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洗錢 虛擬貨幣將由金管會監管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3/20 第556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防洗錢 虛擬貨幣將由金管會監管
記者鄭□、黃煜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虛擬貨幣交易在國內大行其道,但主管機關經過多年討論始終沒有定論,行政院代理發言人羅秉成昨天表示,虛擬貨幣和虛擬資產是不同概念,由於現行虛擬通貨平台被不法分子當作洗錢工具,行政院已決定將金管會作為虛擬貨幣防制洗錢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未來在台灣設立貨幣交易所,必須遵守相關規範。

不過,羅秉成表示,虛擬貨幣不單只是洗錢工具,也可能會形成消費糾紛,是否應該要納管,各國做法不同,都要持續研究中,若有確定會對外說明。

中央社報導,官員指出,目前傾向採取階段性監理強度,首先,由業界自律規範先行,同時金管會持續蒐集國際趨勢,研議未來法規走向,最終針對虛擬資產監管走向設立專法。確定虛擬資產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後,會先訂定原則性指引,再由業界公會研擬自律規範,相關方案與作法報送至行政院後,最快三月底、最慢四月初對外公布。

不過,虛擬資產及其交易所雖預計由金管會主管,但虛擬資產態樣廣泛,如非同質化代幣(NFT)很難由金管會認定價值,不易交由單一部會處理,行政院已請數位部整理相關態樣,如何分工仍待最後拍板。官員舉例,投資及支付面較偏向金管會,但涉及與法幣交換的穩定幣可能還牽涉央行權責,至於區塊鏈、NFT等較偏向數位部或其他部會。

國際交易所XREX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耀文表示,產業可以被政府納管是好消息,一個不被納管的產業無法長大,成長速度也慢,好的資本和人才對於沒被納入監管的金融產業會有遲疑,對使用者來說也是。

黃耀文說,全球第二大虛擬貨幣交易所FTX破產導致國內投資人和加密貨幣業者受傷,這部分的監管對政府來說是重要課題。

也有業者提醒,虛擬貨幣的主管機關確認後,有沒有可能形成只管管得到的,管不到的依然管不到情形,也是政府需要思考的問題。此外,由金管會主責,明顯是從防制洗錢角度為主,而針對坊間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只能用業務訪查的方式管理。

 
央行脫鉤 預料「凍漲」利率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將於本周四(23日)召開今年首場理監事會,經濟學者透露,過去40年來,央行從未在出口連續衰退期間調升過利率,且近期國內外遭遇景氣、金融、地緣政治與市場等四大不確定性,預料台灣央行本季將與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脫鉤,宣布貼放利率「凍漲」、終結連四升。

美國聯準會利率決策將於台北時間23日凌晨出爐,對於台美央行是否可能同一天宣布升息,金融業首席經濟學家也出現不同看法。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受訪時均預估,聯準會本次FOMC會議將宣布升息1碼,但對於我國央行本季決策,林啟超預料按兵不動,李鎮宇則研判,台灣央行仍將升息半碼。

李鎮宇分析,台灣2月通膨率下滑至2.43%,主要反映食物及油價波動,相較之下核心通膨率仍有2.55%,且呈現較僵固的狀況,反映台灣內需強勁、且缺工及電價等成本上漲持續推升服務價格,央行仍有升息空間。

林啟超則說,央行總裁楊金龍先前在立法院提到,今年通膨率將持續下修,且經濟成長仍有下修空間,加上矽谷銀行、瑞士信貸等出現問題,導致國際金融風險升溫,從這三大項目觀察,央行本季將暫停升息。

經濟學者指出,若央行3月做出升息決策,將創逾40年來的新紀錄,「與前一年同期相較,2月出口已連六月衰退,央行仍升息,代表通膨情勢太嚴峻,被迫跟進聯準會升息、壓制通膨預期。」

學者表示,出口連續衰退、景氣燈號藍燈,顯示「景氣具不確定性」,矽谷銀行與瑞士信貸等接連爆雷,為「金融不確定性」,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晤及俄烏戰爭,為「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全球股債匯、比特幣、黃金與原油等價格劇烈波動,為「市場不確定性」,這四大不確定性將成台灣央行與聯準會本季利率決策脫鉤,宣布利率凍漲的關鍵。

李鎮宇分析,除央行本次利率決策外,對於楊金龍的會後聲明,須密切關注核心通膨率的動向,尤其近期電價再度調漲,對後續通膨的影響程度,及美歐相繼爆發銀行信用危機,對台灣金融體系的影響。

 
勞保新冠輕症給付退場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輕症免隔離「0+n」今(20)日上路,新冠輕症傷病給付將退場,有助於減輕勞保基金財務負擔。勞保局指出,目前已核付新冠輕症傷病給付共174萬件、47億元。推估仍有逾295萬勞工未提出申請,勞保基金因新冠傷病給付失血將達126.7億元。

勞動部勞動保險司長陳美女說,今日起將回歸勞保傷病給付原本的請領規定,只有收治在醫院的確診者才具請領資格,換言之,輕症確診勞工不再具有請領資格。但勞工若在20日之前確診居家照護,仍可在五年內領取傷病給付,權益不受影響。

勞保局官員表示,往年一年勞保傷病給付申請件數約20多萬件,自2020年1月1日至今年3月15日止,被保險人因新冠確診申請普通傷病給付案件逾202萬件,勞保局核付件數逾174萬件,核付金額47億元,平均每件核付金額2,698元。

 
壽險業缺現金壓力 有解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出手、拆解壽險業流動性潛在危機。金管會本周將宣布,全面開放壽險業可做國內外公司債、金融債的債券附條件交易,讓業者可先拿到一筆資金供調度,台、外幣債各以保險業可運用資金2%、及國外投資額度2%為限,共約8,700億元交易空間,以舒緩業者「缺現金」壓力,3月底前上路。

此政策有兩大效益,一、因應業者短期資金調度需求、緩解因保費入不敷出的流動性壓力,二、避免因缺錢得賣股賣債,有利台股穩定,壽險業、台股同享利多。

據保發中心統計,2022年7月開始,壽險業已連半年、保費入不敷出,更以10月單月淨流出595億元達顛峰、到去年底仍淨流出143億元;2023年前2月新契約保費仍陷入衰退,更因台美利差擴大、得支應高漲避險費用的保證金,讓業者「手頭更緊」。

業者說,升息趨勢下,保戶棄保單、轉向跟銀行大買海外債,保費「新錢進不來」,還得支應保單解約、到期給付金,加上海外投資避險得增提保證金,壽險業若手上沒現金、就得賣股、賣債套現,不利壽險業獲利及台股穩定。

壽險業者再度向金管會求援,希望從目前僅能做國內外公債、國外國庫券的債券附條件交易(RP/RS)外,再開放附條件交易標的,納入國內外公司債、金融債、及國際板債。

依現行規定,壽險業只能拿國內外公債、及國外國庫券做債券附買回(RP)、和附賣回(RS)雙向交易,但壽險業手上最大宗的國內公司債、金融債、國際板債卻只能做「附買回(RP)」,並未雙向開放,而國外公司債、金融債更是未納入附條件的交易標的內。

目前壽險業手頭緊,急需做「附賣回交易(RS)」。附賣回交易是指壽險業拿手上債券賣給資金提供者(如銀行)雙方並約定到期時、再由壽險業買回債券,此舉可讓壽險業先拿到一筆現金供調度,緩解現金流壓力。

據了解,最快金管會本周就會宣布兩大開放,一、壽險業持有海外公司債、金融債可做債券RP、RS的雙向附條件交易,二、國內公司債、金融債,及國際板債,新增開放可做附賣回交易(RS)」,全面打通業者債券融通的任督二脈。

換言之,壽險業抱八成的國內外公司債、金融債、及4兆的國際板債都可以拿來做附賣回交易(RS),壽險業可套現券種更多,大解「缺錢」燃眉之急。

也因金管會這次同步開放海外公司債與金融債,可做附買回交易(RP),讓壽險業未來也能扮演「融資者」角色,賺取利息收入,等於讓壽險業緩解現金壓力外、也有助壽險業獲利。

為控管風險,金管會也擬定附條件交易總額上限,台幣債券以保險業可運用資金2%為限,目前約6,000億元,外幣債則以國外投資額度2%為限、約2,700億元,共8,700億元空間,至於做附條件交易的債券評等,至少需是BBB級以上。


延伸閱讀

兩家金控恐無法配息

 
電價漲…在野批能源政策錯誤 轉嫁民眾
記者鄭□、林銘翰/台北報導聯合報
針對電價部分調漲,國民黨立委李貴敏昨天批評,錯誤的能源政策導致台電嚴重虧損到非漲不可,還想用「朝三暮四」的把戲混淆視聽,只怕到時通膨、物價多面夾殺。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也說,俄烏戰爭導致國際能源大漲價,造成巨大的虧損黑洞,政府卻只能把這些虧損轉嫁給民眾。

李貴敏指出,今年度總預算早已編列一千五百億元彌補台電虧損,連超收近五千億元稅收,都還割出五百億元給台電;就算此次民生電費不漲,台電、中油等的虧損無底洞,不還是從百姓身上擠壓嗎?

邱臣遠說,國際能源價格飆升,台電連兩年虧損超過五千四百億元,除了年度燃料成本大幅增加超過三千億元,還有一項原因就是核能電廠陸續除役,用綠能加上燃氣來替代,成本要增加五百億元,由此看出,台電虧損主因是政府能源政策錯誤導致。

邱臣遠質疑,電價上漲,油價是否會跟進?盼望政府拿出一套穩定價格與穩定供應的辦法安民心。

面對在野黨立委的批評,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既有的核一及核二廠機組,已到四十年的運轉期限,如果要延役,都因拿不到新北市政府核發的乾儲許可,造成現在反應爐的燃料棒處在爆滿,無法延役;現在講成好像是民進黨提早除役,都是資訊上的扭曲,更是罔顧事實。

洪申翰說,全球電價都在大幅上漲,台灣上漲幅度已經是世界最小,在野黨要拿全球性的電價、燃料棒的問題,講成是台灣的能源政策、核電除役有問題,論點非常奇怪。

 
國際財經要聞
美債殖利率挫 催動股漲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矽谷銀行和Signature銀行相繼倒閉,促使投資人押注聯準會(Fed)可能放慢升息步調,以免加重金融體系的壓力,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周暴跌,讓近來備受打擊的美股獲得意外盟友,科技股帶頭強彈。

路透報導,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周急跌,一些年期的公債殖利率跌幅更是數十年來最大,可能反映市場人預期Fed將因成長受創而降息。同時,到目前為止,美債殖利率下跌都是股市利多,激勵科技股和其他大型成長股勁揚。

野村跨資產總體策略常務董事麥格依利說,雖然銀行危機激發衰退恐懼,「利率走向…現在是股市順風」。對利率敏感的科技股等類股大漲,似乎顯示隨著各界恐懼的經濟衰退逼近,市場預期利率將持續下滑。

美債殖利率的近期走勢可能會取決Fed本周的利率決策。

若出現Fed以金融穩定為優先、從而放緩或暫停升息的跡象,可能進一步壓低美債殖利率。反之,要是Fed宣示壓低通膨仍是首要之務,則美債殖利率可能會反彈。

目前期貨市場顯示,投資人預估Fed本周升息1碼的機率為60%,並且將在今年稍晚調降利率,和本月上旬市場抱持的鷹派預期截然不同。

Miramar資本公司資深投資組合經理人卡爾曼警告,人們一緊張就會反射性地購買大型科技股,但Fed的說法始終都未改變,明白表示通膨對經濟的威脅,甚於兩、三家銀行倒閉,因此必須過度緊縮。

 
救銀行 美歐政府加速推進
編譯任中原、陳苓/綜合報導聯合報
歐、美金融業及金融監理機關周末仍忙於處理銀行危機。瑞士銀行(UBS)購併瑞士信貸銀行(CS)案周末加速進行;兩家銀行正加速洽談,設法趕在周一(廿日)市場開盤之前敲定。知情人士透露,瑞銀開價以多達十億美元,收購目前市值約八十億美元的瑞信,已遭瑞信以價格太低為由拒絕,促使各方繼續和時間賽跑。

美國方面,部分金融機構也有興趣接手矽谷銀行。據報導,第一公民銀行正在評估如何出價,且至少有另一家機構認真考慮出價。另一家陷入困境的第一共和銀行近日已向聯準會尋求一五三○億美元的緊急流動性,而美國多家大型銀行總共對該行存入三百億美元救急。

此外,就連「股神」巴菲特也伺機出手。彭博資訊報導,過去一周美國總統拜登的團隊多次與巴菲特談話,會談焦點是巴菲特可能會以某種方式投資美國地區性銀行業,巴菲特就當前的混亂情勢提供建議和指引。

二○○八年雷曼兄弟垮台後,巴菲特給予高盛五十億美元的救命資金。二○一一年美國銀行因次級房貸的相關虧損致股價暴跌後,巴菲特出手相救,如今巴菲特可望從當年對美銀的投資賺進一二○億美元。

憂慮這場危機會引發政治反彈的拜登政府,已採取行動策畫無須直接動用納稅人資金、也不需聯準會採取行動的救援方案。美國大型銀行十六日主動對第一共和銀行存入三百億美元。若巴菲特或其他人出手投資,等於延續這種作法,試圖在政府未直接紓困的情況下遏阻危機。

瑞信是全世界最大的財富管理者之一,也是全世界卅家系統性重要銀行之一;一旦倒閉,將衝擊全球金融體系。瑞信股價上周重挫約四分之一;瑞士央行已經借給瑞信五四○億美元,以穩住瑞信財務。瑞士金監機構向瑞銀施壓,要求瑞銀吃下瑞信,使這場危機能獲得控制。據熟悉內情人士表示,瑞銀向瑞士政府尋求六十億美元,來彌補買下瑞信將承擔的成本,包括縮減瑞信規模及可能發生的訴訟費用。

依據目前的購併計畫,瑞信在瑞士國內的業務將被分割出去。且一旦兩家銀行合併後可能必須裁減一萬個職缺。瑞銀已表示,將繼續瑞信正在進行中的縮小投資銀行業務計畫,使兩行合併後的投銀業務不會超過瑞士市場的三分之一。

 
日韓擬重啟科技合作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韓聯社引述政府高級官員報導,繼上周南韓總統尹錫悅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峰會,象徵雙方關係解凍之後,南韓將開始準備恢復與日本在科學和資訊科技方面的合作。

韓國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MSIT)副部長朴胤奎(音譯)說,隨著韓日關係未來可望改善,「我們正考慮啟動各項計畫,為即將到來的外交改善做好準備」。他並表示:「我們需要制定新策略,並努力與這個夥伴國聯繫。」

韓日兩國長期為了日本企業在日本殖民時期強制勞役韓人的賠償問題爭執不休,嚴重影響雙邊關係。日本對南韓實施出口限制,並於2019年將南韓移出優惠貿易夥伴的「白名單」;首爾當局針對出口管制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做為反制。

但近來雙方的緊張氣氛出現緩和,因為首爾當局本月稍早決定,在沒有日本公司捐款情況下自行賠償戰時遭日本強迫勞動的南韓受害人。隨後,南韓總統尹錫悅訪問日本,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高峰會談,這是日韓兩國逾十年來首次舉行的最高層會議。

朴胤奎表示,重新開始雙邊合作,特別是在數位領域,將使兩國互惠互利。他說:「日本是一個先進國家,過去曾經歷過許多社會和人口挑戰。我們可以討論用數位科技解決這些挑戰的方法,我們南韓在這方面具有相對競爭優勢。」

他還說:「我們正考慮擴大在人工智慧(AI)、5G和6G無線網絡、太空衛星等領域的合作。」他並指出,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正尋求各種方法,以恢復兩國政府在無線電波問題的定期工作層級會談,並將其擴大為部長級會議。

 
學者預測 Fed本周升息1碼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多數經濟學家預期,儘管近來美國金融類股動盪,聯準會(Fed)本周仍將升息1碼,且將繼續升息,不會因為銀行倒閉事件就停止緊縮,今年利率高峰預估將落在5.5%~6%之間,比目前水準至少再上升4碼。

彭博資訊、路透及英國金融時報(FT)訪調經濟學者的結果都顯示,Fed在台北時間23日凌晨3時公布決策時,預料將升息1碼,提高聯邦資金利率區間到4.75%~5%。值得注意的是,FT的調查是和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在15-17日、也就是美國當局宣布支持金融體系緊急措施的幾天後,合作訪調43位學院派著名經濟學者。

Fed也將發布最新經濟預測、以及反映決策官員預估利率落點的利率點狀圖。FT調查顯示,49%的受訪者預測今年頂峰利率將介於5.5%~6%,近70%認為今年內利率仍將維持在5.5%以上。

好幾位Fed官員已強調Fed的雙重職責是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而非金融穩定,而Fed在10日推出的緊急放款機制已是捍衛金融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彭博經濟學者指出,Fed也可能暫停升息以評估情勢,如此將搭配鷹派的利率點狀圖,暗示暫停升息只是權宜之策,動盪平息後可能擴大升息,但這可能會讓投資人擔心金融情勢比目前看到的還糟,才會迫使Fed暫停升息,或讓市場認為Fed重視金融穩定甚於對抗通膨,從而預期Fed在經濟減弱時政策就會轉向,提高Fed抗通膨的難度。

經濟學者預測的升息路徑,遠比聯邦資金利率期貨市場的預測激進得多。市場認為Fed關切金融穩定,只會再升息1碼便結束緊縮周期,即頂峰利率將低於5%,還押注今年內就會降息。

FT訪調的多數學者預測,今年底時個人消費支出(PCE)核心平減指數年升幅仍高達3.8%,高於去年12月預估的3.5%,仍遠高於Fed的2%目標。近40%的受訪者甚至預測,到明年底時,PCE通膨指標「有些」或「非常」可能仍超過3%。

略超過50%受訪者預期今年經濟會正式陷入衰退,多數認為會發生在第3、或第4季,但衰退將會很淺。

對於矽谷銀行倒閉,約半數受訪者表示這使他們對今年底利率預估下修1碼。

 
金融震盪 大型科技股翻紅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矽谷銀行、Signature銀行相繼倒閉引發金融市場動盪之際,投資人通常會改抱公用事業、必要消費品、醫療保健類股,作為避風港,但這次大型科技股的表現格外搶眼,主要受惠於營運穩定性及坐擁巨額現金,成為新型的防禦類股。

過去一周來,科技精選類股SPDR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上漲6.3%,是表現最佳的基金;其次是通訊服務精選類股SPDR ETF,走高6.1%。傳統防禦性公用事業精選類股SPDR ETF則上揚4.1%,非必要消費品精選類股SPDR ETF緊追在後,走升3.6%。

此外,醫療保健精選類股SPDR ETF漲1.7%,消費必需品精選類股SPDR ETF漲1.5%,表現排名第五和第六。

不過,科技股的表現特別搶眼,通訊服務精選類股SPDR ETF納入了Google母公司字母(Alphabet)和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等大型科技股,而字母股價上周勁揚12.8%,Meta同期大漲10%;非必要消費品精選類股SPDR ETF則買進亞馬遜及特斯拉,而亞馬遜股價上周漲10.1%,特斯拉漲7.5%。這使得上周表現最佳的四檔ETF中,有三檔以科技為中心。

這與投資人的預期明顯不同:在2022年,如同其他熊市一般,由於投資人青睞穩定安全的類股,科技等風險較高的成長導向類股遭受重創。但這次,有別於新創企業的是,蘋果、字母和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坐擁巨額現金,較不受資產負債表下滑這類因素的影響。例如,微軟股價上周跳漲12.4%,為近八年來最大單周漲幅,而且該公司還有ChatGPT爆紅題材的加持。

這些大型科技股賴以生存的業務似乎也未受到銀行業困境的威脅。KeyBanc資本市場的分析師約翰.榮(John Vinh,音譯)指出,蘋果2月iPhone和硬體的銷售「略優於正常的季節性表現,反映出需求的韌性和供應的改善」。

晨星分析師莫哈拉比也在研究報告說,這場動盪應該不會對「我們所追蹤的線上媒體或廣告公司造成任何實質性影響,我們不會調整對這些股票的公允價值估計。」

50 Park投資公司的創辦人沙爾漢也表示,他短期內做多美國股票,包括遭受重創的科技股和成長股,包括晶片類股在內。上周投資人一直在買進大型科技成長股,例如微軟、字母和蘋果公司,這些公司以穩定性和強勁的現金流見稱。

 
新興亞洲資產 展現韌性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歐美銀行業相繼爆雷並在歐美股市引發全面性賣壓,但新興市場的資產並未受到波及,展現出韌性,因為投資人的資金湧入新興市場避風頭,新興亞洲的匯價也跟著水漲船高,根據彭博資訊的統計,新台幣上周漲幅為新興貨幣第四大。

根據彭博資訊的報價,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和彭博新興市場美元債指數,在上周均僅跌0.1%,相較於這場促使美國聯準會和瑞士央行投入數百億美元以維持金融穩定的銀行業動盪規模,這兩個指數已是相對抗跌。

此外,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的新興市場波動率指數,連續六天低於美股的波動率指數,顯示開發中國家股市的隱含波動率,低於美股。新興市場的股票通常被視為波動較大的資產類別。

矽谷銀行倒閉的衝擊與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所引發的疑慮,對新興市場的影響大多侷限於拉丁美洲,導致該地區股匯市大跌。Emso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師韋塞利諾夫說,其他新興市場則受到中國大陸重啟國境、估值偏低,以及對已開發國家不再升息的樂觀情緒等因素支撐。

儘管智利、墨西哥披索大幅貶值,但MSCI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上周仍收漲,主要拜亞洲貨幣強升所賜。彭博彙編的數據顯示,泰銖兌美元的升幅最大,達2.45%,因為在國際旅客回流下,泰國可望調高今年經濟成長預測。韓元次之,升值1.67%;新台幣則走強1%,位居第四。

韋塞利諾夫說,新興市場離近來銀行業爆雷的美國和歐元區還有一段距離,而且這場動盪似乎已消除先前對主要央行加快緊縮步伐的擔憂,現在部分投資人甚至認為終端利率會下降,將有助於支撐新興市場。

 
瑞士考慮把瑞信收歸國有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為遏止歐美金融業的信心危機,歐美金融監管機關上周末「加班」,安排由瑞士銀行(UBS)併購陷入困頓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希望趕在周一(20日)金融市場開盤前敲定協議。知情人士透露,瑞銀與瑞信目前對價格意見分歧,瑞士當局正考慮把瑞信全部或部分收歸國有。

綜合彭博資訊、路透、英國金融時報(FT)及華爾街日報(WSJ)的報導,在全球金融類股風暴延燒一周仍無緩解跡象後,瑞士央行與金融監理局(Finma)、及美國當局周末加速安排由瑞銀收購瑞信。

瑞信是全球數一數二大的財富管理業者,也是全世界30家系統性重要銀行之一,若是倒閉,將衝擊全球金融體系,瑞士表示,如果兩行不能順利敲定合併,周一(20日)將引發金融市場動盪,並已施壓要求瑞銀吃下瑞信。

瑞士當局已告知國際間的對口單位,表示瑞士政府以瑞銀為併購瑞信的唯一選項,瑞銀也已擱置原先的反對立場,探索能迅速實施的架構。美國、英國及瑞士金監單位正在考慮併購案的法律架構,以及瑞銀所要求的各項權益。

知情人士說,談判癥結卡在瑞信的投銀與交易業務,瑞銀也向瑞士政府尋求60億美元擔保,以彌補買下瑞信將承擔的成本,包括縮減瑞信規模及可能發生的訴訟費用。

FT報導,瑞銀19日出價以多達10億美元的價碼併購瑞信,交易細節為以每股0.25瑞士法郎買下瑞信,以瑞銀股票支付,遠低於瑞信上周五的1.86瑞郎收盤股價、74億瑞郎(80.2億美元)的市值,瑞銀並堅持若瑞信的信用違約利差(credit default spreads)跳升100點以上,併購協定將無效。

不過,彭博資訊報導,瑞信已在最大股東的支持下,予以拒絕,因為出價太低,將傷害瑞信股東及員工。熟悉內情人士透露,談判情況瞬息萬變,條件可能再變,也可能無法達成協議。

瑞士也正考慮,若合併案破局,可能完全接管瑞信,或持有多數持股。

目前情勢迅速變化,也可能會再變動,因瑞士當局尋求在亞洲金融市場周一開盤前敲定解決方案。

依照瑞士當局的計畫,瑞銀和瑞信達成協議後,將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合併,金監機關也打算變更法律,讓交易能繞過股東投票,在周一金融市場開盤前敲定。

依據目前正在磋商的計畫,瑞信在瑞士國內的業務將被分割出去,且兩家銀行合併後可能須裁減1萬個職缺。

在美國,一些金融機構有意接手矽谷銀行,包括第一公民銀行正在評估如何出價,至少有另一家機構也認真考慮出價。美國中型銀行聯盟要求金監機關在未來兩年將銀行存款保險額擴大到所有存款,華府的焦點則轉向加強監督,美國總統拜登要求國會授予金監機關更大的權限,包括提高罰額,抽回資金,及處分破產銀行的主管。

 
要聞
台新銀獲國家品牌玉山獎
記者齊瑞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由中華民國國家企業競爭力發展協會舉辦「第十九屆國家品牌玉山獎」,旨於鼓勵臺灣企業發展,樹立企業創新典範,台新勇奪「最佳產品獎全國首獎」、「最佳人氣品牌獎全國首獎」雙首獎。

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3月晉見蔡總統,同時也遴選為獲獎企業致詞代表,以表台新推動品牌創新、積極響應政府金融政策的決心。

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於總統府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台新銀行擔任首家獲選代表致詞的銀行業者,感謝總統府與主辦單位給予金融業機會及肯定。

台新銀行榮獲兩個全國首獎,其中一項是「Richart數位銀行」,除了節能減碳之外,讓民眾在疫情期間,無需出門也可進行金融交易,也可提供偏鄉居民便利的金融服務,此外,Richart也積極響應政府政策,領先金融同業開放外籍人士線上開立數位帳戶,目前台新的數位帳戶開戶數名列臺灣第一。

另一項獲獎專案為「台新創新金融實驗室」,藉由實驗室展現金融與科技、通訊、支付、零售、餐飲等跨產業合作的交易場景,以體驗式行銷方式模擬未來金融生態圈藍圖,加速數位與無接觸服務進展。

林維俊補充,台新能有這些好成績,除了是年輕團隊努力的成果,也向政府表達感謝,因政府近年逐步彈性放寬金融法規,才能讓更多民眾期盼的金融創新得以發生。

另外,金融業除為民眾帶來更友善、便利的生活外,也為社會提供許多優質就業機會,扮演穩定經濟、促進產業轉型的關鍵角色。目前臺灣尚缺乏國際型銀行,建議政府可打造有利金融業併購的環境,厚植國際金融實力,讓金融業成為台商海內外布局,最有力的後盾。

為響應蔡總統會中特別提到的「淨零轉型」目標,台新金控也積極落實永續發展,2022年將企業永續委員會提升至董事會層級,設置企業永續辦公室專責推動,重新檢視定調永續主張為「認真永續 綠色生活」;率先加入成為「臺灣淨零排放協會」的創始會員,承諾2030年辦公室據點淨零排放;同時獲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cience-based Target initiative, SBTi)審核減碳目標通過,啟動投融資減碳行動,善盡金融業引導企業發展永續之關鍵角色,以實際行動回應低碳、淨零排放願景,致力成為企業與客戶推動永續的智慧好夥伴。

 
台韓匯率指數 將黃金交叉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際清算銀行(BIS)公布最新統計,2月新台幣與韓元間的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差距僅剩2.46,距離「黃金交叉」僅半步之遙,代表台灣出口報價競爭力雖然輸給韓國,但若台幣有機會回貶,或韓元升值幅度擴大,就有機會一舉轉為出口競爭力翻轉勝韓的「黃金交叉」格局。

央行指出,名目有效匯率指數是指:新台幣對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匯率指數的加權平均數,該指數上漲,表示新台幣對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反之,則為貶值;相較於名目匯率指數,實質匯率指數進一步納入物價變動因素,指數上漲,表示台灣出口報價競爭力下滑,反之則為增強。

BIS資料顯示,2月新台幣實質匯率指數終結連六跌、升至98.72,為兩個月高點, 超前主要貿易競爭對手國貨幣韓元的96.26,兩者差距為2.46,高於前一個月的0.13,代表台灣出口產業的報價競爭力持續輸給韓國,但近期就有機會追平,甚至一舉扭轉成韓元實質匯率指數高於新台幣實質匯率指數、我國出口競爭力勝南韓的「黃金交叉」格局。

央行統計顯示,2月新台幣匯率貶值4.28角,貶幅1.4%,同一期間內,韓元貶更凶、幅度達5.59%,才會促使2月新台幣與韓元實質匯率指數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央行強調,台灣為小型開放經濟體,貿易依存度高,且匯市屬淺碟型,維持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有其必要性。

長期以來,新台幣對美元波動度小於新加坡幣、歐元、日圓、韓元及澳幣等主要貨幣,有利廠商報價與營運,亦有助國內金融穩定與經濟成長。

央行強調,新台幣匯率原則上由供需決定,但若有不規則因素 ,像短期資金大量進出與季節因素,導致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有不利於經濟金融穩定之虞時,央行將本於職責維持匯市秩序。

 
兩家金控恐無法配息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022年股債市崩跌吃掉龐大存股族的股息。據14家金控揭露2022年全年財報及動用資本公積配息需符合財務指標來看,除了已公布不配股利的國票金(2889),預料開發金、新光金也恐無法配息;另據了解,合庫金、國泰金二家金控都將動用資本公積配息,其餘九家金控股息也將大縮水。

目前已對外揭露股利政策者,僅元大金每股配0.8元現金股息、玉山金配0.2元股息、國票金不配息,股息全面大縮水;據了解,可能每股配息超過1元者,僅剩下富邦金和中信金,兆豐金和第一金則傾向保守。

據14家金控揭露2022年底財報,反映股債減損、攸關配息的淨值項下「其他權益」科目,虧損達7,524.4億元、季減39%,主因去年第4季有國壽、中壽、台壽、新壽重分類,才導致虧損縮小。

若把這四家壽險子公司債券重分類、共約3,412億元做「校正回歸」,其他權益虧損達1兆0,936億元、僅季減11%,顯示去年第4季股債市回穩貢獻有限。

一家金控業者也提醒,國泰金、新光金、開發金、中信金等其他權益的回升一大部分應是來自子壽險的資產重分類,實際上在計算今年的可分配盈餘,還會因需要提列特別盈餘公積而被扣除,壓縮配息空間。

而其中新光金、開發金以去年獲利、加過去累積的未分配盈餘後,依舊無法彌補龐大的股債減損(其他權益)缺口,開發金還因雙重槓桿比和負債比偏高,恐也無法拿資本公積配息。

 
銀行防制洗錢 兩大缺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銀行防洗錢過度去風險化,金管會盼改善。近日銀行業者收到金管會函令,針對金管會檢查局去年10月洗錢防制實地訪查,發現兩大缺失態樣,主要是過度去風險化(de-risking),以及辦理定期審查或風險評估未採取簡化措施。

第一,在執行洗錢防制作業未落實風險基礎原則上,實務上,發現辦理客戶存款開戶,或是既有客戶持續審查等作業,出現過度去風險化。

例如,針對特定風險客戶婉拒開戶,或是辦理警示帳戶等高風險客戶要開立薪轉帳戶,銀行要求客戶必須提供勞保局薪轉專戶公文,或是要求向警察局申請正名等過多措施。

第二,辦理客戶定期審查,或是在風險評估資料取得等作業流程,並沒有採取簡化措施。

實務上,發現有金融機構在符合一定條件低風險客戶資料更新作業時後,沒有採取符合比例原則辦理,反而直接限制帳戶交易。例如,久未使用的帳戶未更新資料,就限制帳戶交易。

 
投資損失抵稅 兩個注意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企業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可列報投資損失,北區國稅局提醒兩常見錯誤,第一,列報國外未實質營運的被投資事業損失,且無法證明轉投資事業具實質營運,第二,留意避免重複列報。營利事業須檢具營業虧損證明文件供國稅局查核,以免不符合規定,遭補徵稅額。

官員表示,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公司列報投資損失,應有被投資事業發生減資彌補虧損、合併、破產或清算證明文件。若被投資事業在國外且無實質營運活動(也就是俗稱的紙上公司),公司還要記得提供其轉投資具實質營運的事業,因營業上虧損導致該國外被投資事業發生損失的證明文件。

國稅局舉例,甲公司申報2020年營所稅,列報投資損失1,700萬元,主張是其100%持有股權的薩摩亞群島A公司,在當年度清算完結所致損失,不過稅局查核發現,A公司歷年皆為虧損,均無營業收入及營業成本,僅有一般管理營業費用。

官員表示,甲公司因無法提出A公司有實質營運活動而產生虧損的證明文件,也無法提示A公司雖無實質營運活動,不過其轉投資的實質營運事業有經營虧損,導致A公司列報損失的證明文件,與規定不符,甲公司申報投資損失無法認列,被補稅340萬元。

另外國稅局也指出,營利事業列報投資損失時,應避免重複列報。

官員舉例,乙公司在2016年間投資丙公司,投資成本為1億元,丙公司在2018年辦理減資彌補虧損,乙公司在2018年依投資成本按減資比例60%已列報投資損失6,000萬元,減資後乙公司對丙公司的稅上投資成本餘額為4,000萬元。

丙公司辦理減資後仍持續虧損,因此在2020年辦理清算結束營業,乙公司取得清算分配款500萬元,乙公司在2020年可列報的投資損失僅為3,500萬元,而非以原始投資成本1億元減除收回的清算分配款。

 
建案接待中心 要課房屋稅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日前接獲建設公司來電詢問,新建案的接待中心是否需設籍課徵房屋稅?稅務局表示,建設公司樣品屋或接待中心屬於房屋稅課徵範圍,應在建造完成後30日內向所在地稽徵機關申報設籍。

稅務局說明,依《房屋稅條例》第3條規定,房屋稅是以附著在土地上的各種房屋,以及增加房屋使用價值的建築物為課徵對象。因此,建商為銷售房屋而搭建在土地上的樣品屋及接待中心,均屬房屋稅課稅範圍。

稅務局表示,樣品屋或接待中心在尚未拆除前,都應在建造完成後30日內申報設立房屋稅籍繳納房屋稅,課稅現值計算方式與一般建物相同,按建造材料、面積、地段來評定房屋現值,拆除後也要立即向當地稅捐稽徵機關辦理申報,才能停止課稅。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