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走了多少步?睡了多少小時?跟伴侶多久做愛一次?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3/21 第131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偏鄉,長者如何安老?偏鄉照護困難,若可以選擇離開,為何還是想留下?
你今天走了多少步?睡了多少小時?跟伴侶多久做愛一次?比較地獄,數字如何控制我們

新書鮮讀
偏鄉,長者如何安老?偏鄉照護困難,若可以選擇離開,為何還是想留下?
圖/游擊文化
書名:《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內容簡介:在農村生長、安家與衰老的人,走過什麼樣的人生?偏鄉照護困難,若可以選擇離開,為何還是想留下?台西村,一個因環境抗爭與《南風》攝影集,而廣為人知的沿海小村。但是,檯面上的新聞,鮮少突出此地的高齡議題。 事實上,它是一個高齡村落,村內四百多人,70歲以上的長者就佔了兩百多位,它也是台灣千萬衰退的農村之一。台西村民無論在經濟、智識、基礎設施、健康或者人口結構上,皆處於邊緣。在這樣的偏鄉,長者如何安老?

作者身為都市成長的青年世代,反思自己與台西村的阿公阿媽,雖是血緣至親,卻像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為了解這份差異從何而來,作者於碩士階段展開田野研究,試圖理解環境抗爭之外,台西村的高齡者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他們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模樣?

不再三代同堂的世代!本書描繪的台西村高齡者,出生於1930、1940年代,自小從農,大部分只接受過數年小學教育。到了晚年,因台灣社會的劇烈變遷,他們難以再循傳統農耕社會的大家庭模式,將勞動責任交予下一代,也無法在子孫環繞下,安養天年。這些人的晚年階段,與他們的先祖輩大為不同,也和都會區的高齡者有多方面的差異。

在時代轉變下,他們不僅需要發展出因應當前社會型態的老化途徑,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

——生活清閒下來,不用再為生計奔波,但似乎必須找到新的重心?

——重聽、視力模糊、手腳無力、不能再做事了,怎麼辦?

——伴侶生病甚至去世,身上病痛時好時壞……

——看著同輩人一個個離去、甚至子女過世,怎麼自己一個人好好生活?

——子孫在外地生根,要不要離開故鄉,搬去跟子女同住?

上述總總身體或心理上的變化,都需要經歷調適。本書紀錄了高齡者如何隨著生命變化,調整生活秩序、如何在衝突與矛盾中掙扎適應,而他們的過去又如何形塑他們的信念、認同與價值觀,據以度過晚年。

本書透過高齡者的生命故事,呈現底下重要議題

▎身體老化是怎麼一回事?

台西村高齡者如何描述身體經驗的變化,怎麼看待自己變老?

▎為何老人家閒不下來?

高齡者為什麼在身體狀況變差後,還是想保有勞動習慣,這與他們從小到大的生命經驗以及他們所居住的地區有何關聯?

▎為什麼不想離開?不與子女同住?

老人家何以不願意離開家鄉,為什麼不想搬去與子女同住?需要哪些條件才能留在家鄉?

▎如何在鄉村做高齡照護?

不同家庭型態的照護方式各有同,有些是夫妻兩人同住相互照顧、有些則是喪偶的獨居者,有些則聘請外籍看護,不同家庭型態下的高齡者如何適應?

▎高齡者的社交生活

高齡者如何維繫社交生活?身體差異與病痛經驗為社交生活帶來怎樣的挑戰?

作者介紹:康舒雅 ,1994年生,台北人,幼時隨祖父母在彰化老家生活。台大城鄉所與荷蘭萊頓大學文化襲產研究碩士畢業,現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博士生。大學期間接觸社區實作,關注草根社群的賦能與公共參與議題。碩士論文《以身立地:彰化縣台西村高齡者人地關係的形構與轉化》爬梳偏鄉的高齡化現象,獲台灣社會學會田野工作獎。深信田野研究方法能為知識生產帶來洞見,並認同在差異與共性中擺盪的研究位置是理解社會的重要取徑。

搶先試閱:〈留下來的人〉

台灣西部沿海一個偏僻小村裡,住著一群年事已高的海口人。

海口人出生於戰亂時代,自小從農,大部分只接受過數年小學教育,一輩子勞苦營生。身體成為他們摸索世界與理解社會的基礎,並據此建構起生活方式、人我互動及價值觀念。因為長時間投入勞動,他們與身周環境維繫著緊密關係,而著根的地方紮得既深且牢,更影響了他們對晚年生活安排的看法。

我的祖輩在此建厝,然至今還留存老家者,只有阿公、阿媽(a-má)二人而已。他們二人雖是我展開碩士論文研究的起點,但在實際探訪村裡高齡者之前,我只是一名長年生活於台北、偶爾返鄉度暑假的孫女,平淡停留於祖孫關係所框限的相處經驗,並無密切互動,甚至沒有和同村人對話的印象。幼年時在阿公、阿媽教導下的台灣話(Tâi-uân-uē),更漸漸被台北的都會氣質洗刷得七零八落。

在我的家族中,無論是留在老家的親人,或遠赴他鄉打拚的出外者,都盼望下一代在都市裡取得社會菁英的資格,未來過上不一樣的人生。在這種盼望下,我自小生活在物質豐裕無缺、毋須拚盡力氣生存的環境,浸潤在文字所架構起的體制中,系統性地學習特定的社會表達與各式標準。

這些在都會裡的生活經驗、學習成長,卻好像成為一道柵欄,隔開了我與家鄉。隨著我年紀漸大,日漸感到柵欄越築越高,好像阿公、阿媽那一輩人的標準、知識、表達,都和我有很大的差異,幾乎像是不同世界的人。

我不理解他們,也少有理解他們的機會,或許是因為這群人鮮少顯影於公共的視野中,也未曾在我熟悉的文字書籍裡現身。屬於那一世代、那一群人的集體記憶,存在於親密的口頭述說裡、存在於未患阿茲海默的腦海裡、存在於泛黃的老相片、也存在於田圳屋瓦的崎嶇紋理中,卻不存在於文字世界裡。即使有些故事在家族成員間流淌、傳承,在公共層面上卻鮮有聲息。仿如一株植物逕自在角落生長、開花與腐朽,而不為世界知曉。

在碩士階段展開研究以前,這是一個我稱之家鄉、大半人生卻不住這裡的地方;這是一群我開口敬稱叔伯姨嬸,卻一點也不理解的長者。

一次返鄉,引發了研究的契機。

那日太陽快要落下,阿媽照例在三合院埕裡遛達巡視。她先收起在晚風中擺盪的衣衫,又到正廳向祖先請安休息、關上廳門,然後拾起地上散落的玉米。時值盛夏,玉米晾曬了一整天,已經乾癟得能輕易剝落,阿媽彎下腰,一根一根抱於懷中,準備晚間和阿公一邊看電視、一邊整理,備於來季種下。

她彎腰撿起玉米的那片刻,在我心中動搖了好一陣子。我首次察覺時間在一個人身體上的作用,竟有如此強大而不可抗衡的效果。彎下身撿起玉米,對我而言輕而易舉,阿媽卻需要多我三倍的時間完成,末了還吁出一口長氣,很是耗力的樣子。年歲是身上負著的一個個隱形砝碼,使人的行動變得遲慢。對阿媽來說,撿玉米成了一趟費力的搬運。

我於是想:若時間沒有標準的度量,而是相對的概念,那麼,阿媽晚年生活的一分鐘、一小時與一天,與我的一分鐘、一小時與一天,應該有非常不同的體會與感受吧。

這一層對身體差異的認知,開始引領我探索高齡生活的各種方面。我曾多次自問:這是否是廉價的憐惜與同情?將之特殊化的看待,是否反而使這群人陷入孤獨境地,而離理解越遠?隨著研究日久,起初這份對於高齡身體如何行使日常生活的探索,卻漸漸發展出更具歷史感、總體性的面貌。我越加感受到初始那份差異,不只橫亙於年輕與衰老的肉體之間,而是疏隔著不同時代生活、政治、經濟與生活環境的差異。

台西村高齡者的過往如何引領他們行至當下,乃至於當下立足之處所關聯的遲疑與未解,是我研究期間的焦點。越是深究,越感書寫成書的必要─他們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面稜鏡,折射出台灣自日本殖民後期以來這七、八十年的農村轉變,包括那一世代的人們如何活過戰後的刻苦生活、城鄉移動如何發生、以及當代農村老化趨勢的具體景象。

故事發生的地點台西村,之於社會大眾而言,是萬千衰退農村的其中「之一」;許多人的長輩,也是高齡化趨勢底下的其中「之一」。

「之一」看似瑣碎平凡,是日復一日不斷經歷的日常,沒有特別之處,沒有足以令人聚焦的吸睛亮點,但事實上,「之一」代表著還有眾多千千萬萬個相似的案例,這些經驗因此超脫了個人,具有集體共享的意義。

凝視與書寫高齡者的日常,並非純粹的故事分享,而是政治性的行動。我想起法國哲學家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1的看法,他認為,研究者必須將日常生活作為一種問題意識來探討,也就是將日常「問題化」(problematized):假使現況還有改革的必要,則在當今世代中,已經不限於在政治、經濟等結構性的層面改革,而必須回歸人們的生活世界(everyday world),因為改革涉及了在日常生活質性上的變動與改造。因此,深入理解常民的日常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研究這群高齡者的身體與地方關係,即是我對於例行如是、理所當然的農村現象的一種「問題化」嘗試。過往的書寫、研究大多聚焦於災難性的、突出的現象,卻也因此很難看見例行化的日常,以及未曾經過新聞截取、一眾無名者(nobody)對自我、對社群與地方的完整敘事。在台西村故事的地勢(topography)起伏中,理所當然的日常,是不被注意的平滑地帶,經常作為高潮與低潮的襯托,很少獲得專注的理解。

人類學者波維內利(Elizabeth Povinelli)在二○一一年的著作《拋棄的經濟》(Economies of Abandonment)2中,敘述了一段與朋友乘船旅行的故事,雖然船隻有傾覆危險,但始終沒有發生,敘事冗長無聊。作者只是記錄下了過程,沒有一般故事常見的高潮迭起。這種並未具有「亮點」的材料,通常會被作者刪去不用,她卻保留了下來。

她想由此延伸的思考是:如果我們採取一種不同以往的敘事取向─將焦點從震撼性的、事件性的高潮迭起,轉向「普通、漫長與拖沓」的苦難與死亡形式3,我們能從中獲得什麼?似乎,當透過這種方式展開生活紋理、容留細節現身,或許有助於我們看見事物為何形成、如何成形,並且得以挑戰單一的視角與敘事。

這本書延續這樣的關懷,希望透過建構起高齡者的微觀日常世界,描繪出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如何行過困頓的人生,並在晚年的變動中,如何調整生活秩序、如何轉換關係、如何在衝突與矛盾中掙扎並經歷調適,而他們的過去又如何奠定了根基,形塑了他們的信念、認同與價值觀,據以度過晚年。

本書的寫作,是我作為一名青年研究者的致力臨摹。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內容雖取材自真實人物,卻不能與真實人物直接對應。「真實」並非絕對單一的存在,而具有多層面的涵義,本書儘管在事態與情境方面進行真實的描繪,卻未還原所有細節。在建構場景、重現對話,乃至人物的時間軸與地點等方面,不能直接等同現實處境。

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是為了盡力在人物的深度與個體隱私間求取平衡。本書並非偉人傳記式的書寫,而是一群人共同行經的路跡與集體樣貌。高齡者並非被象徵化的符碼,不能用數個形容詞堆疊、拼湊、集成,而是各有各的個性、喜好與生活;但他們也與真實世界中的人物存在一定距離,敘事中交織著刻意的遮蔽替換,以及作者主觀視角鋪陳下的誤差與偏移。

僅求以書寫作為我片面參與高齡生活、與之互動的彙整,將觸動我的時刻─老去的勞動身體、經歷過風雨海水的臉孔、有別當世人的生活瞬間,以及之間浮現的吉光片羽記錄下來。記錄不是為了紀念,而是一種發聲,相信逝去的人事物雖已遠矣,但思考與行動仍有延伸的可能。

這群留在家鄉的人,在此生長、安家、衰老、逝去,與移居他方的親人好友或遠或近地維繫不等的關係。我站在那方與彼端,凝視他們,叨絮著這些既平凡又特別的人物生平,零零碎碎蒐集起在時空甬道中碰撞所產生的對話、回聲與鳴響。作為一名投石者,希望在石子入水的這一瞬間,能夠激起漣漪,製造更多四濺聲響。

⏩⏩閱讀更多 游擊文化出版 康舒雅《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你今天走了多少步?睡了多少小時?跟伴侶多久做愛一次?比較地獄,數字如何控制我們
圖/時報
書名:《你有數字病嗎?:數學、數據、績效、演算法,數字如何控制我們的每一天》

內容簡介:如果你是運動選手,你必須知道──

●在籃球場上,背號較小的球員平均得分比背號較大的球員高;曲棍球選手的背號則是越大越好,平均得分最高的是九十一號!●體育競賽中銅板得主的開心度勝過銀牌得主,原因是銀牌輸給了金牌,但銅牌贏得上台的機會!

如果你追求身心健康,你必須知道──

●「整數」對我們心情影響很大,適逢30/40/50歲時,我們會認為自己有夠老,幸福感也比其他歲數時下滑!

●利用運動手環監控每日運動量,會讓你的表現變好一點……但也只有好一點點而已啦,最後你的內在動機會下降,還無法持之以恆!

●對住宿、吃飯、看電影、就醫都要評分,不僅破壞體驗、讓你標準越來越嚴苛,也越來越難得到滿足!

如果你是公司老闆或高階主管,你必須知道──

●發業績獎金的正面效應又低又短,還很容易產生反效果!

●員工會調整做事的順序以符合業績目標,但那些沒被列在KPI上卻很重要的事情就被徹底放生!

●餐廳名稱裡的數字越大,顧客越會提高晚餐預算,也有機會賺得越多!

如果你是一名政黨候選人,你必須知道──

●只要你的按讚數越高,大家就會認為你的話語有可信度,且甚至不用點進影片看你說了什麼!

●不管數字正確與否,只要你在政策裡加上數字,大家就會認為這是理性客觀科學務實!

如果你是社會政策制定者,你必須知道──

●那些很在意社群媒體追蹤數與按讚數的人是危險的,他們不僅比較容易焦慮,道德感還比較低!

●數字有定錨效應,先喊出一個數字,數字就能會發揮影響力,讓人的判斷跟著數字的大小跑!

●假如一個數字出現在一場審判的初期,那麼當數字較小時,最後判出來的刑期往往也跟著縮小;如果數字大,那被告就會面對被判重刑的風險!

上述例子一再告訴我們,數字正在改變我們對於身體、心理、個人認知、人際關係,還有社會的一切觀感。

你今天走了多少步路?上周睡了多少小時?跟伴侶多久做愛一次?BMI符合標準嗎?Instagram收到多少顆愛心?Tinder向左或向右滑了幾次?有幾個臉友?那現實中的朋友呢?……不過才幾年前,我們壓根不在乎一天走了多少步、螢幕使用時間有多長、也不在乎朋友的數字有沒有破百破千,跟他人相比如何;但如今的我們事事追求KPI、聚餐必須選在評分最高的餐廳,就連睡覺也要戴上智能手錶追蹤睡眠品質。我們已然來到一個凡事都可以量化、也可以評分的數字爆炸時代。

瑞典最特立獨行的經濟學教授麥可.達倫以及海里格.托爾布約恩森,透過解開歷史從古至今的數字迷思(奇數是男生,偶數是女生)、認知心理學與數字作用(當我們聽到數字1-4的小數字時,身體會往左邊走,而6-9等較大的數字,則會讓身體往右靠),並引用不同國家的科學實驗成果(數字=金錢,所以按讚數越高、追蹤人數越多,我們會越像一個有錢的王八蛋),從中了解數字如何滲透我們的頭腦與身體,影響思考與感受,並且在你未曾知覺的情況下,影響你做的每個決定。

  

麥可與海里格寫道,依賴數字的生活對人的影響有好有壞。而在本書中,兩人將以幽默的口吻與有趣的實例,探究數字與身體、自我認同、表現、體驗、人際、經濟、新聞、社會之間的關係,讓你在數字數代中防範「量化」與「比較」帶來的不快樂,擁有更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介紹:麥可.達倫 ,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行銷與消費者行為學教授,主要研究範圍為經濟學、人類福祉和社會福利。他所寫的書籍主題廣泛,涉及行銷、幸福、連環殺手和社交媒體等不同主題,並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達倫教授是一位國際知名的演講家、Podcast主持人,自稱為「太空人」(Asktronaut)。目前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

作者介紹:海里格.托爾布約恩森 ,挪威經濟學院策略與管理系教授。研究重點為消費者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幸福學、決策和科技應用。目前住在挪威卑爾根。

搶先試閱:〈比較地獄〉

身而為人,我們對於跟他人比較可說是樂在其中。為了理解身邊的世界,我們需要知道其他人跟我們相比是差不多、比較好,還是比較差。素未謀面的人來到我們的社交圈,我們第一件事就是趕忙判斷他在社會秩序或位階上高於或低於我們,同時我們也都樂於對彼此進行排名跟分類,否則我們也不會有各式各樣鋪天蓋地的排行榜:我們有運動比賽的排名、飯店評價的排名、國家幸福指數的排名,還有信用評比,乃至於學校、醫院、機場都要拿來一較高低。

社會比較可以提升我們的成績、激勵我們更加努力,是因為在比較中敗下陣來等於讓自我形象受到了威脅—下次我們就會設法扳回一城。如果有人跑得比我們快,或是Instagram人氣高於我們,我們就會想要急起直追,或者能超越他們更好。比較對我們愈重要,我們想要自我提升的動機就愈強。神經心理學的研究顯示,社會緊密地連結到大腦的獎勵中心:如果你表現得比其他人好,你會比較開心;反之若你表現得差,你會覺得傷心或生氣。

順道一提,你知道在奧運的競賽中,銀牌得主還是銅牌得主會比較開心?這問題也有人研究。學者想到的辦法是標註他們在終點線時與站在頒獎台上的臉部表情管裡。答案是,銅牌得主會系統性地比銀牌得主滿足得多。明明就是銀牌的成績比較好,怎麼會銅牌得主反而比較開心呢?因為銀牌得主「輸掉了」金牌,而銅牌得主「贏得了」上台領獎的殊榮;銀牌得主是在跟金牌得主比,銅牌得主是在跟什麼牌都沒有的其他選手比。

我們活在社會上,會拿自己「往上比」而不會「往下比」,這話貌似好事一樁,正所謂取法乎上,跟比自己能幹、快速、聰明的人相比,會讓我們獲得啟發,產生精益求精的動力,不是嗎?很可惜答案正好相反,往上看的社會讓我們對自己心生不滿,不相信?你去問問那些奧運銀牌得主。

又或者你可以去臉書等社群媒體上瞧瞧。在那些網絡空間內,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他們想觀看、追蹤的對象,他們是會向「上」比較那些長得更好看、口袋更有錢、按讚數跟追蹤者都更多的好友,還是向「下」比較那些看起來過得挺慘的傢伙?大部分人的選擇你應該猜得到吧,沒錯,他們會往上比,去看那些按讚數、追蹤者與朋友數等一干數字都比較高的人,研究顯示這麼做不僅會打擊他們的生活滿意度,還會讓他們高估別人的生活有多美好。這種效應會得到強化,是因為人會貼出美化過的生活照到社群媒體上—儘管那些照片不等於現實的生活。

在受試者必須評斷社群媒體上各種(假)個人檔案的實驗中,學者發現往下比較對個人的自信心完全沒有影響—你可能會以為看到別人慘兮兮有助於人的自信,但那並非實情。反之,當人往上比的時候,他們的自信心與對自身生活的滿意度會下降。所以說,對自尊心而言,打開社群媒體在別人的按讚數跟檔案中滑動,很顯然等於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那其實跟看電視有點像。電視上或電視劇裡的人物普遍比一般人有錢一點、也成功一點,你覺得人看多了電視會產生什麼改變?答案是他們會高估周遭旁人的有錢程度,同時低估了自身的財富跟幸福。而你覺得人在得知同事的薪資後,他們的幹勁與生活滿意度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答案是他們會發現生命中又有了新的東西可以抱怨:你總是會有個同事的薪水讓你覺得也高到離譜了吧。在一項對五千名受雇者進行的英國研究中,學者發現當同事賺得比自己多愈多,人就愈不開心;在另外一項哈佛大學針對教職員與學生進行的研究中,半數受訪者說他們寧可自己賺五萬元而同事賺兩萬五千元,也不要自己賺十萬元而同事賺二十五萬元。人類為了不當牛後而對雞首眼紅到什麼程度,由此可見一斑—他們寧可自己薪水砍半,也不想看著同事賺得盆滿缽滿。

社會比較無所不在,而且跟我們有沒有意識到無關。構成我們比較標竿的可不只是按讚、觀看、分享跟追蹤者的數字而已。同樣的效應也存在於我們生活中林林總總的其他數字:收入、體重、身高、走路步數、平均走速、紅利點數、打遊戲的等級—上述舉例只是給你些概念。

新的感測器、數位化與全球化的日益普及,意味著我們無時無刻不迎來更多數字,有的是關於我們自己、有的是關於我們身邊的人。我們對所有事物都有一把量尺,但或許比這更糟糕的是:有些事情是以前我們想比也比不了的,但在現下都可以比了,而且還非常容易。在過往,世間存在一些避難所還沒有被數字滲透,我們身在其中沒得選擇,只能想像、推理、評估,那兒是主觀的樂園。我對某件事的個人看法就跟你的一樣,可以一針見血也可以天花亂墜。在避難所裡,沒有哪件事可以動不動就被拿去跟人比較。

但那些好日子不會再回來了,我的朋友。原本不能比的,現在都可以了。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被化約為一個數字跟一把尺。

⏩⏩閱讀更多 時報出版 麥可.達倫 , 海里格.托爾布約恩森《你有數字病嗎?:數學、數據、績效、演算法,數字如何控制我們的每一天》

 
慢性疾病核心根源!醫:胰島素抗性指數是警訊
胰島素是體內維持血糖恆定的重要荷爾蒙,但若身體產生胰島素阻抗開始不易控制好血糖,會進一步形成糖尿病、影響心血管健康。醫師提醒,胰島素阻抗意即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是罹患糖尿病的警訊,不可不慎。

從地球連線到太空站 醫生動模擬手術
地球上的外科醫師與研究團隊10日透過遠端遙控儀器,操作國際太空站(ISS)上的微型機器人「spaceMIRA」於太空軌道上進行了史上第一項模擬手術,接受手術的模擬組織是由橡皮筋製成。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