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知名防疫專家袁國勇等學者今天共同撰文,詳細檢視COVID-19(2019冠狀病毒)在香港爆發的情況,估計目前應有超過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呼籲政府盡快讓社會復常。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福和在網媒「灼見名家」撰文指出,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最新數據,第5波疫情確診病例為156萬,超過9500人死亡。
如果從2021年12月31日起計算,第5波疫情主要由Omicron BA.2.2病毒株引起,截至9月14日,粗病死率為0.59%。
文章指出,自6月起出現的疫情可當作第6波疫情,由BA.2.2、BA.2.12.1及BA.4/5引起,粗病死率已經下降至0.097%。
據分析,兩段時間的粗病死率有別,主因是疫苗接種率高,以及第5波有大量市民感染,香港已具備防重症屏障。
文章指出,本地已接種兩針疫苗的比率達到91.5%,加上第6波的自然感染,估計目前應有超過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
文章並表示,先接種疫苗,再自然感染,產生的混合免疫效果相對較強,且有助降低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而現時新冠疫情的粗病死率較前幾波低,有效繁殖率也較低,加上季節性傳播跡象愈來愈明顯,基本上與全球各地流行的季節性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接近。
因此,新冠病毒感染已經在本地紮根並已成為風土病(地方性流行病)。
文章表示,時至今日,仍未接種疫苗的市民,經過一年多時間仍對疫苗有猶豫,再給予時間仍不會有太大改變。
因此,社會應尊重這批市民的選擇,但香港的復常計畫可以向前邁進,無需要再等待。
文章建議,應盡量容許完成接種疫苗者逐步回復正常生活。此外,可以取消有關餐飲場所的營業時間及每桌人數限制等,並允許完成接種3針疫苗者回復正常生活──但仍需要戴口罩。
文章認為,當局採取這些措施的話,一定會為疫苗接種提供更強的誘因。
文章也指出,入境旅客確診個案僅占本地確診總數2%左右,不會對香港醫療系統造成明顯壓力,香港絕對有條件進一步實現以檢測代替隔離,甚至採取更進取方案,令社會加速邁向復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