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AI)熱潮持續延燒,生產約九成的AI先進半導體的台灣「AI財富」也大噴發,去年台灣人的金融和房地產資產比2019年增加三分之一至6兆美元,吸引安聯投信(Allianz)、聯博投信(AllianceBernstein)及摩根大通(小摩)等至少六家跨國金融公司擴大台灣業務,搶攻資產管理市場。
管理新台幣逾1兆元資金的安聯投信,正推出一檔聚焦AI的基金,計劃打造一支台灣的投資團隊。安聯投信估算,到2028年時,AI產業將為台灣創造超過3,700億美元財富。台灣證券業協會資料顯示,2022年12月以來,台灣資產管理業者管理的資產成長50%至5,090億美元。
聯博投信(AllianceBernstein)表示,考慮擴大台北辦事處,以推出新產品。
另外,保德信投信(Prudential Financial)的投資管理部門PGIM,也準備在台灣提供指數型基金(ETF)商品。
小摩8月已推出一檔專為台灣投資人量身定製的共同基金,今夏舉行上百場客戶說明會加以推廣。
摩根資產管理台灣區董事長唐德瑜表示,只花一周,籌資金額就達到台灣法規允許首輪募資上限的新台幣100億元。
瑞銀集團(UBS)預測,到2028年的五年裡,台灣百萬美元富豪的人數將增加50%至近120萬人,增速傲視全球任何市場。
跨國資產管理業正瞄準身價介於100萬-3,000萬美元、喜愛投資科技股的企業家,並以有望提供更高報酬率的債券,吸引傳統規避風險的客戶。
瑞銀投信台灣投資長陳碩存說:「我們看到固定收益產品因為波動率低、收益亮眼,且具潛在資本增值,愈來愈受關注。」
跨國業者也在台灣面臨當地資產管理業者的激烈競爭,台灣資產管理公司的優勢在於與台灣的關連程度高,也累積豐富市場經驗。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就表示,「我們比外國公司更了解在地市場」。
隨著AI為台灣人創造新財富,台灣的投資人的投資組合也在變化。國泰投信和其他台灣業者正忙著推出主動型ETF,小摩和野村投信表示,正考慮推出這種台灣當局近來才放行的商品。
AI熱潮正帶動跨國企業和當地業者的台灣業務,除了傳統富裕客戶對ETF也愈來愈感興趣,也有機會吸引新一代客戶。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說,「AI新富」的最大特徵是較年輕的數位原住民,對新事物和新科技的接受度高,更願意承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