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珍惜糧食、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近年來,中國大陸大力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措並舉制止「舌尖上的浪費」。中新社報導,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6日召開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記者會,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總監王鐵漢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通過發布相關文件,開展光盤行動等,大力整治浪費之風,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但一些地方的婚宴、外賣點餐浪費等現象,仍然怵目驚心、令人痛心。
作為人口大國,中國大陸每年浪費的糧食數量不容小覷。據統計,大陸每年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該數字接近大陸糧食總產量的6%。機構調研顯示,近年來,大型餐館、遊客群體、商務聚餐等是餐飲食物浪費的重災區。
「餐飲浪費現象,既有物質生活日漸豐富而忽視了糧食節約的因素,還有監測評估體系不夠完善、違法行為處置不易到位、宣傳引導不夠深入等原因。」王鐵漢指出。
梳理發現,近年來,為有效制止舌尖上的浪費,大陸已陸續發布相關文件措施,如反食品浪費法、糧食節約行動方案、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營造了反食品浪費的良好氛圍。
針對當前突出問題,今年3月,大陸市場監管部門還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通過立標準、建制度,強監管、嚴執法,廣宣傳、重引導等措施,進一步制止餐飲浪費現象。例如,加大對餐飲外賣和婚宴、自助餐、公司餐廳等重點領域的檢查頻率和力度;針對平台主體,加強行政指導,防範點餐浪費;針對商戶主體,倡導合理調整菜品分量、規格,推出小份菜、半份菜等。
然而,從現實層面看,在全社會有效督促節約糧食,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面臨著如何真正落到實處,統一標準等難題。
王鐵漢指出,為了讓這項工作成果可感知,透過「小切口」做大文章是關鍵,從節約一瓶水、節約一碗飯開始做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營造反對浪費的大氛圍。他舉例,市場監管部門指導國家會議中心把550毫升的礦泉水換成380毫升的小瓶礦泉水,按照年均會議用水80多萬瓶測算,每年能節水超13萬升。
在推動反對餐飲浪費工作取得進展的同時,各地也在探索並逐步形成自身經驗做法。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局長沈海斌表示,今年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江蘇通過指導各地運用雲計算、人工智能識別、智能傳感等技術打造節約型智慧餐廳,相關企業和學校餐廳餐廚餘量比同期降50%至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