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上萬兒少受虐約20死 專家促建重案組補救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讓我們跟著【高雄畫刊】一起閱讀高雄、遊賞風光、聆聽達人說故事,探尋這城市更多的美好!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4/09/08 第863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每年上萬兒少受虐約20死 專家促建重案組補救
記者房荷庭/台北報導聯合報
剴剴遭保母姊妹凌虐而死案引發各界關注,但這不是單一個案,過去五年,台灣每年平均約有廿名未成年人在家內受虐致死,上萬名兒少受虐,社會各角落的兒虐案件常讓人看得怵目驚心,照顧者的身心狀況值得重視外,專家建議應加強前端預防。讓每一個跟兒童接觸的機構都能夠發揮雷達功能,落實早期發現、辨識及投入的效能。

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九年至二○二三年間,全台年均達一萬一千名至一萬兩千名兒童及少年受虐,每年約有廿名未成年人在家內受虐致死。

高社經家庭 也有兒虐

衛福部去年統計兒童施虐案件主因,施虐者負面情緒特質、經濟因素、親密關係失調等仍為主因,其中十三名兒童是因遭虐重傷或照顧疏忽致死。但兒虐事件並非僅發生在經濟困頓家庭,高知識水平、高社經的小康之家,也會出現兒虐案。統計分析也發現,兒虐受害中女性多於男性,年齡愈小,死亡案例相對較多。

兒虐死亡案件外,去年一名三個月大的嬰兒疑遭生父數次跌摔,眼部、耳後及胸口均有受傷,醫院收治後,發現嬰兒的眼部及視網膜受傷,亟須動手術,將來有弱視,甚至失明。醫院通報檢警單位調查,查出嬰兒身上有不正常傷勢,台北地檢署調查後,依涉犯刑法之凌虐兒童妨害身心發展致重傷等罪嫌,起訴擔任主要照顧者的生父。

家內發生 責任難釐清

「孩子不會說話。」法界人士說,兒童及少年因年幼、沒機會說、不會說,甚至無法說,再加上兒童虐待事件經常發生在家內,這類型的處所少有監視器,增加釐清事件始末及責任歸屬的難度。

還原案件辦案大挑戰

曾承辦兒虐案件的執法人員指出,兒虐案件通常是一個長期性且持續性的歷程,經常累積至某一個時間點才爆發,如何完整還原案件經過,是一大挑戰。

世界衛生組織對「兒童虐待」的定義為,十八歲以下兒童遭受虐待及忽視,包含在責任、信任或權力關係下各種身體和(或)情緒虐待、性虐待、忽視、疏忽、經濟及其他剝削,造成兒童健康、生存、發展或尊嚴實際或潛在性傷害。

補救不能只推給社工

衛福部將兒少保護案件受虐類型化,按數量從多到少排序,分別為:身體虐待、性侵害、疏忽及精神虐待等四類。兒虐案件因具隱蔽性,衛福部統計,若是六歲以下的兒童在家內受虐,通常外人無法察覺。孩童年幼、難發聲,施虐者說法與事實未必相符,案件經醫院通報後,檢警單位抽絲剝繭,才能還原年幼的生命是如何走到人生盡頭。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退休教授劉淑瓊說,發生兒虐必須趕快補救,建構一個精銳有經驗的重案組。

剴剴案因社工被訴,劉淑瓊說:「社工比任何人都不希望兒童再次受虐甚至死亡,因為那是他負責的案子。」若不斷打擊社工,社工心灰意冷離職,經常是最資淺的社工在處理最複雜的問題,案件永遠漏接,外界責難又不給裝備,離職潮再起,留下來的人千瘡百孔。

 
TOP
專題
兒虐判斷標準 不限長期、連續性
記者房荷庭/台北報導聯合報
不少發生在家庭內的兒虐案件,可能因涉及多數照顧者,如父母親外,還有祖父母或保母,要釐清誰是真正施虐者,對辦案人員挑戰大;最高法院去年的新見解,認為兒童身心虐待判斷標準不僅限於長期性與連續性,不僅對兒少保護更到位,對偵辦婦幼案件者來說,也是一大突破。

長期負責婦幼案件的台灣高檢署檢察官侯靜雯說,地檢署接獲兒虐案件通報時,往往居於後端階段,家防中心經常是小孩受虐已久,狀態嚴重,建議要結合社會局、醫院及學校等單位合作,在前端預防。

涉及多位照顧者 不易釐清

侯靜雯及法界人士觀察,當受虐案件涉及多數照顧者時,如父母、祖父母或保母,經常難以確定加害人是誰,大幅提高釐清特定行為人的難度,基於罪疑惟輕原則,不少案件以職權不起訴偵結。

法界人士說,檢察官必須從各方線索排除嫌疑人,爬梳證詞、醫療院所的鑑定報告書、證據、被害人身邊的照顧者、親友、鄰居及老師等相關人際網絡,從中找出線索,排除不可能施虐的人,判斷與釐清加害行為人身分。當照顧者是父母時,較可能出現互相包庇的情形。

由於兒虐案件具有持續特性,難以準確認定具體案發時間日期及時間點,醫療院出具的報告通常是一個時間區間,如三個月、半年,報告所載的案發時間範圍,是影響法院認定行為人身分的關鍵因素之一,如醫院評估幼兒受虐半年,涉案保母的托育合約書只有五個月,保母可能獲判無罪、但真相也可能石沉大海。

幼兒園不當管教 提告困難

侯靜雯分析,以幼兒園類型場域的兒虐事件,常屬於多人被害類型,且往往介於管教適當與否的灰色地帶,加害人辯稱「我是在適當管教」,但檢方調閱監視器後,常發現加害人的動作,其實已達不當管教程度,包括用力拉扯小孩、語帶恐嚇、甩尿布、用膠帶黏貼手腳,更嚴重則恐達精神虐待程度。

侯靜雯發現,家長第一時間發現小孩身上有輕微傷勢時,通常不會立刻驗傷,只會詢問照顧者,若照顧者是加害人就很難得知實情。當得知實情要提告時,可能已逾傷害罪的告訴期間或是無驗傷單,僅能告妨害自由,無法給予加害人相對應的懲罰。

施虐未成年要件 認定嚴苛

侯靜雯說,過去實務上對於刑法第二八六條對未滿十八歲者施虐的認定要件過於嚴苛,必須是長期、持續性的凌虐才構成該罪。

法界人士也指出,去年,最高法院判決出現不同見解,認為兒童身心虐待判斷標準不僅限於長期性與連續性,新的見解認為,不論採肢體或語言方式、次數、頻率或時間長短或持續,對他人施加身體或精神上的凌辱虐待行為,若足以造成身體上或精神上的苦痛程度,即可構成凌虐行為。

換句話說,只要手段讓人覺得不舒服,就可以認定是凌虐。若此見解成為主流,檢方在舉證上就較不會受限於界定具體時間等問題。

 
TOP
醫師盼「大家雞婆一點」 注意身邊幼童有無被虐跡象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聯合報
衛福部統計,每年兒少受虐人數約一萬多人,長期關注兒虐的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院長黃璟隆指出,被媒體報導的兒虐事件,通常案情重大,如傷勢嚴重,但還有許多黑數沒有被爆出,「希望所有人多雞婆一點」,隨時注意身邊的幼童,有沒有被虐待的跡象。

臨床觀察,不同年齡,兒少被虐風險不同。黃璟隆說,六歲以下常被徒手、棍棒毆打,身體容易出現傷痕;兩歲以下幼童可能被激烈搖晃、毆打、拋摔等,常出現腦傷,甚至幼童骨骼發育未成熟,手臂、肋骨容易骨折,此時折斷四肢,「就像折筷子一樣簡單」,讓人看了十分心痛。

隨著孩子長大,十歲以後遭受性虐待比率大增。黃璟隆說,這時孩子對性不了解,很容易被欺負,施虐者又以家中親戚、熟人更為常見。

黃璟隆指出,被虐待的兒少,不僅身體、心靈出現傷痕,還可能影響大腦杏仁核發育,個性因此現封閉、退縮,有時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心理復健,長大後可能成為施虐者,甚至出現反社會現象。

被施虐毆打的孩童身上多有瘀青,黃璟隆說,這時應注意背部、大腿內側、耳朵後方等,若這些平時不容易撞傷的地方出現瘀傷,就要多加注意;受虐兒也會出現恐懼、害怕等情緒,像是不敢回家、拒絕踏進保母家、拒學等,觀察這些蛛絲馬跡,可了解孩子有無異常反應。

 
TOP
檢:高社經地位也會施暴
記者張議晨/高雄報導聯合報
台灣近年爆發多起重大兒虐案,外界將焦點關注在家庭失和、經濟不佳等因素,但兒虐同樣也會發生小康家庭。高雄去年中爆發一起兒虐案,父親任職高科技產業,二名剛滿周歲的雙胞胎幼子卻出現傷勢,其中么子送醫後不治,父母經檢方調查後近日均起訴,偵辦多起兒虐案的檢察官觀察,照顧壓力仍可能是主因。

高雄某醫院去年中收治一名剛滿一歲的男嬰,急救後宣告不治,醫護在男嬰身上發現不明傷勢,懷疑遭施虐,通報兒虐後,由檢警介入調查,發現不僅男嬰受虐,雙胞胎姊姊也有大小不等的傷勢。

據了解,男嬰的父親在某知名科技廠任職,是許多人羨煞的科技新貴,前年一家人才喜迎龍鳳胎,但疑因母親教養壓力大,加上父親對孩子期望高,衍伸出強迫灌食、高張力訓練等施虐傾向,孩子被當出氣包,最終發生悲劇。

雖然男嬰解剖後致死原因應為腦髓弓漿蟲所致,但姊姊、男嬰身上都有傷勢,父母親被檢方認定施虐,偵結依傷害、妨害兒童發育等罪嫌起訴。

偵辦多起兒虐案的橋頭地檢署檢察官林世勛觀察,兒虐不見得都是經濟狀況不佳的家庭,許多案例父母親都有高社經地位,也會出現兒虐傾向,細究發生原因,多為照顧、教養壓力導致。

據了解,高雄這起男嬰受虐案,父母親生下第一胎時,對女兒呵護有加,後來生下龍鳳胎,疑因孩子成長不如預期,從最初的言語暴力,最後演變成動手施暴,案件發生後,家裡的兩名女兒也被社會局緊急安置。

 
TOP
醫院、學校設雷達 學者:及早介入
記者房荷庭/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大社會工作學系退休教授劉淑瓊說,兒童虐待是百分之百可避免、可預防,但如今兒虐問題已冰凍三尺,久病沒有特效藥,建議在位居最前端的醫院、幼兒園、學校及社區等處布建雷達,及早介入才能有效預防。

劉淑瓊說,兒虐事件的關鍵詞是「及早介入」,很少有孩童是第一次被打就死掉,幾乎都是反覆且長期虐待,應在醫院、幼兒園、學校及社區等處布建雷達,偵測到虐待跡象就介入,否則兒虐案件就是會不斷重演。

高檢署檢察官侯靜雯指出,社會局等前端機構可針對具有毒品或暴力等紀錄的高風險家庭,給予較高程度關懷或突發性訪視;學校方面,若孩童經常請假、身上有不明傷勢、心情異常波動,都需要學校心理輔導機制主動介入,及早發現兒虐或家內性侵事件。醫療院所方面,通常是規模較大的醫院會通報兒虐案件,如果是診所或醫師未辨識出兒虐跡象,就會有疏漏。

侯靜雯建議,可以從打預防針等機會著手,留意兒童身上是否有異常受傷部位。劉淑瓊也說,國內有健保制度,就醫門檻低,醫療機構是非常重要的攔砂壩。

劉淑瓊說,照顧孩童很挑戰,對孩童施虐的父母有責任,更重要的是如何預防悲劇再發生。她舉例,過去有數起案件源於孩童大小便訓練不順利,被照顧者打死。若遇到類似情形,可介紹照顧者去看小兒科,或是搜尋資源。

她指出,必須釐清為何父母不適格?社會能不能給兒童跟家庭更多支持?政府除了落實「六歲以下國家一起養」外,更需要「國家一起教」。

 
TOP
照顧者缺心理評估 醫師:虐待會複製
記者房荷庭/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內不時爆出兒虐事件,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分析,對孩童施虐的照顧者,可分為父母及保母兩類。保母部分欠缺心理評估,父母如心態不成熟、物質濫用或藥癮酒癮等因素,都與兒虐有密切關聯性。

陳紹祖分析,以保母來說,現行保母證照制度是以課程及考試進行考核,未對照顧者的人格特質及心理狀態完整評估。此外,即便有虐待紀錄或前科,只要一改名,就難以查詢。

若保母的性格及壓力調適能力不佳,又肩負著經濟壓力,往往傾向在同一段時間內照顧多名孩童,其中如果有幼童生病難照顧、體質特殊較難學習,保母可能使出各種方法讓孩童停止吵鬧,嚴重時恐失控,動手攻擊或處罰。

父母方面,陳紹祖說,父母心態尚未成熟、物質濫用或藥癮酒癮等,都與兒虐有密切關聯性。當父母覺得被孩子拖累,忽略也是虐待。

「加害人往往也曾經是受害者。」陳紹祖說,加害者幼年時期常有受虐的蛛絲馬跡,容易傾向認為,從前父母也是這麼對待自己,也還是長大了,為了解決問題,用暴力對待下一代,並非完全不可以。

受虐者方面,若未成年人常持續哭鬧、需高度關注、身處暴力或犯罪情境、未進入正式體系、年齡及非期望的兒童等特質,均為潛在較容易引發虐待的危險因子。

陳紹祖指出,有過動傾向、自閉兒傾向或有智力不足等特殊體質的孩童,經常成為遭施虐的對象,甚至有些孩童受有腦傷,雖然從外觀看不出來,但因智力、自我照顧能力或發展較緩慢,照顧者須格外耗費心力。

 
TOP
重大兒虐9成是學齡前 影響終身
記者房荷庭/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大社會工作學系退休教授、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分析,兒虐案件有依賴性、脆弱性及隱蔽性等三種特性,被通報受虐的孩子的醫療成本,比未被通報的孩子多出一點四倍,且兒虐對人的影響具有延遲效應。她說,隨著年齡增長,受虐者會有延遲醫療需求,尤其是精神科醫療支出數量特別高。

劉淑瓊說,兒虐對孩子及社會的影響極大,孩子如當下死亡令人震驚且心碎,更令人難過的是,有些孩子因受虐身受重傷,變成植物人或腦性麻痺,需要高密度長照醫療,這是孩子和社會的悲哀。

兒虐對人的影響具有延遲效應,劉淑瓊說,隨著年齡增長,受虐者會有延遲醫療需求,尤其是精神科醫療支出特別高,包括物質濫用、睡眠障礙、親密關係會有問題、對人的信任、創傷後綜合症、社會互動或行為偏差等狀況。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說,曾經歷家暴或性侵等攻擊經驗的憂鬱症病患很難治癒,因為父母虐待他的時候,就是罵他說「你不好、你不乖、你不行」,讓他從小就有「我是一個不好的人」的印象,所以常常會自我傷害。

劉淑瓊指出,重大兒虐案件中,近九成受害者年齡在六歲以下,孩子絕對不是一次就被打到要送急診,愈是有狀況的家庭,愈不會帶孩子出門,可能會經常向學校請假、搬遷居住地,以致於難及早發現,有不少國外研究發現,疫情期間隱性兒虐事件趨增。

 
TOP
柯文哲抗告?法界:成功可能性不大
記者張宏業/台北報導聯合報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貪遭羈押禁見,律師團截至昨天尚未提出抗告,據了解,過往司法實務上被告提起抗告多數會遭駁回,因此柯文哲的律師團還在仔細研究策略,對於抗告理由相當謹慎,由於抗告期間自裁定送達後起算為十日,預料律師團最快本周應會向高等法院提起抗告,但法界認為抗告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柯文哲共有六大案纏身,分別是京華城容積率案、政治獻金假帳案、北士科地上權案、第一果菜魚類批發市場改建案、南港轉運站BOT案、台智光警用監視器案,均由台北地檢署偵辦;由於人犯在押,北檢有辦案時程的壓力,偵辦重點仍是聚焦京華城案,柯文哲積極介入京華城案的圖利部分已明確,接下來的重點是針對違背職務收賄罪進行證據補強,不排除本周首度提訊柯文哲。

據了解,廉政署在柯文哲住家,搜出USB隨身碟,裡面寫著「2022/11/1小沈1500沈慶京」,檢方認為這是柯文哲與沈慶京期約收賄的證據,未來如何找到金流證明柯文哲違背職務收賄,是檢察官後續查辦的重中之重,檢方已初步握有相關金流,會仔細交叉檢視比對關聯性,並將提訊沈慶京出庭,策反轉汙點證人。

京華城弊案共有五名被告在押,目前除了柯文哲之外,包括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與助理吳順明都已提出抗告,高等法院前天全部駁回確定,柯文哲即使提出抗告,成功率也是微乎其微。

法界人士指出,被告遭羈押後想抗告成功,實務上可能性並不大,除非律師團能指出程序上有明顯瑕疵,或是實體理由有明顯矛盾,否則二審法官通常都會支持一審,想要翻盤撤銷發回更裁,成功率很低。

法界人士說,檢察官在羈押庭只要能向法官「釋明」被告犯罪嫌疑重大、有無串滅證之虞,即可通過審查,這與起訴後檢方要「嚴格證明」被告有罪,完全不能相提並論,這也是為何多數被告提抗告都會遭駁回主因。

 
TOP
話題
柯文哲羈押白營暗潮洶湧 雙黃之爭別苗頭
記者林縉明、張曼蘋/台北報導聯合報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捲入京華城案遭羈押禁見,深受柯文哲信任的立委黃珊珊也遭黨內停權,面對群龍無首局面,民眾黨成立中央緊急應變小組,擴大決策圈,不推派代理黨主席,全力支持捍衛柯文哲清白。民眾黨人士透露,檯面上是擴大決策圈,營造全黨團結一致,檯面下派系角力暗潮洶湧,黃珊珊雖因停權未參與黨的決策,但柯文哲的幕僚私下仍會與黃珊珊開會討論,雙黃之爭持續互別苗頭。

柯文哲被收押是民眾黨創黨以來最大危機,黨內緊急成立中央緊急應變小組,不過對於是否要選出代理黨主席仍有不同意見。黨內不斷有人點名由立委黃國昌接任代理黨主席,消息一傳出,黨內就有人質疑,黃國昌加入民眾黨時有和柯文哲簽定六點協議,其中一點就是黃國昌不介入黨務運作,如果讓黃國昌接任代理黨主席,是否違背當初協議的承諾。但也有人認為,如今民眾黨面臨危急存亡之秋,情勢與當初黃國昌入黨時不能相提並論。

先前因政治獻金假帳爭議被中評會停權三年的黃珊珊,未參與緊急應變小組決策,表面上看似退出決策圈,但黃珊珊仍會跟核心幕僚開會交換意見,並掌握柯文哲案件的動態,適時從旁給予協助。例如日前柯文哲妻子陳佩琪赴北檢複訊後無保請回,就是黃珊珊開車把陳佩琪接走。陳佩琪前天到台北看守所幫柯文哲送書、會客菜時,黃珊珊也是在一旁陪同,可見黃珊珊在柯文哲與民眾黨內地位不受動搖。

柯文哲遭羈押至今,民眾黨遲遲未討論代理黨主席,民眾黨人士表示,原因很簡單,柯文哲是請假,不是請辭,若在此時推選代理黨主席,恐怕外界會解讀是在切割柯文哲,引爆小草們的不滿,掀起民眾黨另一波風暴,現在當務之急是穩住軍心,不宜貿然推派代理黨主席,這也是緊急應變小組一再對外強調沒有代理黨主席問題的原因。

至於何時可能會討論代理黨主席問題,黨內人士認為,最壞的情況就是萬一柯文哲被起訴,不僅代理黨主席將成為無法迴避的問題,中評會是否對柯文哲進行懲處,也會成為頭痛的課題,一旦柯文哲被停權或除名,黨主席之位勢必要交出來,但現在討論誰來接任還太早。

但據了解,柯文哲在日前無保請回時曾向黨內表示,若他又進去會給黨一個「交代」。有民眾黨人士解讀,柯的說法恐是接下來在律師接見時,有機會提辭主席,盼替民眾黨止血。民眾黨大老表示,柯文哲明顯是遭政治辦案,一切等出來再說。

 
TOP
新聞眼/民眾黨召喚小草挺阿北 集結群眾力量對抗國家機器
本報記者林縉明聯合報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捲入京華城弊案遭羈押,從柯文哲被檢廉約談那一刻起,民眾黨就定調是政治迫害,想要號召百萬小草重新凝聚,宣布要舉辦全國開講,要給司法調查單位、執政黨壓力,但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更應在新會期發揮強力監督力量,才是救柯文哲與民眾黨的正解。

柯文哲被羈押,民眾黨定調賴清德政府濫用檢廉司法工具,對柯文哲展開政治攻擊與司法追殺,決定發起全國開講,誓言對抗「綠色新黨國」,其實這個動作是要讓支持者感到穩定,因為柯文哲被羈押之後,小草們很焦慮,因此,即便柯文哲被押前呼籲「小草好好生活」,民眾黨緊急應變小組仍決定要召集小草挺阿北。

民眾黨現在正面臨生死存亡關頭,打算透過集結小草,用對抗路線替柯文哲討公道。民眾黨想藉由集結支持者對於國家機器不滿的力量,維繫目前的政治能量。

除了街頭路線外,既然民眾黨已經認為柯文哲捲入京華城案是政治事件,更應該把重心擺在國會,透過八席立委強力揭弊、監督執政黨,重新贏得社會跟支持者的信任,對柯文哲跟民眾黨而言才是有幫助的事,有助於民眾黨早日谷底反彈。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柯文哲捲入弊案被羈押的敏感時間點,民眾黨有意透過嚴審法務部、司法院預算、修正刑事訴訟法等,藉由推動司法改革,凸顯司法不公,若民眾黨屆時真的這樣做,恐會落人口實,被外界質疑是為了柯文哲個案而修法,反而會造成社會反感,讓主打務實、理性、科學口號的民眾黨再度蒙上一層灰。

 
TOP
民眾黨跳船潮? 想選議員的黨員衝擊大
記者張曼蘋/台北報導聯合報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遭收押禁見,基層跳船潮是否擴大令黨內憂心。民眾黨前立委坦言,除了台南市黨部前主委蔡宛秦等人先跳船外,目前最大衝擊就是下一波想選地方議員的黨員,「民眾黨的招牌還好不好用,將成為其判斷的基準」,這些「靠行」的人不只是換過一次政黨,也將是最易鬆動的一塊。

地方黨務人士表示,自從柯文哲帳目不清爆發後,陸續有接到地方支持者反映對黨感到失望以及為何捐的錢被拿去買房的質疑;柯被收押後,近日則是比較多支持者氣憤認為黨中央反應不夠快、應該要盡快上街。

民眾黨前立委蔡壁如表示,理解地方小草有些慌張,她在中部能做的就是跟支持者站在一起,聽聽大家的疑慮,會在能力所及去跟各地黨員或支持者、小草加油打氣,同時請支持者要保持理性,做好長期抗戰準備,這對台灣民眾黨也是一個試煉,經過這樣的挫折後,假設能團結在一起,一定可以往前走。

 
TOP
民眾黨挺柯文哲全國開講 今首場立院前
記者林縉明、游振昇、趙容萱、巫鴻聯合報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深陷京華城弊案,日前遭台北地院裁定羈押禁見。民眾黨為聲援柯文哲發起全國開講,今天首場將在立法院群賢樓前舉行。民眾黨指出,國家機器動員、司法政治追殺,「今天是柯文哲,明天可能是任何人」,希望民眾一起站上街頭,支持柯文哲爭取自己的清白,捍衛國家司法程序正義。

民眾黨指出,一場京華城案,看到司法沉淪為政治追殺的打手,媒體墮落成國家機器放假消息的工具,不勝悲哀。民眾黨與柯文哲面臨來自各方的政治攻擊、司法追殺與側翼抹黑:完全同樣的事證,不同的法官可以判出相反的結果、長時間不人道訊問、違法濫權搜索,都是你我可能遭遇的司法迫害。

民眾黨批評,「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自二○一九年修正以來,完全未能發揮效用,柯文哲家中金流,媒體當成菜市場喊價,天花亂墜寫小說;更誇張的是,明明應該被檢調扣押的柯文哲USB,內容竟也流出給媒體,配上黨媒自己腦補的內容,大肆宣傳抹黑。

為了聲援今晚的開講,新竹黨部號召五輛遊覽車,穿白衣北上聲援阿北,今天下午四點從新竹市、竹北市發車,小草甚至「自備糧草」,每人繳交二百元餐費。

民眾黨中、彰支持者多,台中多點動員「小草」,民眾黨彰化縣黨部也分別在彰化火車站、位於南彰的縣黨部,召集支持者集結北上「出草」。

民眾黨前立委蔡壁如在台中海線召集二輛遊覽車,今天中午出發北上,蔡壁如說,她會帶團隊到台北聲援,民眾黨現在要團結一致,也要聽柯主席叮嚀「好好生活」。

 
TOP
柯媽遭辱 嫌疑婦跑了
記者巫鴻瑋、林保光、王昭月、郭韋聯合報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五日遭裁定羈押後,牽動敏感神經。柯文哲新竹老家門口前天被貼上柯上銬照片,以及寫有「教養出貪汙犯柯文哲」紙板,還疑似點燃兩串鞭炮,警已鎖定行為人。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五日晚遭蛋襲,警方查獲謝姓醫師涉案,謝表示「對時事不滿」。

柯文哲父親住院中,柯媽何瑞英陪病照顧,新竹柯家已多日無人進出。前天柯家門口被擺放紙板,寫著「新竹地方媽媽之恥何瑞英、教養出貪汙犯柯文哲」的紙板,現場還有兩串鞭炮,周邊鄰居聽到鞭炮聲,但未遺留紙屑。

相關照片在社群平台曝光後,才為外界所知。記者昨到柯家門口,相關照片、紙板、鞭炮都已移除,柯家大門深鎖,屋內沒有燈光。

新竹警方主動偵辦,調閱監視器鎖定行為人為四十多歲婦人,昨天上午要求到案說明,後來該婦人失聯,警方追蹤發現她已離開新竹,往南部縣市移動。

 
TOP
要聞
綠挑戰2758決議…藍黨團尊重 馬辦示警
記者王千豪/台北報導聯合報
賴政府今年推動聯合國案鎖定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民進黨立院黨團配合在國會推動通過「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並不涉台」決議文,國民黨立院黨團第一時間表達尊重、不反對的說法引發藍營高度關注。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提醒,美國最近不斷質疑二七五八號決議,要求賴清德政府配合,是在暗中推動「一中一台」,刺激中共反應,國民黨不宜隨之起舞。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表示,賴政府應該回歸中華民國主體討論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才是符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以及國家利益。畢竟賴清德現在已經中華民國總統,不應該只以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角度,思考台灣的國際社會參與。

李彥秀強調,國民黨始終支持以中華民國為名義參與國際組織,提高台灣在國際社會能見度的信念從未改變;是否支持民進黨提案,更要檢視民進黨提案內容,再做決定。

蕭旭岑指出,如果美國真的是為台灣,為何不是在聯合國正式提案推翻二七五八號決議?甚至和中華民國恢復邦交?可見美國是在玩兩面手法,藉由賴清德政府的配合,來挑動台海情勢。

蕭旭岑表示,台灣要參與國際組織的根本之道,是回到前總統馬英九時期的政策,那就是推動兩岸和解與外交休兵,當時馬政府成功地實質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的相關活動,包括世界衛生大會(WHA)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這才是真正符合台灣利益的作法。

蕭旭岑強調,中華民國的立場很清楚,台灣是中國(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國民黨沒有必要跟著民進黨起舞,被民進黨及美國利用來攪動台海,刺激對岸,陷入兵凶戰危的困境,那根本不符合台灣人的利益。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說,我們的國家就是中華民國,反對一切藉故偷渡台獨的作為,否則對台灣的處境只會提高風險,且不符合中華民國憲法。若民進黨要做此決議,建議先修憲,把中華民國修成台灣共和國,才有正當性。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認為,二七五八號決議是聯合國的決議,戰場還是在聯合國;但即便今年主題「不要遺落任何人」陳義甚高,但國際關係畢竟還是實力原則,特別是在地緣政治衝突高漲的大環境下,挺台論調在大國角力的戰場中,能不能排上討論都是問題,更不用說有實質改變。

藍委楊瓊瓔表示,必須要思考是不是真的能帶給台灣人民利益,真的能有效促進國際參與;執政黨的政策到底有沒有為國人利益最大化著想,還是只是個別政黨利益考量?

 
TOP
冷眼集/綠操作議案 又想抹紅在野黨?
本報記者王千豪聯合報
立院第二會期即將開議,除聚焦在賴政府上任後首次編列的總預算案外,NCC委員、考委、大法官等人事案也是朝野攻防的重點,已是山雨欲來。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此時拋出,要朝野支持「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並不涉台」的決議,無疑只會增加朝野間的猜忌,到時候預算審查、人事同意權的行使若卡關,民進黨恐要負最大責任。

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外交處境日益窘迫,當局者把一切甩鍋於中國大陸,然後又不斷升高兩岸緊張局勢,企圖在這過程中賺取政治紅利。相較馬政府時期外交休兵,兩岸穩健交流,我國擴大國際組織的參與,當時哪裡需要「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並不涉台」的決議?

就算立院通過「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並不涉台」決議,難道國際社會就會接受,我國立即就可以參與國際組織,並擴大國際社會的參與?外交講求實力原則,就算立院通過此決議又如何,搞不好還會弄巧成拙,反限縮我國國際空間。

吳思瑤指出,二七五八號決議當初錯誤的跟一中原則掛鉤連結,二七五八號決議沒有提及中國擁有對台灣的主權,也沒有提及台灣地位。如果這是民進黨團推動決議的理由,國民黨鐵定不可能接受,也一定反對到底,因為這會掉入「台灣地位未定論」的陷阱,間接否認中華民國擁有台灣的正當性,無疑是要國民黨自砸「神主牌」。

民進黨團提出一個國民黨擺明就不可能接受的決議,究竟是真心想為國家好,替現在的外交困境提出解方,還是包藏政黨利益在內?尤其本會期有預算及人事案審查,需要朝野和諧才能逐步完成,民進黨此刻操作意識形態的議題,是想乘機抹紅國民黨,替明年立委罷免添柴火?還是替施政不利轉移交焦點?無論是否別有用心,只要提案進入議程,朝野勢必將掀起一番激戰。

 
TOP
聯大2758決議詮釋戰/黃奎博:違憲又務虛不務實
記者王千豪/台北報導聯合報
聯合國大會十日開議,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立院應比照澳洲國會跨黨派通過「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並不涉台」決議。學者說,民進黨團要推的決議,根本多此一舉、務虛不務實,而且有違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表示,二七五八號決議攸關在台北的中華民國,還是在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誰才能在聯合國體系裡面代表「中國」,雖然最後是中共當局勝利,但並不表示中華民國在聯合國體系之外也失去了法理主權,例如對外雙邊關係中,只要雙方政府合意就可不受二七五八號決議限制。

黃奎博指出,中共當局把二七五八號決議用於所有與我國國際參與有關的領域,固然是超過了該決議的範圍,但民進黨團搞錯重點,應該要朝野一致決議的是,不承認也不接受二七五八號決議,以維護中華民國國格,並突顯台澎金馬二三○○萬人被剝奪參與聯合國體系的全球治理缺憾。

黃奎博認為,民進黨團要推的二七五八號決議並不涉台、伸張台灣以國家參與國際組織的權利的決議,根本是多此一舉、務虛不務實。

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也說,二七五八號決議有當年時代背景,在反擊北京擴張詮釋二七五八號決議的戰場上,民進黨身為執政黨,更應該從正視與捍衛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立場出發,但在民進黨團希望推動的決議中,看似中華民國的概念消失了。

輔仁大學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認為,二七五八號決議是在中國主權未分裂,但治權未統一的兩岸現狀況下,變更中國代表權,將其連結到台灣地位未定,無異否定中華民國的存在。

 
TOP
聯大2758決議詮釋戰/涉外人士:賴政府意在防守
記者蔡晉宇、李人岳/台北報導聯合報
第七十九屆聯合國大會十日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議,外交部表示,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文遭中國大陸惡意扭曲,今年首要爭取國際社會正確理解二七五八號決議內容。民進黨立院黨團也將分進合擊,在國會推動「二七五八號決議文未涉台」決議文。

今年初月諾魯及中國大陸建交聲明中引用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當作與台灣斷交理由,當時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表示,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未處理台灣地位問題,沒有排除任何國家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也未排除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當時引發國內外議論,民進黨政府自此展開一系列動作。

涉外人士表示,綠營入聯新戰場,走法理戰,現以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國家多已表態,二七五八號決議未涉及台灣主權歸屬,賴政府未來在外交策略上,將搭配聯合國今年的主題,由外交單位及國會組成雙引擎,向國際社會訴求,強化並正確解讀二七五八號決議。

該人士說,賴政府此動作旨在「防守」,避免陸方藉由扭曲二七五八號決議,成為法理統一藉口,僅止於此,會以維繫台海現狀為最高指導原則。

外交部指出,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並未提到台灣,中國無權主張代表台灣,這種惡意扭曲,已對台海現狀及印太區域之和平穩定構成嚴重威脅。二七五八號決議並未排除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聯合國應尋求適當方式接納台灣參與。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二七五八號決議被錯誤地和一中原則掛勾連結,該決議並無提及中國擁有對台灣的主權,亦未提及台灣地位,更不會限縮台灣以一個國家參與國際組織的權利,沒有人應該被遺落、被丟下。民進黨立院黨團人士表示,相關決議文已在草擬中,預計九月下旬國會新會期開議後,就會提出,盼朝野一同支持。

 
TOP
焦點新聞
兒少車禍死亡 機車事故占89%
記者賴昀岫、周湘芸/台北報導聯合報
去年兒少交通事故死傷人次突破三萬人大關,高於過去四年同期。四年來,機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三三八人,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百分之八八點九五。審計部報告指出,不少家長接送小孩都以機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孩子因身高不夠無法踩到機車踏板,部分家長在後座加裝兒童座椅,但目前沒有相關法規規範,安全性無法確定。

審計部報告指出,對於機車兒童座椅規格及性能等,目前道安規則等皆未有明確規範,也未強制要求市售機車兒童座椅需經檢驗合格且具保護力,無法確保兒童使用的安全性;也因為缺乏明確規範,警政署對於機車載兒童並加裝安全座椅發生交通事故也沒有相關統計,交通部也無法提出有效的防制措施。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表示,目前規定兒童搭乘汽車要使用安全座椅的國家,通常會規定兒童搭乘機車的最低年齡,大概是小腿骨要達四十公分,基金會曾建議,五歲以下孩童不要搭乘機車。

許雅荏說,孩子的腳要能夠踏到機車踏板,才不容易因轉彎或突然煞車而墜落,家長們裝設機車座椅,但「只能叫座椅,不能稱為安全座椅」,因為國內外都缺乏相關安全標準。在歐美和日本等,若小孩搭乘機車通常需穿著防護衣、防護褲、護膝並加上安全帽等,如同重機騎士會穿著防摔衣等裝備。

台灣外科醫學會外傷委員會主任委員林恆甫表示,幼兒機車事故並不多,臨床發現案例常是父母讓沒有辦法坐在後座的幼兒,待在機車前踏板,畢竟是「肉包鐵」,一但車速快加上沒戴安全帽,往往導致非常嚴重的傷害。有些孩子個頭小,可能頭部著地造成外傷、胸腔挫傷或內出血、頸椎與下半身骨折等,嚴重甚至喪命。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兒少保護中心主任葉國偉指出,不建議用機車載小孩,尤其要避免站在前踏板,有些家長用腰帶等裝置,把自己跟孩子綁在一起,一旦受傷可能同時都受到嚴重傷害,建議在孩子能踩到機車前踏板、抓牢把手時再搭機車,至少國小以上,最重要的是戴安全帽、避免時速過快。

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表示,目前國際上只有汽車用兒童安全座椅產品及標準,並無機車用兒童座椅產品及標準,交通部已請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研議,制定國內獨有的座椅標準及測試驗證程序作業,待標準出爐後,再討論是否採強制性或自願性規範。

 
TOP
騎機車載小孩 醫:別讓孩子站踏板
記者賴昀岫、沈能元/台北報導聯合報
開車被稱為「鐵包肉」、騎機車是「肉包鐵」,但許多民眾以機車為主要代步工具,小朋友也都很習慣坐機車。醫師建議,家長應為孩子做好防護措施,避免讓孩子站在機車踏板,戴好安全帽,並且慢慢騎,時速不超過四十公里。

家住台北市、女兒就讀小三的李媽媽說,在台灣騎車很方便,孩子從小就坐機車,尤其孩子小時候為了看街道,常堅持一定要站在機車踏板上,北市交通混亂,她只能騎慢一點,注意交通安全。三寶媽吳小姐就有裝置兒童機車座椅,因椅背和機車銜接,也有安全帶,用起來還算穩固,但若碰到大雨,母女就不騎車,由爸爸開車接送。

不同於都會區的大眾運輸選擇多,家住中部的陳小姐指出,真的很不方便時,還是會騎機車載小孩,她的女兒今年就讀小六,但在一至三歲時,因為孩子容易打瞌睡,用機車載孩子時也是背在身上,她也擔心萬一跌倒,大人會壓在孩子身上,「沒有家長想要讓孩子處於危險境地 」。

台灣外科醫學會外傷委員會主任委員林恆甫表示,路上也常可見到「三貼」、「四貼」,避免機車意外事故,最好不要用機車載小孩,但對部分家長來說很不方便,只能建議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不要因五分鐘路程就不戴安全帽,也要避免全家都擠機車上。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兒少保護中心主任葉國偉提醒家長,避免搶快或違規,畢竟速度愈快,愈沒有時間反應,也要戴符合頭顱大小的安全帽。

交通事故對兒少造成的傷害,是否屬於疏忽或不當對待?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代理署長張美美表示,現行法規沒有規定家長不能騎機車載小孩,需要個案認定。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表示,從兒權團體角度,政府應設法增加公共交通設備,或做好婦幼計程車等配套措施。

 
TOP
建啤廠都更 監院糾正北市府、內政部
記者蔡晉宇/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市市定古蹟「建國啤酒廠」二○一七年原計畫變更為文化園區,但後來變更為台北科技大學用地,引發民眾及文資團體強烈不滿。監察委員范巽綠、施錦芳、蕭自佑表示,台北市政府對於原都市計畫變更案未予公告、立場反覆,且對新變更案置身事外,未善盡職責;內政部對都市計畫法未訂定明確標準,致各級政府長期濫用個案變更,嚴重影響都市發展,已通過糾正台北市政府、內政部。

該都更案也在二○一七年、二○一八年經北市府、內政部審議通過,後因北市府與台酒未能簽訂協議書,以致原變更案未能公告實施。行政院為解決北科大校地不足問題,經北市政府同意由台酒撤回原變更案,改辦理「新都市計畫案」。

三位監委指出,首先,台北市政府卻立場前後不一,輕率推翻對於各級都委會審議通過之「原變更案」,未依細部計畫附帶條件規定與台灣菸酒公司簽訂協議書,以致「原變更案」無法公布,影響重大。再者,新變更案遭到公民、團體與當地里民反對,且相較於原變更案,新變更案明顯影響台酒土地使用價值與效益,包含容積率將從百分之四百五十降至百分之三百;可興建樓地板面積減少約一八三五坪;土地資產價值更從三五八億元減少至一二九億元。

監委表示,建國啤酒廠早於二○一九年底即通過古蹟及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至今仍未依該計畫踐行相關工作,行政院應督促。

 
TOP
遮掩蕭條?高雄要道禁大型租售廣告
記者石秀華、郭韋綺、王昭月/高雄聯合報
高雄市區不少黃金店面高掛斗大的租售廣告,被揶揄「素珠(售租)很多」,更被解讀為「經濟蕭條」的表徵,尤以南高雄更嚴重,最近環保局以未申請許可、妨礙觀瞻等理由,通知房仲業者限期拆除張掛建築物外牆的租、售廣告,引起業者反彈,抱怨衝擊生計。議員質疑拿掉「遮羞布」就可改變高雄景氣不好的事實嗎?除要求市府設法振興商圈,對廣告物也要有統一的標準。

環保局解釋,因市區要道廣告物充斥,帶給遊客和市民城市管理混亂的負面印象,破壞美感及影響行車安全,因此優先擇定高雄火車站、國道交流道周邊及中山、中正路等市區要道,經認定有礙公安、交安及市容觀瞻等未經許可擅自設置的大型、破損或租售等廣告物,依廣告物管理自治條例取締,今年已查報74面廣告物,通知所有人、使用人或設置場所管理人限期拆除。

「花錢製作廣告轉眼就拆,不僅浪費錢,租售資訊如何宣傳?」房仲業者說,致電環保局詢問,卻得到「即便有申請,還是不會過」的答覆,租售廣告雖符合規定的尺寸,環保局卻釋出拆除訊息且未給緩衝時間,後來透過民代、房仲公會與環保局協調,達成的共識是蛋黃區的中正、中山等要道,不希望出現房地產租售廣告。

有房仲業者抱怨,環保局通知限期4天改善,太倉卒,且其他路段仍可掛大型帆布廣告,非房地產租售的廣告也可高掛,雙標不公。

居中協調的市議員林智鴻透露,市府認為市區要道太多房地產租售廣告,會讓人感覺高雄經濟不好,也影響市容,因此協調修正廣告物的設計,但他認為市區廣告規範應一視同仁,要有統一管理標準,應找到平衡點,保障房仲業生計及生存權。

市議員黃紹庭說,五福路和中山路曾是高雄最繁華的地方,三多商圈10年前還是高雄地王,但近年沒落,店面等租售廣告非常多,市府卻用行政手段要求房仲、屋主拆除廣告拿掉「遮羞布」,南高雄景氣衰退,市府試圖掩耳盜鈴是鴕鳥心態,希望市府應正視南高雄榮景消逝的事實,提出專業、前瞻性的政策重振商機與榮景。

 
TOP
政治新聞
新聞眼/「冰宮」海基會花費年年增 難說服民眾
本報記者廖士鋒聯合報
在兩岸關係緊張,兩岸兩會協商停擺下,海基會明年預算暴增引起外界質疑。海基會雖說明該會必須「更積極因應兩岸交流衍生問題的處理」,但根本問題在於,海基會近年沒有直接與大陸交流與協商,為何不斷需要更高的經費,來處理政府授權的兩岸事務?

海基會明年預算支出三億五四三四萬元,較今年成長五千多萬,增加的預算最大一筆是人事費增加兩千萬,其次是文教業務預算翻倍、綜合業務增七成;而陸委會捐助兩億五千九百多萬元,增幅逾三成,創二○○六年以來最高捐助紀錄,超越兩會頻密協商的馬政府時期。

海基會雖表示,「越缺少制度化管道,解決的成本就越高」,但這說法恐也讓人質疑,難道海基會有制度外的管道,以致這樣的解決成本更高?海基會最主要的「協商」與「交流」業務早已停擺,如今透過函電往來與海協會聯繫、究竟有何高成本,仍待進一步說明。

以文書驗證、諮詢服務為主的「服務」業務,無疑是目前海基會的重心,去年「為民服務案件」達卅六點五萬件,暴增逾五成,但也只是回到疫情前水準,相較於馬政府時期高點,仍有顯著落差。況且,負責文驗的法律處,明年預算也僅增加數十萬元而已。

海基會最受外界重視的功能仍是協商與交流,但近年兩岸失去共同「政治基礎」,根本沒有兩會高層互訪,與馬政府時期海基會董事長動輒每年到大陸十餘次、海基會大樓每年接待數不完的大陸參訪團相比,如今簡直像「冰宮」,海基會明年預計派員赴大陸也僅五十餘人次,處理不具政治性質的例行公事,這種花費也不多。

「協商、交流、服務」主要功能「三去其二」,另一個也未如以往多,海基會卻連年暴增預算,縱使有進駐金門、馬祖小三通協調中心等新政策,但若無重大突破或與海協會重啟往來交流,暴增的預算仍難說服外界。

 
TOP
陸委會祭赴陸橙色警示…教部編登陸旅費 藍批政府雙標
記者屈彥辰、張博瑞/台北報導聯合報
我國六月廿七日起提升赴陸港澳警示為「橙色」,國人避免非必要赴陸港澳。國民黨立委萬美玲指出,教育部明年度預算編列七十五點五萬元作為赴陸旅費,有項計畫為赴北京進行兩岸教育交流。她質疑,必要性、目的、訪問單位都不清楚,她支持兩岸學術教育交流,但政府不能雙標,「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

教育部表示,主要是國際司編列十萬元前往北京,預定與中國大陸教育部及招生服務等單位,研商陸生來台名額與方式。

教育部明年編列七十五點五萬元作為「大陸地區旅費」。萬美玲質疑,有項計畫為「溝通兩岸教育交流議題」,前往地點是北京,內容僅說明「訪問相關教育單位」。

萬美玲說,政府要民眾避免非必要前往,卻又帶頭花費公帑訪問北京,邏輯上自相矛盾。她表示,未來將先凍結預算,要求在立院報告,說明清楚作何交流。

教育部說,考量重啟陸生來台作業後,大陸指定會商的單位尚未確定,爰以「相關教育單位」概稱,其餘項目皆有詳列目的及訪問單位。

 
TOP
兩岸關係冰凍 海基會預算卻大增
記者屈彥辰、廖士鋒/台北報導聯合報
兩岸關係冰凍,官方交流停滯,海基會具「半官方」性質,也被質疑功能不彰。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昨天揭露,明年度陸委會對海基會捐助暴增約七千五百萬元,由一億八四三五萬餘元增加到二億五九五七萬元,增幅達四成八,在海基會只剩文書功能的情況下,費用有何實質意義,懷疑是否有其他「特殊用途」?

海基會回應說,兩岸各項往來衍生的問題只有增加,海基會「必須承擔這項責任」,預算增加除公務員調薪外,乃是「更積極因應兩岸交流衍生問題的處理」。

許宇甄說,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惡化,北京對台政策日益強硬,兩岸官方交流停滯,海基會淪為形同虛設的機構,只剩文書認證功能,國人關心的雙方人員正常往來、經貿合作,透過海基會傳遞的信息給對岸,都被「已讀不回」,遑論推動實質性的交流,明年度預算卻暴增七千多萬,令人納悶。

許宇甄表示,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讓兩岸關係面臨高度不確定風險,陸方迄今未開放對談,政府卻仍決定大幅增加捐助海基會,不得不讓人質疑其背後的動機與考量。

許宇甄說,機關概算明年度預算時,「那時新任海基會董事長正是民進黨的鄭文燦」,賴政府是希望鄭文燦在新職位上「有所作為」?或政府為給鄭「面子」,特意增加預算?

許宇甄表示,政府每項開支應精打細算用在刀口上,而不是浪費在那些已無實際作用的機構。

海基會說,兩岸各項往來,不因海基、海峽兩會公開協商暫停而間斷,各項往來衍生問題也只有增加、沒有減少,這些問題都必須靠海基會面對解決,越缺少制度化管道,解決成本就越高,海基會人力與資源都有限,必須承擔這項責任。

海基會說,海基會更積極因應兩岸交流衍生問題的處理,包含國人赴陸期間遭遇各項緊急問題的協助、兩岸交流活動、協助大陸台商經營的協助、台商子女教育學習、照應在大陸就學台生、關懷在台陸配懷、兩岸整體情勢研析與國內外訪賓及智庫團體聯繫交流。

去年,陸委會提出今年預算案時,捐助海基會預算就大幅成長四千五百餘萬元,當時立委陳玉珍質疑海基會人事預算擴編是要養肥貓、替高官加薪,當時海基會回應員額沒有增加,人事費預算數增列是因考績晉級、勞(健)保費率提高等自然成長,「全國各機關皆然」。後來,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法定預算有所刪減,最後陸委會捐助海基會增加三五三七萬。

 
TOP
社會新聞
「天道盟公主」重出江湖 虐死翁遭訴
記者曾健祐、游振昇/台中報導聯合報
外號「天道盟公主」的竺姓女子,八年前被控覬覦癌末吳姓友人財產,色誘對方強逼過戶房產再虐死棄屍,法院更一審僅就棄屍判竺女兩年徒刑,未料竺女故技重施,又看上中風、虛弱陳姓老翁名下土地,今年初押走陳翁帶去地政事務所,以痛毆、狠踩斷翁肋骨手段釀陳翁慘死,檢方近日依傷害致死罪起訴竺女。

竺女(五十一歲)因家中有黑道背景,號稱「天道盟公主」,二○一六年十月,她在桃園色誘因毒品結識的吳姓友人,因知悉吳男對她有好感,藉由美色敲詐金錢,對方不從就遭擄走痛毆,吳男被迫過戶名下一棟房產仍被虐死。一審以無明顯證據證明竺女殺人,判處無罪,僅依遺棄屍體判刑兩年,二審雖逆轉依傷害致死罪判十二年,更一審仍維持兩年。

檢警調查,竺女去年底有資金需求,為搭訕陳翁再度使出美人計色誘,企圖用陳翁名下多筆土地做質押借貸,陳翁不從就會遭竺女施暴,因辦理該程序要地主到場,竺女再找江姓、張姓男子幫忙照顧陳翁,並承諾事成給予分紅。

陳翁去年十二月廿七日跌倒撞到頭送醫,隔天出院回苗栗家裡休養,竺女於廿九日再和同夥跑到苗栗載走陳翁,分別帶往竹南、湖口地政事務所辦理土地所有權狀換發、印鑑證明補發及申請土地登記謄本。

檢警查出,陳翁被竺女帶走後,在大甲、沙鹿及清水鄉鎮旅館投宿,竺女為控管陳翁行蹤,指示張男全程看管,今年一月八日入住由江男提供的清水住處,命張男和陳翁同房睡,任由有身障、身體虛弱的陳翁睡地板,前後拘禁人身自由十天。

今年一月八日竺女和陳翁衝突,竺女以徒手及拿掃把把對方痛毆一頓,當晚再出腳朝陳翁頭部、胸腹猛力踩踏,隔日凌晨張男驚覺陳翁失去意識,送醫才知肋骨斷了好幾根、左肺扁塌及大量內出血死亡,竺女擔心東窗事發,從逃生梯溜掉事後落網。

檢方認定竺女非法剝奪身心障礙者行動自由達七日以上,依傷害致死罪起訴,全案將由國民法官審理;另依妨害自由等罪起訴江姓、張姓同夥。

 
TOP
菲移工殺女友 臟器全沖入馬桶
記者陳恩惠/桃園報導聯合報
來台工作有八年的菲籍女子「蜜雀兒」,去年與同鄉小男友馬克在租屋處發生爭吵,竟遭馬克勒頸持螺絲刀揮砍攻擊,全身多處傷口大出血死亡,詎料馬克殺紅眼竟將她開腸剖肚,部分臟器還沖入馬桶,行凶後還拿走女友提款卡並再切下右小腿骨帶回宿舍丟棄,桃園地檢署近日依家暴殺人、損壞屍體等罪起訴馬克,本周由國民法官審理。

起訴指出,馬克(卅歲)與蜜雀兒(卅六歲)同居在蜜雀兒中壢區租屋處。去年七月十七日,馬克不滿蜜雀兒感情生變,竟痛下殺心,先用雙手掐勒頸部使女友無法呼吸,再持螺絲刀向女友腹部、胸口、頸部連續刺殺,造成蜜雀兒頭頸部、軀幹、四肢共十七處刺傷,其中胸口處傷口貫穿左上肺葉,刺入左心室深度達五至七公分,大量出血而死亡。

馬克為毀屍滅跡,將女友屍體拖至廁所沖洗血跡後,以廚房的切肉刀從胸口處至腹部剖開,將消化道、肝臟、膽囊、胰臟、脾臟、腎臟、腎上腺、腸繫膜分割成小塊沖入馬桶,切下右小腿骨並刮除小腿骨上的肌肉組織,清理廁所血跡後,拿漂白水往屍體沖淋,以此方式毀壞蜜雀兒屍體。

馬克除清理廁所並清潔自身後,拿蜜雀兒的衣物沾取洗衣粉,清理床墊旁拖行屍體所流下的血跡,當晚還取走蜜雀兒皮夾內的兩張提款及手機,再將刮除肌肉組織的右小腿骨,連同沾血衣褲、床單、枕頭套、布娃娃及自己血衣褲,裝入垃圾袋後離去。

馬克返回公司宿舍,將垃圾袋丟入垃圾子母車內,又返回宿舍將蜜雀兒的手機零件拆卸,丟在宿舍走廊上的垃圾筒,並將兩張提款卡放入自己皮夾,由於蜜雀兒翌日未到班,雇主及仲介上門尋人,驚見分屍命案報警,警方旋即於逮捕馬克到案,檢方聲押獲准。

 
TOP
經濟新聞
台積電美國廠試產良率報捷 拚今年內完成量產準備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2330)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傳出試產新進展,新廠4月工程晶圓試產良率外傳媲美台灣南科廠,對此,台積電昨(7)日重申,專案照計畫進行,且進展良好。

由於台積電美國新廠今年4月試產迄今,良率快速追上南科晶圓廠,業界認為,該首座新廠今年內有機會力拚完成所有量產準備,若準備順利甚至有機會超前公司設定的2025年量產目標。

業界傳出,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今年4月開始工程晶圓試產,良率已多次達成和南科晶圓18廠相同水準,表現與進度大幅超出預期,為此廠區特別慶祝達成里程碑,贈送該廠員工甜甜圈與蛋糕甜點等。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的首座廠,預定2025年上半年開始以4奈米製程技術量產。台積電多次在法說會強調,相信一旦晶圓廠開始量產,將能夠在亞利桑那州的每一座晶圓廠,提供與台灣晶圓廠相同水準的製造品質和可靠度。

台積電先前4月已證實,首座晶圓廠取得重大進展,該晶圓廠已於4月進入採用4奈米製程技術的工程晶圓生產(engineering wafer production)。

台積電當時指出,獲得美國客戶的堅定承諾和支持,並計畫設立三座晶圓廠,這有助於創造更大的規模經濟。

依據台積電說明,美國亞利桑那州第二廠除了3奈米,也將延伸至2奈米以支持強勁的AI相關需求,並已完成第二座晶圓廠上梁,預計2028年開始生產。

台積電日前亦宣布計畫在亞利桑那州建造第三座晶圓廠,採用2奈米或更先進的製程技術,預計在21世紀20年代底(大約2029-2030年)生產。

對於台積電美國新廠布局再傳出進展,法人認為,台積電最先進製程根留台灣且優先量產,長期整體海外產能計畫穩定拉升,包含日本、德國、美國新廠等將先後加入營收貢獻,有望使台積電2028年長期海外產能達到總產能占比的20%,甚至將按海外補助投資進度而更高。

台積電是在2022年12月首度宣布擴大美國新廠投資,從120億美元投資擴張預計總投資金額到約400億美元,並在2024年4月再宣布加碼美國設第三廠,使投資將逾650億美元,台積電並和美國商務部共同宣布,雙方已簽署一份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備忘錄,基於晶片與科學法案,台積將可獲最高達66億美元直接補助。

 
TOP
出口暢旺有望連十紅 財部預估下半年動能不墜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明(9)日公布8月出口統計。全球景氣回升力道偏溫和,但新興科技應用商機維持熱絡,財政部仍不看淡,預估8月出口續走紅,來到396億至407億美元,年增6%至10%,將迎連十紅。

財政部指出,全球景氣回升力道偏向溫和,再加上凱米颱風造成工作天數減少及部分出貨遞延,所幸新興科技應用商機維持熱絡,累計1至7月出口2,649.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10%。

正向因素有三項,包括:全球經濟延續平穩成長步調、高效能運算以及人工智慧的商機持續發展、國際品牌行動裝置的新機鋪貨效應。

負面因素也有三項,分別為:全球終端需求回溫步調跟強度參差不齊、傳產貨類面臨國際間產能過剩導致排擠出貨、凱米颱風過境造成工作天數減少,且加上停班後遇到週末導致出貨遞延。

從主要貨品來看,受惠於人工智慧應用浪潮,資通產品需求維持強勁,惟傳產貨類外銷仍不穩定。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129.6億美元,規模值寫歷年單月最高紀錄、年增42.4%,電子零組件受人工智慧、高速運算等應用需求暢旺,以及銷售流向結構改變等交互影響,年減12%,但兩者合計仍年增8%。

從出口市場分析,7月對美國出口值創下單月最佳紀錄,年增70.3%,其餘四大市場則呈縮減,又以對歐洲出口受資通產品外銷自高峰回落影響,下挫33.7%最深。

展望未來,財政部分析,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仍受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動向、美中科技爭端、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因素牽制,但隨終端需求漸復甦,加上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應用向終端裝置擴散,國內半導體產業兼具產能與製程優勢,得以適時掌握此波商機,且逐步進入傳統外銷旺季,皆有助維繫我國下半年出口動能。

 
TOP
兩岸新聞
兩岸觀策/沒有美國航母的太平洋
記者黃國樑聯合報

中共解放軍海軍福建艦第四度海試,在駛出平日停泊的長江口港池前,曾被飛過其上空的航班旅客拍到艦上出現四款不同型號的艦載機或模型,專家據此研判,艦載機起降將是第四次海試的核心內容。這些倒非新聞,真正令人驚奇的是,這次它將在整個太平洋裡沒有任何美軍航母蹤影的情境下,進行海試。

在它出港一周前,據美國「防務新聞」報導,已兩度延長部署的艾森豪號航母離開紅海返回美國本土,美海軍被迫將部署於日本橫須賀的羅斯福號派往中東。但羅斯福號其實也已超出正常海外部署周期,到了該回美休補的時候,美海軍又調派原部署在關島附近的林肯號航母奔往波斯灣,對伊朗實施威懾。這造就了全球海洋霸主首度在地球最大海洋呈現真空的罕見場面。

為了填補漏洞,美軍宣稱已派喬治華盛頓號西出太平洋,準備進駐日本。但動作跟不上話語,華盛頓號還徜徉在聖地牙哥海軍基地內,似在享受出任務前緩慢、悠閒的時光。真要趕到日本,估計已是九月下旬。

福建艦連艦載機起降都還沒試過,當然沒有半分戰力,美軍自然半點不緊張。縱然中國還有山東艦及遼寧艦經常在區域內遊盪,但美軍從來就不太將這兩艘滑躍式航母放在眼裡,這可能是美軍有恃無恐,敢讓後門洞開的心理背景。

不過,這一看似偶然的戰略形勢,卻是一個具有高度隱喻性與指向性的事件,它彷彿是一個供人窺看未來的時間蟲洞,讓人意識到,美國在西太平洋淡出將是新的常態。

福建艦並不只是一艘已可堪與美匹敵的全新戰艦而已;它是一個型號,更準確地說,它意味著一種工業能力,一種可以迅速產出各式戰艦的能力;就猶如最近爆紅的遊戲「黑神話:悟空」裡的天命人,一撮毛撒在空中,就有了成群的分身。

這是福建艦真正令人畏懼的部分,即它背後的造艦能力。而它尚還不是終點,具備更高戰力、可能是核動力的後續型號,已在建造的清單上等待,甚至已經動工。

去年七月,「戰區」網站披露一張美海軍的簡報幻燈片,顯示中國造艦能力是美國的二百卅二倍。這一懸殊比例令人咋舌;而令美軍沮喪的是,他們還發現中國有廿家造船廠可以支援海軍造艦,更有十三座造船廠就是中國海軍的專業建造場。這讓美國海軍部長德爾托羅發出慨嘆:一座上海江南長興造船廠都比美國七家造船廠總和還大。

凋零的造艦能力讓美軍開始尋求外援,今年二月底,德爾托羅參觀位於日本橫濱的三菱造船廠,當時美國大角號油料補給艦正在該處維修。前幾天,美國一艘補給艦沃利.施艾拉號抵達韓國韓華海洋造船廠進行檢修,這是韓國企業首次為美國海軍艦艇承擔船舶維護、修理業務。

然而,修船可以外包給盟友,若造艦也拱手讓人,霸主雄風安在?美軍的計畫是吸引全球最先進造船企業到美國投資開辦美資為主的商業造船廠,以提升造船工業能力。但就算計畫順利推進,要追上距中國百倍以上的造艦速差,恐仍杯水車薪。

當福建艦完成海試入列(服役)解放軍,將標誌西太平洋戰略形勢逆轉的起點,這裡將逐步成為中國航母戰鬥群嬉遊的院子,而美國霸主的身影則將慢慢隱沒,台灣恐須為此做好準備。

 
TOP
王毅會美氣候特使:當夥伴而非對手
記者黃國樑/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六日「應約」與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波德斯塔會面。王毅說,今年是中美建交四十五周年,「四十五年風風雨雨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中美應該做夥伴,而不要當對手」;波德斯塔表示,「儘管我們的雙邊關係存在一些摩擦,但我們可以找到合作的地方。」

中美近來外交互動頻仍,繼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到訪北京後,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波德斯塔也於六日到訪,就氣候變遷與減排問題與中方展開新一輪的溝通與意見交換。

據大陸外交部訊息,王毅先就中美關係表示,中美應做夥伴,不要當對手;應該彼此成就,而不應惡性競爭;應該說話算數,而不能言行不一。

他說,氣變對話合作既是中美關係的組成部分,也是落實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的重要措施。今年以來,雙方氣變團隊密切溝通,達成一系列務實合作成果。希望美方保持政策穩定性,實際尊重中方合理關切,避免保護主義和泛安全化,同中方共同努力,合力應對全球性挑戰。

波德斯塔表示,因應氣變合作是兩國元首重要共識,也是美中關係的關鍵組成部分,事關全球多邊合作進程。美中攜手不僅惠及兩國人民,也將為全球帶來更多福祉。美方願同中方加強溝通協調,進行建設性合作。

彭博報導稱,在與王毅會面時,波德斯塔表示,「儘管我們的雙邊關係存在一些摩擦,但我們可以找到合作的地方,以造福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氣候。」

另據澎湃新聞報導,生態環境部長黃潤秋也於五日會見波德斯塔。黃潤秋表示,中方願與美方進一步加強對話溝通,並與其他各方一道持續推動氣候多邊進程,推動聯合國氣候變遷巴庫大會(COP29)成功召開。

波德斯塔是經中美雙方商定,於九月四日至六日訪華,與中國氣候變遷事務特使劉振民共同主持召開「廿一世紀廿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小組」第二次會議。但中方至今未發布關於會議本身的訊息。彭博報導,美國和中國在「氣候融資」問題上的分歧有所縮小,會談還涉及了新的減排計畫。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氣候融資的意思主要是指已開發國家有提供「新和額外的財政資源」的義務,把公共資源轉移給開發中國家運用。

彭博報導說,波德斯塔表示,兩國應對氣候變遷的方法仍存在重大分歧,但討論能夠幫助雙方在問題上找到更多共同點。加速發展中國家的綠色轉型,並保護它們免受更極端天氣的影響。

 
TOP
國際新聞
25項法案抗中 美國會迎「中國周」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媒Politico及福斯新聞五、六日報導,休會六周後,美國國會預定九日復會,將迎接「中國周」(China Week)。據聯邦眾議院網站,至少有「台灣衝突嚇阻法案」等廿五項直接或間接有關中國大陸的法案排期,有待討論和表決,以對抗美國愈來愈強大的對手中國。

十一月五日美國總統大選在即,聯邦眾院只剩三周的工作時間,共和黨籍議長強生已預告,復會後將速審一連串聚焦中國的法案,其中的台灣衝突嚇阻法案與台灣直接相關。

該法案由該黨阿肯色州聯邦眾議員希爾所提,要求美國財政部公布為中國高官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清單,並禁止金融機構向這些高官及其直系親屬提供服務。

希爾主張,該法案將使中國高官知道,若犯台或損害台灣,不僅將使他們暴露在中國民眾面前,不利他們對國家的控制,亦將造成中國領導高層及其家屬的財務狀況陷入困境。

強生七月就表明,他希望在今年底前,就能將多項中國相關立法送交白宮簽署生效,以賦予明年一月就任的美國新總統,對北京祭出更強硬與嚴厲行動的權力。

共和黨的聯邦眾院第二號人物史卡利塞則提到,將大多數的中國相關法案排在一周內,旨在讓眾院同僚能集中注意力,關注北京正遂行的一些事,直接威脅美國利益,「我們必須積極因應」。他強調,若能獲兩黨大力支持,接下來在聯邦參議院過關的機會就大增。

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巴爾也說,中國周是兩黨一致的作法,旨在強化美國的防禦與國會的監督,並確保國會能採取果斷行動,因應中國做出的不公平及惡意行為。對此,聯邦眾院少數黨(民主黨)領袖傑福瑞斯和中國駐美大使館皆未置評。

聯邦眾院程序委員會已將兩黨議員所提的多項抗中法案準備就緒,從經濟等美、中關係的廣泛層面切入,均涉及美國國安。

另外,聯邦眾院也可能審議「終結中國電動車在美國主導地位法案」和「保護美國農業免受外國對手侵害法案」。前者將取消拜登政府准許中製電動車獲七五○○美元(台幣約廿四萬元)稅收抵免;後者旨在增加外國人、尤其是境外敵對勢力購買美國農地的難度。

「美國國土安全部對孔子學院及中國相關實體的限制法案」也待審,目的是禁止該部向接受中國政府資助的大學提供補助款。

「保護美國創新及經濟安全免受中共侵害法案」要求美國司法部重啟川普政府推動的中國行動計畫,以應對中國共諜活動及智財權盜竊。

還有約廿一項法案有待以暫停適用議事規則通過;該規則通常用於美國國會盼盡快處理、較無爭議並已獲至少三分之二議員支持的法案。這些法案涉及中國無人機、防止外國介選、改善出口管制透明度、提防經濟間諜、流行病通報以及檢查將安裝在美國港口的外國製起重機等。

 
TOP
封口費案延至大選後宣判 川普稍喘息
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紐約法官莫城六日裁定,前總統川普封口費刑事案的量刑宣判日,從原定的十八日延至十一月廿六日,以免使本案訴訟程序可能受總統大選影響,或可能企圖影響大選。但莫城強調,前述的外界看法其實毫無根據,「法院公平公正而且無關政治」。

美聯社六日報導,紐約陪審團五月認定川普付封口費給A片女星丹尼爾斯,以免影響他二○一六年大選選情所涉的卅四項罪名全部成立,但法官尚未量刑。目前他除了要衝刺選情,還得因應本案被判有罪後的餘波盪漾,延期的裁定給他得來不易的喘息空間。

莫城並指出,由於聯邦最高法院七月一日裁決總統執行權力期間享有部分刑事豁免權,故十一月十二日將先對川普希望推翻封口費案有罪判決的請求做成決定。

但就聯邦檢察官指控川普企圖推翻二○二○年大選結果案,華府聯邦地區法院五日才決定,檢方可在廿六日前提出新事證,並拒絕川普律師的選後再議請求。這使卸任後官司纏身的川普連兩天像「洗三溫暖」。

另外,共和黨籍前副總統錢尼倒戈,六日表態將投給副總統賀錦麗,指稱不能再賦予川普權力;人人都應置國家於黨派之上。川普則回批錢尼是無足輕重的有名無實共和黨人。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