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Q2報捷 營收重返兆元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7/07 第464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資訊科技頭條 鴻海Q2報捷 營收重返兆元
鴻海自製口罩 開放員工預購
通訊產業 聯發科5G新晶片 未演先轟動
聯發科助力OPPO 攻英國市場
半導體業 蘋果新機拉貨 台積5奈米產能塞爆
資訊產業 面板雙虎拚獲利 衝刺車用領域
電視面板大漲價 雙虎受惠
國巨營收 攀17月高點

今日財經頭條
鴻海Q2報捷 營收重返兆元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昨(6)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為3,605.3億元,月減6.8%,主要受季底庫存盤點因素影響,並較去年同期衰退9.1%。不過,第2季合併營收重返兆元大關、達1.12兆元,攀上歷年同期次高,季增逾21%,成長幅度優於公司預期的15%。

展望未來,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預告,第3季初步看來比先前預期好,全年則需觀察本季表現,內部持續相關先進研發技術與研究院布局,因應未來三大產業與技術需求,衝刺毛利率10%的長期目標。

鴻海上半年合併營收2.58兆元,年減7.2%,主要受第1季新冠肺炎防疫,導致工作天數銳減影響。業界解讀,鴻海第2季實際業績季增幅超過兩成,優於公司預期,反映公司營運已走出谷底,生產線快速回復正常作業。

針對外界關注下半年新款手機與娛樂產品,分析師估計,從消費品牌端資訊而言,iPhone產品相對其他智慧手機維持基本需求,隨著下半年各類消費電子新品如期推出或小改款,將成為提振鴻海營運的動能之一。

依6月營收結構,鴻海統計,四大類產品表現和5月相比,成長強度依序是雲端網路產品、元件及其他產品、電腦終端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相對去年同期表現以雲端網路產品最強,其次電腦終端產品,第三元件及其他產品,第四則是消費性電子產品。

鴻海統計,第2季營收以四大類產品表現來看,季增幅度依序為電腦終端產品、雲端網路產品、元件及其他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幅度依序為電腦終端產品、雲端網路產品、元件及其他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

劉揚偉近期上任滿周年,日前他發出給鴻海員工的一封信,內文強調鴻海集團的轉型發展,以及因應新冠病毒疫情的考驗,集團的團隊合作結合共同目標,將能讓鴻海集團不斷往前。

 
鴻海自製口罩 開放員工預購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自製口罩有望在9月以「成本價」回饋給員工,鴻海昨(6)日起開放符合資格的員工線上登記口罩,每人限購兩盒(共計100片),售價315元,平均每片約3元出頭。

依據鴻海內部公告,此次口罩預購登記對象主要屬鴻海、鴻海新竹、安泰、揚信之法人員工均可參加。相關依所屬法人人資提供名冊資料進行登記作業。至於今年6月30日前到職之員工(含派遣),離職、留停者則不享福利。

鴻海說明,此次醫療口罩登記時間為昨天起至本月底31日為止,後續並將通知各單位行政窗口統一領取(台灣廠區領取),依各單位作業流程發放,口罩預計9月至11月陸續到貨。

鴻海說明,此次登記發放每人限領兩盒(共計100片),價值315元,並列計個人所得。

鴻海集團先後在大陸、台灣、美國規畫生產口罩。因開工的嚴格防疫物資需求、最早在2月5日於中國大陸深圳龍華廠區導入試產口罩用於員工防疫,2月底目標達日產200萬片,鴻海子公司工業富聯截至今年5月底累計已出貨口罩6,200萬片。

台灣總部也總動員嚴格把關,不僅要求員工上班前要量體溫、配戴口罩,訪客與供應商進出也需填寫健康聲明書、量體溫等,並也研擬自製口罩產線因應防疫需求。

先前傳出配合新北政策與口罩徵收作業,鴻海土城廠目標日產100萬片,不過,鴻海並未對外提供產能規劃資訊,僅強調以照護員工為出發點,公司在台灣確實有自製口罩的規劃,並且已與相關設備及物料廠商接觸,同時感謝地方政府的大力協助,未來視情況對外說明,也希望能替台灣社會貢獻一些力量。

 
國際財經要聞
聯發科5G新晶片 未演先轟動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聯發科新款第五代行動通訊(5G)晶片「天璣600」可望於本季推出,新品尚未上市便吸引大量客戶上門徵詢有意採用,訂單大量湧進,加上「天璣800」晶片出貨持續放量,下半年旺季營運可期。

聯發科昨(6)日除息約10.5多元,除息參考價574元,市場看好下半年營運,買盤簇擁,第一盤即完成填息,終場收當日最高價589元、漲15元,外資終止連三賣,轉為買超2,100多張;投信與自營商則站在賣方。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日前指出,即使大環境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該公司上半年營收表現與去年同期相比,大約將成長一成左右。

聯發科尚未公布6月業績,累計前五月合併營收為1,031.86億元,年增幅度為10.4%,第2季估計業績會落在621億至669億元之間,外界預期應可順利達成預估目標。

業界傳出,聯發科本季可望推出天璣600產品,定位鎖定大眾化市場,而且價格策略頗有競爭力,獲得品牌廠客戶好評,陸續獲得採用,訂單情況堪稱「非常、非常好」,成為聯發科第4季5G晶片出貨主力。聯發科向來不對單一客戶與訂單動態置評。

聯發科先前已陸續發表天璣1000、天璣800等系統單晶片產品,外界估計,今年聯發科的5G晶片業務表現,將可逐步加溫。

聯發科預計本月底舉行法說會,外界預料,會中除了公布第2季財報之外,也會釋出第3季營運展望,以及對下半年5G市場發展看法。蔡力行先前提到,今年是5G剛成長的一年,聯發科進入市場,有很好的產品布局,包括高階、中階、入門等一系列晶片產品,因此對5G的看法有相當信心。聯發科的5G晶片,預期在今年將進入美國、歐洲、中國大陸與南韓等5G手機市場。

 
聯發科助力OPPO 攻英國市場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聯發科持續衝刺5G新應用與技術。陸媒報導,中國大陸手機品牌廠OPPO昨(6)日宣布,與Vodafone及愛立信(Ericsson)合作,完成英國首個5G獨立組網(SA),是歐洲5G獨立組網建設的重要里程碑,而與OPPO配合的5G晶片廠商,則為聯發科與高通。

外電指出,上述5G獨立組網的網路,是於英國考文垂大學建置,並採用OPPO 5G手機配合,搭載的晶片包括聯發科天璣1000,以及高通驍龍865。

相關5G獨立組網的網路,強調能提供首個5G SA網路切片服務。業界人士指出,網路切片服務是5G的賣點之一,就是在同一套實體網路上,可依照不同應用功能或客戶群,虛擬區隔為不同的端到端專用網路,例如可切分網路資源專門給VIP、車聯網或物聯網等使用,如此一來,可把網路資源特別留給需要特殊品質,或嚴格低延遲要求的服務,不至於受到其他使用者干擾。

大陸媒體提到,OPPO與愛立信合作,基於OPPO Find X2 Pro與Reno3手機,分別與高通、聯發科,一同開發手機端的網路切片解決方案,讓用戶可以在5G SA網路環境中,自主選擇切片,為不同場景帶來最好的體驗。

 
半導體業
蘋果新機拉貨 台積5奈米產能塞爆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塞爆/經濟日報

外電報導,蘋果仍會在9月底前如期舉辦新機發表會,發表至少三款iPhone新機,因應新機上市,蘋果已委由台積電代工生產A14處理器,採用5奈米製程,陸續交貨中,預估今年相關晶片出貨量將達8,000萬顆,塞爆台積電5奈米產能。

台積電先進製程訂單旺,昨(6)日再度成為台股多頭領頭羊,外資買超近1.2萬張,連五買,合計五個交易日來買超逾6.4萬張,昨天收當日最高價338元、漲8.5元,離還原權值後新高價339.95元僅一步之遙。周一ADR早盤漲逾5%。

統計台積電昨天市值已逾8.76兆元,股價若能再漲9.5元,市值將跨過9兆元大關,寫台股新紀錄。

《GIZBOT》報導,若沒有意外,蘋果可能在9月底前發表至少三款新iPhone,並委由台積電生產最新A14晶片,今年預計出貨量達8,000萬顆。

台積電向來不對單一客戶與訂單置評,強調5奈米製程仍照既定計畫逐步增加。

業界解讀,由於台積電獨家代工iPhone晶片,以外電報導來看,iPhone新機今年備貨量約8,000萬支,與往年年度新機種備貨量相當,意味蘋果預期疫情衝擊買氣的因素已淡化,因此比照往年水準備貨。

台積電供應鏈透露,台積電5奈米製程在本月已拉升產能,導入客戶除了蘋果外,還有超微及高通。至於原本投片排名第二的海思,已自上月中旬停止投片,騰出的產能快速被超微和高通取代。

據悉,近期台積電6萬片的5奈米產能,又做了局部調整。因應蘋果追加投片需求,小幅度將原本由超微的投片量轉給蘋果,透露蘋果對第4季iPhone新機展望轉趨樂觀。

供應鏈透露,隨著國際指標大廠相繼上門投片,台積電已將南科18廠5奈米產能,拉升至單月6萬片,增加近6,000片、增幅逾一成,也讓台積電5奈米主要基地南科18廠的P1及P2廠產能塞爆。

法人分析,台積電5奈米和7奈米同步擴量,不僅本季營收動能持續向上,第4季在蘋果、超微、高通、聯發科及輝達等重量級客戶新晶片放量加持下,仍維持成長態勢,預期明年增幅更優於今年。

台積電預計下周四(16日)舉行法說會,預料5奈米及3奈米等先進製程的推進,仍是法人聚焦重心。

 
資訊產業
面板雙虎拚獲利 衝刺車用領域
記者李珣瑛 / 新竹報導/經濟日報
面板雙虎受惠面板報價揚升之際,也積極攻後疫情時期復甦商機,由群創搶得頭香,率先攜手康寧雷射科技最新技術,砸重金引進新機台系統,為車廠客戶建置具高度設計彈性、高度精密切割,並可達到製程優化的車用玻璃觸控面板。

業界分析,傳統LCD面板進入微利時代,僅管面板報價回溫,但在全球整體產能持續供過於求的壓力下,面板欲重回獲利榮景,仍待努力。

因此,面板廠莫不卯足了勁搶攻相對穩定及高毛利的車用面板市場。友達去年秀出12.1吋全彩主動式Micro LED車用面板,瞄準歐、美、日市場,今年中於台灣再增兩條車用模組產線。

群創穩居BMW、特斯拉及通用等一線車廠供應鏈,去年更100%投資成立子公司群豐駿科技,專攻車載顯示器。

群創深耕車用成效卓越,昨天宣布獲得美國通用汽車(GM)頒發第28屆最佳供應商獎,這是群創繼去年獲頒供應商創新獎,第二度蟬聯榮獲美國通用汽車肯定。

群創表示,身為全球重要的車用顯示器供應商之一,群創致力「4I價值創新」理念,將車用顯示器視為不只是智能行動附屬工具,而是提升至工匠級視覺藝術品。

 
電視面板大漲價 雙虎受惠
記者蔡銘仁、李珣瑛 / 台北、新竹�/經濟日報

科技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顯示器研究處昨(6)日發布最新面板報價,在電視品牌廠拉貨力道強勁挹注下,主流規格電視面板7月報價全數勁揚,漲幅介於6%至10%,為近年罕見榮景,有助推升群創、友達營運。

受惠面板報價大反彈,群創、友達昨天股價爆量走揚,友達一度攻上漲停板,並收復面額10元價位,終場漲近7.6%、收10.2元,並滾出逾32.6萬張天量;群創漲幅也逼近6.8%,終場收8.38元,成交量高達逾34萬張。

外資昨天力拱雙虎,買超群創、友達各6.48萬餘張、5.75萬餘張,居昨天外資買超前兩名。

根據集邦科技調查,7月電視面板以32吋與55吋漲勢最大,單月漲幅上看8%至10%;43吋、50吋與65吋,預估整月平均漲幅可達6%至8%。

集邦分析,近期面板市場需求勢不可擋,電視面板走出上季因疫情導致的採購調節低潮後,需求快速回溫,使7月報價漲幅高於預期。

集邦副總邱宇彬表示,在整體面板市場看漲的背後,不同供應商與採購品牌的價格差異也值得探討。首先,面板廠之間的報價差異源於韓國廠商淡出LCD市場後,京東方與華星光電兩大中國大陸廠商的供貨勢力擴大,因此對漲價的態度與幅度要求也更具話語權。

另外,觀察三星、樂金、TCL跟Hisense等四大主要品牌,中國大陸品牌對外銷市場展現強大的企圖心,備貨動能優於韓國廠商,對價格漲幅的接受度也自然略高於其他競爭對手。

在疫情放緩後,受到消費市場信心回溫與品牌刺激銷售加持下,第3季電視面板需求無虞,然而,面板報價大漲導致品牌獲利萎縮,可能成為後續價格繼續攀升的最大阻力。

 
國巨營收 攀17月高點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昨(6)日公布6月合併營收45.4億元,月增1.2%、年增48%,是近17個月高點;國巨指出,6月營收增加,主要是中國大陸廠區復工,以及產能利用率逐漸改善,且客戶訂單需求穩健帶動。

國巨今年第2季營收達134.67億元,季增34.4%,年增40.6%,為近六季高點,累計今年上半年營收達234.87億元,年增12%。

展望第3季營運,國巨指出,營運及客戶訂單出貨正常,大陸廠區產能也趨穩定,並逐步調整成品庫存水位偏低的情況,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舒緩,且不確定性高,因此公司審慎看待業績及營運展望。

法人預期,國巨7月起完整納入美商基美(KEMET)業績於合併財報內。

國巨預期今年可認列轉投資收益約新台幣20.69億元,明年認列38.2億元,以目前國巨股本49.36億元計算,預估今年併購基美貢獻每股純益4.19元,明年每股貢獻7.74元。

國巨去年11月以18億美元(約新台幣540億元)收購美國被動元件大廠基美,使國巨躍升為全球第三大被動元件廠,今年第3季將完成併購。

國巨預期,完成收購後,整體營收可望倍增,獲利大增八成,雙方合併後業績規模可超過30億美元,國巨集團將穩居全球被動元件市場第三大廠,汽車電子應用占比可達一成以上。另外,收購基美以後,電容產品合併將占五成營收,國巨集團全球鉭質電容市占率則位居龍頭。

法人分析,國巨合併基美後,鉭質電容占比約20%,積層陶瓷電容(MLCC)占比約三成,晶片電組占比15%,無線通訊產品占比17%,電磁及感測元件占8%,薄膜元件占7%。

美系外資日前發布正面看待國巨購併基美效益的報告,給予500元以上目標價,但近期外資及投信賣壓不斷,外資連續賣超七天,投信連賣11天。國巨昨天收378.5元,上漲1.5元,成交量8,918張。

 
經濟權威:中美將再混戰十年 台灣應保持獨立性
若真如馬丁沃夫預言,未來10年全球格局是美中持續混戰,但誰也無法徹底壓倒另一方,在貿易上,則以地緣關係形成區域集團,身處兩大強權之間的台灣,應該努力保持獨立性。

流浪到香港塔門島 寧靜與繁華常不可兼得
雖然許多人把香港當做購物天堂,但我可不是。我總覺得香港有許多祕境,等待慢慢被人發掘。如香港的離島--塔門,這個帶點印尼、泰國風味的小島名字,位在香港島東北的海面上,人口雖少,卻是個風月無邊的地方。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