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經費年年降低,調查活動斷層人力僅10人,此次918強震,更凸顯了政府對於敏感地質區調查能量不足的危機。 「這是個很奇怪的地震,目前了解有限??,這個地區應該有不知道的構造存在。」9月17日晚間,台東發生規模6.4級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如此對外表示。隔日下午,台東再發生6.8級強震,外界質疑此為「登記有案」的池上斷層所致;但兩日後,陳國昌又表示「並非發生在池上斷層」。 於是,這兩波地震除了造成怵目驚心的各地災情,也留下了「不知從何發生」的大問號。問號至今難解,但在專家眼中,這些未知,已凸顯了政府對於敏感地質區調查能量不足的危機。 人力緊繃、預算不足 每年僅可調查一處敏感地質 「相較於官方公布的版本,學界早有更多斷層研究,數量遠超過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以下簡稱地調所)的調查。」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退休教授李錫堤攤開一張台灣地圖,上面密密麻麻標示著多條紅線,並且加註斷層名稱。 這份來自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的資料上,一共標誌了59條斷層。此外,台灣大學地質系退休教授陳文山也曾在2016年指出,全台活動斷層共有49條。無論是哪個版本,數量都遠多於地調所公布的36條。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討論認為,本次地震與「中央山脈斷層」有關,但目前地調所公布的36條斷層中,並未包含中央山脈斷層,反倒在李錫堤的地圖上清楚標示。 當然,學界的發現終究需要由經濟部透過調查研究進行確認,官方不能照單全收,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顏宏元也表示,中央山脈調查有其難度,而外界對中央山脈斷層的研究資料亦相當稀少,「我直接走進深山調查了10多年的時間,直到近年才整理出中央山脈東側有地震密集帶,而這次地震發生地點,就在此密集帶。」 但這就點出更核心的關鍵問題,主管地質調查的經濟部如何看待學界的研究?又如何確認學者的發現? 其實在今年3月,監察院才以「長期未更新活動斷層分布圖」、「不重視學界調查」為由,對經濟部提出糾正。報告中的用詞頗重,認為經濟部「顯然未重視國家重要基礎地質調查工作,造成國家與民間工程選址於未正式公告之活動斷層線上而不自知??,遑論防災管理之超前部署。」 至於原因,監察院報告則寫到,經濟部「長期以來未給予地調所充分資源,難以進行調查與審定」。從數字看,經濟部地調所辦理活動斷層之業務人力,目前僅有10人,包含組長1人、科長2人,其餘承辦人7人;再者,地調所近3年「活動斷層部分」的預算也是不增反減,從2019年的4201萬元,到去年降至3850萬元。 以此人力與預算,在監察院報告中,也看到經濟部評估自身調查能量表示:「每年最多僅能進行一處地質敏感區的補充調查。」 對此,李錫堤直言,「行政院應擴充地調所的人員編制,讓地調所的員額更充足,否則調查速度快不起來。」他強調,學術界公布研究結果後,地調所還要經過調查,位置精度也要更準確,「以現在的人力,確實相當不足。」 欠缺海域斷層調查 導致離岸風電業者選址受阻 李錫堤以日本為例,日本的斷層調查除了由中央的行政法人進行,官方單位也會跟各地方政府及各地大學地質系、地理系老師合作調查,因此才能得到綿密的調查結果,「這是目前在台灣還看不到的。」 此外,監察院報告中,也舉日本調查機構的人力配置為例,凸顯落差。以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為例,其地質調查中心有197名員工,一年支出約台幣24億元。 必須注意的是,目前地調所公布的36條斷層帶,並不包含台灣附近海域斷層。離岸風電是現今政府的重要政策,但地調所直到今年才新增8800萬元經費,進行「離岸風場海域地質調查及地質環境資訊服務」計畫,全面調查離岸風場海域地質,其中包含斷層構造等。 由於官方未公布台灣海域活動斷層,有關離岸海域的斷層形狀、長度與活動等資訊不足,因此離岸風電業者難以進行地震危害度的評估。目前也擔任環評委員的李錫堤就無奈表示,「官方未公布海域斷層資料,所以我參與環評審查的時候,都會要求廠商要參考國內海域斷層的學術資料,才能確實掌握風險。」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344 期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