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政見拖7年 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9/22 第569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蔡英文政見拖7年 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
記者劉宛琳、葉冠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列為最低工資應參採指標,並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定期開會,建立跨領域研究小組先行評估機制,提供審議會審議參考;草案並規定勞雇雙方議定之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違者最重可處罰一百五十萬元。

蔡英文總統二○一六年競選總統時就提出制定最低工資法的政見,距離八年任期結束僅剩八個月才由政院通過草案。蔡總統說,基本工資在她任期內連續八年調漲,期待朝野立委積極溝通加速審議,一起建構完善機制保障勞工權益。

國民黨立委李德維認為,周五開議的會期是本屆最後一個會期,若民進黨沒有誠意好好處理,將是一場空,淪為選舉法案;台灣勞工陣線則說,政院版與當初勞動部預告版內容差不多,卡在行政院這麼久是「卡心酸的」。

「根本是新瓶裝舊酒,了無新意也難以解決台灣勞工長年的低薪問題。」桃園產業總工會表示,最低工資法草案只是將現有基本工資審議辦法提升為法律位階,審議仍採共識決,且應參採指標選擇不足,也未提出具體公式或計算方法,凸顯行政院只是虛應故事。

桃產總認為,應在明訂公式計算出最低底線的前提下納入更多應參採指標,例如重要民生物資漲幅、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率(經濟成長率),再經審議確認最後調幅;台灣經濟發展長期未充分反映在勞工工資水平上,二○○○到二○二二年GDP增加百分之一一九點五,受雇勞工實質薪資提升不到百分之九點八,廣泛勞工並未因貢獻經濟成長而獲得足夠報酬。

最低工資法草案規定,最低工資審議應參採CPI擬訂調整幅度,並得參採其他十項指標,包括勞動生產力指數年增率、勞工平均薪資年增率、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國民所得及平均每人所得、國內生產毛額及成本構成之分配比率、民生物價及生產者物價變動狀況、各業產業發展情形及就業狀況、各業勞工工資、家庭收支狀況、最低生活費。

勞雇雙方議定之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違者處新台幣兩萬至一百萬元罰鍰,並得依事業規模、違反人數或違反情節加重罰鍰至一百五十萬元,且公布姓名及限期令其改善,未改善者應按次處罰。

審議會置委員廿一人,由勞動部長擔任召集人,為當然委員;其餘委員包含經濟部一人、國發會一人、勞方代表七人、資方代表七人、學者專家四人,皆由中央主管機關遴聘。勞動部表示,審議會議決採「共識決」為原則,如無法達成共識,再以多數決作成決議。

 
財經專題
最低工資法/學者:審議不脫諮詢性質 易生爭端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現行雖有基本工資審議辦法,但不僅法律位階低,也未規範基本工資調整的參考指標,僅提及應「蒐集」國家經濟發展狀況、消費者物價指數等資料。行政院昨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學者雖肯定提升法律位階、審議法制化, 不會有換人執政就有不同作法的情況,但也質疑行政院仍有審議最終決定權,審議委員會仍流於諮詢性質,易衍生政治問題。

外界對政院版草案規定的應參採、得參採指標以及沒公式仍有意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邱駿彥認為,參採指標應愈明確愈好,且要能有具體參採公式。但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不贊成訂定公式。

李健鴻說,全世界只有馬來西亞等四個國家訂公式,若有明確公式,勞資雙方就沒有表達、討論空間,且若應參採指標越多,恐面臨各指標間的加權權重難題;大多數國家仍以消費者物價指數為主要決定指標,訂公式就無法有效、適時反映外在社會經濟情勢變化,形同不管景氣好壞,都要僵化依公式調整,反而不利於勞工。

此外,二○一八年勞動部版草案規定,若行政院不核定審議結果,勞動部須於卅天內召開第二次審議,且行政院不得再退回第二次審議結果,政院版草案刪除不得退回字眼。

李健鴻認為,這意味著行政院長還是擁有審議最終核定權,等於維持現有制度,審議委員在決策機制中的角色沒變,只是諮詢性質。邱駿彥也說,勞動部才是專業部會,若行政院以通盤考量為由退回勞動部的審議結果,易衍生政治問題。

但學者仍肯定立法提升基本工資審議的法律位階。李健鴻說,過去不管哪個黨執政,都曾發生基本工資審議不召開、沒調升的狀況,立法最重要意義是審議法制化,不會因換人執政而有制度變來變去情況;邱駿彥也正面看待立法讓審議機制更明確。

 
新聞眼/有參採指標、無參採標準 基本工資難逃喊價戲碼
記者葉冠妤聯合報

訂定「最低工資法」是蔡英文總統競選政見之一,勞動部提出草案後卻在行政院躺了四年多;外界頻批評政見恐跳票後,在蔡總統任期倒數之際才出爐。不過,不僅條文和現行作法差不多,訂了「應」參採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卻未明確指出漲幅該如何反映CPI,形同有參採指標、無參採標準,未來基本工資審議恐仍有模糊空間。

回顧過去基本工資調整史,曾經歷十一年凍漲黑暗期,也發生過行政院干預設置附帶條件、審議會召開門檻等荒腔走板情事,昔日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更曾為基本工資調升槓上行政院,最後憤而請職。

發生那麼多爭議,正是基本工資審議長期缺乏客觀調整依據,以致不僅淪為政治決定,甚至每年勞資雙方都要上演討價還價戲碼。

政院版最低工資法草案出爐,將現行僅有的基本工資審議辦法拉高法律位階,外界原本期待是立法讓審議機制更加公開透明,但檢視草案卻是換湯不換藥,跟現行審議辦法大同小異。

舉CPI年增率指標為例,雖被列為「應」參採,但究竟要全額還是部分反映CPI年增率?毫無標準;草案也未明確規定是否CPI年增率只要為正,基本工資就要非漲不可。

近年基本工資審議結果多以經濟成長率和CPI年增率為主要指標,但卻有好幾種不同公式版本,有全額反映CPI年增率,也有只反映三分之二;今年九月審議結果更罕見加入十七項民生重要物資年增率。未來CPI年增率該如何「應」參採,還是有模糊空間。 

這次草案一口氣羅列十項「得」參採指標,但「得」參採也代表可以「不」參採,且相關指標定義不明,「得」參採指標條文未來恐將形同虛設,增添審議灰色地帶。

此外,勞動部早在二○一八年預告相關草案,二○一九年送入行政院後卻石沉大海。勞動部曾多次解釋是勞資雙方對參採指標有不同意見,會持續努力磋商。但根據昨天出爐的政院版草案,相關參採指標與勞動部版幾乎一樣,僅因主計總處不再編列躉售物價指數,才以生產者物價取代之,也難怪勞團會批評兩版本內容差不多,卡在行政院是「卡心酸」。

不管是「應」參採或「得」參採指標,定義和標準曖昧不明,未來基本工資審議恐還是有得吵。

 
國際財經要聞
鮑爾鷹派發言 Fed明年降息幅度減半
編譯任中原、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9月決議按兵不動,聯邦資金利率區間維持在5.25%~5.50%,並預期今年底前將再升息1碼,符合市場預期,但令人意外的是明年預估降息的幅度由4碼縮小為2碼,主席鮑爾在記者會的發言也較偏「鷹派」,顯示利率峰值將更高、更久,美元與美債殖利率21日盤中應聲走揚。

鮑爾表示,這次雖未升息,未必代表官員已認定目前的貨幣政策已足以控制通膨。針對利率預測,他也說,經濟能「軟著陸」還不是他的基本看法,但仍有可循之道,「若經濟比預期更強,恰恰意味著我們在貨幣政策必須做更多,使通膨回降到2%」。

觀察家指出,鮑爾的談話比市場預期較偏向鷹派,重點在於Fed不願宣告對抗通膨之役已經獲勝,但這不保證Fed今年底前一定會再升息。鮑爾在記者會上六度使用「審慎行事」一詞,可見他多強調要在升息方面保持謹慎。外界解讀Fed可能將利率政策維持在高點更長更久,直到確信通膨可持續下降。

決定Fed貨幣政策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在其發布的決策聲明中只在第一段中有兩處小幅變動,一是強調經濟更強、但表示就業成長減緩;另一是Fed認為通膨仍高。

最主要的鷹派訊號反映在FOMC決策官員預估利率落點的「利率預測點狀圖」,顯示預測今年底前會再升息1碼的官員人數,比6月多一人。

多數官員調高明年底時的預估利率區間2碼,由4.50%~4.75%提高到5.00%~5.25%,顯示預估明年的降息幅度由4碼縮小到2碼;2025年底的預估利率水準調高0.2個百分點至3.9%,2026年為2.75%~3%。多數決策官員仍估計長期利率為2.5%。

 
英禁售燃油車政策 延期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國首相蘇納克20日宣布,禁售燃油車的措施將延後上路,好讓英國民眾更加認同轉型至淨零排放的政策。但他堅稱仍致力於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目標,英國目前「領先世上其他國家」,因此禁得起放慢步調。

蘇納克提出因應氣候變遷的所謂「新方法」,淡化了原本綠色議程的關鍵部分。他表示,英國家庭在能源轉型時面對「無法接受的成本」,因此將禁售汽油和柴油新車的政策從2030年延至2035年。此外,住家從燃氣鍋爐轉型為裝設熱泵的過程,也將緩步進行,不會強迫家家戶戶改善保溫絕緣裝備。

蘇納克表示,之所以改弦易轍,是因為前幾屆政府在沒有取得公眾支持下,就急於訂定淨零目標,「如果我們繼續這樣下去,可能會失去民心,不僅具體政策會遭到反彈,更廣大的使命也難以達成。」

但蘇納克強調,仍然致力於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只是應該以 「更恰當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讓面臨生活成本壓力的選民得到補貼。

然而,汽車製造廠幾乎都已照政府的政策,訂好投資轉型電動車的計畫,因此蘇納克的新政策讓車廠無所適從。

 
意外!英國瑞士並未升息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國央行(BOE)21日意外尾隨美國聯準會(Fed)腳步,也宣布按兵不動,中斷2021年12月以來一連14次升息趨勢。儘管會後聲明對未來利率行動著墨不多,但暗示現在利率已夠高、足以恢復物價穩定。英鎊延續21日通膨數據發布後疲軟的走勢,在BOE宣布最新決策後貶幅擴大至0.8%。

同日共有11家主要央行公布利率決策,除了英國央行的決策出乎意料,瑞士央行按兵不動也令市場意外。瑞士央行21日宣布2022年3月以來首次暫停升息,利率維持在1.75%,市場原估會升1碼。但瑞士央行也表示不排除必要時進一步升息,待12月再決定是否繼續緊縮。

北歐的瑞典和挪威央行則分別宣布升息1碼,土耳其央行一口氣升息5個百分點,菲律賓和印尼央行以及南非央行則繼續按兵不動。巴西央行則連續第二次降息2碼,基準利率Selic如預期降至12.75%,並矢言接下來的幾次利率會議都將保持相同速度的貨幣寬鬆,主要是密切留意的服務業通膨已見放緩。

巴隆周刊(Barron's)報導,在主要央行升息循環的最末階段,「前瞻指引」的重要性更甚以往,且顯然被市場視為比實際的利率決定更重要。因為,市場總是往前看。

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但市場注意力集中在Fed官員預測年底前利率都將維持在5%以上,以致美股下跌、美元挺升,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躍上17年高峰。

這顯示Fed已運用「前瞻指引」成功轉移市場焦點,把投資人注意力從原先不斷揣測Fed啟動降息的時間點,轉向察覺並接受「利率終將升得更高、在高檔逗留得更久」的現實。

相形之下,歐洲央行(ECB)上周提高利率但語調迥然不同,向市場明示可能升完這次就不再升了。那有效地緩和了實際升息行動對市場的衝擊。結果是,歐股上漲,歐元貶值,德國公債殖利率也下滑。

政策聲明寫道:「貨幣政策將必須夠緊、夠久,好讓通膨率能在中期內重返並持穩於2%目標。」

基於金融情勢在通膨後續發展扮演關鍵角色,央行能否傳達有效的訊息,攸關馴服通膨的成敗。

央行縱使向市場傳達種種訊息,不論有意或無心,投資人對最新一輪利率決策後情況會是如何,其實仍舊毫無把握。

綜觀美、歐、英三大央行最新聲明的基調與弦外之音,巴隆周刊預測,市場接下來迎來「鴿派驚喜」的可能性,可望大於遭遇「鷹派意外」的機率。

 
要聞
熱錢落跑…台幣爆量重貶 探近11個月低點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聯準會(Fed)主席鮑爾「鷹」聲再現,國內股匯市全嚇趴。匯銀主管指出,熱錢昨(21)日大舉落跑逾10億美元,不只台股大跌逾200點,新台幣匯率盤中也一度貶值逾1角,終場貶值9分,收在32.112元,連五貶並為近11個月新低,匯市交投熱絡,一日便爆出21.775億美元成交巨量。

美聯準會展現鷹派作風,前一天美股四大指數收黑,台股昨天也受累,終場大跌218點,收在16,316點。熱錢大賣台股匯出,新台幣匯率盤中最低貶至32.155元,最多貶值1.33角。

匯銀主管透露,由於外資撤出潮過於猛烈、美元搶翻天,中央銀行為平衡匯市供需力道,昨天也加入出口商拋匯陣容,收盤前將新台幣匯率貶值金額壓縮至1角內,以貶值9分報收。

央行、出口商與外資昨日上演美元「你丟我撿」戲碼,使國內匯市交投超熱絡,兩大外匯經紀公司寫下21.775億美元成交巨量。

央行統計顯示,昨天美元指數上漲0.28%,主要亞洲貨幣全數貶值,其中,韓元匯率貶值0.72%、新台幣匯率下挫0.28%、星元貶值0.17%、人民幣與日圓匯價分別貶值0.08%與0.07%。

匯銀主管指出,美台央行昨日均宣布利率按兵不動,但鮑爾會後聲明透露,今年底前還有再升息一次機會,加上利率點陣圖顯示,明年底前只會降息2碼,而非6月時預測的4碼,代表美國高利率水準將維持更久一些,使國內股匯雙雙下挫。

央行指出,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循環已接近尾聲,但高利率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促使美債殖利率走高、美元小幅回升。

此外,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及台股指數皆以科技類股為主,兩者不僅連動性高,且容易受到市場預期、資金狀況、科技大廠財報或重要訊息發布,影響美、台的股市表現。

 
新聞眼/楊總裁的關鍵字 透露央行決策走向
記者應翠梅聯合報
中央銀行昨天開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貼放利率連二凍,繼續停止升息。不過,這不代表央行貨幣政策不再緊縮甚至結束這一波升息循環,從央行總裁楊金龍會後談話反覆強調的關鍵字uncertainty(不確定性),不難推敲出央行貨幣政策的走向。

就在央行理監事會前,美國聯準會(Fed)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百分之五點二五至百分之五點五區間不變,符合市場預期。而向來與Fed亦步亦趨的央行,也再次決定暫停升息,顯示現階段台灣物價壓力並未大到央行須升息壓抑通膨,因而選擇不升息協助經濟發展。

不過,如同聯準會不升息之際仍展現鷹派立場,央行不升息的此時,也出現傾向鷹派的跡象。

央行決定未來貨幣政策有幾個關鍵數字。一是經濟成長率。央行對今年景氣看法趨於保守,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下修至百分之一點四六,不過對明年估值百分之三點○八相對樂觀。這讓央行利率政策偏鷹有了空間,即可以繼續升息。

其次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央行預測今年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二點二二,明年服務類價格漲幅可望趨緩,CPI年增率預測值為百分之一點八三。看似明年可回到百分之二的警戒線以下,卻不代表能高枕無憂。

楊金龍強調,過去十幾年台灣CPI在百分之一左右,屬於「低且穩定」,不過三大因素使得CPI似乎出現結構性的變化,這三因素包括氣候變遷、地緣政治、全球化改變。使得CPI可能從過去的百分之一左右,向上位移到百分之一點五或百分之一點五到二之間,他甚至以可能是new normal(新常態)來形容。由於央行首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代表央行的政策利率水準恐怕要比以往高一點。

楊金龍反覆強調不確定性,尤其有三大不確定性值得關注,包括主要經濟體緊縮貨幣政策之外溢效應、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風險,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變化、地緣政治風險、極端氣候,而這些變數都不是央行能掌握,萬一台灣出現物價年增率在百分之二的新常態下,接下來迎來的恐怕不是更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

 
法人看到企圖心…輝達想打造印度成AI重鎮
編譯葉亭均、記者蕭君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本月初造訪印度五天,走訪四個城市,並表示「印度有資料、有人才,這將是世界上最大的AI市場之一。」法人看好,輝達企圖打造印度成為AI重鎮,輝達晶片的模組、基板、伺服器供應商鴻海(2317),在印度製造能力最強,受惠最大。

彭博報導指出,目前美國政府打壓科技公司對中國大陸出口高科技晶片,整個世界積極尋找中國大陸以外的電子製造基地,印度有望成為AI人才來源、晶片製造地,也是輝達產品的市場。

輝達和印度在押注印度AI優勢方面共享利益。由於美國的管制措施,晶片製造商不能把高階微處理器賣給中國大陸,而中國大陸業務又占了輝達五分之一營收,市調機構Counterpoint研究副總裁薩哈表示,「印度成為輝達想要在籃子裡投入多顆蛋的市場,這並不令人驚訝」。

印度懷有雄心壯志,要提升電子製造和利用AI來帶動數位經濟,政府更投入數以億計美元的補貼鼓勵設置晶片製造基礎設施,要吸引輝達、超微(AMD)和英特爾等公司。

印度軟體巨擘Infosys董事長Nandan Nilekani表示:「政府積極打造AI基礎設施,廣大的民間企業也是。對黃仁勳來說是個好消息。」他在黃仁勳訪印度時,兩人曾經餐會。

在黃仁勳訪問期間,印度最大集團信實集團(Reliance)宣布旗下數位服務公司 Jio Platforms 將在國內建立AI運算基礎設施,AI雲端將採用輝達的超級電腦技術。輝達表示,信實和另一家企業巨擘塔塔(Tata)也將建立並營運最先進的AI超級運算資料中心。印度已吸引蘋果、亞馬遜把代工業者從中國大陸轉移至印度。現在印度目標轉向半導體。

印度電子與半導體協會執行長 K. Krishna Moorthy 表示,印度是高端科技快速成熟的市場,並為輝達的繪圖處理器(GPU)創造巨大需求,「只要印度的數位經濟成長,政府要求資料安全、資料隱私與資料地點,那麼這可望需要超過10萬個GPU來打造AI雲端基礎設施。」

 
黃煌雄: 陸是否犯台 無關半導體
記者鄭文翔/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日前參加由該基金會和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舉辦的半導體和地緣政治會議。黃煌雄說,半導體為人類帶來的不是戰爭,更與地緣政治無涉;他也認為,中國是否犯台,實與半導體因素無關。

黃煌雄表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是一個「unique system」,代表人才、團隊與勤奮的結晶,擁有完整的生態及產業聚落,整個上下游產業鏈,包括美國公司,均同蒙其利,這是多贏的實踐與歷史。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上之所以享有地位,實奠基於此,而與地緣政治毫無關係。中國是否犯台與半導體因素無關,事實上,中國從未說過台灣半導體因素會成為其犯台理由之一。

他也指出,包括美國在內,沒有一國能單獨掌控半導體產業鏈所有關鍵節點和流程,也沒有一國單獨生產的半導體產品足以滿足全球市場需求。近年美國的半導體政策國安色彩愈趨濃厚,更先後實施出口管制和禁令,不但殃及全球化帶來的生產力和效率,也損及自由貿易帶來的正面效應。

黃煌雄說,「民主與市場經濟」是支撐美國既強又富的兩大支持。面對當前的半導體新賽局和台積電亞利桑納州廠的挑戰,根本之道,或許是將這兩大支柱納入成為我們所應堅持的信念,以及遵循的指導原則。

 
鮑爾、楊金龍 「鷹」聲高唱
記者陳美君、朱漢崙、盧宏奇、編譯聯合報

美國聯準會和我國中央銀行昨天先後宣布最新利率決策,儘管利率都不變,但聯準會主席鮑爾與央行總裁楊金龍雙雙釋出鷹派言論,顯示利率維持相對高檔恐將持續更長一段時間。而央行除了決議利率「連兩凍」,並四度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百分之一點四六;至於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仍將高於百分之二的通膨警戒線,明年才會降至百分之一點八三。

聯準會昨天宣布聯邦資金利率區間維持在百分之五點二五至五點五,並預期今年底前將再升息一碼(○點二五個百分點),符合市場預期,但令人意外的是明年預估降息的幅度由四碼縮小為兩碼,鮑爾在記者會的發言也較偏「鷹派」,造成美股三大指數下跌,美元與美債殖利率則應聲走揚。

而受到鮑爾「鷹」聲再現衝擊,台北股匯市全嚇趴。主要亞股昨天走弱,台股也開低走低,公股行庫進場護盤不敵外資賣超台股三三九億元,大盤指數大跌二一八點,收在一萬六三一六點,為五月廿六日以來收盤新低。台幣匯率也因外資爆撤出潮,盤中一度貶值逾一角,終場貶值九分,收在卅二點一一二元,連五貶並為近十一個月新低。

聯準會最主要的鷹派訊號反映在決策官員預估利率落點的「利率預測點狀圖」,顯示預測今年底前會再升息一碼的官員人數比六月會議多一人,此外,多數官員調高明年底時的預估利率區間,從百分之四點五至四點七五提高到百分之五至五點二五,顯示預估明年的降息幅度由四碼縮小到兩碼。

鮑爾表示,這次雖未升息,未必代表官員已認定目前的貨幣政策已足以控制通膨,「若經濟比預期更強,恰恰意味著我們在貨幣政策必須做更多,使通膨回降到百分之二」。觀察家指出,鮑爾的談話「比市場預期較偏向鷹派,重點在於聯準會不願宣告對抗通膨之役已經勝利」。

在聯準會宣布利率不變後,央行理事會也一致決議,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百分之一點八七五、百分之二點二五及百分之四點一二五。

對於第四季貨幣政策基調,楊金龍會後發言明顯偏「鷹」,除直言「緊縮會維持較久時間」外,還數度提及台灣過去物價「低且穩定」,長期約在百分之一左右,如果因氣候變遷、地緣政治與全球化等因素,導致長期平均通膨率上漲至百分之一點五,甚至是百分之一點五至二,那麼「利率恐怕就要高一點」,因為「通膨高、利率就要高」。

楊金龍也說,最近這幾年國內通膨率高於百分之二,不能作為通膨逾百分之二將成為「新常態」的判斷標準,還需要更長期觀察才能下定論。

楊金龍指出,央行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主要是今、明兩年產出缺口皆為負值,「明年出口會比今年好、投資也會比今年好」,加上民間消費持續扮演推動經濟成長的主要角色,帶動明年經濟成長率突破百分之三。

至於明年是否有機會降息,楊金龍說,「除非明年經濟成長率表現不如預期的百分之三點○八,而是掉得很厲害(指經濟成長大幅下滑)」,否則主要國家都在緊縮,我們也要維持緊縮,只是緊縮幅度不用那麼大。

 
央行總裁楊金龍示警 全球經濟四風險
記者陳美君、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21)日示警,全球經濟前景面臨四大下行風險,除主要央行緊縮貨幣政策的累積效應影響全球經濟及金融穩定外、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拖累全球經濟成長、全球經濟零碎化及供應鏈重組影響全球經貿發展,以及氣候變遷、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等風險。

楊金龍表示,全球經濟成長力道平緩,通膨雖降但仍居高,且面臨諸多風險,應密切關注相關情勢後續發展。

首先,主要央行緊縮貨幣政策的累積效應,影響全球經濟及金融穩定。美、歐央行先前大幅升息累積效應持續發酵,信用條件趨緊,加上美、歐勞動市場具韌性,核心物價下跌緩慢,高利率恐將維持更長時間,不利消費及投資成長;且先進國家貨幣緊縮產生的外溢效應將加劇金融市場動盪,影響全球經濟及金融穩定。

其次,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拖累全球經濟成長。大陸經濟復甦未如預期且有通縮疑慮;部分地產開發商與資產管理公司爆發流動性危機,使金融體系風險升高。大陸若房地產景氣持續低迷、民間投資與消費力道疲弱,加上實施大規模財政政策可能性降低,經濟成長缺乏動能,將對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楊金龍說,「中國大陸經濟和台灣經濟密切度相當高」,大陸出口為全球最大、進口為第二大,進出口加總為全球最大,超越美國,大陸經濟不好 、終端需求不振,對台灣與全球經濟的影響會很劇烈。

第三,全球經濟零碎化及供應鏈重組影響全球經貿發展。美中角力持續、各國國安意識抬頭均影響全球化內涵,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零碎化發展。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企業將面臨投入成本上升、法規遵循挑戰及經營環境不確定性,均將影響全球經貿發展。

第四,氣候變遷加劇與地緣政治風險升高,恐再推升大宗商品價格。

 
實支實付醫療險漲價 金管會設三關卡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民眾投保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將不能隨意漲價了。金管會昨(21)日修正相關草案,保險公司未來若要調漲保證續保的個人健康險,一、需向金管會申請核准,二、漲價前三個月,得派專人或電話通知要保人,三、保險業稽核單位需落實查核是否遵守漲價規定並由總稽核出具聲明書,才能漲價,最快10月底前上路。

全案起因是2018年底宏泰人壽推出實支實付醫療險(薰衣草醫療險),保單開賣不到三年,2021年就大漲逾一倍保費引起保戶、業務員反彈,遭金管會開罰也「凍漲」,2022年底宏泰捲土重來又喊漲,迫使金管會二度出手修改規範。

金管會在2022年初修正「保險商品銷售前程序作業準則」,昨二度增修,對「保證續保的個人健康險」,新增三大規定。

因2022年初曾修正該規範,為避免漲價爭議,業者隨後推出的醫療險、都會請客戶簽告知書,表示已知悉「不保證費率」(指未來會漲價),當業者漲價時,就不需再告知。

這次關鍵是,2022年3月前銷售的健康險。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可能過去業務員招攬時、根本沒有告知客戶,若現在不說清楚就漲價,可能後面要處理的爭議、成本更高,「事先說清楚很重要」,因此要求業者需在漲價前三個月,得派專人或電話通知要保人。

金管會關注的重點是「講清楚」這件事,「不一定要等到漲保費時、才要說」,這時候業者就可以開始做告知該張健康險是保證續保、但「不保證費率」。

其次,漲價前、還需送金管會審查。金管會要求,漲價的審查資料證明,需涵蓋保單開賣至今的所有資料,例如保單已賣了30年,想漲價了,得送交30年損失率等經驗資料。有業者私下抱怨,有些資料因合併或人事異動而無法取得,認為金管會要求送審資料期間太長,但金管會認為,業者不能以「沒建立資料」或「遺失」來做作為免除義務。

蔡火炎解釋,醫療險一開始銷售時,損失率都很低,但隨保戶年紀大了、損失率上升,若業者僅擷取後面十年損失率來送審,「只會看到後面近幾年較高的損失值、卻沒看到前面賺錢,因此希望合併來看,對保戶較公平」。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