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單身世代,一個人已是趨勢,但一個人變老卻充滿了挑戰。
知名YouTuber、台日混血的「鈴木」徒步環台,在他發布的影片中,有一天回到媽媽故鄉屏東鄉下探視九十二歲獨居的阿公。
阿公初時不認得他,經與媽媽視訊認證,原本一口客語的阿公秒切換日語。鈴木問候阿公,阿公說自己身體健康,但希望有一台代步三輪車,鈴木送上阿公喜歡的紅豆麵包當作伴手禮。
92歲阿公:老後仍要工作
身為砧板師傅的阿公信奉「活著就是要動」,與孫子相認之後,第一句話就是「你現在有工作嗎?」阿公再三強調,「一定要有工作,身為男人必須要有工作」,還說自己因為一直工作,所以身體健朗,甚至在小本子上寫著「老後仍要工作」等字句。
鈴木當睌原本要睡阿公家,卻被老鼠走路的聲音嚇到,半夜去便利商店過一夜。隔天鈴木重回阿公家,阿公非常惦念孫子,但鈴木接下來要繼續徒步台灣的旅程,阿公拄著拐杖送他出門,依依不捨。鈴木一直回頭揮手,在公車站等車回屏東時,也說一定要再找時間回來看阿公。
鈴木探視阿公的影片逾七十萬人點閱,也有電視台報導,獲得極大回響,也引發了一些討論。
祖孫互動感人,鈴木離開阿公的畫面讓人不捨落淚,但也有人指責,認為阿公居住環境不佳,家屬未善盡照顧責任,至少該請照服員或協助打掃環境等;還有人批評,阿公想要代步三輪車,結果金孫只送了紅豆麵包。
需家人配合 也需支援系統
一個人變老已成趨勢,但從鈴木阿公的例子不難發現,一個人想獨居,需要家人的配合與尊重,家人可能因此被批評不孝,壓力不小。也有些事情可能力有未逮,需要他人協助,例如打掃環境,需要代步車等,一個人的老後需要支援系統。
討論熱烈,連鈴木的母親也來回應,解釋孩子成長環境中沒有老鼠、蟑螂,所以不怪他去便利商店過夜。也說鈴木一直認為自己有個了不起的外公,高齡仍然堅持工作的信念非常難得,感謝兒子的影片為父親留下紀錄。
但她也說,父親獨居是他自己的選擇,雖然帶給家族擔憂和不捨,「但是他自己的人生、我們就尊重他的決定」,目前已有照服員定期到家,家人常常輪流回去看他,也幫老人家改善居家環境,目前沒有老鼠出沒了。
為老後做準備 40歲就開始
「獨居是人生的一種選項,不應標籤化、問題化」,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表示,許多人一聽獨居老人,常聯想到可憐、孤單、沒人照料等,這是一種汙名化,如果經濟無虞且身體健康,「一個人」不該與可憐、沒人愛等負面標籤畫上等號。
靜宜大學社工系退休教授紀金山創立好好園館,讓跨世代體驗共居,他持相同看法,一個人生活的重點不在於「有沒有房子住」,而是「有沒有人關心你」。
對於一個人,紀金山給了一個符合時代意義的詮釋,「獨立是可以一個人搞定生活所需,包括健康及經濟,但獨居不等於孤獨、孤老,應該好好過日子,迎接各種挑戰」。
「年輕時就應妥善理財投資、培養興趣,為老後準備」。年逾四十的上班族必須定期接受勞工健檢,陳正芬建議企業主協助經濟健康檢查,讓員工瞭解現階段財富、投資及保險能否撐起老後人生;也請大家正面看待一個人的老後,尤其自己能夠不成為子孫們負擔,應該開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