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換工作的跳槽族薪轉戶,已成為人頭戶的新破口。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今日指出,銀行應強化和客戶合作對於離職員工薪轉戶的風控管理,並且更進一步透過AI模式來分析各產業型的跳槽族買賣薪轉帳戶風險的高低。阻詐的進行:「究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或是邪不勝正?」童政彰認為,科技包括AI的導入是重中之重,透過AI機器學習,了解詐團最新的手法,並傳到所有的銀行通路,透過此種「聯防」的方式,同業之間一起分享,會是阻詐最好的利器。
網銀的阻詐,則先從額度著手,童政彰指出,尤其是灰名單控管機制,從源頭鎖定高風險帳戶,以及AI的導入,這些都是網銀阻詐重點工作,
童政彰表示,透過公私部門的聯盟,已和高檢署建立平台,找銀行公會研議新態樣,並通函發給所有金融機構。他表示,就像國泰世華銀所說,即使經過阻詐之後詐團未詐騙成功,但這些新態樣即因此被掌握,透過第一線的萃取及判讀,找新態樣放入AI模型中。
童政彰說明,金管會今年和教育部合作,將向全國151所大專院校去向大學生宣講防詐,其中一個原因,在於警政單位已發現大專生已成為詐團吸收車手、買賣人頭戶的目標群,因此向大專院校生宣講,讓大學生了解買賣人頭戶、當車手都有刑責之外,也一併發揮可回家教育長者識詐的功能。
金管會指出,透過防詐阻詐之後,新增警示戶的確有減少,不過童政彰特別提醒,薪轉戶的管理已成為阻詐的重要課題,例如,「跳槽族」的薪轉戶,成為人頭戶的不在少數,因此希望民間企業共襄盛舉,為了防詐對於員工離職的相關薪轉戶名單也要和銀行合作,讓銀行能加強相關管理。
童政彰認為,這也是在進行阻詐時,銀行在「了解客戶」know your customer(KYC)時的重要新課題。他指出,銀行在接受這家企業戶、提供薪轉戶服務時,就會簽訂相關契約提供服務,但當然企業也必須有提供重要資訊的義務;另一方面,基於維護民眾的權益,不可能民眾從某家公司離職時,就關掉他的薪轉戶,因此基於普惠金融、或是防詐等考量,都要銀行在相關管理時,在民眾權益維護及阻詐的任務之間,拿捏平衡點。
童政彰進而指出,根據銀行回饋的意見,警示戶若是跳槽族的,離開公司之後,若一直沒找到好工作,六個月就會被列為警示戶,這是銀行所提出的潛在性風險,不過這是在洗防法增加人頭帳戶買簿及賣簿罪之前的資料,增訂人頭帳戶買賣相關刑責之後成效,是否這類跳槽族的警示戶問題已有改善,還有待了解。
所謂跳槽族,多半為打工族,經常流轉在不同的公司,也會有不斷開立薪轉戶的需求,風險參數的訂定,要看每家銀行依其風險胃納機制作控管,童政彰舉側,一個帳戶20年沒用,突然動用,銀行就應高度關注。
另外童政彰也強調,跳槽族跳多久才會成為高風險群,AI系統的辨識也可發揮功能,大量的數字輸入風管系統,待哪些產業,例如,服務業、餐飲業不同的跳槽族,風險也不一樣,透過更多的這類數據、參數去餵養AI,提供的資料量愈大,產出來的數據會愈精準,這也是為何金管會高度重視銀行運用AI來阻詐的效能。
而所謂的「跳槽族」,是否是指短期內經常換工作的?童政彰則表示,將心比心:「自己當時大學畢業時,也不知志向何在,也會不斷試工作。」打詐是剛性的,但對客戶的關懷及風管是柔性的,如何去拿捏衡平性是非常重要的。
他也表示,仍有很多跡象可看出是否惡意買賣自己薪轉戶的情況,當一賣的時候,就會出現類似,一個月薪水只有4萬元,但一下子進出20多萬元。另外,銀行發現偵測異常的二類帳戶,就會把客戶找出來,但若客戶被詐團吸收了,一定不敢出面,這時銀行就先暫時凍結控管,但倘若客戶願出面說明,這時銀行認為原因合理,就可讓其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