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最快春節後降級 未來疫苗擬每年打2劑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客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2/12/31 第803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焦點新聞
社會新聞
兩岸新聞
 
今日頭條
新冠最快春節後降級 未來疫苗擬每年打2劑
記者楊雅棠、沈能元、鄒尚謙、許政聯合報

三年前的今天,中國大陸武漢傳出不明肺炎,揭開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的序幕;我國針對武漢入境班機實施登機檢疫至今,抗疫屆滿三周年,全民期待真正的正常生活到來。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接受本報專訪表示,指揮中心降級或解散由行政院決定,但可先調降新冠傳染病類別,預計春節後執行,防疫工作即將轉為常態化。

總染疫人數逼近九百萬

二○一九年十二月卅一日凌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半夜睡不著,發現網路盛傳武漢有病例確診SARS,因此將消息於疾管署群組公告,並提供給中國大陸和世界衛生組織(WHO)。

三年來,一路從指揮中心升級、封鎖邊境,到今年染疫人數近九百萬,但終於邊境解封、室外脫口罩,全民與病毒共存,疫情可望即將走入尾聲。

疫情帶來新日常,包括新冠疫苗成為常規疫苗?王必勝表示,若疫情流感化,可能需定期接種疫苗,必須擬定新年度接種計畫,包括打哪一種疫苗、哪個廠牌、間隔多久等;這些問題需考慮病毒變異情況,但依現有病毒、疫苗資料,推估一年需打兩劑,以mRNA疫苗為主,屆時傾向長者、高風險族群公費支應,其餘民眾自費接種。但疫苗要自費,牽涉是否有藥證,未來不再以EUA方式進口。

新冠肺炎是第五類傳染病,民眾關心何時降為第四類?王必勝表示,指揮中心更重視實質作為,包括調降後的通報定義,現在所有確診病例都要通報,未來規畫只通報住院的中重症患者;國內正開始第三波疫情,上升得很快,但預期下降也快,希望過完春節處理這件事,也會參考WHO或美國是否解除國際關注公衛緊急事件(PHEIC)。

是否解除警戒 各走各路

中國大陸日前才將新冠肺炎更名,並從明年一月八日起不再納入檢疫傳染病管理,王必勝表示,其他國家是否解除公衛緊急事件只能作為參考,「大家各走各的路」;歐美疫情走了許多波,雖然沒有公開說明,但類似更改通報、降級的措施已經進行,台灣有自己的處理節奏,以「穩健開放」為目標。

疫情流感化 最怕變異株

指揮中心何時解散?王必勝之前說,需達到「疫情流感化」和「防疫工作常態化」。

他解釋,疫情流感化主要看致死率或重症比率,現在新冠肺炎仍是流感的十到廿倍,但在病毒未變異的情況下,隨自然感染或疫苗覆蓋率增加、免疫力上升,兩者會愈來愈接近,只是最困難的就是「無法控制病毒變異」。

防疫工作常態化則與疫情流感化息息相關,除了疫苗外,抗病毒藥物準備、給藥方式等,也都需要常態化。未來只通報重症,輕症、無症狀者應透過血清抗體監測疫情狀況;包括藥物緊急採購、房舍徵收等,都必須回歸傳染病防治法,這些工作都在進行中。

王必勝表示,疫情日漸趨近流感化,防疫工作常態化準備中,指揮中心的存在就是協助特殊工作成常態,「不能說解散後哪些事不能做,那就麻煩了」。

王必勝笑說,「兩千三百萬人最想解散指揮中心的是我」,但指揮中心解散是行政院職權,所以各項工作銜接、準備後,調降新冠肺炎傳染病類別是關鍵步驟。

 
TOP
專題
抗疫三周年/後新冠時代 醫院防疫恐後繼無人
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聯合報

全民抗疫三周年,醫護人員守住醫院、感染管控工作,功不可沒。但專家示警,我國感染科專科醫師報考人數逐年下滑,許多醫學中心一年新進不到一位醫師接受感染專科訓練,未來新冠疫情常態化,政府應協助醫院面對三大挑戰,包括是否嚴管感控、民眾是否容忍院內感染、補助醫院經費執行感染管控。

疫情期間凸顯感染科重要性,但我國現行醫療體系中,感染科醫師執行感染控制、抗生素管理等任務,沒有健保給付,影響績效,時常淪為醫院檢討對象,使新進醫師對感染科卻步,衝擊台灣後疫情時代。感染科專科醫師報考人數從二○一○年的四十六位到去年僅剩廿位醫師報考,如未積極改善相關制度,恐面臨後繼無人的防疫危機。

感染症專家、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指出,各國狀況不同,美國醫療收入充裕,同項目收費「跟台灣價差卅倍」,當然有錢可以做感控,而日本、韓國則會編列預算提供醫院做感控經費,但國內醫院經營辛苦,目前僅利用評鑑要求醫院做好感染管制,「政府要求做新冠感染管制、監測、調查時,應思考挹注醫院相關經費。」

黃立民也提醒,現在為避免院內感染採取嚴格感染管制,包括住院前篩檢、設置專責病房等,若要回歸醫療常態,當健保不再給付相關費用時,民眾是否得負擔三至四千元PCR費用,衛福部未來能否容忍院內感染,而進一步調整現行制度,必須納入政策思考。

黃立民預估,從嚴管到恢復常態,至少要一至兩年的過渡期,當未來不再以專責、專區隔離新冠病人,僅以呼吸道隔離,民眾就醫時一定有感染風險,免疫力較差的患者,若在院治療不小心感染新冠,送至加護病房、插管治療,還可能有生命危險,恐引發糾紛。

黃立民表示,未來民眾住院時,要了解自己也是醫院感染管控一員,不可隨意汙染環境、聊天,家屬與訪客有症狀也不應貿然探病,「不發生院內感染是理想,但短期內做不到,大家必須接受這件事」。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目前新冠致死率約千分之一至二,仍高於流感,今年流感病毒開始流行、元旦及過年連假接連而來,醫院仍有極大壓力,但民眾對防疫已有基本知識、行為及態度,建議政府建置資源,保護高危險族群,不必再用嚴刑峻法限制人民。

 
TOP
抗疫三周年/防疫政治化 靠國民素質守住
記者陳雨鑫聯合報

新冠病毒蔓延三年,成為廿世紀人類歷史重要篇章,隨人類對新冠病毒愈來愈熟悉,全球多個國家早在去年就開始與病毒共存,台灣十月開放邊境,至今未滿三個月,仍是個「與疫共存」的菜鳥,加上中國開放增加全球解封變數,前行依舊充滿挑戰。

回顧過去一年,指揮中心記者會如舊報數,管口罩、管社交距離,國內疫情變化與分析幾乎沒太大變化,記者會上回應最多的大概是政治題,從指揮中心前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參選,到王必勝接下指揮官後澄清高端各項事宜,幾乎都與疫情無關。

綜觀今年整年度指揮中心的表現,關鍵字大抵是「政治」、「高端」以及「各種否認」,指揮中心與疫情之間的關係,似乎早已斑駁模糊。

台灣防疫策略一直是指揮中心最引以為傲的政策,特別是戴口罩,在國際上總被「呵咾甲會觸舌(台語,意指讚美到嘖嘖有聲)」。不過戶外口罩令十二月起解除,至今不見太多民眾在戶外拿下口罩,包包中依舊必備酒精,防疫自保的觀念,早在指揮中心強調「自主防疫」前就已養成,台灣防疫最值得驕傲的應是國民素質。

去年底,即有專家建議指揮中心可在今年初退場,一年過去了,指揮中心繼續存在,銜接新冠防疫事項常態化的確是重要工程,希望指揮中心扎實地走完與疫共存的最後一哩路,千萬別只會隔空嗆聲,成為回答政治題的「口語訓練班」。新冠疫情進入第四年,解散應是指揮中心最重要的任務。

 
TOP
焦點新聞
蔡總統:義務役一年 絕不浪費
記者蔡晉宇、顏伶如/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拍板兵役政策,義務役役期延長一年。蔡英文總統昨到澎湖勗勉國軍部隊,重申唯有備戰才能避戰。不過,針對外界關注兵役政策,美方有無施壓,蔡總統日前在記者會上強調「沒有」,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思博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卻稱今年七月與蔡總統見面時,列舉台灣應做的事,包括延長兵役至少一年。

該訪問也讓「台灣有無美方壓力」再度被討論。對此,黨政人士昨表示,該議題蔡總統已堅定地回應「沒有美方壓力」,相關炒作應適可而止;不諱言美方態度的確是樂見我國役期恢復到一年,但整個決策過程是以我國國防需求為考量,無庸置疑。

總統蔡英文廿七日召開國安會議,宣布義務役服役時間將從四個月延長到一年。蔡總統昨到澎湖勗勉國軍部隊時,重申「唯有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蔡總統指出,在新制下,當兵這一年,絕對不是浪費一年,而是用這一年的時間,學習到更能生存、作戰、救人的技能,更有能力守護家鄉與家人。

近日共機、共艦頻繁擾台,澎湖位處前線防務工作吃重。蔡總統強調,和平所仰賴的,就是堅實的國防,政府和國軍會持續強化國防戰力與韌性,展現保家衛國的決心,「說到就一定做到」。

賴:要守衛台灣 非反攻大陸

副總統賴清德副總統昨出席全國保全日活動時則表示,台灣整軍經武,提高戰備力量,目的不在反攻大陸,是在守衛台灣的主權,捍衛憲政體制,保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這是最主要目的。

川普時期國防部長艾思博接受彭博電視「權力平衡」節目訪問時說,他今年七月訪台期間曾與蔡英文總統見面時,「列舉了一些我覺得他們應該要做的事情」,例如大幅提高國防預算、延長兵役到至少一年,以及增加存糧與武器庫存。艾思博訪台時已卸任,他說,中國威脅整體區域政治秩序,最糟糕的假設是中國透過海路侵略台灣。他認為,台灣面對潛在的中國侵略威脅「準備不夠」。

 
TOP
朝野持續逼宮 蘇揆:從不戀棧
記者林縉明、歐陽良盈、劉星君、張聯合報
民進黨敗選後內閣改組聲浪未歇,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受訪時表示,作為行政團隊一分子,選舉慘敗應該負起責任;對於行政院長職務,他從不戀棧。曾神準預估台灣大選的日本「神人級學者」小笠原欣幸則在臉書直指民進黨選後「四大錯誤」,包含慰留蘇內閣、副總統賴清德太快成為接班人、失焦的敗選檢討、矛盾的抗中保台。

蔡政府將在明年一月十三日立法院本會期結束後啟動內閣改組,黨內諸多揣測。蘇貞昌昨出席「屏鵝公路電纜地下化暨種樹百里計畫完工感恩茶會」,針對內閣改組,他說,選舉提名和選務不是行政院的工作,但是做為行政團隊一分子,選舉慘敗應負起相關責任。

蘇貞昌說,行政院長職務是重擔,他從來不戀棧,也不會去回應無端批評;就如同完成屏鵝公路的電線電纜地下化和種樹,過程中也因交通受阻,多所批評,但他們沒有因批評而收手。「做為行政院長,護國為民是我的責任,至於行政院長的任免是總統的職權」。

民進黨內對內閣持續「隱形逼宮」,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日前提出內閣「團進團出」,高嘉瑜昨再強調,民眾對於施政問題用選票表達態度,民進黨應該要虛心檢討。一名黨內大老則提醒未來一年蘇會「做到流汗、嫌到流涎」,執政黨應有新政局,才符合社會期待。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表示不認同「團進團出」,但她也直言,黨中央已提出檢討報告,卻未看到行政院的檢討報告,這些年政府推動長照、特別預算、地方建設等,卻沒有獲得人民的認同,行政院有必要找出問題。

小笠原欣幸撰文指出,他原本預想這次地方選舉大敗,民進黨會重新整理明年總統大選的政局,但到目前為止一如往昔,民進黨在選後民調的支持率暴跌,和蔡英文總統的態度有關;敗選後,蔡辭黨主席、慰留蘇內閣,政權基本骨幹沒有變動,「這是失敗的」。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蔡英文總統選前曾說「投民進黨就是投蔡英文」,但從九合一選舉可見蔡政府期中考被死當,內閣必須大幅改組甚至全部改組,才符合民意。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表示,內閣成員中有許多不合格、又不願虛心接受監督的官員,若不撤換,恐也只是換湯不換藥,「這是考驗執政黨改革決心的關鍵時刻」。立委邱顯智說,內閣應徹底檢討,如何調整?行政團隊必須自己思考。

 
TOP
「雙衰臨門」自曝確診 館長痛罵高端:就是來玩錢的
綜合報導聯合新聞網

網紅館長陳之漢今(30)日在直播自曝確診,燒還沒退的他帶著鼻音不忘關心時事,開罵高端涉內線交易案,直言「出這疫苗就是來玩錢的」。

28日才在臉書PO文哀悼亡母,館長今在YouTube開直播大吐苦水「雙衰臨門」,原來是他昨晚感到身體不適,拿起家中快篩劑一測後竟然確診。館長表示,昨天晚上一度燒到39度,趕快吃退燒藥後,今天直播前才降到38度,雖然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帶有明顯鼻音,但館長仍覺得「身體現在很舒服」。

另外,打三劑高端的館長即使帶著病體直播,仍不忘關心時事,他提到高端涉內線交易案時難掩情緒,大罵「出這疫苗就是來玩錢的」,事發一天後更沒有任何綠營側翼幫忙護航,「大家都閉嘴了」。

 
TOP
明起陸入境需PCR 王必勝:對岸不解封 疫情走不完
記者楊雅棠、沈能元、鄒尚謙、許政聯合報

一直嚴格動態清零的中國大陸最近宣布解封,成為影響全球疫情最大變數,各國紛紛祭出管制手段,我自明天起,從大陸來的四個航班及小三通入境旅客,一律進行唾液PCR檢驗,以早期偵測新變異株。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說,「中國沒解封,世界疫情走不完」,疫情從武漢開始,期盼也在中國結束。

提到中國突然大開放,王必勝透露自己並不意外,他表示,大陸一開始封控非常成功,避開原始株和Alpha、Delta,但Omicon傳播力強,還是避不掉。他也批評,大陸從十月至今,雖然爭取了一年的時間,但對於提高疫苗覆蓋率、抗病毒藥物等,並未做好準備,有人估計疫情在大陸可能造成千分之一致死率,恐過於樂觀。

王必勝也直言,大陸人口多,且和世界往來密切,一直不解封,世界永遠走不完這個疫情。若兩三個月後,大陸順利度過這波疫情,不產生更嚴重的變異株,世界也就度過危機。疫情「始於中國」,也可能「終於中國」,對世界衛生組織(WHO)來說,也比較有機會解除國際關注公衛緊急事件。

至於大陸疫情對國內的影響,王必勝表示,目前未開放陸客觀光,會從大陸返台、往來者,多為國人同胞,人數較少;比較擔心會有變種病毒,尤其大陸大量人口染疫,病毒變異時間可能縮短,因此明起對大陸來台(不含港澳)旅客採取集唾液PCR。

因應大陸航班旅客加強檢疫,桃機公司已完成採檢區設置。小三通復航在即,王必勝與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至馬祖,在連江縣長王忠銘的陪同下,了解入境旅客動線檢疫作業及連江縣立醫院醫療整備狀況。

 
TOP
拜登簽署法案…20億美元對台軍事貸款預算生效 學者:不贊成動用
台北30日電中央社
戰略學者揭仲今天表示,台灣訓練環境地狹人稠,未來若須動用20億美元外國軍事融資(FMF),應向美爭取國軍駐美國的長期、大型訓練計畫,如同空軍長駐路克基地汲取作戰觀念,進一步提升整體戰力。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2023財政年度綜合撥款法案(FY2023),讓法案正式完成立法,針對台灣的部分,撥款法案編列20億美元預算提供台灣「外國軍事融資」(FMF)貸款,但未納入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2023NDAA)授權提供台灣5年共100億美元的無償軍援。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他不贊成動用20億美元FMF,原因在於美方仍有許多「同意出售但尚未交運」的對台軍售,且國軍近年要接裝許多新式武器系統,若再以FMF軍購新裝備,恐難以訓練。

因此揭仲建議,由於台灣訓練環境地狹人稠,若真要動用,可動支部分金額,並跟美國洽談「國軍駐美國的長期大型訓練計畫」,透過提升交流的層級並長時間接受訓練,以利汲取作戰觀念,進一步提升國軍整體作戰能力。

揭仲說明,基於訓練需求,空軍派遣F-16V(BLK20)戰機長駐美軍在亞利桑納州的路克基地,接受美方戰術戰法等訓練。當年空軍執行此計畫時,海軍及陸軍也盼比照辦理卻遭國防部拒絕,原因在於空軍戰機駐美的訓練計畫,預算支應的高峰是海陸兩軍在台訓練預算加總的兩倍。

針對外界質疑,美國軍援是想賣武器,又順便貸款給台灣。外交部對此澄清,20億美元FMF必須經台美雙方合意,不是強迫推銷,「如果台灣不需貸款,美國也絕不會強迫」,因為美方當初立法目的是希望透過NDAA確保台灣在需要時,可動支上述5年、100億美元額度,並在美國自身預算有限前提下,保留台灣運用資金彈性。

外交部重申,強化國防、保衛家園本來就是台灣自己的責任,政府也會善盡責任,確保投入足夠國防預算,以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

 
TOP
人生列車/告別2022 捨不得說再見
文/陳宛茜聯合報
今年即將落幕,這一年,世界殞落許多燦爛星星。

他們人生謝幕,故事卻正要開始被述說,永遠高掛星空,閃閃發亮。

92歲 陳綢 埔里阿嬤濟貧助學

半世紀前的一場重病,改變了「埔里阿嬤」陳綢的價值觀與人生。她在夫婿大力支持下變賣土地與房屋,號召志工協助建造良顯堂等十三座廟宇。

她不只是蓋廟,還以廟宇為基地濟貧助學、辦義診及輔導青少年,更捐地建屋成立青少年教育園地,廿四小時與孩子生活在一起,成為「埔里人的阿嬤」,被她「帶大」的「乖孫」總能重新走回人生的軌道,完成學業投入職場。

談到自己的教育祕訣,陳綢說:「有責任就有智慧」、「真心就會動人心。」陳綢身上有好幾種癌症、化療幾百次,半輩子活在病魔陰影中,卻把陰影化為陽光,照亮別人的生命。

105歲 賴甘霖 行醫育才奉獻50年

賴甘霖神父可說是台灣最有名的西班牙人。他五十二歲來台,四十年後拿到台灣身分證,不僅成為正港的台灣人,也是台北市第一位以殊勳歸化國籍的外籍人士。

他擁有醫學與倫理神學雙博士,來台初期投入醫學教育,在台大醫學院教授醫學倫理課程,教導醫師尊重生命、也關注醫護人員的心靈狀態,對台灣的醫病關係影響深遠。

賴甘霖神父把台灣當成第二故鄉,高齡百歲仍天天前往醫院探訪病人,用富於感染力的笑聲,將溫暖散播給身邊每個人。

98歲 彭明敏 熱愛台灣對抗體制

總統府前資政彭明敏,因提出「一個中國,一個台灣」及「重新制憲與尊重人權」主張,直指「反攻大陸」不可能實現、台灣有能力建國,一九七○年代從學術菁英淪為階下囚、逃亡海外廿多年,返台後持續從事體制外民主運動。他曾說:「為了愛台灣,我犧牲一生、職業和家庭…但我一點都不後悔,對得起台灣人,我感到很驕傲。」

75歲 廖正豪 掃黑英雄奔走兩岸

法務部前部長廖正豪廿歲通過司法官考試,是全台最年輕的紀錄保持人。他雷厲風行推動治平專案,被民眾譽為「掃黑英雄」。他也訂立亞洲第一部洗錢防制法、並修改寬鬆的假釋規定,奠定刑法、刑事訴訟法修正方向。卸任公職後,他投身公益,致力推動法治教育、關懷受刑人更生保護,奔波兩岸超過上千趟,呼籲兩岸共同打擊犯罪。

87歲 倪匡 開闢華文科幻宇宙

倪匡以衛斯理為筆名寫的小說「鑽石花」,開啟了華文世界科幻小說的時代。「衛斯理系列」在一九八○年代正式引進台灣,擁有古代俠客精神和現代推理能力、卻總是遇到怪事的衛斯理,成為學生幻想世界的精神領袖。倪匡筆下的衛斯理小宇宙,不僅設想奇妙,對外星人、創世紀的各種懸想令人大開眼界,醞釀後繼的科幻作家與科幻文學獎。

倪匡被譽為「華文世界寫字最快的作家」,三小時能創作八千字,一生寫了三百多部小說,不只寫科幻,還寫武俠小說、散文更是一絕,曾擔任五百多部電影的編劇。

他和古龍、金庸是至交,曾為金庸代筆「天龍八部」、為古龍代筆「絕代雙驕」。「衛斯理系列」本來定位為現代武俠,但因倪匡自認寫武俠寫不過兩位好友,決定轉調成科幻,反而開闢了新天地。倪匡去世,象徵著三人江湖豪俠式的友誼,與香港那個詩酒風流、書劍江山的時代,正式結束了。

85歲 西西 解放香港認同

香港回歸後,作家西西出版小說「我城」,將城市當作身分認同象徵,認為「香港人沒有國籍沒關係,但有城籍」,解放了困惑於「我是中國人還英國人」的香港人。她即使以娃娃屋、布熊為主題,思考的都是香港與中英兩國文化認同,影響深遠。

94歲 文夏 台語歌活歷史

一曲「黃昏的故鄉」,文夏的歌聲讓許多海外台灣遊子淚流滿面。他中學赴日學聲樂與作曲,廿歲完成第一首台語歌曲「飄浪之女」、廿八歲錄台語唱片,卅三歲組「文夏四姊妹樂團」,是台灣首個流行偶像樂團。當時限制電視一天只能播兩首台語歌曲,文夏和四姊妹主演台語歌唱片「台北之夜」,首開主角隨片登台、全省巡演風潮,打破台語歌曲傳播限制,帶動歌唱片潮流,文夏也成為影歌雙棲巨星,拍十一部電影、寫一千兩百多首台語歌,一生等於一部台語歌歷史,奠定「寶島歌王」地位。

72歲 顧寶明 喜劇詮釋人生層次

從綜藝節目演短劇走紅,再以舞台劇「暗戀桃花源」中的「袁老闆」奠定喜劇一哥地位,人稱「寶哥」的顧寶明舞台上搞笑逗趣,讓丑角散發人生不同層次、笑聲中帶著喜怒哀樂,台下其實嚴謹到一絲不苟。果陀劇團創辦人梁志民說,顧寶明深信「沒有寫實基礎的浮誇,都不是好的喜劇」,專注於台詞與動作的動機,再荒謬的台詞到他口中都變得極真實,讓人忍不住發笑。

100歲 常楓 演戲70載雙金影帝

在戲劇界被稱為「常爸」的常楓,演活電視劇中溫暖親切的父親,走進台灣人集體記憶。

常楓生於哈爾濱,廿歲迷上戲劇,開始演戲,來台後加入了空軍大鵬話劇隊,一演就是七十多年,得過金馬、金鐘獎,更在九十六歲時憑講述老兵思鄉的「拂鄉心」,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史上最年長影帝。

67歲 黃文擇 布袋戲八音才子

「八音才子」黃文擇是霹靂布袋戲的首席聲演大師,口白生涯逾四十年,用多變聲線詮釋逾四千名角色,並成功塑造出素還真、葉小釵等經典人物,吸引許多人愛上布袋戲。他與其兄黃強華不斷創新,將布袋戲推上國際舞台,年初上映的電影「素還真」便有黃文擇精彩口白,也是他完美的謝幕。

88歲 林毓生 一代思想史家

中研院院士林毓生是研究近現代中國思想史的重量級學者,對自由主義在中國的前途提出華文世界從未觸碰的關鍵議題,是台灣最早談「公民社會」的學者。林毓生認為公民社會必須建立秩序、但建立秩序時也必須避免威權入侵,這兩大核心思想,是他留給台灣的重要思想遺產。

72歲 胡台麗 記錄原民影像

胡台麗身兼人類學家、策展人、作家與紀錄片導演,堅持文字與影像並重,以拍攝紀錄片方式進行人類學、民族文化研究,創立「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開拓民族誌影像交流的平台,讓不同族群進行多元對話、相互理解,從婦女到原住民、榮民、土地等議題,皆扮演領路人的關鍵角色。

81歲 曾永義 戲曲顯學推手

曾永義是台灣以戲曲研究成就當選中研院院士的第一人。

曾永義自一九八○年代起投身台灣鄉土與傳統藝術的維護發揚,著作等身,同時經常赴國外知名大學進行交流,不僅提升民族藝師的地位,也為國內外劇團創作劇本,將戲曲研究發展為超越華人世界當代傳統藝術文學的「顯學」。

▌延伸推薦:

2022與他們的漫長告別:從英女王、江澤民到倪匡、陳綢阿嬤...

 
TOP
點亮「智慧的燈」 華嚴辭世享嵩壽100歲
記者何定照/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名作家華嚴12月10日病逝於台北市振興醫院,享嵩壽100歲。她35歲時以長篇小說「智慧的燈」一炮而紅,畢生著作共27部,其中「蒂蒂日記」等多部作品改編為影劇,文訊社長封德屏表示,華嚴不斷創新挑戰小說形式,是她突出於一般大眾小說之處。

華嚴本名嚴停雲,1922年生於福建。她是西學大師嚴復的孫女,板橋林家林爾康的外孫女,大姊為嚴倬雲,大姊夫是鹿港辜家的辜振甫。承襲兩大家族血脈的華嚴,自幼就熟悉古文詩詞與佛典,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也是在此學生時代的戀情,化為「智慧的燈」故事梗概。

「智慧的燈」當時以一段男女學生戀情風靡大眾,半世紀後,近90歲的華嚴才以「迴夢約園」揭開「智慧的燈」隱藏的謎,坦言自己就是女主角化身。原來小說中年輕戀情終結的真相,是因男方被中共吸收,而華嚴因家世背景被認為「正藍」,男方因此告別。

華嚴在現實人生中的「男主角」夫婿,則是著名報人葉明勳。華嚴的女兒、柏克萊加州大學歷史系傑出講座教授葉文心撰文表示,母親在「智慧的燈」後的「蒂蒂日記」、「花開花落」等多部長篇小說,都有與父親一路走來、子女們逐漸長大的影子。

葉文心說,母親的感觸來自實際生活,筆下的世界是以時裝人物為主的現代素描。「蒂蒂日記」的若干場景,取材自女兒們的生活圈;「神仙眷屬」則捕捉逐漸步入空巢期的老夫老妻。小說中也可看到隨著台灣政經社會轉型而轉型的家庭結構與人際關係。

葉文心也指出,華嚴大半生籠罩在戰亂的陰影下,長年思考的並非鴛鴦蝴蝶故事,而是對韓戰等重大事件的關切。在「短文集」等自傳性文字,則可看出華嚴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嚴復生平乃至板橋林家種種。葉文心認為,文字可說是母親畢生寄託,若還有其他,就是佛理。華嚴筆名就源於「華嚴經」。

封德屏表示,有些人以為華嚴寫大眾小說,其實她一直追求創作方法及體裁的創新。「蒂蒂日記」以日記體裁寫成,「鏡湖月」挑戰書信體,「神仙眷屬」更挑戰全篇對話構成。1999年她更挑戰「玻璃屋裡的人」電視劇本,可說終身都在創新。

華嚴跨各領域創作成果豐碩,曾獲國家文藝協會榮譽獎,「蒂蒂日記」改編的電影則獲金馬獎多項大獎。以華嚴為題材的長短論文、書評等文字超過300篇,以華嚴作品為研究對象的碩士論文與學術論文集達6部。華嚴家屬表示,家祭之後,將把骨灰植存於法鼓山。

▌延伸推薦:

名作家華嚴辭世 女兒:媽媽光耀依然灑在門庭

 
TOP
社會新聞
高端內線至少5件 張世忠認罪交保、衛福部委員涉案
記者張宏業、李隆揆/台北報導聯合報

調查局偵辦高端內線交易案、母公司基亞非常規交易案,前天搜索約談基亞董座張世忠共十八人到案,士林地檢署漏夜偵訊後,張世忠等人坦承有內線交易,檢方昨天清晨依違反證交法命張世忠卅萬元交保,其胞妹張姿玲(基亞董事)及丈夫黃子亮(統創建設總裁)各五十萬元交保;調查發現,高端至少涉及五至八起內線弊端,跨年後恐有第二波偵辦行動。

檢調約談對象包括台灣「抗癌超級戰將」劉滄梧與妻子施庭芳,劉訊後請回,施十萬元交保;高端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陳燦堅好友王信雄五萬元交保,基亞前財務長歐朝銓涉非常規交易,以十萬元交保,其餘人請回;陳燦堅先前已被調查局約談過,沒有列在這波約談名單。

張世忠過去是泌尿科醫師,張姿玲在大學就接手父親事業,成立云辰電子,夫婿黃子亮是統創建設總裁,三人共同成立基亞與高端公司。陳燦堅曾是房地產開發商,八里地標「福星地中海」,便由陳燦堅家族開發。劉滄梧曾任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目前是衛福部全民健保爭議審議委員會委員、食藥署罕見疾病及藥物審議委員會委員。

據了解,全案共分為高端內線交易、基亞非常規交易兩部分偵辦。內線交易部分,檢調追查發現,高端自二○二○至二○二一年間,至少涉及五至八次利多看漲、利空避險的內線弊端,但張世忠、張姿玲等人獲利金額並不高,大約在數萬至數十萬元之間,相關人均自白犯罪,願意在偵查中繳回不法所得,希望未來能爭取輕判或緩刑。

高端疫苗從疫情爆發以來股價劇烈震盪,目前檢調鎖定偵辦的時點包括衛福部核准高端疫苗專案、高端宣布終止與馬來西亞MGB公司備忘協議、高端宣布與美國國衛院合作開發疫苗等。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質疑,金管會已九次移送資料給檢調,檢調卻在選完才動作,質疑有政治力介入。士檢澄清,「金管會已九次移送」是不實訊息,檢調過去一年半深入過濾分析,時機成熟才搜索,並非近期才有偵辦動作。

 
TOP
合庫前董座廖燦昌助潤寅詐貸4.6億 檢求重刑
記者蔣永佑、張宏業、林縉明/台北聯合報
潤寅實業負責人楊文虎、王音之夫婦犯下四七二億史上最高金額詐貸案,兩人雖入監服刑,但北檢追查發現,時任合庫董事長廖燦昌竟施壓下屬盡速通過授信、撥款,甚至配合潤寅提高授信額度,造成合庫二點九億元呆帳損失;另台企銀分行業務劉麗雪同樣配合潤寅超貸,造成台企銀有四點六億元呆帳,檢方昨依違反銀行法特別背信等罪起訴廖、劉共十四人。

檢方痛斥廖燦昌罔顧公司治理及金融秩序,僅因私人情誼,多次配合潤寅需求施壓下屬,明知潤寅集團已有還款來源非買受人的交易異狀,仍無視鉅額授信風險指示下屬撥款,犯後更否認犯行,以分層負責及尊重下屬專業為由卸責,毫無悔意,建請法院從重量刑。

廖燦昌二○一七年因慶富案下台,二○一九年四月擔任第一金控與第一銀行董事長,行政院長蘇貞昌當時稱「用人唯才」,廖前年七月因涉案遭起訴後請辭。對外界質疑,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昨說,慶富案是國民黨執政舊案,時任合庫董座廖燦昌並無違法事證,後續再任用廖擔任公股銀行董事長,資格上與法律上並無不妥,外界所謂廖燦昌涉入慶富案仍受重用,與事實有所出入;廖前年遭起訴後,政院立即要求辭去第一金控董座,並無包庇,更要求執法機關嚴辦嚴查。

北檢偵辦遠航掏空案期間,查出廖燦昌將公股銀行資金供作私人交際人情,配合董事長張綱維需求,無視授信規章與鉅額授信風險,以董事長之姿施壓基層作業人員違法放貸遠航,導致虧損。檢調搜索扣押廖燦昌手機鑑定,發現廖與王音之有放貸的對話紀錄,加上王供出實情,確認廖有違法放貸。

同案起訴包括時任合庫副總經理黃伯川,授信管理部協理陳世卿及程天祥,授信管理部第四科科長吳援才,授信管理部第四科副科長董芳蘭,授信管理部第四科經辦楊智慧,雙連分行經理陳淑華、陳秀貞、李□美、江惠芳,雙連分行襄理陳敏祥,雙連分行專員莊雅萍。

檢方調查,廖燦昌在台企銀董事長任內常接受王音之致贈的高級水果,廖於二○一四年轉任合庫後,王女也轉向合庫貸款;二○一六年間,廖召集授信管理部主管黃伯川、程天祥、雙連分行人員開會,指示潤寅、潤琦授信案盡速通過。

 
TOP
兩岸新聞
中俄視訊峰會 習:共禦外部勢力
記者陳政錄/北京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與俄羅斯總統普亭視訊會晤。習近平說,中俄雙方要在國際事務中密切協調配合,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加大相互支持,攜手抵禦外部勢力干涉破壞,並指中方將繼續在烏克蘭危機秉持客觀公正立場。普亭則稱,俄方「堅定支持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據大陸央視新聞,習近平對普亭表示,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俄應始終堅守合作初心,保持戰略定力,加強戰略協作,堅持互為發展機遇、互為全球夥伴,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

習近平指出,中俄要繼續推動兩國經貿、能源、金融、農業等領域務實合作,推進口岸等互聯互通設施建設,拓展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合作、推動人文交流深化等。在近期大陸調整防疫措施之後,習提到,願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各國有序恢復人員的正常往來。

習還暗批美國稱,中方願和俄方以及全世界所有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進步力量一道,反對任何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堅定捍衛兩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

習強調,中俄雙方要在國際事務中密切協調配合,繼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各方增進團結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加大相互支持,攜手抵禦外部勢力干涉破壞。中方願和俄方共同推進金磚國家擴員,壯大金磚國家力量。

據大陸央視,普亭對習近平說,俄方「堅定支持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他期待和中方密切交往接觸,積極推進各領域合作。

雙方還就烏克蘭危機交換意見,習近平說,中方注意到俄方表示從未拒絕以外交談判方式解決衝突,對此表示讚賞。中方將繼續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為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

另據法新社報導,普亭在會談中渴望加強俄中軍事合作,向習近平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加強俄羅斯及中國武裝部隊間的合作」,同時讚揚俄中當局為對抗「西方前所未見施壓及挑釁」所做的努力。此外,普亭也提到,他期待習近平於明年春季到俄羅斯進行國是訪問。

 
TOP
秦剛接替王毅出任中國外長
德國之聲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中國央視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30日簽署主席令,免去王毅兼任的外交部部長職務,任命秦剛為外交部部長。主席令稱,這一任免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於12月30日做出的決定。

1966年出生的秦剛是天津市人,畢業於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政治系。上世紀80年代末,秦剛步入外交系統,90年代開始多次被派駐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工作,官至公使。2005年,秦剛開始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並兼任外交部發言人,2011年接替馬朝旭出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

2017年4月起,秦剛擔任分管拉美地區事務和新聞、禮賓工作的外交部部長助理,2018年9月升任外交部副部長。2021年7月,秦剛正式接替崔天凱,擔任中國駐美大使。

據財新網報道,在秦剛駐美的不到兩年時間裡,全球新冠疫情危機尚未消退,國際經濟、金融、能源危機接踵而來,俄烏沖突持續發酵。“面對動蕩的國際局勢和復雜的中美互動局面,作為中國駐美大使的秦剛頻頻現身美國各類媒體平台和公共活動,承擔起了溝通中美兩國各層面認知,向美國各界闡釋中國內外政策走向及中方在烏克蘭危機、台海問題等熱點議題上立場的角色”。

今年以來,秦剛就烏克蘭戰爭及中國立場的發言多次引起關注。他3月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署名文章,闡述《我們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其中強調中國“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尊重和保障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稍後他接受鳳凰衛視采訪,談及中俄關系和俄烏局勢時說,“中俄之間合作沒有禁區,但是也是有底線的”。今年7月,秦剛在美國出席一次戰略安全論壇時表示,中俄之間的關系是“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

今年10月的中共20大上,秦剛出乎意外地晉升中央委員,受到各界注意。台灣中央社的報道說,按照慣例,秦剛應於明年3月的全國人大會議上“被選為”外交部長,如今卻提前就任,打破了近年來的慣例。

(綜合報道)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