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在本周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強力表態,經濟發展是最大的政治優先事項,將大力推動二○二四年經濟成長。在會議結論中,大陸高層領導人誓言明年將把產業政策作為首要經濟任務,讓希望看到更有力刺激措施提振經濟成長的投資人大失所望。會議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設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更重要的是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位經濟,加快推動AI發展。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闢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廣泛應用數位智慧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
受到華為遭制裁和美國全面封鎖半導體晶片產業衝擊,激發中國大陸在這次會議中一再強調技術自主的重要性。
不過不少專家認為,這些措施聽來相當傳統,沒有多少創新之處。除非出現遠強於預期的促進成長政策,才會引發非常興奮的反應。而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支持企業生產高價值產品,而不是試圖刺激消費者支出,這在短期內不太可能顯著推動經濟成長。擴大製造業還可能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因為歐盟警告中方不要大舉傾銷市場。
整體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延續了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基本要求。如果單從會議結論的內容來分析,有幾點值得重視。
首先,北京首度承認大陸經濟面臨的問題及嚴重性。「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的說法,顯示高層認識到當前大陸經濟問題比過去嚴峻。不過,對於關鍵問題的判斷仍顯不足,大陸「有效需求不足」只是表象,但問題遠不只是「社會預期偏弱」,而是整體社會、包括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和消費者對國內經濟的信心嚴重不足。
其次,在應對經濟走勢放緩和重點工作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並未提出有效的應對之策,或者讓人耳目一新的「政策亮點」。不過客觀來看,對大陸這樣一個已經進入持續放緩「慣性」的大國經濟,並沒有什麼特效藥,也不要期望有短期政策能扭轉局面。
第三,北京中央期待地方政府在明年的經濟工作中有更多創新實踐,希望地方在解決經濟困境中發揮更多作用。強調明年經濟工作在政策實施上要強化協同聯動,放大組合效應。但若經濟工作只侷限在行政界線內,只會愈來愈難成功,因此加強協同與合作變得十分重要。
大陸經濟成長出現趨勢性的下滑已是既成事實;面對大陸經濟強大的慣性,不能寄望一兩次會議、一兩份文件就能扭轉形勢、鼓舞信心。較實際的作法是強調堅持改革開放的道路,堅持市場經濟,減少經濟管制,放寬市場管制,這對加強市場的信心可能更有效。
分析師指出,大陸正處於經濟挑戰的十字路口,一不小心就會重現日本的「失落世代」。首要課題集中在潛在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因此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政府會如何透過財政和貨幣政策、努力避免經濟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