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吃掉薪水…Q1實質總薪資 7年首衰退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5/11 第560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通膨吃掉薪水…Q1實質總薪資 7年首衰退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昨公布三月全體受僱員工薪資及人數,累計前三個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為四萬五千二百八十六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點四一;每人每月總薪資為七萬五百四十三元,年增百分之二點三六,不但增幅都較去年同期放緩,且剔除物價因素後,第一季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百分之○點一九,實質總薪資年減百分之○點二三,兩者同時呈現衰退,且雙創七年來同期最大減幅。

其中,實質總薪資更是七年來同期首次由正轉負,可見物價吃掉薪資的狀況愈來愈嚴重。

針對實質薪資出現衰退,主計總處官員分析,主要受物價、景氣兩大因素影響。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第一季實質經常性薪資及總薪資同時負成長,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今年第一季物價上漲百分之二點六,因此平減後,兩者都較去年下滑;其次是全球景氣放緩,以致今年第一季薪資增幅不如去年第一季經常性薪資年增百分之二點七二、總薪資年增百分之三點○六;第三則是去年基期較高。

全球景氣放緩也波及製造業受僱員工數以及加班工時,三月製造業受僱員工月減三千人,已連八個月減少;加班工時則年減○點九小時,是去年七月以來連續九個月減少。

到底何時才能脫離薪資被通膨吃掉慘況?陳惠欣說,雖然每年薪資都成長,但實質薪資成長要看物價,如果後續物價控制百分之二以下,實質經常性就會正成長,其次則總體經濟情勢變化,以往若經常性薪資成長百分之二也都算不錯,如果後續經濟情勢可以改善,物價也平穩,則經常性總薪資可望恢復正成長。

若以第一季來看,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四萬五千二百八十六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點四一,總薪資七萬五百四十三元,年增百分之二點三六;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四萬一千五百九十六元,年減百分之○點一九,實質總薪資六萬四千七百九十六元,年減百分之○點二三,都是二○一七年同期以來最大減幅,其中實質總薪資是七年來同期首次由正轉負。

 
七年來Q1首見…實質總薪資 倒退嚕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0)日公布薪資統計結果,1-3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5,286元、年增2.41%,每月總薪資為70,543元,成長2.36%。但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同期的CPI年增率為2.6%,考量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41,596元,年減0.19%,實質總薪資年減0.23%,雙創近七年同期最大減幅,實質總薪資更是七年來首見同期負成長,顯見薪資被通膨吃掉的情形愈來愈嚴重。

3月製造業受僱人數及加班工時續減,加班工時自去年7月以來連續九個月減少,反映全球景氣趨緩。

主計總處資料顯示,3月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月減3,000人,近五年的3月對照2月,製造業多是加人,幅度在1,000-5,000人,但至今年3月,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已連續八個月減少,製造業3月加班工時也年減0.9小時,連續九個月都呈現減少。陳惠欣坦言,上述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製造業確實開始受全球景氣影響。

陳惠欣指出,今年首季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均陷負成長,主要是受到景氣降溫、物價因素,以及去年高基期的影響,首季經常性薪資、總薪資的年增幅也不及去年同期。

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何時可反轉負成長頹勢?陳惠欣表示,CPI年增率控制在2%以下,會有機會。

其次還得視總體經濟情勢變化,以往若經常性薪資成長2%算不錯,如果後續經濟情勢改善,物價平穩,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可望恢復正成長。

相較於製造業的不景氣,隨疫情逐漸穩定,住宿及餐飲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總薪資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11.15%、10.86%,其他服務業亦增7.43%。不動產業、金融及保險業則受交易量減少影響,總薪資分別年減8.87%、6.64%。

3月全體受僱員工人數為816.6萬人,較2月增加2,000人,其中營建工程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均增加2,000人,但製造業減少3,000人。1-3月受僱員工人數為816.8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1萬人。

 
權證避險降稅 11月10日上路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蔡英文總統昨(10)日公布《證交稅條例》修法條文。權證避險降稅自公布六個月後生效,今年11月10日起上路,實施五年至2028年11月9日。財政部表示,將加速與金管會訂定子法,讓新制順利上路。

立法院今年4月21日三讀通過權證避險降稅,昨日總統公布後,自11月10日起,券商基於履行報價責任規定及風險管理目的,出售權證避險專戶中股票,每日成交金額在避險必要範圍部分,稅率將從現行千分之3降至千分之1。

財政部官員強調,必須是「避險必要範圍」內,才適用權證避險降稅,超出範圍部分回歸到一般稅制,以千分之3稅率課稅。

舉例來說,假設券商專戶中,屬避險必要部分成交額有100萬,但券商實際操作成交額達150萬,此時僅100萬部分適用千分之1稅率,另50萬就回歸一般稅制,以千分之3稅率課徵,若為當沖則以千分之1.5課徵。

官員表示,權證避險降稅可降低券商調節避險部位的稅負成本,提升報價品質及投資人參與權證市場意願,促進發展,不過減稅也要合理,限縮在避險必要範圍才能適用。

接下來子法訂定重點將是「避險必要範圍」,財政部將與金管會研商合適規範,包括基於履行報價責任規定及風險管理目的的條件、範圍、避險必要範圍的認定基準,以及內部控管等。

官員表示,由於先前討論過一段時間,也與券商溝通過,很快就能預告子法蒐集各界意見,預告期60日,若各界無太多意見,後續便能正式公告。

財政部表示,未來上路後,券商應將每日成交證券的出賣人姓名、地址、股票名稱、數量、單價、總價、稅額等,以及權證避險專戶中的交易明細列具清單,在下個月5日前提供給國稅局。

此次修正,國稅局也必須配合修正作業系統,財政部表示,國稅局會積極規畫後續稽徵作業,使權證避險降稅在今年11月10日順利實施。

金管會先前評估,在權證避險降稅後,可提高投資人參與權證交易意願,預估權證交易量可增加78%,帶動證交稅每年增加逾6億元、營所稅及個人綜所稅每年增加逾2億元,整體合計每年可增加逾8億元稅收。

 
證交稅收 前四月劇減25%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10)日公布前四月稅收6,185億元,續創同期新高。受台股拖累,4月證交稅連二黑,前四月累計490億元,年減165億元,是近18年同期最大減量,年減25.2%,是近14年最大減幅。

不過財政部認為,股市量縮趨勢收斂,後續可再觀察。

財政部統計處專委梁冠璇表示,4月稅收1,314億元,年減2.8%;前四月總稅收6,185億元,年增0.1%。前四月創新高稅目包含關稅、綜所稅、贈與稅、營業稅,以及總稅收。

證交稅方面,因全球景氣低檔,投資市場觀望,4月上市櫃日均成交值年減9.5%,加上交易天數較去年少,導致4月證交稅僅124億元,年減19.1%;前四月累計490億元,年減165億元、減幅25.2%。

梁冠璇表示,證交稅受景氣波動影響大,去年全年證交稅年減36.2%,今年前四月減幅已相對縮小,顯示股市量縮趨勢正逐步收斂;此外截至昨日上市櫃日均成交值仍超過預算編列時的預估數,代表證交稅目標達成率仍超過100%,後續可再觀察。

而進口車市買氣暢旺挹注國庫,相關稅收與證交稅呈現兩樣情。梁冠璇表示,進口車相關稅額顯著成長,主因晶片短缺情形舒緩,訂單逐步消化,進口車到港量明顯增加。

以貨物稅來看,前四月車輛類貨物稅263億元,其中進口車部分184億元,兩者都創歷年同期新高;再觀察關稅,前四月總關稅年增32億元,其中有30億元是由小客車關稅貢獻。

另外前四月小客車奢侈稅12.4億元,也刷新同期紀錄;年增47.1%,增幅是同期次高。

其餘稅收方面,前四月綜所稅受惠於利息、薪資所得扣繳稅款增加,實徵稅收1,469億元,年增8.6%;營業稅則因國內需求穩定,前四月入帳1,752億元,年增6.6%。

展望稅收表現,梁冠璇表示,普發現金陸續入帳,國發會、主計總處先前曾預估,可望為經濟成長率增加0.3個百分點,代表所增加的消費動能促進經濟成長,有機會挹注營業稅、娛樂稅、菸酒稅、關稅等稅收,不過實際影響數難以預估。

 
新光金委託書戰 董娘上火線
記者齊瑞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光金控(2888)將在6月9日舉行股東常會並進行董監事改選,以新光金創辦人、前新光金董事長吳東進為主的公司派,以及大股東洪士琪為首的市場派,委託書徵求人名單昨(10)日出爐,老大吳東進及老三吳東亮的夫人,許□□及彭雪芬,都親上火線,成為徵求人,董娘們大戰成為市場焦點。

根據提名名單,新光金公司派陣營中,推出新光建設、新光海洋、東北角育樂開發、宏泰、盈盈投資、新誠投資、瑞進興業、儒盈實業,一共八位徵求人。其中,有六個徵求法人,董事長都是吳東進之妻許□□為代表,包括新光建設、新光海洋、盈盈投資、新誠投資、瑞進興業、儒盈實業。

另外,市場派陣營中,則是推出18位徵求人,兩家徵求法人新光實業、王田毛紡皆是由台新金董娘彭雪芬當董事長,外加新勝、允德投資、永光投資,由彭雪芬掛名為負責人的徵求法人就有五家,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此外,新光金大股東、同樣也屬於市場派的吳氏家族,吳邦聲與吳東興則包辦12名自然人和徵求人。18席徵求人中,吳邦聲不僅為自然人徵求人,旗下法人包括家邦投資、吳家錄基金會、北投大飯店、新光兆豐也全體總動員,共包辦五位徵求人。

另外,朋城、東興投資、良木投資、興吉投資、興遠投資、興運投資等六位法人徵求人,董事長都是已故新光三越董事長吳東興一脈,由吳東興妻子吳彭吟芳和小舅子彭再弘出任董事長,其他徵求人還包括自然人李玉斐、昶禾投資等,一共18人。

這次公司派與市場派的委託書大戰,從券商、民間通路,一路戰到徵求人,目前可以看公司派握有出群益金鼎、華南永昌、新光證等券商,而三大民間委託書通路則是全為洪士琪陣營囊括,其他還包括第三大券商富邦證以及兆豐、統一等16家券商與聯邦銀一家銀行。

據悉,市占前兩大券商元大、凱基證均保持中立,未幫任一方收委託書。

 
兩大金控:今年仍具不確定性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兩大壽險金控董座「致股東報告書」出爐。國泰金(2882)董事長蔡宏圖、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均認為,2023年景氣仍具不確定性,國泰金將以「勇敢承擔、開創新局」態度,正面迎擊時代浪潮下的不同挑戰;富邦金則兼顧風險管理與穩健業務成長下,持續深耕台灣及布局亞洲。

蔡宏圖在最新出爐的「致股東報告書」指出,展望2023年,隨供應鏈壓力緩解、通膨漸獲控制,主要國家央行升息步調可望放緩,但全球經濟成長面臨下行風險、政經情勢仍充滿變數。

對於今年營業計畫概要,蔡宏圖強調,2022年在高通膨、升息循環及地緣政治影響下,全球經濟成長趨緩,預計短期內經濟衰退隱憂、緊縮貨幣政策及地緣政治威脅等風險,仍將影響全球政經發展,今年應持續以審慎態度迎接新的機會及挑戰。

蔡宏圖表示,走過60年,國泰金以「勇敢承擔、開創新局」態度,正面迎擊時代浪潮下的不同挑戰。2023年經營方針有三:以實踐「亞太地區最佳金融機構」目標,逐步完備區域布局;推動全面數位轉型,數據賦能建構創新場景生態圈;結合金融職能與永續發展,落實永續經營目標。

蔡明興於「致股東報告書」表示,2023年防疫措施持續放寬、邊境開放及基本工資調高增加家戶可支配所得,皆有助增強民眾支出意願,驅動消費為經濟成長主要動能。然而全球景氣轉弱,終端需求不振與產業庫存去化,抑制出口及民間投資成長,預期全年經濟成長較2022年放緩,海外市場需求強弱增添景氣不確定性。

蔡明興表示,展望今年,在兼顧風險管理與穩健業務成長下,將持續深耕台灣及布局亞洲,評估併購及參股機會來拓展金融版圖。

蔡明興指出,富邦金於2022年11月11日合併日盛金,達成台灣金融史上首宗「金金併」的第一階段,預計2023年上半年完成子孫公司整併,將有助強化銀行及證券業務,擴大整體規模經濟與效益,均衡金控業務發展與收益來源。

蔡明興說,今年全球經濟趨勢逆風未減,壽險市場受總體經濟因素影響外,主管機關監理力度嚴謹、同業競爭加劇,經營仍面臨嚴峻挑戰,子公司富邦人壽將持續因應環境變化,適時調整商品策略,擴大數位科技應用,整合集團資源。

 
國際財經要聞
法拉利市值 超越斯泰蘭蒂斯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拜富裕客戶的需求熱絡之賜,超跑品牌法拉利的市值衝破500億美元,比持有飛雅特汽車的斯泰蘭蒂斯集團(Stellantis)還高,代表法拉利的市值已高於過去的母公司飛雅特。

彭博資訊報導,法拉利今年來股價大漲34%,市值攀抵492億歐元(539億美元),超越斯泰蘭蒂斯的471億歐元,成為歐洲表現最優異的汽車類股,也使法拉利躋身米蘭股票交易所市值前三大的企業。

即便法拉利調漲產品價格,富豪對跑車的需求仍保持不墜,與在經濟放緩之際,喪失定價權的一般車廠形成強烈對比。法拉利2015年從飛雅特克萊斯勒分拆出去,當年於紐約掛牌時,市值僅約100億美元。此後股價上漲逾500%,可媲美歐洲各大精品業者的漲幅,同期歐洲汽車類股含股利的報酬率,僅有約50%。

奢侈品產業之於歐洲股市,有如科技巨頭以往在美股的地位,於景氣降溫之際,仍能維持成長動能。歐洲市值最高的企業精品業龍頭LVMH,躍身全球市值前十大的企業即為明證。

當法拉利受惠於豪華車需求激增,斯泰蘭蒂斯在高通膨和高利率的影響下,月初發布令人失望的上季財報,拖累其股價。斯泰蘭蒂斯旗下包含飛雅特、愛快羅密歐、雪鐵龍、Opel、克萊斯勒等14個品牌,去年合併銷量下滑至約578萬輛。

 
股神押對寶 日五大商社犀利
編譯黃淑玲、簡國帆/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股神」巴菲特加持的日本五大商社,在截至今年3月的上個會計年度裡,總計淨利達4.2兆日圓(311億美元)。等於是巴菲特掌管的波克夏開始大力投資之後的兩年內,獲利增加三倍多。不過五大商社都預測今年獲利將減少,主要因為大宗商品市場趨緩。

日經亞洲報導,波克夏2020年8月揭露,已投資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以及丸紅等日本五大商社。從那時開始到目前,五大商社的股價飆漲80%到230%,漲幅遠高於波克夏投資組合中的另兩個明星蘋果和可口可樂。

不只有股價因巴菲特加持而大漲,五大商社的營運業績也十分亮眼。五大商社中最大的三菱商事9日發布財報,上個會計年度獲利1.18兆日圓,刷新紀錄,年增26%。

社長中西勝也說,「大宗商品價格上揚帶動獲利成長,非資源部門的獲利能力也增加」。

同日,伊藤忠公布年度獲利8,005億日圓,雖較前一年度略減,但仍接近最高紀錄。住友商事淨利年增22%,至歷史最高的5,651億日圓。

三井、丸紅的淨利也創新高。亦即五大商社在2022會計年度,除了伊藤忠之外,全都繳出獲利破紀錄的成績單。

不過由於能源與大宗商品市場走弱,日本商社預測今年的獲利將下滑。例如三菱預測淨利年減22%,至9,200億日圓;伊藤忠說減少3%至7,800億日圓;住友估計年減15%,至4,800億日圓。

但同受巴菲特青睞的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上季獲利卻比去年同期減少48%,也不如分析師預期,因為全球經濟成長憂慮拖累國際油價下跌。

西方石油第1季經調整後淨利年減48%至11億美元,經調整後每股純益1.09美元,淨銷售年減13%至72.3億美元,都低於市場預期。

日經指出,上周巴菲特在波克夏股東會上重申對日本五大商社的支持,說仍有空間加碼,還提到「期待」與這些商社在業務上合作。

SMBC日興證券資深分析師Akira Morimoto就說,「去年的強勁財報大部分是因外部因素拉抬。

現在對五大商社很重要的是,需要削減未能獲利的營運,維持高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駐東京的法國Comgest資產管理分析師凱伊則認為,不少外國投資人還看不清日本商社未來五年內的獲利途徑。

 
美CPI年增4.9% 連十個月走緩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迎來十連降,年增率為4.9%,雖仍大幅超出聯準會(Fed)的目標,但升幅連十個月走緩,核心通膨也見降溫,給聯準會暫停升息的空間。CPI數據發布後,期貨市場價格顯示,交易員預期Fed下月按兵不動的機率將近九成。美股10日早盤開高後震盪,DXY美元指數反轉向下。

勞工部10日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率為0.4%,增幅比3月的0.1%顯著加速,但4月CPI年增率為4.9%,則較3月的5.0%稍稍緩和,也離去年6月升到頂的9.1%更遠,是2021年4月來最小升幅。

路透訪調經濟學家原先預估,上月整體CPI月增0.4%、年增5.0%。

剔除能源和食物價格的4月核心CPI年增率,從3月的5.6%趨緩至5.5%,符合預期;月增幅0.4%與3月相同,也符合預期。驅動核心CPI升高的主力,是二手車價出現去年6月來首見上漲。

上月整體消費者物價通膨率攀升,反映汽油價格和租金上漲,且剔除食物與能源價格的核心通膨力道仍強,主因是受二手車價格彈升影響。核心通膨稍稍降溫,給Fed暫停升息的空間,但因通膨仍大幅超標,也支持Fed繼續把利率維持在高檔。

CPI數據發布後,期貨市場價格顯示,交易員預期Fed下月維持利率在5%~5.25%不動的機率將近90%。Fed下次開會訂於6月13日至14日。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其盟友(OPEC+)宣布進一步減產導致美國汽油價格上月彈升,但後來油價已隨衰退風險升高而回跌。Fed一連串升息、銀行收緊放貸條件、聯邦債限僵局遲遲未解,都加深衰退顧慮。

 
美股早盤道瓊開高震盪!那指漲逾1% 市場消化美CPI數據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股三大指數10日早盤同步開高,但道瓊開盤後不久一度翻黑,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維持漲勢,勁揚逾1%,顯示投資人正在消化美國最新公布的通膨數據,市場觀望氛圍濃厚。

道瓊工業指數早盤一度開高走低,下挫0.22%或72.28點,隨後翻紅上揚0.13%、或42.61點。標普500指數挺升0.48%,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逾1%。費城半導體指數漲1%,台積電ADR下挫0.5%。

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4.9%,雖仍大幅超出聯準會(Fed)的目標,但升幅為連續第十個月放緩,核心通膨也見降溫,給Fed暫停升息的空間。CPI數據發布後,期貨市場價格顯示,交易員預期Fed下月維持利率不動的機率將近90%。

 
蘋果市值驚人 超越上市英企總和 為德股兩倍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蘋果市值目前達2.7兆美元左右,除了穩坐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寶座以外,光是這麼一家公司的市值就超過英國595家上市公司的總值,事實上幾乎各國股市都難以望其項背。

CNBC報導,英國股市是全球第三大股市,規模僅次於美股和日股,但蘋果2.7兆美元的市值高過英國所有上市公司總值(共595家、總市值2.6兆美元),也勝過法國掛牌公司總值(共235家、總市值1.8兆美元),並超越印度上市公司總值(共1,242家、總市值1.4兆美元)。

不只如此,德國股市有255家公司掛牌、總市值為1.3兆美元,蘋果的市值規模足足是德股的兩倍。

這反映出企業若經營有成、且為成長導向,市場會給予極端估值。

投資人偏好科技股和成長股,這也影響到一國股市表現。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高居全歐之冠,股市規模卻小於英國、法國、義大利。部分原因是德國掛牌企業比英股少,而且德股有較多價值導向公司。有鑑於此,德股的市場乘數(market multiple)遠低於美股;市場乘數是指投資人替1美元或1歐元獲利所支付的價格。

 
美4月核心CPI月升0.4% 符合預期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商務部10日公布,4月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升4.9%,低於預期的5%,也比3月的5%低,而與3月比上升0.4%,符合預期;剔除能源和食物價格的核心CPI年升5.5%,符合預期,但低於3月的5.6%;月比上升0.4%,符合預期,跟3月也一樣。

彭博資訊初步解讀,核心通膨似乎稍微放緩,給聯準會(Fed)一些暫停升息的空間。

 
要聞
防疫險理賠風暴將落幕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以去年底各家保險業財報,資本適足率低於200%和連兩期淨值比低於3%者,共有七家保險業,包括兩家壽險、五家產險業;金管會表示,五家產險業最晚將在今年底前達標,換言之,從2022年4月爆發的防疫險理賠海嘯,將歷經一年半後,畫下休止符。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11)日將赴財委會對「國內保險業資本適足率、淨值比及營運情形和改善計畫」做專案報告。

據報告指出,去年底共有七家保險業財務比率低於法定標準,金管會已在今年3月底請這七家公司,需在一個月內提增資、財業務改善計畫。

五家產險業中,兆豐產2月底完成60億增資後,已讓資本適足率回升到200%的法定標準,富邦產、新安東京和中信產也預期6月底完成增資後,都可達標,和泰產則因有賣地,時間較久,預估今年底前將達陣。

六家主力銷售防疫險的產險業,從去年啟動一波增資潮至今,總計增資金額已上看至少1,450億元。

另兩家壽險業部分,據了解,三商美邦人壽(2867)已增資、賣地、引進其他投資人,宏泰人壽也規劃賣地,以提升適足率達法定標準。

產險業則因防疫保單鉅額理賠,2022年大虧1,905億元,一年吃掉了產險逾20年的獲利。

金管會表示,因應國際經濟金融情勢劇烈變動,及疫情影響,已採取六項協助保險業措施。

三項是協助產險業,包括允許產險業可視防疫險理賠情況,做重大事故準備金沖抵、可一次全額認列遞延所得稅資產,及居家照護融通額可減計提安定基金,以降低增資壓力、減輕虧損。

另三項是幫助壽險業,包括實施外匯準備金新制、准發行10年以上債券、放寬壽險業附條件賣回債券種類,藉以緩解壽險業現金流壓力、穩住獲利。

 
台新創投入股全盈支付
記者齊瑞甄、李秉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近期泰山入股街口消息沸沸揚揚,而由台新金(2887)旗下台新創投也悄悄投資1.6億,入股成為全盈支付的第三大股東,僅次於全家及玉山銀行的第三大股東,全盈支付表示,本次台新入股,除了財務投資,也會帶來新的合作。

台新金表示,入股消息屬實,不過詳細入股內容和考量細節要等到5月底左右才會對外說明,至於為何挑在5月底的時間點,也僅表示為雙方默契,屆時會向大家說明。

同時背靠玉山及台新兩家金控,是否讓全盈在結合金融消費圈上占據極大優勢? 全盈支付副總經理唐蜀茜解釋,台新金是由旗下創投投資,玉山金則是子公司銀行入股,直接說背靠金控並不精確,不過確實能透過兩家金融企業的入股,在建構如保險、ETF等微金融商品時,更加方便,也能接觸不同的會員場景,並反饋全盈獨特的支付環境,但唐蜀茜也強調,此次台新創投主要為財務支援,主要經營主導權仍掌握在全盈手上。

這次台新創投對全盈挹資1.6億,唐蜀茜表示,可說是「親上加親」,無論全盈支付還是大股東全家,都與台新有十分密切的合作關係,這次子公司入股,相信將來合作可以更加緊密,唐蜀茜進一步表示,除了原先已有與台新的合作行銷活動,也將於本月推出合作的微金融商品,力圖從日常生活支付場景擴展至金融生態圈。

除新產品推出,全盈支付表示,先前提及的電子支付嵌入銀行App,將會如期在今年第2季至第3季上線。

 
國壽躋身國際保險品牌榜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際品牌顧問公司Brand Finance「2023年全球百大最有價值保險公司品牌(Insurance 100 2023)」排行榜近期揭曉,國泰人壽是唯一連續九年入榜之台灣保險公司,更一舉拿下台灣保險品牌龍頭寶座,全球排名第31名,台灣第一。國壽同時名列Brand Finance「全球十大最強保險品牌(Top 10 Strongest Insurance Brands)」第八名,是台灣唯一入選保險公司,繼日前獲「2023模範保險公司獎(Celent Model Insurer Award)」後再傳捷報。

Brand Finance每年針對全球知名保險公司品牌進行調查,以全面向的評比,包含財務績效、永續經營及利害關係人連結度,並考量品牌對企業績效影響等層面進行各項評比,藉由國際客觀第三方的評價,根據保險品牌價值(Brand Value)進行全球排名。國泰人壽連續九年入榜「全球百大最有價值保險公司品牌(Insurance 100)」,在在肯定國泰人壽全方位公司經營的優異表現。

除了計算品牌價值,該項報告亦依據行銷投資、利害關係人權益和業務績效等面向計分,進一步評比各家保險公司的品牌實力(Brand Strength)。報告顯示,國泰人壽以AAA-等級位列「全球十大最強保險品牌(Top 10 Strongest Insurance Brands)」第8名。Brand Finance表示,此份利害關係人權益評估符合ISO 20671品牌評估標準,且納入來自全球38個國家和31個產業、超過10萬名受訪者的原始市場研究數據。

國泰人壽屢獲國際機構肯定並持續精益求精,經專業市調機構之品牌調查發現,國壽相較同業在「人壽保險領導品牌」與「集團資源豐富」兩項,普遍獲得民眾肯定。深耕台灣一甲子,國泰人壽業界龍頭、專業且穩重的形象深植人心,近年更透過數位服務體驗走進客戶心坎,讓民眾認同公司的數位轉型與持續進步。此外,國泰人壽2022年NPS(Net Promoter Score淨推薦分數,代表客戶願意向其他人推薦該公司的指數)高達29.2%,連續三年正成長,在疫情下仍獲得好成績。

 
陽信銀 前四月每股賺0.56元
記者齊瑞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陽信銀行自結今(2023)年4月份單月稅前盈餘4.42億元,前四月累積稅前盈餘18.61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56元。4月底總資產6,978億元、淨值431億元,比去年同期年增6%、15%;另逾放比0.15%、備抵呆帳覆蓋率854.93%,資產品質良好。

惠譽信評(Fitch Ratings)於4月20日確認陽信銀行國內長期信用評等「A(twn)」,短期信用評等「F1(twn)」及評等展望「穩定」。

陽信即將在新總部大樓成立高端私人銀行,招募高端財富管理顧問及區域理財督導,邀請具有私人銀行團隊或財富管理相關業務經驗五年以上菁英加入。該行持續擴大並優化財富管理陣容,預計於全國各分行增加150名理專,職缺詳情可至陽信銀行官網查詢。

陽信銀行長期深耕台灣,為落實永續經營之理念,由目前106家分行,將持續擴增至108家,因應業務快速成長,積極招募台北、高雄地區優秀經理人,年薪上看250萬元以上,凡具銀行業務經驗及有展業能力曾任分行經理,不分性別年齡,歡迎有志一同之菁英人士加入。

 
瓦城全球布局 啟動30500計畫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疫情平息,前進海外成為餐飲業發展新重點。瓦城(2729)董事長徐承義昨(10)日宣布啟動「30500」計畫,以深耕台灣,布局全球為核心策略,除持續在台積極展店外,將以美國市場作為全球布局首站,目標在2030年達到全球30個品牌、500家店。

其中,明年第2季將開出美國首店,計畫落腳南加州洛杉磯,未來也將在美國設立資源運籌中心,以利達到2030年美國100店的目標。

徐承義表示,如果不是碰到疫情,瓦城美國店早該開了,但現在看美國市場又比三年前更有信心。瓦城將以泰國菜出發,鎖定加州做為進入美國前三年的展店地區。

他分析,加州人口超過3,900萬人,全美6,200家泰國菜餐廳,有2,000家店在加州,這對瓦城來說是很好的機會,當地泰菜餐廳幾乎都是小型餐館,並無大型連鎖業者,而瓦城的核心競爭力是「東方爐炒連鎖化系統」,且旗下不少品牌皆已具備國際化、規模化的DNA,未來只要成功切入市場,後續就可快速複製。

瓦城預計明年第2季在美國開出首店後,2024年目標開出三家店,2025年再開七家,規劃在店數達到六家時建置「資源運籌中心」,負責食材洗滌、切段等前置作業,目前規劃是2,000坪左右的廠房。待加州展店達到一定規模後,瓦城也評估到美國東岸發展,進軍美國看的是整體市場,而非鎖定單一地區。

徐承義坦言,美國開店成本高,尤其都是找蛋黃區的商場,租金和人事成本十分可觀,但美國所得高、物價高,不少中餐館的客單價落在50美元,瓦城將客單價鎖定35至40美元,雖是台灣的一倍,但在美國市場相當有競爭力。

他強調,進軍美國不僅是做華人的生意,還包含當地白人,泰國菜近年已逐漸為當地市場所接受,不少排隊的泰式餐館裡面幾乎都是白人,口味上也和台灣十分相近。

除放眼國際市場,瓦城也將加速拓展台灣市場版圖,今年預計開出18家新店,包含九家時時香、四家瓦城、二家非常泰、一家1010湘,還有7月首次插旗台中的樂子the Diner,以及預計第4季亮相全新泰式餐飲品牌,集團店數目標雙位數成長達158家。

 
華航增購八架787客機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華航(2610)因應後疫情時代日益暢旺的客運市場,昨(10)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以自購方式,將八架波音787-9客機選購權轉為確認訂單,預計2026年起交機,規劃派飛區域、紐澳及長程航線。

華航在2022年8月決議訂購16架波音787-9客機,搭配奇異GEnx 發動機,預計2025年開始交付,擔綱中運量廣體新世代客機主力,現確認加上八架,整體787機隊將達24架,預計2028年交機完畢,並可視需求評估,轉換為大運量的787-10機型。

華航陸續引進777-300ER、A350-900、A321neo 及787等全新機隊,健全整體營運航網,靈活調度新世代機隊,彈性派飛長程航線、中程航線與區域短程航線,強化市場競爭力;同時積極進行航機汰舊換新計畫,提升營運效益,精進旅客服務。波音787-9客機為旗艦級新世代產品,不論在航機設計、營運效益及產品普及率都具有優勢。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