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小企業首當其衝,尤其5月19日全國進入三級警戒以來,更讓許多中小企業陷入生存困境。經濟日報最新民調顯示,有高達八成的中小企業因疫情造成營收減少,針對政府紓困政策,近九成業者認為沒有幫助或幫助有限,原因以「門檻太高,不符合條件」最多。
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基石,然而,相較大型企業擁有資金、技術、人力上的優勢,中小企業在先天條件上,因應疫情衝擊能力原本就較弱,尤其不少大型企業以出口、或B to B為主,即使台灣疫情蔓延,生意幾乎不受影響;但中小企業多數以內需為主,國內疫情爆發後,營運備受打擊。
有鑑於此,經濟日報特別製作《新冠疫情對中小企業影響調查問卷》,分別就營運衝擊、三級警戒期一再延長、疫苗政策等三面向,來瞭解中小企業在疫情下的現況。
在營運衝擊部分,有高達80.7%的中小企業因疫情造成「營收減少」,62.7%表示「訂單減少」,顯示多數企業營運受到明顯的衝擊;有44%員工工時減少、有13.7%開始實施無薪假,反映疫情也影響就業安定。
值得關注的是,有10.1%的受訪者表示「已有產線停工」,4.7%的中小企業回答「已經歇業」,在疫情籠罩下,企業不得不停工或歇業,一旦疫情繼續蔓延,下一步恐就是倒閉潮。
為了幫助企業度過難關,行政院祭出紓困4.0政策,依據調查,有47.6%的中小企業認為「完全沒有助益」、41.8%的受訪者表示「有幫助,但有限」,只有7%表示「及時雨,大有幫助」。政府的紓困政策,如何能對症下藥,恐需要再檢討。
近九成的受訪者表示紓困政策沒有助益或幫助有限,原因以32.2%表示「門檻太高,不符合條件」最多,其餘原因還包括「被遺漏的紓困孤兒」(25%)、「僧多粥少,搶不到」(11.9%)等。
除了紓困,有69.4%的受訪者希望政府能「減免營業稅」,另有59.3%期待「員工薪資補貼再增加」,57.5%盼能「優先施打疫苗」。顯示稅費減免、薪資補貼仍是中小企業殷切期待的,而施打疫苗才能穩住疫情,有序恢復正常生活。
《新冠疫情對中小企業影響調查問卷》,主要透過公協會發送給其會員公司進行網路民調,調查對象為資本額在1億元以下的企業,調查期間從7月1日至7月12日,成功回收445份有效問卷,填達者所在地以雙北(49%)最多,行業別以製造業(30.6%)最多、批發及零售業(15.3%)居次;公司經營年數有74.2%超過十年;擔任負責人或副總級以上高階主管填答比重達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