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岸經貿議題中,「台流」不是新現象,但這群滯留大陸的台灣人其實很少受到關注,尤其近年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兩岸當局連溝通管道都沒有,更別提為台流建立協助機制。
以往討論的台流,多指在大陸經商失敗、流落街頭者,甚至有些老台流,年輕時在台犯下刑案、捲走了吸來的資金後潛逃對岸,部分還有黑道背景,這些人老了病了淪為台流,頗有「自作自受」的因果,難道值得更多同情?
但近年情況有所不同,大陸經濟先是經過三年疫情封控的摧殘,加上美國近年不斷對大陸施加貿易和科技制裁,影響所及,不僅重創大陸企業,大陸台商也深受影響,尤其是出口導向型的台企,部分將產線轉移到東南亞,部分則回流台灣,在陸生產規模縮水,裁員傳聞不斷。
在這波裁員浪潮下,不少原本在大陸風光任職的台企高管也淪為失業大軍,為繼續在大陸生存,只能放下身段,過著打工仔的艱苦日子。一位華東資深台商就說,如今「台幹」在大陸,除非是高科技人才,或者願意跟隨前往東南亞,否則幾乎已無光環。
除了失落的台幹,近年大陸積極吸引台青登陸創業,瞄準台灣「三中一青」(中小企、中南部和中下階層,以及青年),大陸各地兩岸青創基地如雨後春筍般成立。
然而,從近年運作看,所謂青創基地提供台青的資金補助,大多是有額度和年限的,一旦過了年限卻無實際成果,隻身挑戰大陸市場的台青往往無以為繼,加上他們職場經驗薄弱,要順利轉進大陸企業難度也高,當然也不乏有人靠著打工度日,尋求未來發展機會。
有別於老台流,新型態的台流湧現,更多是經濟大環境和美中貿易戰地緣政治風險使然,政府相關單位在面對新台流現象時,也應有別於以往單純人道和救助者角色,除了接受台協通報和協助聯繫在台親屬外,或可有更多配套作為,才能因應兩岸經貿新變局。
海基會人員也坦言,台流案件增多,顯示疫情過後需求量變大,「超過去年編列預算時的預期」,會將原因報請陸委會,相信會有相應處置。
但編列足夠預算協助台流回台,應該只是最低標,被外界形容為「台商娘家」的海基會,能否有更積極的作為,例如與各地台協建立更及時、周延的通報平台;研議更暢通的台流後送機制,或與移民署商討加速審核個案入境許可等。
協助滯留在外的台灣人回家,應該不是做功德、發善心之舉,而是政府有關單位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