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寶山
十二月十二日正好是電商的雙十二促銷活動日,一大早無預警的發生台北市萬隆變電所爆炸,影響新北中永和、新店、深坑及北市文山地區約三十萬戶大停電,感覺上這一區好像都是藍營的票倉,碰巧本周末十八日的公投投票日,不知道對於核四與三接的公投議題,會產生什麼樣的催化劑。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不管結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碳中和的趨勢,台灣既要乾淨能源,又要保護環境生態,同時還要確保半導體不缺電,並且顧及生命安全,套句廣告用詞:「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哈!但現實是不可能的。世間很多事情不是絕對的對錯問題,而是選擇做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日子,台灣的能源轉型,在碳中和的壓力下,已經走到沒有迴避的空間。
重啟核四和三接遷離雖然都與能源議題相關,但涉及的層面截然不同,民眾並非得從核能或是天然氣選一個。綠盟作為持續關注能源政策的環境組織,檢視了政府所推出的三接外推方案,以及考慮到減煤時程,從能源轉型的角度,建議對「三接遷離」案投下「不同意票」。
綠盟表示藻礁公投牽涉的是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的興建地點與時程,而調高天然氣的比例,為的是減少占比超過四成的燃煤發電,並不只是為了替代掉僅佔約一成的核電。先以天然氣作為再生能源的過渡選項,取代污染程度最高的燃煤,然後爭取時間一步步發展再生能源達到能源轉型的主力,美國、德國等多國也都採取類似的策略。
進口天然氣可能被課甲烷稅
由於天然氣開採與運送的過程,會產生甲烷洩漏,過去一向為人忽略,甲烷的鎖熱能力很強,甲烷洩漏確實是重要議題,從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時間,地球大氣層中的甲烷濃度就增加了一倍,相比二氧化碳,甲烷造成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二十八倍,已經成為導致溫室效應加劇最大元兇之一。
在十一月聯合國第二十六屆氣候大會宣布和歐盟等百國簽署「全球甲烷承諾」,計畫2030年前將甲烷排放量降低三成,正如同歐盟要開徵碳關稅,美國已規劃開徵每噸九百美元的甲烷稅,且會逐步增加到一千五百美元,粗估會使天然氣價格上升12~34%,未來台灣要從海外進口天然氣,被課徵甲烷稅的可能性很高。
台灣的甲烷有四成是自然排放,六成人為排放,包括農業與畜牧業,以及天然氣發電的逸散。根據環保署數據,依照2019年
天然氣發電佔比33%情況下,燃燒天然氣發電所產生的甲烷排放,僅0.0145百萬公噸,佔溫室氣體總量約0.005%。
雖然現階段看似甲烷排放的比重不高,但如果將來「三接」開始運作,天然氣發電比重提高,自然甲烷排放議題就浮上檯面,天然氣價格優勢將遭到挑戰,特別是今年歐洲就遭遇到天然氣短缺、年內價格上漲250%的壓力,甚至升級為俄羅斯藉天然氣作為與北約談判籌碼的地緣政治問題。
天然氣是能源轉型過渡策略
所以天然氣發電只能做為台灣能源轉型的過渡性策略,台灣全力支援半導體發展的過程,單靠再生能源做到不斷電,就一定要同時搭配積極發展儲能,不過就算搭配儲能,遇到極端氣候,難保不會再發生今年初三星德州廠停工超過一個月的事件。
另外,重啟核四不如擇地另建,畢竟核四處在地震帶,又加上多達五百多個廠商供應零組件,從日歐混血的高鐵經驗便可推測,拼裝車的核四一定會出問題,但核能稍有閃失就是人命跟環境汙染,所以重啟核四是不可行的。
不過,天然氣漲價與2050年碳中和目標,讓已經走向減核的法國,上個月宣布將興建近十年來首座新核反應爐,法國總統馬克宏強調這是維持能源價格合理的關鍵。
經濟成長與生命安全陷兩難
法國擁核的背景可追溯到七○年代石油危機,法國覺得他們的科學家、建築師非常的聰明,一定有辦法克服核廢料三百年的半衰期。但回首目前史上發生過的兩大核災,1996年車諾比、2011年福島,人為因素佔主要,如果不是政府試圖隱瞞,延誤了處理時機,災難也不至於無法收拾,人為因素無法排除,自然就沒有絕對的核安保障。
但不可否認的,以日本的經驗來說,開放了核電廠,確實造成經濟飛速成長,在經濟與核安的兩難之間,就好像這次防疫面臨的「餓死與病死」之間作抉擇,本周末就是台灣人選擇經濟成長還是生命安全的十字路口。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962.963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歡迎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學對一招,賺錢很容易《專業財經DVD函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