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8月賺315億 大減45%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讓我們跟著【高雄畫刊】一起閱讀高雄、遊賞風光、聆聽達人說故事,探尋這城市更多的美好!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9/13 第544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金控8月賺315億 大減45%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防疫險損失金額增加、股債疲軟資本利得縮水等因素影響下,15家上市櫃金控合計8月稅後純益315.42億元、年減45.3%,前八月稅後純益3,083.33億元、年減53.5%,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由富邦金(2881)以7.29元居冠,國泰金以3.72元居次。

單月獲利成長力道來看,僅兆豐金、永豐金、第一金8月稅後純益呈現正成長,分別年增15.8%、4.8%、2.3%,其餘12家單月均呈現衰退;累計獲利方面,僅永豐金一家前八月稅後純益正成長,其餘14家全都衰退。

富邦金昨(12)日公布,8月稅後純益56.47億元、年減65.1%,前八月稅後純益890.98億元、年減27.2%,累計EPS為7.29元。單月獲利、累計獲利、累計每股純益,三項指標均居金控業第一。

富邦金主要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8月稅後純益22.3億元、年增7.2%,前八月稅後純益137.7億元、年增28.9%,金額均創下北富銀歷年同期新高,且是富邦金的人壽、銀行、產險、證券等四家主要子公司裡頭,唯一單月與累計獲利均呈現成長者。

富邦金表示,北富銀受惠升息帶動利息淨收益(NII)持續成長,8月及前八月NII,年增率都超過10%;自家銀行財務操作,前八月金融商品評價收益也年增近兩成;財富管理淨手續費收入,8月及前八月則是都年減5~10%,主要反映投資市場震盪,投資人轉趨保守。

富邦產險8月防疫險含再保之直接賠款109.6億元、自留賠款占66.7億元;前八月直接賠款249.5億元、自留賠款占132.7億元,8月底提存之自留賠款準備餘額66億元,包含再保之已提存準備約130億元。

換言之,富邦產險防疫險損失情況,前八月直接賠款249.5億元,8月底提存賠款準備約130億元,兩者合計高達379.5億元。

富邦產8月底防疫險有效件數「不減反增」,新增15.8萬件至約170.8萬件,因照會件經客戶補齊相關資料後簽發保單,已於8月底前已將照會件處理完畢。

國泰金昨也公布獲利自結數,8月稅後純益13.6億元、年減87.5%,前八月稅後純益530.6億元、年減53.5%,累計EPS為3.72元,金控業次高。

國泰金主要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8月稅後純益25億元、年增5.9%,前八月稅後純益184.7億ˇ原、年增10.6%,為國泰金之人壽、銀行、產險、證券、投信等五家主要子公司當中,唯一單月與累計獲利均呈現成長者。

升息帶動國泰世華銀行的淨利差(NIM)走高,8月NIM為1.45%,較去年12月增加0.23個百分點;NII方面,8月年增31%、前八月年增21%,均呈現雙位數成長。

國泰世紀產險8月防疫險直接賠款63.2億元、自留賠款占54.8億元;前八月直接賠款124.9億元、自留賠款占95.3億元,8月底提存之自留賠款準備餘額30.6億,有效保單從7月底70.5萬件減至68.6萬件。

延伸閱讀》

六壽險獲利下滑60%

 
六壽險 獲利下滑60%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台幣對美元大貶,不敵股債處分空間大幅縮水及認列子公司防疫險虧損,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台灣等資產規模前六大壽險公司,8月稅後純益合計127.34億元、年減60.4%。

累計獲利來看,六大壽險前八月稅後純益1,986.78億元、年減32.3%,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由國泰人壽以7.52元穩居第一,次為富邦人壽的7.14元。

新台幣8月大貶4.97角、貶幅1.63%,包含8月單月提列之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六大壽險幾乎家家8月都呈現匯兌利益,富壽8月匯兌利益22億元、前八月更是高達96億元,國壽、新壽、台壽等,8月單月及前八月也都有匯兌利益。

富壽8月另有國內股票現金股利收入約26億元,加上處分國內外股票、基金等實現獲利約11億元,8月稅後純益51.9億元,居全體壽險業單月獲利第一;前八月稅後純益791.1億元,也是整體壽險業最高。

壽險業8月單月與累積獲利第二高,都由南山人壽拿下,南山8月稅後純益37.05億元、年增5.9%,為六大壽險唯一8月單月獲利呈現正成長的公司,其前八月稅後純益449.99億元、年減10.8%,累計獲利衰退幅度為六大壽險最小。

國壽8月稅後純益22.4億元、年減72.2%,前八月稅後純益444.6億元、年減52.9%。國壽表示,8月繼續汰弱留強,實現資本損失,股票債券都有實現損失。

中國人壽8月稅後純益13.38億元、年減66.7%,中壽表示,主要是資本利得較少所致。累計獲利方面,中壽前八月稅後純益168.96億元、年減29.7%。

台灣人壽子公司中信產險深受防疫險理賠所苦,8月稅後淨損31億,拖累台壽8月稅後淨損14.08億,為六大壽險當中,唯一8月單月呈現虧損者。

累計獲利方面,台壽前八月稅後純益105.87億元、年減51.2%。

 
光電儲能 申請量超標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次長、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昨(12)日表示,經濟部今年開始試辦光電結合儲能,目前申請量已超越原先預估量達兩倍,對於2025年前達到設置500MW(百萬瓦)的目標相當樂觀。

經濟部長王美花昨出席活動時表示,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太陽光電跟離岸風電,雖然前兩年因為疫情及供應鏈不順出現延遲,但今年有望看到單一年度光電建置量可達2.5GW(10億瓦),為歷史上最高完成度。

曾文生昨出席2022「光電x儲能 淨零新路徑 今周刊第六屆新能源國際論壇─光電場」致詞時表示,台灣在今年8月22日光電發電量達到歷史性的555萬瓩紀錄,未來將成為常態。

然而,光電存在間歇性,晚間就無法發電,因此光電結合儲能將會是重要議題。曾文生說,台灣因企業面對國際供應鏈要求,是全球再生能源需求非常暢旺的國家,因此有堅實的市場需求成長支撐。曾文生表示,經濟部目前在推動新政策,希望光電廠加裝儲能設施,業者須符合一定條件,就是將饋線容量釋出一部分。

 
規劃氫能進口 經部跨步走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央政府今年3月宣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其中2050年有約一成電力將由氫氣生產。經濟部長王美花昨(12)日談台灣氫能政策,坦言台灣短期離岸風電發電量仍無法滿足自產氫氣條件,經濟部與中油已籌設氫能小組,籌劃未來氫能進口。

王美花昨出席「歐洲商會─台灣中油 2050淨零:最佳實踐報告書」發表會,她致詞時表示,近期歐洲、美國及亞洲地區均發生極端氣候災情,皆是要世人積極面對氣候變遷。台灣身為出口導向國家,製造業占台灣GDP約三成,所以要降低碳排比起其他國家更來得艱鉅。

王美花表示,政府積極推動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今年都會繳出亮眼成績單;台灣也努力規劃地熱發電,如能源局近期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新增地熱專章,解決地熱開發及營運法源依據。

而氫能是各國公認再生能源或是無碳能源的下階段,現階段以歐盟發展最快速,因他們離岸風電發電量充足,可將多餘電力轉換成氫能儲存。她直言,全球要發展氫能發電仍須克服技術及成本問題,經濟部已規劃氫能小組,負責氫能供應及應用策略。

王美花說,氫能分為產氫、進口及應用三個面向,台灣短期內因為離岸風電發電量仍不足,無多餘能源產氫,因此會先仰賴進口,這部分如何與歐洲企業合作將會是一個議題。

而在應用方面,中鋼將嘗試煉鋼摻配氫能取代煤焦,雖然瑞典鋼廠與台灣高爐煉鋼製程有所不同,還是會彼此了解怎麼合作。

荷蘭天然氣廠此刻也有小規模混氫實驗,台電今年針對燃煤電廠混氨,燃氣電廠混氫與國外廠商簽訂合作備忘錄(MOU),也可了解是否可與歐洲各國合作。

王美花受訪時說,各國都有氫能小型實驗,日澳在氫氣運輸上也有合作,台灣將會探討如何進入供應鏈。

 
製造業Q2投資 同期新高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統計處昨(12)日公布2022年第2季國內固定資產增購為5,397億元,創歷年同季新高,年增25.8%。廠商固定資產投資第2季維持正成長的主因,為半導體廠商積極投資,加上部分記憶體及印刷電路板業者持續擴增產能。

統計處展望未來,隨著半導體業者擴充國內產能,廠商回台投資延續,以及離岸風電建設持續推進,可望維繫台灣製造業投資動能。但目前全球經濟籠罩在俄烏戰爭、通膨壓力、產業鏈庫存調整等「黑天鵝群」,恐抑低企業投資意願。

今年第2季製造業營業收入為8.7兆元,為歷年同季新高,年增逾一成,主要是受惠5G、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等相關應用需求續強,推動電子業獲利,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高檔盤旋,墊高石化、基本金屬營收持續成長。

按固定資產型態分,2022年第2季以機械及雜項設備增購占82.0%最多,年增28.4%;其次為房屋及營建工程占17.3%,年增15.6%。

就行業別觀察,電子零組件業第2季固定資產增購3,873億元,創歷年同季新高,占製造業七成,居各業之冠,年增35.9%,主因為高效能運算、5G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擴增,帶動部分晶圓代工、記憶體及印刷電路板等廠商持續投入先進製程及擴增產能所致。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增購141億元,年增1.7%,主因伺服器、網通需求熱絡,致業者持續購置設備擴充產能,惟因上年同期基期相對較高,抵銷部分增幅。

傳統產業方面,化學材料業增購281億元,年增8.3%,主因下游半導體業者持續擴產;金屬製品業增購131億元,年增6.5%,主因離岸風電業者興建廠房及增設產線;基本金屬部分業者為因應產能擴充及營運所需,增購及擴建廠房,並升級相關機械設備所致,年增16.7%。

幾家歡樂幾家愁,機械設備業因部分業者去年第2季積極擴建廠房及增購設備墊高基期,導致今年第2季呈現年減6.8%。

 
台美貿易倡議 將談跨國平台課稅
記者黃有容、余弦妙/台北報導聯合報
針對跨境平台業者付費使用新聞與廣告分潤等議題,數位發展部長唐鳳昨天表示,「很願意對話」。她說,數位部接下來會跟文化部、NCC先談,確認利害關係人有哪些、因大型平台受到的廣告損失金額有多少後,再對話。至於跨境平台是否繳交所得稅,她表示希望可以在「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談判先擴及稅收問題。

唐鳳昨接受廣播主持人周玉蔻專訪時指說,有關臉書、Google等平台使用新聞要不要收費、廣告分潤議題,攸關共榮發展,都會造成社會影響,為了不要有不好的影響,自己很願意對話;最近確實在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協調之下,數位部有接收到這項任務,接下來會與文化部、NCC等相關部會一起討論,並確認新聞議價的相關收費機制與利害關係人。

唐鳳說,她認為這不是特定的科技或技術,而是關心數位跟人的介面,所造成對社會的影響,對此她也很願意出面對話。她指出,過去台灣已有與大型平台談判的經驗,二○一八年選舉時,許多境外資金在Google、臉書等大型平台刊登廣告,這些資金來自境外,不符合台灣的政治獻金法,談判之後這些平台也把大量廣告退掉。

此外,針對臉書等跨境平台把台灣一大部分廣告營利吃掉,卻只要繳營業稅,不需要繳營利事業所得稅。唐鳳說,政務委員鄧振中接下來要與美方開啟的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中的數位貿易談判裡就有提到,目前的談判內容包含課稅、雙重課稅等相關議題。

唐鳳解釋,如果要談到稅目相關議題,需要跟美方開啟談判,但要談判就先要有國與國之間的大框架下才能順利開啟。

談到有關新聞媒體議價,她說,目前也能看到Google、臉書在其它國家同意先把課稅相關議題放一邊,先從他們有用到的服務,如新聞業的內容先付費;由此可見,在這些業者的想法,新聞議價與課稅是兩回事,她也認為這可以用雙軌並行方式去談判。

 
國際財經要聞
再保業放話 保費將上漲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再保業者在蒙地卡羅舉行的產業年度聚會上表示,全球地緣政治緊張、通膨上揚以及氣候變遷等問題,增加了對風險保護的需求,並且將導致保費上漲。

瑞士再保公司(Swiss Re)的再保險業務執行長歐浩邦(Moses Ojeisekhoba)12日在聲明中說:「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天災造成的損失增加之外,再保險產業現在還面臨通貨膨脹、經濟衰退風險和地緣政治緊張等問題。」

他並表示:「我們看到成本驅動因素在這種動態風險環境中加速,因此必須謹慎調整保險費以跟上步伐。」

瑞士再保險公司還計劃進一步擴大其重大天災投資組合,預計未來四年重大天災的市場規模將從350億美元成長至480億美元。

再保險公司最近在蒙地卡羅與其保險客戶會面,以便在1月1日再保險續保季節之前敲定合約。再保業者為保險公司提供保險,而且由於面臨更高的損失,近年來一直在提高保費。

標準普爾公司(S&P)分析師上周表示,保費漲幅可能會在「個位數中段」。穆迪的一項客戶調查顯示,預期美國房地產再保險費率的漲幅將是兩位數。

慕尼黑再保險公司(Munich Re)和漢諾威再保險公司(Hannover Re)的主管也分別在簡報會上表示,某些市場的保費可能上漲10%或以上,因為通膨快速上揚。

漢諾威再保險公司執行長亨喬斯(Jean-Jacques Henchoz)說:「日子不好過。」「由於(烏克蘭)戰爭的直接和間接影響,我們的總體環境非常不穩定……通膨是我們在蒙地卡羅許多討論中的驅動主題。」漢諾威再保公司強調烏克蘭戰爭對航空和海運市場的影響。

然而,不斷變動的環境也為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提供了一些機會。瑞士再保險研究院(Swiss Re Institute)預計,隨著企業將其供應鏈遷往更靠近其母國的地點,2022年至2026年期間,商業保費收入將達到330億美元。

 
抗疫支出 留下嚴重後遺症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世界各地經濟學家大致同意,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確實需要採取大規模、快速的政策反應,以避免全球經濟陷入蕭條。但他們另一個共識是,這些救助措施確實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

根據路透報導,從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全球組織到布魯金斯學會等智庫的研究都指出,疫情時代支出的後遺症正在構成新的經濟風險,包括從全球通膨到開發中國家的利率和匯率衝擊風險,以及從對象錯誤的支出到美國債務上升等等。

上個月在傑克森洞年會上,IMF第一副總裁高萍娜和國際清算銀行總經理卡斯騰斯警告說,通膨上漲可能證明難以消除,全球將面臨一個物價和金融市場波動的時代。

布魯金斯學會指出,美國政府約5兆美元的支出可能是矯枉過正,且加劇了聯準會目前正在持續對抗的通膨。若要控制盤旋在40年高點的通膨,美國失業率增幅恐需遠高於預期。此外,在聯準會大幅升息後,由美元飆升引發的全球衝擊已開始顯現。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現任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奧伯斯菲爾德和普林斯頓大學周浩南(Haonan Zhou,音譯)在研論文中說,聯準會決意壓低通膨,再加上美元持續升值,可能導致許多開發中國家面臨更嚴重的債務問題。

 
下月財報季 美股風向球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股12日早盤開高,道瓊指數漲逾100點,延續上周的漲勢,扳回先前連三周頹勢,但是否維持復甦的步調,某種程度上可能取決於下月開鑼的財報季。分析師告誡,若屆時財報不理想,美股恐怕難以守住漲勢。

華爾街日報報導,FactSet資深分析師巴特斯(John Butters)說,自6月底以來,分析師已將企業第3季獲利成長預期調降5.5個百分點,下調幅度是2020年第2季以來最大。當時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祭出封鎖措施,使經濟活動停擺。

企業最近也日益悲觀。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共240家企業在上季財報後的電話會議提及經濟衰退。這是FactSet自2010年開始收集數據以來最多的一次。

儘管財報季展望黯淡,但市場如今仍保有韌性,就業和消費者支出等其他數據,都持續展現美國經濟強勁的一面。不過,投資人和分析師告誡,若未來幾個月公布的企業財報數據惡化,股市近期的漲勢依舊脆弱。

 
債市短期看不到回溫跡象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債市投資人過去12個月來面臨慘澹市況,不但陷入罕見的空頭市場,現在也少有跡象顯示短期內債市將回溫。

彭博資訊報導,對固定收益投資人來說,無論從債券期限、債券種類或發行者的產業來看,今年雙位數的虧損是常態。

隨著央行加強措施抑制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膨,債市可能還會再跌。

雪梨Kapstream Capital投資組合經理人克里斯多表示,債市「仍將面臨一些痛苦。尤其是聯準會(Fed)致力於抗通膨,更甚於擔心經濟衰退。」

從2021年初以來,全球公債的表現一直比公司債和證券化債務證券還差。由於聯準會啟動1980年代以來最積極的緊縮政策行動,以便把通膨率拉回至2%的目標值,美國公債近期一直承受壓力。

公債受到的衝擊最深,因為這塊龐大的市場一年前還提供負殖利率。當時負殖利率公債的規模超過15兆美元,投資人必須倒貼才能持有10年期德國公債和日本公債、2年期義大利公債。

在幾乎所有債券類別中,今年虧損最多的,就是去年表現最好的債券。在債市大跌這段期間,能源相關債券的跌幅最小。

以歐元計價的債券今年表現比大盤更差,因為歐洲面臨能源危機,使經濟衰退的機率提高。外匯市場大幅波動,也讓追蹤美元投資組合的投資人損失加劇。

 
全球房市下跌趨勢…剛開始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隨各國央行加速升息,全球從雪梨到斯德哥爾摩和西雅圖等主要城市,均面臨借貸成本上揚的狀況,不僅令房屋買家卻步,房地產所有者負擔的利息也增加。視為家庭財富一大來源的房地產快速降溫,讓逐漸走下坡的全球經濟也有惡化之虞。

彭博資訊報導,儘管房市衰減速度還不到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慘烈的水準,但嚴重程度如何,將是央行既要壓制通膨、又要避免打擊消費者信心和經濟衰退的一大關鍵變數。

目前為止,像澳洲和加拿大呈泡沫化的房市,正面臨兩位數下滑,而經濟專家相信房市全球化下跌趨勢才正開始。

曾共同撰寫國際貨幣基金(IMF)全球房價報告的法政大學教授平田秀明預測:「我們會看到全球房市在2023和2024年同步下跌。」他警告,今年急速升息的全面影響,要過一段時間才會開始在家庭中發酵,「賣家經常忽視需求萎縮的現象」。

房地產融資成本上揚,會多方面在經濟造成傷害。背負房貸的家庭必須撙節度日,房貸要付的利息增加,也讓潛在買家打退堂鼓,進一步拖累房地產價格和開發。

野村控股全球市場研究主管蘇巴拉曼說:「負責的年輕家庭一生不曾經歷過自己經通膨調整實質薪資下跌,利息卻大幅上揚。」

房貸戶受升息影響如何因國家而異。以美國為例,大部分買家採用長達30年的固定利率;過去五年裡,調整式利率抵押貸款只占傳統房貸大約7%。

相較之下,其他國家通常頂多只有一年是固定利率,或者採用和官方利率連動的浮動利率房貸。

據惠譽評級機構(Fitch)報告,在2020年的新房貸中,澳洲、西班牙、英國、加拿大名列浮動利率房貸比率最高的國家。

單單去年房價即大漲30%的紐西蘭,可謂疫情之下房市暴起暴落的典型例子。紐西蘭央行過去十個月七度升息,房價則由去年11月的高峰回落11%。經濟專家估計最終可能下跌多達20%。

 
投資人預期通膨降溫 歐洲股市收盤大漲
倫敦12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投資人預期通膨降溫可能促使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和其他國家央行放緩緊縮性貨幣政策的步伐,這讓歐洲股市今天收盤延續上週末漲勢,英國、德國和法國都呈現大漲。

倫敦FTSE 100指數揚升121.96點或1.66%,收7473.03點。

法蘭克福DAX指數大漲314.06點或2.40%,收13402.27點。

巴黎CAC 40指數勁揚121.26點或1.95%,收6333.59點。

 
CPI發布前 股指續走升
記者張大仁/即時報導世界日報
美股上漲,因美元走軟以及對通膨已見頂的信心增強,有助華爾街在關鍵通膨報告發布前繼續反彈。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229.63點或0.71%至3萬2381.34點。史坦普500指數上漲43.05點或1.06%至4110.41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154.1點或1.27%至1萬2266.41點。

能源是漲幅最大的類股,但漲勢很平均,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上漲3.14%,科技巨頭蘋果上漲3.85%。

美股延續反彈動能,三大股指均在9日結束連續3周跌勢。

在聯準會(Fed)於9月20日至21日會議之前,美股將一直波動,預計Fed將連續第3次升息0.75個百分點,以應對高通膨。Fed官員最近幾周一再重申,即使通膨損害經濟成長,他們仍將繼續升息以對抗通膨。

但最近的一些事態發展,包括美元疲軟和烏克蘭的軍事成功,似乎正在提振投資人情緒。許多交易員也對定13日上午發布的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持樂觀態度。

Toews資產管理CEO托伊斯(Phillip Toews)表示,「烏克蘭取得令人驚訝的成功,再加上可能出現非常有利的通膨消息,甚至可能顯示上個月CPI下降,這可能使美股陷入持續上漲的境地。」「屆時,短期和中期的主要威脅將會是獲利是否會繼續惡化。」

由於汽油價格下跌,8月通貨膨脹可能有所緩解,但可能不足以對Fed的政策制訂者產生影響。

CPI將於美東時間13日上午8:30公布。預計將顯示不包括食品和燃料的物價較7月上漲0.3%,較去年同期上漲6%。而整體CPI預計較上月下降0.1%,但仍將同比增長8%。

整體CPI將是繼7月物價持平之後連續第二個月變化不大。但對於核心CPI而言,這將是連續第2個月成長0.3%。

雖然這兩個數字都顯示物價上漲放緩,但Fed官員最近幾天表示,一個月的報告不會影響他們對抗通膨的努力。外界普遍預計Fed下周將批准其連續第3次升息0.75個百分點。

如果Fed升幅一如市場預期,這將使Fed的基準基金利率達到3%-3.25%區間,為2008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Bridgewater資訊長詹森(Greg Jensen)表示,通膨將隨著時間的演進正常化至3%左右的想法過於樂觀。這位廣受追捧的策略師認為,物價壓力將「頑固地高於市場預期」。他在紐約舉行的年度SALT會議上表示,持續的通膨加上美國經濟成長放緩,將繼續對資產價格構成壓力。

在被問及資金該投向何處時,詹森表示,拉丁美洲和大宗商品資產看起來相對有吸引力。

由威隆(Chris Verrone)領導的Strategas技術和宏觀研究團隊在報告中表示,自上周最近一次走高以來,Alphabet和微軟並沒有對漲幅提出任何貢獻。

他們寫道:「雖然上周美股的某些角落表現強勁,但我們也不會將谷歌或微軟等重要權值股描述為具有表現出令人信服的領導力。」兩支股票都只出現微弱的反彈。微軟上漲0.83%,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小漲0.19%。

Strategas表示,相較之下,金融股和消費性非必需品股最近有所改善,但尚未占主導地位。雖然最近原油價格疲軟,但「康菲石油公司表現出色」,Albemarle和Ulta Beauty也一樣。

Bryn Mawr Trust的米爾斯(Jeff Mills)表示,短期內美股的持續上漲看來相當健康,但現在就認為能安心可能還為時過早,「史指的3900點在技術面上很重要,目前的走勢相當強勁。但不知道它是否足以稱其為非常明顯的逆轉,但就反彈的廣度和強度而言,它還是相當令人鼓舞的。」

他表示,投資人部位和經濟數據可能也有助最近的反彈,但美國國債市場的高殖利率令人懷疑。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上漲約4個基點,接近3.364%,「這在6月的漲勢中也出現,當時股市有點接受Fed轉向或經濟不會太困難的可能性,但債市並未跟進,而漸漸地就出現上周的走勢。」

他強調,「只要短期利率持續走高,我個人認為,股市中一直存在的下行趨勢仍將維持完整不變。」

 
要聞
全支付會員 十天衝破百萬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最強電支新兵—全支付,會員註冊數突破百萬戶。全支付昨(12)日指出,中秋節當日(9月10日),也就是全支付正式上線第十天,會員註冊數突破100萬,成為全台首家最快達到百萬使用者的電支業者,根據過往統計數據觀察,同時也突破了單月電支機構最高會員成長紀錄。

國內電支機構百花齊放,全支付以黑馬姿態衝出、以成為電支領頭羊為目標。全支付總經理游金榮表示,原定2022年底,目標上線四個月達100萬註冊數、上線一年目標達200萬註冊數,因合作通路的共同努力再搭配行銷活動誘因,已提前達標,顯見市場對於新支付業者的接受程度仍高,進而提高目標再衝一波100萬,期望到年底前達200萬會員。

全聯於2019年推出行動支付工具「PX Pay」,至今累積800多萬會員,在婆媽族群間打響知名度,促使行動支付使用的年齡層更加寬廣。為升級服務,全聯百分之百投資的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全支付」於9月1日正式上線,全支付的上線宣告將帶領「PX Pay」800多萬會員跨通路支付,範圍涵蓋連鎖餐飲、百貨、遊樂園、手搖飲、電影院、交通、商圈、夜市等,全台超過百大品牌,首波10萬個支付據點皆可全支付。

游金榮指出,全支付的發展是以「服務」為出發,支付為核心,整合會員、點數、合作商家與銀行,致力打造一個多元開放式科技平台;因此,全支付發展的未來不是競爭,而是多方串連與互惠,橫跨多種領域。全支付提供各項繳費服務,包括台北市政府各項智慧繳費及公共事業費用如水費、停車費、電費、交通費、學雜費及各項規費繳納將陸續上線;積極參與各縣市政府停車繳費、油品事業項目標案,北、中、南大型醫療院的即查繳服務現已在規劃中;針對金融理財商品服務,如信貸、基金投資等,也持續與各大銀行洽談中;不僅如此,發展跨境支付及提供企業金流等服務都在短期規劃與布局視野。

 
外資匯入 台幣連二升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股連日上漲,激勵國內股匯雙漲,新台幣匯率連兩日反彈,昨(12)日終場升值2.5分,收在30.87元,總成交量萎縮至11.92億美元。

根據中央銀行統計,美元指數昨天下挫1.66%,非美貨幣幾乎全數對美元升值,其中,歐元兌美元強彈1.94%,日圓兌美元匯率升值0.74%,新台幣匯率升值0.08%,南韓與中國大陸因中秋連假休市。

匯銀主管指出,美股在中秋連假期間接連收紅,台股昨天上演落後補漲行情,終場大漲224點,收在14,807.43點,其中外資買超金額逾百億元,並在匯市小幅匯入約2、3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表示,受到美元指數自高點回落影響,非美貨幣昨日貶勢暫歇,不過新台幣匯率昨天盤中最低價仍落於30.915元,距離31元大關僅半步之遙。

儘管中秋連假後的股匯雙漲行情令投資人大為振奮,不過外匯交易員提醒,聯準會9月升息3碼後,未來仍有機會大幅升息,預料強勢美元格局並未改變,只不過在熱錢匯出力道減輕下,新台幣貶勢暫告一段落。

央行資料顯示,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累計漲12.86%,多數主要亞幣對美元都有明顯的貶值幅度,其中,日圓累計貶值19.37%,台灣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韓元貶值13.9%,新台幣兌美元貶幅超過一成、達10.3%,人民幣與星元分別貶值8.39%與3.08%。

 
黃天牧:不為預算達標開罰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2022年全年罰鍰的預算目標是2.91億元,今年到9月初,已開出1億9,064萬元,目標達成率僅65%,市場傳出,金融業年底恐還有大罰單,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12)日直言,2.9億元罰鍰預算數,沒有特別意義,金管會絕不會為達預算目標而開罰。

黃天牧說,裁罰收入預算只是行政單位預算的一個科目,每年都會有一個數字,但這個數字沒有特別大的意義。

這預算數字怎麼來的?黃天牧說,明年預算數字就是以去年實際決算數加上今年預算數字除以二,就等於明年預算數字,如果明年比今年高,並不是說預期要罰得更多,而是去年數字比較高加上今年數字,算成明年數字。

例如明年罰鍰預算數是3.13億元,是以去(2021)年實際決算數(實際裁罰金額)3.35億元,再加上今年預估數2.91億元,合計6.26億元除以二所得。

黃天牧表示,裁罰是監理手段之一,裁罰收入目標絕對不是金管會要去達成的,他說,裁罰是客觀上是否有此事實,包括檢查或檢舉,就算達不到也沒有任何壓力。

 
統一集團 8月營運大噴發
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高溫、節慶商機加持,統一集團8月營運大噴發,兩大食品、通路龍頭統一、統一超昨(12)日公告8月營收數字,均改寫歷史新高紀錄,兩家公司累計前八月業績均增逾一成;其中,統一超更連二月創高,備受矚目。

統一受惠於本業、旗下轉投資事業統一超、統一中控帶旺,三大企業強勁成長動能,8月營收達486.5億元,年增16%,創營收歷史新高紀錄,今年前八個月累計營收約3,506.8億元,年增10.7%。

據悉,統一的食品本業因中元節商機爆發,旗下乾貨銷售暢旺,泡麵品牌賣得比預期好,包括統一麵、來一客、阿Q桶麵、滿漢大餐、大補帖、科學麵等。其中來一客因為杯麵形式、方便取用,年節祭祀時為銷售大宗,一年至少都有超過7,000萬杯銷量,每年都有穩定成長,各大零售通路也都是銷量第一名。

另外,統一的金雞母統一超8月營收為256.5億元,年增18.8%,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紀錄;累計前八個月營收約1,899.8億元,年增10.3%。

業內人士表示,8月高溫穩定的氣候型態,對超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營運利多,統一超本業台灣7-ELEVEN就受惠夏季高溫、暑期出遊及節慶商機,旺季營收連創新高,帶動鮮食、飲料、糖果等商品成長;門市截至8月底店數6,542家,淨增加283家。

另外,統一超轉投資小金雞菲律賓7-11,截至8月底總門市數3,246店,其中僅40多家門市受疫情影響而暫停營業,51家門市白天營業,3,100多家門市24小時營業,高達96%以上的門市正常營業中。

再者,悠旅生活(星巴克)、統一生活(康是美)、統一精工、統一速達(黑貓宅急便)等均表現亮眼,有效挹注營收成長。統一超表示,邁入9月,延續國旅補助商機、中秋節送禮旺季,各大電商購物節搶先開跑,並積極開展多元店型、數位服務等,營運動能積極向上樂觀可期。

7-ELEVEN扮夏季消暑正餐首選的涼麵、冷麵持續熱銷;推出「御飯糰感謝季」、並推出各國風味炒麵及拌麵的「麵博覽會」等活動,帶動米飯、麵食類銷售成長;積極耕耘冷凍品、產地蔬果等經營,滿足個人化與小家庭餐食需求等作法,整體鮮食成長超過三成。

統一超表示,由於8月仍是炎熱酷暑,飲品持續熱銷,推出折扣活動「飲料夏日大Bingo」,及超人氣名店飲料大賞及進口飲品優惠活動等,提升買氣,預期將帶動飲料類別成長超過兩成。

 
陽明:運價急跌 短期現象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陽明董事長鄭貞茂昨(12)日參加證交所與台灣董事學會主辦的外資論壇時表示,全球海運市場運價急跌是一個短期現象。

鄭貞茂指出,首先,美國消費支出還在成長;其次,大陸10月的二十大會議相關決策;第三,美東、歐洲仍舊塞港,全球船舶準點率不到五成,亞洲船期依舊受到影響。針對兩席獨董請辭的問題,將盡速召開股臨會補選。

鄭貞茂指出,到目前為止,美國消費支出還在成長,美東還在塞港,美西運價跌,主要是過去通路商累積太多的庫存,現在大陸貨出口減少,也進一步改善碼頭作業問題;全球還是有許多塞港問題,能不能恢復正常還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指標;另外,大陸二十大會議後的政策及經濟走勢,也跟海運市場息息相關。

到目前為止,陽明的船期還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假設正常情況的準點率要維持八成,現在大概僅有三、四成,平均準點率不到五成,所以塞港還是海運業的一個問題。

美西塞港問題改善運價大跌,美東到現在還在塞港;歐洲受到疫情、旱災及罷工問題影響著,歐洲碼頭也還在塞港;一旦歐美船期不順,亞洲就會塞港,不能說現在沒有塞港,就船東的立場,希望塞港的問題能解決,才能在最快的時間將貨送到客戶手中。

目前影響海運市場最大關鍵,還是歐盟對海運能否組聯盟一事,明年2024年會有初步的決定,過去各國政府對聯盟運作都是支持,因為有助於提升整體航運業的效率,沒有違反公平競爭。

 
星宇新開日本二航線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星宇航空搶攻後疫情時代旅遊復甦商機,預計10月28日開航沖繩、札幌兩大東北亞旅遊勝地;接著復飛越南峴港航線。星宇並宣布,即日起於官網、App及各旅行社開放訂位,為旅客提供新的航班選擇。

星宇昨(12)日公布8月客運營收為1.6億元,月增45%、年增5.7倍,主要受惠於全球旅遊風氣逐漸回溫,載客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逾七倍。另外,8月貨運營收1億元,月增14%,年增1.8倍,整體艙位需求平穩,載貨量年增1.2倍。

星宇今年前八月營收11.1億元,年增1.3倍。其中,客運營收5.64億元,年增1.7倍,貨運營收4.75億元,年增一倍。

政府逐步開放入境管制,星宇單月營收已連續四個月正成長,為配合逐步提升的機位需求,各航線將持續增班。星宇表示,搶攻疫後旅遊潮,積極籌備新航點,繼東京、大阪和福岡定期航線後,選定開航日本觀光勝地沖繩、札幌,並恢復越南峴港每日定期航班。

日本是台灣旅客最喜愛的旅遊國家之一,星宇指出,以距台灣最近的沖繩和冬季觀光勝地札幌為新航點,提供往返日本旅客優質的飛航選擇。

星宇目前飛航澳門、檳城、曼谷、東京、大阪、福岡、新加坡、吉隆坡、胡志明市、馬尼拉等航點,隨著疫情趨緩及各國限制鬆綁,將滾動式彈性調整。現有三架A330neo執飛曼谷、胡志明市及新加坡航線,後續計劃飛航大阪。

 
欠稅3萬元遭移送 期限內可超商繳納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南區國稅局表示,民眾欠繳地方稅遭移送強制執行,欠稅金額在3萬元以下,可持傳繳通知書,在繳納期限內至四大超商繳納;如果逾繳納期限,可至稅務局提出因經濟狀況或其他原因,無法全額繳清欠稅款,向該執行分署申請分期繳納,如果不予理會,政府將運用管道追查欠稅人所得及財產動向,通報執行分署啟動強制執行。

國稅局官員指出,A工程行負責人王先生,因連續欠繳營業稅,遭國稅局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不過王先生搬離登記地址,不知去向。國稅局查到王先生名下有土地及兩部車輛,決定尋找車輛來掌握行蹤。經多次實地訪查,掌握車輛的行蹤,立即通報執行分署扣押車輛,王先生才繳清所有欠稅。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