔將利用這次美國行的成果,帶領公司走過資通訊科技產業的不景氣。

 
要聞
打炒房子法 拚7月上路
記者陳姿穎、朱曼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平均地權條例》子法今(15)日預告期滿,據悉,內政部將力拚7月上路。預告期間各界意見包含三大類,首先,業者期待都更相關規範再放寬,第二,業界認為炒作定義應再明確,第三,學者建議應管制私法人購置法拍屋,內政部表示,後續會再審慎研議,希望打炒房條例愈快上路愈好。

平均地權條例子法自4月25日起預告20日,其中私法人購屋採可制,明定都更危老在計畫整合階段、以及在核准階段,非重建計畫的起造人、所有權人,購買計畫範圍內住宅,兩大情形業者購屋仍須經許可。

內政部表示,5月初有再與業者溝通、凝聚共識,會廣納意見參採,修法打擊投機的初衷不會改變。

這段期間以來,不動產業者提出,子法對於都更破局並未訂定退場機制或轉手讓渡規範,加上新法附帶五年不得轉手,一旦都更破局,建商將面臨進退無路,內政部應提出解決之道,否則恐影響都更危老推動。

都更業者表示,平均地權條例子法過於嚴格,尤其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業者指出,都更程序中最困難的是前期整合,內政部子法卻在中後段的公展期間才免經許可,無助推動都更危老。

除期待子法放寬的聲音,學界則提到,希望對於私法人購置法拍屋應再加嚴控管。政大地政系主任孫振義分析,法拍屋價格與成屋價格仍具有一定連動性,且私法人購買法拍屋的動機多屬投資,建議子法應將私法人購置法拍屋納入「應經許可項目」。

至於平均地權條例即將上路,其中限制私法人購屋,恐衝擊豪宅量能,不過,專家指出,地段佳、品牌力的強的建商豪宅,未來仍具備一定保值抗跌的特性,只是近期容易受到波動。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表示,接下來高資產買方購屋態度偏向保守,豪宅市場將呈現「量縮價緩」態勢。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平均地權條例將上路,私法人買房許可制受矚目,一旦法人名義購置上採許可制,自然令該市場受限。

 
台南農電78處荒廢□挨批行政效率差
記者謝進盛、吳淑玲、鄭惠仁、林伯聯合報
聯合報系昨天深度報導台南光電場廢墟議題引起關注,台南市政府清查有78個農電共生案場雖被撤銷農地作農業設施容許許可多年,但光電板遲未移除、農地任其荒廢,環團憂心影響環境,民代也認為撤銷許可後,政府應積極要求業者或地主善後,「否則農地荒廢在那對嗎?」直指政府行政效率太差。

台南市政府表示,依農業發展條例規定,這些被撤銷農業容許的案場要恢復農地農用,稽查發現有光電板就違法,可依違反都市計畫法或區域計畫法開罰,過去曾裁罰6萬元至30萬元不等,本月初農業、經發、環保等局處開專案會議,全面清查78案場現況,大部分廢光電板仍留在案場,由於當年申請情況不同,將研議法令從輔導合法化、回收光電板、恢復農耕等方面著手。

記者實地查訪六甲區嘉南大圳旁1處約8分地的案場,據了解,業者以菇舍名義申請種電,但施工到一半即因故被撤銷農業容許而荒廢,另外,新營轉運站北方約1公里處有兩大片光電農地,覆蓋面積共約5分地,一半已有業者接手評估重新申請,另一半也是荒廢任由雜草叢生。

有農民認為,大部分農作物不適合於太陽能板下種植,但市府成功輔導12場農電共生案場,有農民改種山蘇、木瓜成功,六甲區陳姓地主在1分多的農地興建4棟網室附設綠能,調整光線後不影響山蘇生長。

議員尤榮智說,政府大力推動太陽光電,但配套不足,撤銷農業容許的案場政府應限期督促承租的光電業者拆除,不應將爛攤子丟給地主;議員蔡育輝說,業者申設時有預繳模組回收基金給環保署,應撥給地方發包拆除,否則行政效率太差。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召集人晁瑞光說,光電板失去效用視同廢棄物,市府可代履行清除後向行為人求償,荒廢多年的農地可媒合給想耕作的人;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副教授黃煥彰說,光電板棄置原地浪費及影響環境,政府應展現魄力恢復農耕,重新思考能源政策,不應無限制地和農田、魚塭搶地設置太陽光電。

 
蘋果、輝達下單 台積雙喜臨門
記者尹慧中、編譯洪啟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不畏半導體市況持續逆風,先傳出輝達急上門追加1萬片頂規AI晶片投片量,業界最新消息透露,蘋果今年iPhone 15系列新機不受手機市況低迷影響,初期備貨量維持去年高檔水準,上看9,000萬支,對台積電3奈米與4奈米晶片需求同步火熱。

市場預期,iPhone 15系列新機當中,高階Pro版本將採用最新的A17晶片,以台積電3奈米生產,是現階段台積電3奈米最大的訂單來源,其餘規格則沿用既有的A16晶片,以台積電4奈米代工。法人看好,輝達、蘋果大單陸續報到,台積電雙喜臨門,將為業績新動能點火,尤其iPhone 15系列新機備貨維持高檔,更讓台積電先進製程接單吞下定心丸。

法人看好,蘋果新機備貨啟動,台積電等供應鏈下半年營運將較上半年顯著升溫。至昨(14)日截稿前,獲點名的蘋果供應商皆不評論或未評論市場傳聞,蘋果也不評論。

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已下令供應商著手iPhone 15零組件備貨適宜,包括日、韓等地材料商與國際封測廠陸續接獲支援前置作業要求,台積電也正穩步拉高3奈米月產能,伴隨台積電4奈米產能利用率回升,有助衝刺今年蘋果新機備貨8,500萬支起跳、高標上看9,000萬支的需求。

知名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預測也指出,今年首季iPhone在美國市占率仍較去年同期提升,由48%增加到53%,絲毫不受通膨等外在因素音響,看好蘋果是今年全球唯一出貨量正成長的智慧手機品牌,預期iPhone今年總出貨量將年增4%,優於全球業界的衰退2%。

由於主要大客戶新品需求強勁,台積電3奈米產能供不應求,即便公司並未公布3奈米月產能數據,業界預期,台積電3奈米產能正穩步爬升,按照下世代機種新舊晶片配比,台積電3奈米家族月產能今年內需達約5萬片,並持續拉升至9萬至10萬片,才能充分滿足年底前客戶龐大需求。

不僅蘋果今年新機備貨量維持高檔,先前也有消息傳出,台積電另一大客戶輝達的A100與H100等頂級AI晶片供不應求,輝達急找台積電追加1萬片訂單,並獲得台積電首肯。不過,台積電每月CoWoS封裝產能約為8,000片至9,000片,輝達追單後,台積電CoWoS供應大幅吃緊,需求激增也使台積電看好CoWoS的成長潛力。

 
鴻海百人軍團 攻車用智能化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猛攻電動車事業再出招,繼硬體造車之後,近期組成上百人的軟體研發團隊,由董事長劉揚偉親自督軍,要將AI導入車用智能化領域,並規劃在10月18日年度科技日釋出類ChatGPT等車用智能軟體應用,讓「鴻海不止是製造的鴻海」,而是邁入軟硬整合的新紀元,並與國際一線車廠同步。

鴻海自2020年開始舉辦科技日以來,每年都是集團宣示電動車布局的重要活動,過去三屆科技日都以展現造車與相關零組件等硬體能量為主,今年將首度重兵集結在軟體領域,大秀軟實力肌肉。

據了解,鴻海電動車軟體大軍集結上百人團隊,由劉揚偉親自督軍,要將AI導入電動車智能化領域。業界解讀,這是鴻海切入電動車的一大里程碑,因為智能化能讓消費者感受到更佳的體驗,是電動車決勝關鍵,符合劉揚偉之前所說,今年的鴻海科技日,將以軟體為主軸。

消息人士透露,鴻海的電動車智能化類ChatGPT應用軟體,將先落腳高雄,並且是高雄智慧城市的一環,劉揚偉與合作夥伴,包括微軟、SAP、思科、遠傳電信、裕電□電、高雄客運等十多家高層一起研議,目前已經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劉揚偉之前表示,台灣北部的硬體能力很強,南部的高雄則非常適合發展軟體產業,鴻海將扮演系統整合商的角色,從電動巴士一路發展到智慧城市,打造高雄為軟體研發基地。

鴻海先前已規劃推出CityGPT,作為智慧城市的軟體平台,也是一個App。鴻海並攜手軟硬體的合作夥伴成立聯盟,提供更好的應用與服務,給個人、家庭、企業與政府使用。

劉揚偉認為,過去在智慧城市領域,大家各做各的,很多廠商、公部門與局處都在做,但是沒有一個廠商來整合這麼多的領域,因為這需要很多資源,也需要很廣的能力,才能把大家整合在一起,鴻海因此扮演這個角色,並把所有資料庫與資訊串連起來,可以互通互聯,並具備AI的能力。

據悉,鴻海正規劃在高雄持續投入軟體、電動車、電池和電芯等產業,並且將把高雄打造成集團軟體研發基地,初期需要近200位軟體研發相關人才,逐步應用到電動車、智慧城市等相關領域。鴻海上周五股價跌2.5元,收102.5元。

 
面板雙虎 高喊轉型抗衝擊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經濟日報
面對今年大環境充滿挑戰,面板雙虎群創、友達均在今年股東會致股東報告書中,高喊拚轉型力抗衝擊。群創董事長洪進揚強調,將以「超越面板」的經營策略,提高產品含金量;友達董事長彭雙浪指出,將集中資源加速雙軸轉型,整合生態圈並發揮集團合作力量,讓友達在市場的眼中不再只是一家面板廠。

群創、友達將分別於5月31日、5月26日舉行股東會。洪進揚在致股東報告書提到,群創挺過2022年景氣環境多重利空衝擊,去年下半年進入數位轉型3.0階段,推進全流程跨域串聯戰略專案,並結合創新商業模式,直接鏈結營收獲利。

洪進揚表示,群創今年逢成立20周年,將進入全新階段轉型,以「超越面板」(More than Panel)為核心理念,除持續提高產品含金量,讓面板不只有硬技術,更需具永續力與數位科技串連,激盪出新創動力。

另外,群創也將實踐從終端需求結合顯示面板切入市場運用,將產能及製程優化再升級,提升營運能量與企業轉型價值。

彭雙浪在致股東報告書中直言,展望2023年,大部分的經濟預測都是非常低成長甚至衰退,顯示產業未來仍面臨許多挑戰與變數。

彭雙浪說,友達將集中資源在加速雙軸轉型,以及在顯示技術核心競爭力上創造價值的投資,讓友達在市場的眼中不再只是一家面板廠,而是智慧場域解決方案的提供者,穩健永續經營。

 
蘋果MR裝置 拚9月量產
編譯林奇賢、記者陳昱翔/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蘋果的工程師和主管正緊鑼密鼓籌備在6月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發表旗下首款混合實境(MR)頭戴裝置,預計MR新品將在9月量產,最快秋季送到多數用戶手上。

法人看好,隨著蘋果首款MR裝置邁入量產前最後衝刺階段,將帶旺相關協力廠。據了解,蘋果MR供應鏈除原先已知的大陸紅色供應鏈指標廠立訊與台灣光學廠揚明光等之外,鴻海集團旗下GIS-KY也入列。

業界人士透露,蘋果第一代MR裝置由立訊負責操刀組裝,原先市場認為鴻海集團恐無成員入列本次新產品供應鏈,但GIS因長期負責iPad貼合業務,且良率極高,因此獲得蘋果青睞,成為目前唯一入列蘋果MR頭盔供應鏈的「鴻家軍」成員,並為鴻海取得日後蘋果第二代MR頭盔代工訂單埋下伏筆。

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MR頭戴裝置新品將整合擴增時境(AR)與虛擬實境(VR)功能,成為「混合實境」裝置,蘋果的工程師和主管已花好幾個月的時間,準備在6月WWDC發表的樣品機。報導指出,蘋果仍可能調整發表時間。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這次的發表計畫將打破傳統和常規,發表還在試驗階段的產品,也已必須做出重大的設計讓步,例如有一個可能讓用戶配戴在腰部的個別外部電池組,並可能用類似護目鏡的設計完全包覆住使用者的眼睛。

蘋果耗時七年開發這款MR裝置,科技分析師指出,若要打造出理想版本,可能要花更多時間,但競爭對手的各自產品都已上市,蘋果不想再等了。

 
太陽能四傑 強攻電廠商機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推升綠電商機持續擴大,本土太陽能四大天王:元晶、聯合再生、茂迪、安集,均積極從既有的電池、模組等上游製造業務,向下跨足投資太陽能電廠;其中以聯合再生最早投入、量能傲視群雄,元晶則是後起之秀,透過轉投資方式、持有豐新森陽光能源24%股權。

業界人士表示,相較於電池與模組等攢品較容易受到市場需求波動影響,太陽能電廠因可持續發電、售電,能提供長期且穩定的收益,而且電廠只要順利蓋成,也能當作固定資產,未來出售時還有一筆收入可認列,因此成為太陽能業擴大布局的一大顯學。

台灣太陽能四大天王當中,聯合再生因先前整併昱晶、新日光、昇陽科等三家公司,不僅承接上述三家業者既有電廠業務,在完成「三合一」後,聯合再生董事長洪傳獻也相當重視電廠相關業務,因此在布局電廠腳步相對跑得快,整體規模也傲視同業。

聯合再生今年持續增加太陽能電廠投資,目標今年將新增80MW(百萬瓦)太陽能電站,預計今年底時公司太陽能電站累積可達250MW。此外,聯合再生也跨足儲能市場,今年採取自行建置及為客戶代工建置案場並行,估計第3季將有自有案場併入台電加入AFC調頻服務。

聯合再生強調,公司擁有上下游整合優勢,近年來積極參與各項電廠公標案,隨太陽能電廠陸續加入營運,未來製造比重有望逐步降低。以去年為例,製造比重為六成,系統約三成,儲能為一成,藉此多元布局搶攻商機。

茂迪今年也加速自家電廠進度,預計第3季或第4季可陸續掛表,且掛表量將較目前自有電廠倍增,估計年底時自有案場量可達70MW。

茂迪指出,因應下半年自有電廠將掛表運轉,今年第2季起部分產能將以生產自有電廠所需的模組為主,期盼未來掛表後挹注長期業績。

安集今年也積極擴大太陽能電廠規模,預計第3季可達116MW,較去年增加35%。法人表示,安集主要獲利大多來自太陽能電廠,若今年可順利擴大規模,預料對全年獲利表現將有正面幫助。

元晶則是本土太陽能四大天王當中,最晚投入布局電廠的廠商,但實力也不容小覷。元晶已宣布通過現金增資方式,認購豐新森陽光能源4.32萬張股票,每股價格10元,交易總金額4.32億元;元晶將持有豐新森24%股權。這是元晶掛牌以來,首度明確對外宣示進軍太陽能電廠市場的投資項目。

 
綜所稅申報 留意三大事項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5月正值報稅季,北區國稅局表示,民眾在申報綜所稅時有三大留意事項,包含一、夫妻未依規定申報,二、免稅額調整情形,三、申報時自行刪除或變更所得資料導致漏報。

官員提醒,民眾若在5月底前發現申報錯誤,仍有機會補報或更改,但採用人工或二維條碼方式報稅,和採用網路申報的補報方式有些微不同,民眾要當心。

北區國稅局表示,除了結婚第一年可自由選擇合併或分開申報綜所稅,原則上夫妻必須採合併申報,不過若夫妻分居且符合一定條件(例如遭受家暴、取得保護令等),並取得證明文件,就能採分開申報。

官員提醒,夫妻因分居而分開報稅時,雙方須各自填寫一張申報書,但民眾常疏忽在申報書上填寫他方配偶姓名,以及身分證統一編號,也未註明分居;另外更要留意撫養親屬部分,雙方須先行協調,以免重複列報,導致剔除補稅。

其次,北區國稅局表示,申報時也要留意免稅額調整情形。官員說明,2022年綜所稅每人免稅額已由8.8萬元調升至9.2萬元;而年滿70歲的納稅人本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尊親屬(例如父母、祖父母)等免稅額為13.8萬元。

不過要留意的是,若是申報扶養年滿70歲的兄弟姊妹,或同居一家有實際扶養事實的其他親屬,例如:叔叔、伯伯、阿姨等,免稅額為9.2萬元,而非13.8萬元。

最後官員指出,部分民眾在申報時,認為所得歸屬年度、金額、類別與所提供之所得資料有所落差,因而自行刪除或變更資料,結果反而導致漏報,官員建議納稅人,應先向憑單填發單位確認。

對於今年已報稅民眾,申報後卻發現有錯誤時,仍有補救機會。官員表示,採用網路報稅民眾,只要將正確資料在申報期限內重新上傳申報就可以;若採人工或二維條碼方式報稅,則要另外填寫一份完整的申報書,並在申報書右邊空白處註明原先申報書收件號碼和日期,重新申報。

 
壽險初年保費 連14月衰退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激烈升息,加上高齡條款新制上路等因素衝擊保單銷售,4月壽險業績持續低迷。據各家公司內部統計,國內21家壽險公司4月合計初年度保費(FYP)估計約480.6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31%,為連續第14個月衰退。

據統計,4月六大壽險初年度保費合計不到300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約三成,今年前四月,六大壽險合計初年度保費為1,348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近四成、約38%,推估全體壽險業,累計初年度保費約2,123億元,年減38%。

其中,國泰人壽4月初年度保費為86.4億元,市占率18%,維持業界第一。今年前四月,國壽累計初年度保費約381.7億元,市占率同樣為第一。

富邦人壽4月初年度保費為69.5億,市占率14.5%;其中傳統型約11.79億,較去年同期成長57.1%,部分受惠於分紅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挹注,總保費收入達235.3億元。今年前四月,富邦壽初年度保費達309.2億元,總保費收入達1,015.99億元,排名業界第二。

南山人壽4月初年度保費約45.1億元,今年前四月累計初年度保費約219.4億元,市占均為第三。

至於中國人壽與台灣人壽,4月初年度保費為41與28.6億元,新光人壽為28.1億元。

中壽今年累計初年度保費為195.7億元,新壽則是126.5億元,台壽為115.5億元。

金管會控管投資型保單,加上聯準會激烈升息衝擊美元保單銷售,使壽險業的業績欲振乏力。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第1季,壽險業初年度保費合計1,642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39.4%,其中又以投資型保單衰退幅度53.9%最為嚴重,傳統型保單則是年減25.9%。

根據壽險公會數據顯示,今年第1季,壽險業初年度保費合計為1,642億元,年衰退幅度達39.4%,其中傳統型初年度保費為1,037億元,年減25.9%,投資型為605億元,年減53.9%。

今年1月,壽險業合計初年度保費為464.8億元,2月與3月分別增長至509.1億元與668.7億元,顯示壽險業績已緩步回溫,可惜此一趨勢未能延續,4月壽險業合計初年度保費恐再度跌破500億元,寫下三個月的新低水準。

 
元大債券交易 蟬聯雙冠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升息步調近尾聲,債市買氣卻未見明顯回溫。

櫃買中心公布最新統計,4月金融機構債券買超與賣超冠軍,連續二個月均由「元大」奪下;其中,元大銀行單月買超46.5億元,蟬聯「買債王」寶座,元大證券則是賣超139.5億元,為金融機構賣債金額第一大。

美國聯準會5月宣布升息1碼、符合市場預期,但在聯準會利率決策公布之前,金融機構加碼債券態度依舊審慎,因此,元大銀行4月買超不到50億元,就能奪下單月買超冠軍寶座。

緊追元大銀行身後的是國銀龍頭臺灣銀行,單月買超債券34.6億元、為金融機構買債亞軍;債市「綠巨人」中華郵政,4月加碼台債30億元、拿下第三。

外商星展銀行買超28.9億元、國際票券加碼28.5億元,依序擠入買債第四與第五名。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4月買超債券前十大金融機構,還包括上海銀行、台新銀行、農業金庫、大中票券和遠東銀行,單月買超債券規模介於15~18億元之間,顯示中小型民營銀行的補券意願,較多數的老行庫更為積極。

在賣超排行方面,除元大證券外,凱基證券、元富證券單月賣超債券也超過百億元規模,其中凱基證賣超120.7億元,元富證賣超112.8億元,為賣超亞軍與季軍;群益金鼎證券與永豐金證券單月賣債65.8、57億元,依序擠入前五大。

賣超第六至第十依序為統一證券、富邦證券、中國信託證券、中國信託銀行以及合庫證券,賣超規模約在21.6~41.6億元之間。

券商主管表示,證券商因經營債券承銷業務,會在次級市場進行公司債交割,是證券商賣超金額較大的主因。

 
內賊外賊都要防 金管會力推「零信任」資安架構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聯合報
金融業落實資安,除了防外賊也要防內賊。推動金融業全面執行「零信任」架構,已成為金管會的「金融資安行動方案二點○」的重頭戲。國銀業者透露,金管會與數位發展部已針對金控、銀行內部資安管理建立「零信任」架構,在四日舉行閉門會議,要求各銀行儘快建立「零信任」架構,強化防駭的同時也拉高內部防火牆的規格。

此外,金管會也將加強要求資安長的設置,觸角將從金控、銀行擴及其他子公司,尤其多家金控即使以銀行為獲利主力,其他如證券或人壽等子公司,規模及獲利總市占即使不高,但只要未來電子下單,或網路投保、線上核保等交易量超過一定比重,這些子公司也必須設資安長。

不具名的業界人士說,建置「零信任」架構得花不少成本,預料會以大型銀行先行。

金融圈人士指出,零信任若以銀行情境來看,就是銀行行員若要取得授信、財管等與客戶或業務本身相關機密資料,須透過個人指紋等生物辨識、職務等不同認證方式,一關一關的檢核。金融資訊部門主管指出,零信任架構除了防止內部人員不法取得資料,對駭客入侵也能發揮「減速」作用,「至少駭客入侵之後,透過內設的防火牆,不會一步到位的快速竊取所有資料」。

 
八大建商看房市 短空長多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今年在全球經濟放緩,加上央行升息、《平均地權條例》新修法將上路等影響下,包括華固、長虹、國建、潤泰新、大陸、昇陽、遠雄等七大指標建商均保守看待房市後市,僅興富發偏正面、積極看法;惟多數建商均認為在剛需買盤支撐,房市將呈「短空長多」格局。

華固建設董事長鍾榮昌表示,由於2022年一連串的利空,今年房市無論開發商或購屋人,都需要時間消化冷靜。不過今年隨著各項利空陸續大勢底定,接下來房市將回歸自住剛性需求買盤。

鐘榮昌指出,在房價沒有上漲的利基下,加上原物料價格、工料需求稍有降溫,對開發商來說,高建築成本有機會獲得喘息空間。對自住買方說,今年則是入手新屋的好時機。

長虹建設董座李文造表示,今年1月《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目前市場共識是今明兩年的房市不會太好,不過長線來看,因短線投資客不在了,留在市場上的多是剛性需求的自住客戶、市場回歸基本面,房市將朝「短空長多」發展。

國泰建設董事長張清魁認為,雖然遞延的剛性買盤仍在,但市場受到政府滾動式祭出打炒房政策影響,認為今年民眾對於耐久財的投資較為觀望,對房市持審慎態度,公司也將順應整體經濟環境謹慎推案。

潤泰創新董座簡滄圳指出,今年《平均地權條例》新修法將上路,房市轉趨保守,並將進一步抑制預售市場的熱度,惟台灣產業經濟發展基本面長期仍看多,加上剛性需求買盤仍在,對長期市場不看淡,認為財務穩健、信譽良好的公司,具有相對優勢。

昇陽表示,今年房市將逐步收縮、景氣將趨緩,惟房地產仍是民眾重要的置產標的,中長期來看,市場仍逐漸回歸理性階段,朝向平穩發展。

遠雄建設指出,今年房市在央行升息、打炒房政策等干擾,造成民眾縮手觀望、購屋計畫延後,短期內將影響市場價量行情;大陸建設表示,新法通過勢必影響今年房市買氣,預期今年房市將是量縮格局。興富發則指出,隨疫情管制趨緩,剛性買盤有望釋出。

 
細胞治療業接軌國際 海外合作不斷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細胞治療業與國際接軌有成,中天生技集團旗下永笙公司近日已與美國細胞業者CytoImmune簽署協議,創台美細胞公司合作首例,由於CytoImmune公司也是股神華倫巴菲特投資的公司,這項合作因此引起產業界關注;此外,三顧公司與日本細胞業者合作已有兩項,今年海外合作項目至少要達五家。

永笙-KY日前宣布,與美國免疫細胞治療公司CytoImmune Therapeutics簽訂合作協議,將由永笙供應CytoImmune公司在全球執行異體細胞治療產品開發所需原料,創下台、美細胞治療公司原料供應合作首例。

永笙公司表示,CytoImmune公司是美國希望之城國際醫學中心(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院長Michael Caligiuri創立,該公司是國際上以臍帶血細胞進行CAR-NK異體基改免疫細胞產品的領導公司,主要投資人包含股神巴菲特。

另一方面,電子通路產業跨足生醫產業三顧公司,自2017年從日本CellSeed公司取得自體細胞層片技術授權之後,今年再和另一日本公司Cyfuse簽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合作3D列印在再生醫學的發展。

三顧公司規劃,未來希望吸引更多日本及德國公司與三顧合作,打造三顧為亞洲最強的細胞治療中心,至今年底前三顧與海外合作的公司將達到五家以上。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