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擺脫臉紅心慌,要從小腸經著手
症狀表現於臉,病因發源於心,調治時,「著手」於小腸經,此即中醫的辨證論治,治病求本。
● 王醫師看診實例
◆ 刺激後谿和前谷,午後不再臉紅心慌
某次健康講座結束後,一位40多歲的女性向我諮詢,她經常在下午2、3點時,感覺胸悶心慌、臉紅心跳、臉部發燒,都查不出原因。
我告訴她,這可能是心臟功能有些異常,醫院的儀器之所以檢查不出來,是因為現在只有症,還沒有發展成病。
儀器只能抓「證據」,但現在只是一些很早期的症狀,只能感覺到,也找不到臟器上有什麼實際的結果或指標,所以就檢查不出來。
這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許多人身上可能都曾出現過,稍微調理一下即可。
我教她一個調治的方法,那就是刺激小腸經上的兩個要穴~~後谿和前谷。
★ 有效調治臉紅心慌:後谿穴、前谷穴
後谿和前谷是小腸經上,前後相鄰的兩個穴位。
位置:後谿穴在兩手感情線的末端,手掌的白色皮膚和手背的黃色皮膚的交界處;順著小腸經的這條線再往前(小指方向)一點,在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小窩裡, 就是前谷穴,找的時候可以把手微握拳,在小指掌指關節橫紋外側端,與後谿穴平行。
這兩個穴位的位置比較特殊,都在手掌的「側棱」上,可用「切菜式」來刺激它,也可以用筷尖或筆帽點按,每次每個穴位50下,兩手上的穴位都要刺激,每天1∼2次,其中1次必須在症狀發作時的下午2、3點。
因為此時正是小腸經氣血最旺、功能最好的時候,所以治療的效果也最好。一般連續治療1週以上,情況就會有明顯的緩解。
為什麼要用小腸經上的這兩個穴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說明一到下午2、3點就胸悶心慌、臉紅心跳的原因。
前述指出這是心臟功能的問題,其實也是心火過旺的現象。心在五行中屬火,位居上焦,為「陽中之陽」,中醫稱之為「火臟」。心主血脈,血脈上榮於面,所以《黃帝內經.素問》中說:「心之華在面」。
◆ 身體好壞看氣色
平時只要看一個人的氣色好不好,就可以知道他的身體好不好,這是很有道理的。
因為一個人的氣色,反映身體的氣血情況(心主血)、心氣的盛衰情況。如果氣血充盈,心氣充沛,臉上會紅潤而富有光澤;反之,要是氣血虧虛,心氣不足,臉色就會蒼白黯淡。
這位女性臉上偶然性地發紅、發燒,就是心火燒得太過。心屬火,沒有火不行,但過猶不及,心火燒太大也不行,心火太大,臉上就會異常地發紅,下午2、3點臉色發紅,就是心火亢盛,以致上行外散的表現。
她同時伴有胸悶心慌、心跳加快的症狀,這當然也是心的問題。
但「心乃五臟之君主」,皇帝犯錯不能直說,要想辦法糾正,同樣,心有病不能治心,而要從心包經和小腸經論治。
另一方面,小腸經與心經互為表裡,裡就是陰,表就是陽,陰出問題,陽也會出問題,反之亦然。
★ 引火下行,標本兼治
因此,心臟病最初往往會透過小腸經表現出來,而從小腸經表現出來的心病,也可以從小腸經把它治好。
下午2、3點是未時,小腸經當班,這時出現心病,就讓小腸經來解決。
小腸經上的「後谿」和「前谷」是兩個非常重要的五輸穴。《黃帝內經.靈樞》說:「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俞。」意思是說,因疾病出現而臉色變化,治療時,就選取五輸穴中的滎穴;疾病時輕時重,治療時,就選取五輸穴中的俞穴。
前谷正是小腸經的滎穴,後谿正是小腸經的俞穴。同時,「滎主身熱」,心火過旺,臉上發燒、發紅當屬熱病,是其職責所在;而俞穴的特長,在於疏經活血,且善治五臟六腑之病。
如此,在降火、調理心臟功能的同時,疏經通絡以引火下行,把多餘的心火轉移到小腸,藉由小便排出體外,可謂標本兼治、防患於未然的絕佳妙法。
《黃帝內經》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隱疾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對於機會來說,充足的準備是最重要的;對於問題來說,積極地預防是最明智的。因為這就是在用最小的成本,爭取最大的價值。
~以上資料摘自《12時辰自然養生法》王彤◎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