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兩黨合作提電價凍漲 立院攻防三劇本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4/03/29 第582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藍、白兩黨合作提電價凍漲 立院攻防三劇本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藍、白兩黨合作提案凍漲電價,今(29)日將於立法院闖關,面對朝小野大困境,立院人士分析,政府部門將有三個劇本應戰。□

首先,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未發起甲級動員,民進黨團成功擋下藍白提案,或是拉下協商、進入一個月冷凍期,那麼電價將按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結論,4月開始調漲。

第二套劇本,立法院上演「藍白合」,投票表決通過在野黨提案,要求電價凍漲。然而,雖立法院通過提案,是否真的具有效力?行政院、經濟部對外公開說明,都表示尊重立院職權。

不過此次電價全面調漲,追根究柢原因在於國際燃料大漲,台電不斷吸收電價成本,虧損連連,根據先前台電所提出報告中,估算至今年底,累虧將擴大至近4,000億元。

雖立法院通過提案,但據了解,根據司法院釋字第419號解釋意旨,立法院逾越憲法所定立法院職權所作成的決議,僅屬「建議」性質,並無憲法上拘束力。

換言之,立院此次提案恐已超過職權範圍,即便立院通過凍漲電價決議,若行政院不予執行,也並不違法。只是,若不甩在野黨提案,朝野新一波衝突恐怕在所難免,對於520將上任的新政府而言,執政將更為困難。

第三套劇本,此次在野黨提案不只要求電價凍漲,其中一項提案是《電業法》第49條條文修正草案,要求「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須經立法院同意後才能實施。

這項提案涉及修法,雖無力影響今年4月電價調漲,但如果未來真的三讀通過,下半年、乃至往後的電價漲不漲,都得看立法院臉色,影響更為深遠。

立法院各黨團昨日紛紛備戰,據悉,國民黨團明天並沒有發動甲級動員,會先在院會討論,看看其他各黨意見;民眾黨團則認為,若提案通過,行政部門不應漠視民意;民進黨團則指出,立法權不應干擾行政權,希望交付協商,盼朝野都冷靜下來、理性討論。

據國民黨團提案,因台電4月1日起要調漲電價,但調漲電價可能引發所有物價調漲,因此建請立院決議,要求行政院凍漲電價;民眾黨則提案要求經濟部針對台灣整體能源政策提出檢討報告,且在檢討報告審議通過前,電價應全面緩漲。這兩項提案將在今日於立法院進行討論。

 
國際財經要聞
葉倫傳下月訪陸 批電動車產能過剩
編譯周辰陽/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廿七日在一場演說中警告,中國大陸在電動車等產業的廉價出口商品激增,可能引發供應過剩,損害其他國家經濟。她表示有意在訪問大陸期間,就陸方補貼太陽能板跟電動車等潔淨能源產業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提出警告,要求陸方設法解決。

葉倫在喬治亞州諾克羅斯一座太陽能電池製造廠發表演說時,抨擊陸方在太陽能、電動車和鋰離子電池等產業產能過剩,稱此為不公平競爭,「扭曲全球價格,傷害美國及全世界的企業和工人」。

葉倫表示,「中國政府過去對鋼鐵和鋁等產業的支持,導致嚴重的過度投資及產能過剩,中國企業指望以低價出口產品,這維護了中國的生產和就業,卻促使世界其他地方的工業收縮,這些是我從工業化國家、新興市場及全球商界日漸聽到的擔憂」。

葉倫計畫下次造訪大陸時提出這些風險,敦促北京當局採取「必要措施解決這項問題」。美國Politico網站報導,她將在四月再度以財長身分訪陸,財政部則拒絕證實。

葉倫說,她將向大陸財政部長藍佛安傳達她的看法,「產能過剩不只對美國工人、企業與全球經濟構成風險,還對中國經濟的產能和成長構成風險,正如中國在這個月全國人大承認的一樣」。

美國正向清潔能源產業投入數千億美元的稅收優惠以吸引投資,希望建立可行的電動車和替代能源產業,而且不依賴中國提供電池等關鍵零件。

葉倫在現場告訴MSNBC,「我訪問的時候,打算跟中國人談論一些產業的產能過剩,確保他們理解,對美國還有我們許多最緊密盟邦,市場充斥廉價商品是正在發生的不受歡迎影響」。

葉倫說,美國一直倡導大陸經濟朝向更多消費支出的再平衡,但她表示,並未準備討論美國與盟邦針對陸方政策的潛在報復,「當然,我們在歐洲看到了同樣的顧慮。但我不想進入報復,我們想看看可以做些什麼建設性的事情」。

 
荷蘭低頭 設法挽留ASML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荷蘭最大企業艾司摩爾(ASML)因不滿政府移民政策,以及當地欠佳的基礎建設,揚言出走。荷蘭政府預計於28日提出因應計畫,設法留人。路透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日前公開表示,政府取消技術移民的減稅政策,將使公司愈來愈難雇請關鍵員工。

艾司摩爾也說,政府疏於投入公司所在地恩荷芬(Eindhoven)地區新興科技園區的基礎建設,包含改善當地高速公路、房屋和電網等。

荷蘭大眾日報(Algemeen Dagblad)透露,政府這項名為「貝多芬計畫」(Operation Beethoven)的行動,將恢復對技術移民的減稅措施,也將編列10億~13億歐元(14億美元),於恩荷芬地區的發展。路透本月訪調荷蘭藍籌股企業發現,逾十幾間公司正考慮出走荷蘭,表示去年11月國會選舉後,政府政策不再考慮長遠後果。除了反移民政策,企業也反對庫藏股課稅、投資抵減設限等,並抱怨政策太難以捉摸。

企業出走荷蘭不乏前例。2018年,荷蘭政府未能實現停止對股利預扣所得稅的承諾,殼牌石油(Shell)和聯合利華(Unilever)都因而將總部遷至倫敦。

 
巴爾的摩事件 保險業慘賠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拜登政府警告,美國最繁忙港口之一的巴爾的摩港將長期停擺,而保險公司則為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的理賠做準備。

巴爾的摩基伊大橋本周遭貨輪撞擊坍塌,幾乎橫斷整個巴爾的摩港入港水道後,汽車製造商正找尋替代港口,美國交通部長布塔朱吉27日表示,現在評估重新開放港口和修復大橋需時多久「為時過早」。他說:「重建不會很快、不會容易或者便宜。但我們會完成。」

他補充道,白宮擔心港口關閉的經濟影響將波及巴爾的摩以外地區。布塔朱吉28日將與航運公司開會。

保險集團現在則正為事故造成的數十億美元損失做準備。巴克萊分析師27日估計,保險索賠可能高達10億至30億美元。大部分將落在達利號的再保險公司肩上,其中包括Axa XL。該公司聲稱,共同分擔後的影響「不會很嚴重」。

保險公司評級機構AM Best的資深董事賈考布森表示,索賠可能涵蓋財產和貨物損壞、第三方責任和業務中斷,而「取得再保險的挑戰會變得更高」。

美國總統拜登27日說,他打算由聯邦政府支付重建大橋的全部費用,使其儘快投入使用,不會乾等民營部門動手。

全球最大航商地中海航運公司(MSC)警告客戶,港口營運要「幾個月」才能恢復正常。

 
要聞
億元富豪三年將增至14萬人 資產淨值10億元上看8,000人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信銀昨(28)日攜手波士頓顧問公司(BCG),公布首度調查的台灣資產淨值1億及10億元客群財富管理需求報告,揭密台灣人財富從五年前的143兆元,快速成長到2023年的194兆元。

未來三年,受惠歐美央行升息觸頂激發股市利多、東南亞成長、高技術產業發展三原因,估更將以6%的年複合成長率,2027年總財富成長到243兆元。

屆時有錢人將更有錢,「億元有錢人」累積財富從2023年的32兆成長到2027年的46兆元、人數從11萬增加至近14萬人;「10億元超級有錢人」累積財富從2023年15兆成長到2027年22兆元,人數從7,000多人增加到8,000多人,等同屆時平均每位「超級有錢人」握有約27億元資產。

BCG合夥人翁詩涵解釋,主因高資產客可以接觸到房地產、私募、股債投資等不同金融商品,財富成長速度高於一般民眾,平均2023年到2027年,億元以上高資產客戶總財富規模年複合成長率估達9%,10億元以上客群成長率達10%。

中信銀分析,10億元以上台灣客財富成長力道,與新加坡整體私人銀行業務年複合成長率逾10%相當,但新加坡是受惠東南亞特殊地理位置與供應鏈移轉效應,使得近年成長快速。

這群億元以上有錢人,2024年喜歡投資哪裡?中信銀指出,個人與家族都傾向增持日本與新加坡,企業則增持越南與印度,對歐美主要成熟國家興趣較低。

另外,有錢人關注影響出口貿易的政經問題,逾七成關注地緣政治衝突與戰爭,超級有錢人還關心貿易戰、關稅及經濟制裁,以及企業對ESG的行動。

翁詩涵指出,這群有錢人六成以上都是企業主,「億元有錢人」較年輕,66%年齡為55歲以上,「10億元超級有錢人」超過75%為55歲以上;資產配置上,相較「億元有錢人」存款與保險比重高,「10億元超級有錢人」則更愛股票、房地產與另類配置,且通常有兩套錢,逾九成持有海外資產,接近四成資產配置於海外,重視海外資產配置、家族傳承與稅務規劃。接班的二代富人中,71%資產配置目標以增值為重。

剛取得財管2.0執照的□豐銀分析,許多高資產客戶是台灣上市公司股票大戶,它們今年已完成台股質押貸款平台的設立,能協助私人銀行客戶活化資產,分散投資風險。中信銀昨則宣布,將升級家族財務服務至家族財富治理2.0,往家族辦公室模式邁進。

 
聯發科小金雞在陸掛牌飆漲 星宸科技首日漲幅達197%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晶片大廠聯發科(2454)再孵出小金雞,轉投資的影像監控IC設計廠星宸科技昨(28)日以人民幣16.16元(約新台幣71.5元)在中國大陸深圳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掛牌首日股價即大漲,收人民幣48.1元(約新台幣213元),漲幅達197%。

聯發科中國區總經理汪海以及台積電等企業均出席星宸上市掛牌典禮。聯發科原本持有星宸逾三成股權,星宸增資上市掛牌,聯發科持股比率降為近三成,仍是大股東。聯發科合併報表並未加計星宸營收,但每年認列相關投資損益,股價波動不影響聯發科的投資損益。

聯發科2012年併購晨星科技,2018年時晨星一分為三,加入聯發科各事業體。星宸成立於2017年12月,總部位於廈門,延攬部分原晨星的團隊,董事長林永育先前是晨星中國營運長。

星宸產品主要應用於智慧安防、智能家居、車載影像、無人機、娛樂應用等領域。星宸之前公布招股說明書中指出,2021年在網路攝影機晶片與網路影像錄影主機晶片的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在全球USB視訊攝影鏡頭晶片居冠,市占率超過五成,在大陸1080P以上行車紀錄器晶片市場也有約五成市占。

林永育昨日在掛牌典禮表示,從創立以來,發展視頻、音頻與顯示、連接、AI等五大關鍵技術,積累研發實力,形成豐富的技術成果,取得優異的發展成績,以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在市場上打造良好口碑。展望未來,星宸將順應市場發展趨勢,持續投入相關AI晶片的科技創新,努力成為國際上極具競爭力的IC設計業者。

星宸去年底舉行開發者大會暨產品發表會,當時林永育提到,未來該公司將持續針對端側AI進行戰略布局,加速AI普及應用,也願意投入更多資源,與產業鏈合作夥伴一起實現「Leading AI Everywhere」的願景。

 
美盯陸太陽能 台廠叫好…元晶、茂迪、聯合再生利多
編譯黃淑玲、記者劉芳妙/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27日批評大陸以官方補貼扶植太陽能等新興產業,導致全球供應過剩問題,衝擊相關企業,預告「今年稍後她造訪大陸時,將就此對北京施壓」。

陸企在太陽能等產業低價傾銷,嚴重打亂市場秩序,業界看好,葉倫強硬態度有助重塑產業新秩序,元晶(6443)、茂迪(6244)、聯合再生(3576)等台灣太陽能廠迎來新轉單。

法人關注,葉倫放話要對大陸施壓,意味美中科技戰延伸至新能源戰,尤其目前大陸太陽能電池以低於市價五成價格在市場銷售,若美國成功擋住大陸傾銷,有助於市場秩序回歸正常。

台灣太陽能龍頭元晶昨(28)日領頭按讚,強調大陸太陽能業者在全球傾銷,雖然讓大陸成為全球最大太陽能製造與輸出地,但也因嚴重削價而導致歐、美、日、台等地業者難以為生,如今美方「硬起來」,有助杜絕陸企低價搶市的狀況,台灣太陽能廠也更能擴大海外出海口。

元晶指出,該公司目前出口占比約二成,美國也是重要市場,正積極在美國市場進行新產品規格認證,積極擴大搶市,不會錯過相關商機。

不具名的太陽能廠表示,美國先前已對陸製太陽能電池與模組課徵輸美高關稅,之後大陸太陽能廠轉至東南亞生產「洗產地」規避高關稅,也被白宮列入重點查緝。

惟拜登政府先前考量一時間無法取得充裕太陽能裝置,恐影響其太陽光電裝設目標,因而給予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四國生產的太陽能模組輸美關稅豁免,如今相關豁免將在今年6月6日到期,後續拜登政府是否重啟東南亞太陽能製品輸美高關稅,將是另一道確保產業秩序回神的關鍵保護牆。

葉倫在喬治亞州發表演說表示,「沒有任何國家對偏好或優先產業的補貼,有大陸那麼多」,大陸先前對鋼鐵與鋁材的過剩生產已傷害全球經濟,如今太陽能、電動車及鋰電池等新產業都出現類似的產能過剩,「淹沒了市場」,「大陸的產能過剩扭曲了全球價格與生產模式,也傷害美國與全球相關企業和勞工」。

她說,她已聽到從工業化國家到新興市場的盟邦政府都有類似警告,大陸想要在這些產業真正擁有全球主宰力,「我們已在之前和大陸的討論提起產能過剩(問題)。」

Politico先前報導,葉倫將在4月訪問大陸,財政部則不願證實葉倫的行程規畫。葉倫強調,她計劃在下次造訪的時候施壓中方官員「採取必要行動處理這個議題」。

葉倫表示,「大陸理解為什麼我們會有疑慮,這點很重要」,「但我不想報復,我們想了解能有什麼建設性的作為」。

 
美股吸金...國銀對美曝險創高 去年底衝破1,683億美元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股屢創新高,成為超強吸金利器。中央銀行昨(28)日公布,2023年12月底國銀國家風險統計,美國連34季蟬聯國銀最大曝險國,且國銀對美曝險餘額增至1,683.15億美元、續創歷史新高紀錄,單季大增156.94億美元。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潘雅慧昨日說明,美國連八年半蟬聯國銀最大曝險國,去年第4季增加156.94億美元,主要是信託資產、資金拆存,以及存放在當地央行的金額增加;因美股表現良好、屢屢創高,吸引國人加碼美股基金,是信託資產增加的主因。

央行資料顯示,去年底國銀對中國大陸的曝險餘額為484.1億美元,排名第二,單季增加22.37億美元,潘雅慧解釋,主要是去年第4季美元下跌,人民幣匯率升值2.94%,因國銀曝險餘額是用美元計算,人民幣升值,將使國銀對陸債權餘額膨脹。

除匯率升值因素外,國銀對中國大陸的資金拆存、金融債投資也同步增加。

央行數據顯示,國銀海外曝險前十大地區,依序為美國、中國大陸、盧森堡、澳大利亞、香港、日本、英國、新加坡、南韓及越南,合計4,266億美元,占外國債權餘額的74.43%。

央行資料顯示,美國為國銀最大曝險國,中國大陸居次,但國銀對美、中兩地的曝險規模差距持續擴大、接近1,200億美元。

回顧2014、2015年間,中國大陸曾為國銀最大曝險國,但這八年半來,美國不僅蟬聯國銀最大曝險國,與中國大陸間的曝險規模也不斷拉開差距。

潘雅慧解釋,金管會持續控管國銀對陸的曝險規模,加上近期中國大陸經濟金融局勢不穩,銀行對中國大陸投資也更加審慎。

相較於中國大陸,台灣與美國貿易往來日益密切,加上美國為全球美元資金調度中心,國銀拆存金額不斷增加。

且近年來美國經濟表現強勁,美元利率高、美股表現優異,吸引國人投資美股、美債等基金,進而推升國銀對美國的曝險規模。

 
疫情影響 海外生產比率首降
記者陳儷方/台北報導聯合報

三年疫情改變產業生產毛額及結構。主計總處昨發布一一○年工業及服務業普查總報告,發現新冠疫情影響產業出現三大改變,包括產業生產毛額排名改變、加速可避免接觸的行動支付業務的顯著成長,以及海外生產比率自九五年普查以來,首次呈現下降。

主計總處這項普查五年進行一次,一一○年製造業海外生產收入十一兆七七八一億元,收入較一○五年增加百分之十四點五,但占比下降。主計總處表示,因美中貿易爭端及疫情爆發,全球供應鏈重組,台商回流,海外生產比率由一○五年百分之四十一點二下降至百分之卅七點七。四大工業中,資訊電子工業海外生產收入十兆四千六百二十七億元,貢獻近九成全體海外生產收入,海外生產比率百分之六十點二也是最高。

 
勞部證實 聯想在台裁92人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勞動部昨(28)日證實,全球PC龍頭聯想(Lenovo)台灣分公司已在3月1日向地方政府提報大量解僱計畫書,預計解僱92人。但因勞資雙方合意解僱,因此不必循大量解僱程序。

勞動部勞動關係司爭議科科長金士平表示,聯想在台灣登記兩家公司,一為台灣聯想環球科技,投保901人,另一是荷蘭商聯想台灣分公司投保106人。

 
聯發科精準布局 歡喜收割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聯發科(2454)再度孵出小金雞,現在集團「金雞成群」,除了星宸,去年10月在台灣掛牌上市的達發,2015年透過併購納入麾下的立錡,轉投資CPU矽智財(IP)股晶心科(6533)等,都是股價與獲利亮眼的轉投資。

聯發科本業發展強,也擅長轉投資布局。聯發科旗下兩家子公司絡達與創發整合成為達發。達發董事長謝清江先前表示,達發與聯發科是「大小平台、分工合作」,未來達發在全球網通基礎建設與高階AI物聯網這兩大領域,還有很多成長機會。去年達發上市後股價一度走弱,聯發科還公告持續買進,長線看好態度明確。

2022年底掛牌的IC設計廠天擎,也是聯發科投資,成為大股東。聯發科也是網通晶片廠九暘大股東,達發於日前參與九暘的私募案,使得聯發科集團對其持股增至44%,達發更成為其最大股東。

聯發科旗下翔發投資於去年8月時出售對晶心科的部分持股,是投資該公司約17年以來首度調節持股,不過翔發仍保有晶心科的董事席次,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則在2021年卸任晶心科董座。

 
AI加持...工具機精度大升級
記者宋健生、楊文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昨(28)日在台灣國際工具機展發表國內首創的「AI高精度五軸工具機」技術,該技術能讓工具機出機前調校的時程從兩周縮短為六小時內,堪稱巨幅躍進,同時也讓台灣工具機加工精度比肩德國,登上全球頂峰。

經濟部官員透露,這項技術已和工具機大廠協鴻工業合作,並應用於漢翔「勇鷹號」高教機機身與機翼關鍵零組件加工。預估可帶動五軸工具機售價提高兩成、產值倍增。

副總統賴清德昨日出席「2024台灣國際工具機展」,他肯定台灣工具機產業每年不斷追求技術創新、轉型升級,讓台灣成為全球少數可生產高階工具機的國家。他期盼業者與政府共同合作、攜手努力,一起朝淨零轉型、數位轉型的國家目標邁進,也讓我國工具機產業更上一層樓。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表示,此次發表「AI高精度五軸工具機」技術,為國內首創以AI技術來改善工具機加工精度,讓出機前調機時間,從過去的兩周縮短至六小時內,同時也讓國內工具機精度倍增,達到德國工具機廠DMG相同水準。

目前,這項技術已和協鴻工業合作,並應用於漢翔勇鷹號機身與機翼關鍵零組件加工,順利完成25架勇鷹號的國機國造與國防自主任務,預估可帶動五軸工具機售價提升20%,產值增加80億元以上。

台灣國際工具機展「經濟部科技研發主題館」整合了三個法人單位,包含工研院、精密機械研發中心及金屬中心;此次共展出22項高階工具機關鍵技術,並成功導入國內工具機廠商及終端製造業者。

邱求慧表示,國內工具機業者在出口市場表現出色,隨著全球生產製造供應鏈的急速變化,為協助製造業加速轉型升級與發展低碳製造,經濟部技術司近四年於機械領域投入近百億資源補助法人研發。

其中,在工具機領域以AI智慧製造、數位轉型、綠色節能、高效複合等四大核心為主軸,協助工具機廠商強化高階製造實力。技術司四年來在機械領域技術合作近700家廠商,促成衍生產值超過150億元。

此次展出,除了AI高精度五軸工具機技術之外,還有多項亮點成果,包括由工研院開發「全球最靈敏的振動感測晶片」以創新微動電路及抗電磁干擾設計封裝技術,可量測10奈米以下微小振動量,靈敏度為瑞士大廠意法半導體二倍。

這項技術針對工具機元件磨耗所產生微量振動,可提早檢測並進行預防保養,除技轉譜威科技,並擴大導入國內五軸工具機業者百德機械(4563),切入波音、空中巴士的客機引擎廠美國奇異、英國勞斯萊斯供應鏈,預期產值成長25億元。

 
網家否認倒閉 追查謠言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網家集團(8044)去年大虧半個股本,日前網路傳出網家「即將倒閉」的消息,網家昨(28)日一早發布重大訊息澄清,直言近日有匿名人士於網路社群散發「內線消息PChome近期倒閉」等消息,均為虛構不實謠言,已嚴重損害該公司聲譽,網家已持續蒐證,並將保留對相關謠言散布者的法律追訴權。

網家2022年與2023年連續兩年虧損,去年虧損進一步擴大。市場先前陸續有統一投資Yahoo台灣電商事業、森啟公司收購創業家兄弟等消息,網家也傳「求出售」,惟遭公司否認。

近日則是社群平台突然傳網友發文「內線消息PChome近日將宣布倒閉」,內文點名:「有在關注都知道」網路家庭在林口花了幾十億元蓋倉庫,但生意被蝦皮搶走,不盡人意。相關貼文最後更表示「虧損也不是一天、二天,也幾年了」,「信不信就看各位了」。

即便留言很快被刪文,但相關截圖在網路迅速傳播,網家為此昨日一早發布重大訊息駁斥,強調「個別自媒體無端造謠,於諸多社群平台發布不實內容,並經其他網友二手傳播,造成極大負面影響,行徑極為惡劣。為維護公司聲譽與股東權益,避免不實謠言誤導投資大眾而影響股價,特此澄清說明並無謠言指稱之情事。」

網家昨股價開低走高,終場收34元、漲0.35元。網家強調,營運及資金運用一切正常,現金水位充足且資金運用無虞。

 
汰舊補貼方案落日效應 機車雙雄看淡今年銷量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機車市場銷售承壓,今年減幅恐擴大。機車雙雄三陽(2206)、光陽對今年機車市場總銷量同趨保守;三陽預期,總市場銷售量預估再下修5萬輛,來到75萬輛,減幅將擴大;不過,雙雄今年都將大推新產品,拚銷量逆勢突圍。

對於今年機車銷量恐下修的兩大原因,業者說,首先機車「汰舊」的補貼落日加上車廠大推優惠,去年機車總銷售衝上87萬輛,今年銷售將鈍化;其次,淘汰換新補助方案到明年才結束,尚且無法催化觀望買氣出籠。

光陽工業執行長柯俊斌昨(28)日表示,「淘汰老舊機車補助2,000元」政策,已經在2023年結束,這個政策在去年對於國內還在騎十年以上老舊機車不想換電動車的消費者很有吸引力,所以在知道政策即將結束,紛紛進場換新機車,推高去年的機車總銷售量達87萬台。

柯俊斌指出,原本預估今年機車的總銷售台數上看80萬輛,就今年1、2月的銷售表現跟消費者的心態分析,全年的油、電機車銷售都不會太好,所以下修全年機車總市場的銷售預估值,應該會比年初預期再差一點,預計總銷售量約在75萬輛區間。

其實,淘汰老舊機車補助買油車的消費者2,000元結束後,今年買油車的買氣降溫,消費者會前來展間賞車,但換車意願明顯比去年降低;另外,機車市場還在進行的汰舊換新補貼4,000元政策,落日時間到明年,因無急迫性,所以仍無法催出買氣。

柯俊斌進一步指出,雖然總市場較前一年度下滑,光陽持續朝向「油電雙冠」目標,全力衝刺銷售量,今年會推出多款新車來吸引各種消費者的目光,光陽對今年的銷售動能不悲觀,希望較去年拚出更好的成績單。

三陽工業也認為,去年國內各大機車廠全力加大促銷策略,推升機車的總銷售衝上87萬台,今年的銷售比較基期墊高,再加上汰舊2,000元的補助策略落日,今年市場銷售會鈍化,推估全年機車的總銷售約比去年降一成。

三陽表示,今年還會有多款新車包括電動車的推出,展望未來,新階段的目標就是「開創」及「啟動」,開創產品創新力、開創電動車鋁電池產業及其它業外投資;「啟動」是啟動百萬銷售計畫,持續拓展二輪內、外銷市場,三年內年產量與銷量都期許達到百萬輛的目標。

 
壽險業前二月賺529億元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024年壽險業獲利連二紅。受惠2月台幣續貶、全球股市走揚也帶動實現股票資本利得增加,使2月單月壽險業稅前盈餘211億元,連二紅,累計前二月賺529億元;法人圈認為,匯率波動的「貨幣風險」將是影響壽險業2024年獲利優劣的最不確定因素。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昨(28)日說,壽險業前二月獲利較去年同期虧轉盈,主因是淨投資利益增加所致。數據顯示,2024年前二月壽險業國內外總投資(含外匯準備金淨變動)淨利益2,010億元、年增85%,又以國外投資淨利益跳增近三倍貢獻最大。

法人指出,3月台股站穩2萬點,美國S&P500指數偏強,台幣更貶向32元,貶幅加大,股匯市順風均有助提升壽險匯兌收益及股票投資評價部位,有助3月獲利動能續航。

加上央行3月意外升息後,台美利差再縮減半碼到3.5%,也可望讓壽險業主要避險契約工具CS(換匯)1年期年化成本略降,一旦下半年美國啟動降息,可望再度緩解壽險業避險壓力。

但同時伴隨美國等主要央行吹起降息風,恐導致匯率波動加劇,其次,各大壽險業債券資產重分類後,也壓縮降息、實現債券資本利得空間,這兩大利空仍將影響壽險業2024年獲利水準。

金管會昨公布2024年2月保險業獲利、淨值和匯兌成本。1月壽險業大賺318億元後,2月略降到211億元、月減33%,主因是2月過年交易天數少、業者實現股票資本利得較少,累計前二月賺529億元,已較去年同期「虧轉盈」,走出虧損泥沼。

官員說,受惠2月台股大漲6%、美國S&P500指數也漲4.6%,使壽險業金融資產評價(其他綜合損益)從1月損失504億元直接「黑翻紅」到2月的91億元,單月一口氣回升了595億元,也推升2月底壽險業淨值攀升到2兆3,047億元的兩年高點,站回2.3兆元,月增795億元。

產險業2月稅前盈餘29億元,與1月持平,累計前二月賺58億元,也較去年同期虧轉盈,主要是承保淨利增加所致。合計產壽險業2月單月賺240億元,累計前二月587億元,擺脫去年同期虧損陰霾。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