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中國大陸農民,將目光放在了家門口的古樹、奇石、湖水上。千百年來賴以生存的農村環境,正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方式,創造出更多財富。新華社報導,位於中國大陸東部的山東臨沂蒙陰縣百泉峪村,山環水繞,靜謐幽美。山風拂過塘壩,激起碧波盪漾,村旁古樹參天。依託秀麗的自然風光,百泉峪村農家樂搞得有聲有色。遊客逐漸增加、環境整體提升、服務水平跟進…隨著旅遊進一步發展,新變化對百泉峪村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在蒙陰縣,還有許多像百泉峪村這樣靠生態吃飯的村莊。如何解決發展「升級」難題?一份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報告提供了思路。
接受陸媒採訪時,百泉峪村黨支部書記方國明正忙著聯繫家電公司購置幾款新的空調,用於改造提升村□的民宿。「100萬元(人民幣,下同)貸款剛剛到帳。趁著在中秋、十一假期前,把民宿□的空調和桌凳再升級一下。」方國明說。
蒙陰縣多山地,生態資源豐富。2021年9月,蒙陰發布山東首份村級GEP核算報告,百泉峪村生態產品總價值7000餘萬元。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是指特定地域單元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所有生態產品價值。2021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明確要求建立生態產品價值評價體系,制定核算規範、推動核算結果運用。
大陸不少欠發達地區利用生態資源優勢,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打造生態宜居農村的同時,奔向共同富裕。
在此背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已由地方試點、流域區域探索進到全面鋪開階段。
「大部分欠發達地區通常也是生態高地。這些地方探索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山東大學黃河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中心教授張林波說。
鄉村秀麗的山水、優質的旅遊資源,甚至是植被豐富的林地,都蘊藏豐富的可供開發的生態產品。在拓寬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上,人們發現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一個重要路徑。
在江西森林覆蓋率達88.3%的崇義縣,當地核算出有3.8萬餘畝山林可用於林業碳匯交易。預計未來10年的固碳量達30萬噸,按照1噸空氣「賣」50元,可「賣」出1500萬元。
各地不斷創新生態資源金融產品。蒙陰縣探索出了多種綠色金融產品,如「助栗貸」「楸樹貸」等生態貸產品。前不久召開的蒙陰縣第二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會議上發布的全縣GEP核算報告顯示,2021年總數為315億元,是同年GDP的1.6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