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長年徒手從土裡慢慢挖取蓮藕,一雙手變得粗大且變形,像老鷹的爪子。圖/《老鷹之手》臉書 | | | 俗諺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有點怪,現在的人大多吃過豬肉,沒看過豬走路,怎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其實這裡說的是傳統農業社會,過去的農村,有些人家中或鄰居會養豬,但除了少數專門飼養買賣的大戶,許多人養豬是為了貼補家用,除了過年過節外,大多沒有豬肉可吃,即使在農村裡常常看到豬走路,但也未必吃過豬肉。 社會越富裕 對栽種者越陌生 不過,現代社會人們反而大多吃過豬肉,卻沒看過豬走路,除了反映社會越來越富裕,若把傳統俗諺倒過來看,反而深刻地描繪現代人雖然吃著美食,但卻不清楚這些食物和它的產地與生產過程,對栽種農作的農人也十分陌生的真實現象。 農村遊行程 住一晚認識有限 雖然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農村旅遊行程,讓人離開都市,腳踏農地,但大多只是來去住一晚的短暫體驗,也許有機會粗略地了解農村生活,但對辛勞工作農夫的認識依然十分有限。 還好,台灣有不少描述農村的紀錄片及深度報導可以讓我們透過影像更為認識農村生活。 農村紀錄片 藉影像認識農村 例如,曾經榮獲2005年台北電影節首獎等多項大獎,還是當年最受歡迎國片的紀錄片《無米樂》,便描述台南後壁鄉的農民靠天吃飯,以及在對農業相對不友善的台灣社會如何辛苦耕耘,持續農作;公視出品的《農村的遠見》耗時4年,走訪台灣、德國、日本、荷蘭、美國、日本、印尼等國,帶著觀眾走入當地農村,了解農民如何以新的農業技術與經營理念努力打拚,發展永續農業;最近新完成的紀錄片《老鷹之手》說的則是民雄牛斗山藕農的故事。 餐桌的蓮藕 培植靠老鷹之手 《老鷹之手》的主角不是講老鷹,取這個片名其實有個聽來辛酸的故事。有次導演賴麗君和家鄉的藕農一起吃飯,看到藕農變形扭曲的雙手,農民指著自己的手說:「這就是我們的『怪手』,我們去吃辦桌都會不好意思,因為手很可怕!」,賴導演當下卻不這麼認為,她回答農民:「這不是雙『怪手』啦,是『老鷹之手』!」 許多人吃過蓮藕,但卻未必知道蓮藕長在哪裡?如何栽種?如何養成?過去我們餐桌上的蓮藕,其實就是這一雙雙「老鷹之手」一株株地種出來的,而這次的對話,也讓賴麗君導演決定回鄉拍攝《老鷹之手》紀錄自己家鄉的故事。 榮景雖消失 仍有藕農在堅持 《老鷹之手》拍攝3年,期間導演多次往返台北與民雄,她發現家鄉的景色逐漸改變,年輕人一個個離開,原有的蓮藕產業也逐漸消退。40年前的蓮藕曾外銷日本、香港等地,對農民來說,「挖蓮藕就如同採黃金」,一年可以賺100多萬,不過,隨著都市化的進程,榮景日漸消失,原有的耕地面積從100多甲縮減為40甲,而全盛階段有100多戶種植蓮藕,現在卻僅存27戶。 即使在這樣的光景下,仍有不少藕農堅守農村,畢竟這是他們生長的記憶與家庭的支撐,這塊土地不僅培育了家人,也讓許多台灣人得享美食。還好,近幾年有些年輕人願意種田,也帶來新的種植技術與行銷觀念,讓農村的未來似乎多了一點希望。 賴麗君導演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說,拍這部片也讓她自己跟農村的關係不中斷,她過去不敢承認自己是農家的孩子,但現在卻要驕傲地說:「我是農民養大的!」其實,農村是社會的根本,即使社會越來越現代化,我們都不能忘記桌上的飲食來自土地,對於農村,我們需要有更多的認識與關心。 ●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想看更多好文可上聯合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