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破壞民主已成常態,公民如何當捍衛民主的第一道防線?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2/01 第125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以民主之名的獨裁!破壞民主已成常態,公民如何當捍衛民主的第一道防線?
我與你之間,是親愛但終將離散的星星。

新書鮮讀
以民主之名的獨裁!破壞民主已成常態,公民如何當捍衛民主的第一道防線?
圖/商周出版
書名:《以民主之名的獨裁:民粹、兩極分化、後真相,戕害自由的21世紀「權力遊戲」》

內容簡介:民主破壞民主已成事實,公民如何成為捍衛民主的第一道防線?《微權力》作者敲響警鐘,洞察全球最迫切危機!為何權力重新集中?民主自由式微?死灰復燃的獨裁以創新形式反撲,民主體制如何抵抗它發動的攻擊?我們的未來會更加專制,還是更加民主?

暢銷書《微權力》作者奈姆在本書研究促成權力集中的趨勢、條件、技術和行為,以及「削弱權力」和「強化權力」的力量之間的衝突。他專注探討3P:民粹主義(populism)、兩極分化(polarization)和後真相(post-truth)——概念並非全新,但被獨裁者用創新且融合新科技的手法結合起來,惡意地破壞民主。權力沒有改變,但是獲取和使用權力的方式已經有了變化。

書中談論許多知名有魅力的政治人物,談他們得權與失勢的故事,以及獨裁者用來削弱其敵對勢力的伎倆與策略。將這些全球事件與政治策略串連在一起檢視,就能看出全世界的權力和政治正在暗中轉變,深刻改變了民主現況。

作者從最新的社會科學研究中取得最佳數據,對以下問題提出洞見:

● 同一套鞏固權力的策略如何在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截然不同的地方,一再贏得人民的支持?

● 法律與數位科技如何被惡意利用,破壞民主的政治合法性?

● 企業巨頭臉書、蘋果、亞馬遜、谷歌如何用獨占力量隱匿其濫權行為?

● 社交媒體如何助長政治狂熱與積極的謊言?

● 新冠疫情如何讓權力與財富更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 如何遏制和擊敗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湧現的獨裁者?

● 如何對抗分化內部的敵人,保護我們的民主成就?

● 民主與自由能展望什麼樣的未來?

作者介紹:摩伊希斯.奈姆,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學者,國際性報刊雜誌專欄作家。麻省理工學院理科碩士與哲學博士。曾擔任委內瑞拉產業貿易部長、世界銀行執行董事。2013年英國Prospect雜誌遴選為全球領先思想家,2014年獲選為全球百大最有影響力的思想領袖。

搶先試閱:〈這個危害我們自由繁盛的生活、甚至民主社會存在的敵人,究竟是誰?〉

全世界自由社會皆面臨毫不留情的新敵手,它並沒有手握海陸兵權,也無法在地圖上明確指出,既無所不在卻也無從尋找,因為它非實體的存在而是藏匿於思想之中。這位敵人不像納粹軍隊與蘇聯那樣從外部實體層面破壞社會,而是從內部結構下手。

無所不在又無處可尋的迫切危機十分抽象,無從辨識也無法明確指出。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卻又無法賦予確切的名稱。許多文章敘述其特徵與組成,但「它」仍是籠統抽象的概念。

這個危害我們自由繁盛的生活、甚至民主社會存在的敵人,究竟是誰?

答案就是新興惡性形式的權力。

每個時代都有一種或多種惡性政治鬥爭,而我們今日所見是一種復仇主義的變化型,在民主的表面之下悄悄地破壞民主,而且沒有極限。彷彿政治權力仔細評估過幾個世紀以來自由社會用來「馴化」它的所有方法,並且密謀反撲。

在本書中,我將探究新興惡性形式的政治權力如何崛起,如何在世界各地發展。我記錄它如何暗中蠶食自由社會的根基,揭露它如何由受到多股力量摧毀終結的舊式權力中死灰復燃,無論它在何處萌芽發展,重點聚焦於削弱民主基石與鞏固惡性霸權的核心策略。同時,我構想出一些反擊方法,以保護或搶救現存的民主機制。

當然,人類歷史中永遠有坐擁權力者與無權力者之間的衝突。歷史上不難見到坐擁權力者為自身利益霸占權力並傳給後代子孫,以建立血緣與特權的朝代,從未為無權力者設想。暴力、金錢、科技、意識形態、道德勸說、監視、政治宣傳手段等等之類的權力工具,皆為世襲特權階級的領域範疇,一般凡人無從亦無法觸及。但是從十八世紀末的美國與法國革命起,權力關係劇烈改變,權力變成可以爭奪之物,並對掌握權力者布下新的限制條件。在限縮範圍內、對人民負責以及合法競爭的精神,這樣形式的權力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世界的繁榮與安全大規模拓展的最核心因素。

但在二十一世紀初,不安的轉變開始動搖戰後的穩定現狀。我在《微權力》一書中探討權力如何在許多人類社會結構中逐漸式微。科技、人口分布、都市化、資訊、經濟與政治改變、全球化以及不同的心態共同造成權力分裂與稀釋,使其容易取得卻不易使用,同時也容易失去。

反撲是無可避免的,決心取得與掌握絕對權力者採用新舊策略以保護其權力,不受其他力量削弱與限制。這些新手法的設計,運用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戰略、組織與心態,目標即是阻擋權力的式微,使其能夠重建、集中,且如昔日一般毫無限制地行使。

民主體制能躲過有志獨裁者對限制權力的制衡系統所發動的攻擊嗎?如何達成呢?為何權力在某些地區十分集中,在其他地區卻是分裂與弱化?而重要的問題是:自由的未來是什麼?

很少有人自願割讓權力給他人,坐擁權力者自然而然想留住權力,反抗想削弱或取代他們的競爭對手。挑戰在位者的後起之秀通常是創新者,不僅能夠使用新工具且遵循不同以往的教戰守則。他們在政治上的創新,深深改變了二十一世紀的權力是如何被征服與保留。

這本書指出並詳細檢視這些創新想法的可能性、背後的邏輯以及矛盾之處,也指出民主守護者必須打贏的關鍵戰役,以避免自由在我們的時代被這些想法摧毀。

受限且受情況而定的權力形式無法滿足有志獨裁者,他們已學會如何有效利用當今趨勢,例如移民、中產階級對經濟的不安全感、身分認同政治角力、全球化引起的恐懼、社群媒體的力量以及人工智慧的誕生。在各種地理位置、各種情況之下,他們展現出對於無受限權力的渴望,而且想要永久掌控權力。

這些有志獨裁者面對新的選項,也擁有新的工具能夠宣稱掌握無受限的權力。其中許多工具幾年前尚不存在,其他工具雖然古老,但以新方法結合了新興科技與新穎的社會趨勢,效果加乘比以往更加有用。

這即是為何近年來新種類的權力尋求者大獲成功:非典型的領導者見證了傳統權力式微,並理解激進創新的手段能夠開啟前所未見、尚未開發的機會。他們已在世界各地崛起,無論是最富裕或最貧窮的國家,或是制度最為先進成熟到最落後的地區。首先當然是川普,還有委內瑞拉的查維茲、匈牙利的奧班、菲律賓的杜特蒂、印度的莫迪、巴西的波索納洛、土耳其的艾爾多安、薩爾瓦多的布格磊,還有更多例子。本書旨在剖析他們的手法,因為充分了解敵人才能屢戰屢勝。

這些領導者調整適應新情境,即興發想新戰略以及重新設計舊手法,以更有效地將其意圖強加到他人身上。儘管他們所崛起的國家,不管是在國情、文化、政府機關、意識形態上都有顯著的差異,但是慣用的手法卻驚人地類似。例如巴西總統波索納洛與墨西哥的歐布拉多兩者意識形態天差地遠,領導風格卻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位於中美洲又小又貧困的薩爾瓦多與幅員廣闊、體制成熟的強權美國,以國家地位來看,全無共通之處,但布格磊與川普的統治手法相似到令人發毛。

成功的配方為何?成分為何?在真實世界中如何運作?這些都是本書的重點,我認為這個配方可以以三個詞彙代表:民粹主義、兩極分化、後真相。

我稱之為3P,而實行這種手段之人則稱為3P獨裁者。

▶▶ 閱讀更多 商周出版 摩伊希斯.奈姆(Moisés Naím)《以民主之名的獨裁:民粹、兩極分化、後真相,戕害自由的21世紀「權力遊戲」》

 
我與你之間,是親愛但終將離散的星星。
圖/有鹿文化
書名:《親愛與星散》

內容簡介:我與你之間,是親愛但終將離散的星星。一期一會。但願我們對於愛,都無愧悔。《親愛與星散》是從回望啟程的勇氣之書。賴鈺婷潛沉多年,在成為母親之後,重新爬梳他人與自我的親密關係。在逝去的父母身上,察覺生命的流轉,無常而有情;在一對雙胞胎兒子的眼目中,探顧青春的無可倚恃,卻也圓滿自己的缺憾;在學生們的周遭,意識到創作與陪伴的本質相似,僅能是靈魂之間的靠近練習。

「書寫如果有意義,最大的意義,應該指向自己。做為抒發、釐清、療癒、救贖。為了遺忘或備忘。」──賴鈺婷

散文是自剖與自癒的過程,她探看景物流轉,寄託情思想望,情感藉由記憶傳 遞,以書寫深情銘記。只是,只是生命的課題,除了相伴一段,從沒有人可以代為作答。所謂父母、子女、師生一場,終歸是親愛與星散……

作者介紹:賴鈺婷,臺灣臺中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業。

搶先試閱:〈思念與永恆的旅途〉

◎賴鈺婷(摘自《親愛與星散》,有鹿文化出版)

那年我剛大學畢業不久,肝硬化末期、反覆進出加護病房的父親,去世了。

我覺得自己還沒回過神來,還沒從拖著一只行李箱,南北奔波謀職的流浪感中安定下來。剛考上異地的教職,所有的心緒都繞著學校、學生、班級打轉,日子疲累而匆促。我還是個處處受家人庇蔭的大孩子,目光從來只看向自己嚮往的遠方,不知道時間那麼殘酷,無可違逆。

之於父親的病況,如今想起來,我是那麼被動而漠然。縱然死亡的訊號一次比一次淒厲駭烈,每當接起電話,都是病危的消息,因為無知,而有著隔了一層,並不切身的恍恍惚惚。

直到那沒有後來的一刻,醫師說父親的血壓正迅速往下掉,升壓劑已經在最高劑量,他們正準備對他施以電擊,讓我們有心理準備。然而加護病房的電動管制門再度開啟時,護理師說,家人拿壽衣進來幫他換上吧,趁身體還溫熱,肢體尚未僵硬。

那不是電視劇裡的橋段,是真的。但我和姊姊去哪裡找壽衣呢? 那樣的字眼不曾在我們的腦海裡出現,我們不敢直面死亡的威脅,冀盼父親的生命仍有奇蹟和餘裕,還想著探視時要為他塗抹新買來、據說更為神效的褥瘡藥膏……。我們哪裡知道要在行李袋中預藏壽衣?

慌慌急急,救護員、擔架床一時間都到了,彷彿不容分秒遲疑耽擱,他們問:你們要送去哪裡?

一件件、一樁樁。死亡成了一連串繁瑣的流程。我們被事實推擠前進,連掉淚都沒有空隙。

要送去哪裡?父親是自己開車進醫院的,他的車還停在醫院的停車場。留守醫院加護病房外廊的我和姊姊,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反應。

當死別的時刻到來,心臟怦通通,思緒混雜,腦袋空荒。要回家了,爸,我們要回家了,我壓抑著聲線喃喃默喊,體內畏寒發冷,我的手腳唇齒都在顫抖。

如夢之夢。蔓生的細節無限擴張為夢境的底色。

我記得父親笑著的臉,著高中卡其制服,戴著大盤帽、著結婚全套西服,抹髮油梳紳士頭……,那些木格子抽屜裡散落的小小張黑白照片,留存著他遙遠的青春輝煌。我記得他年少的模樣,他在泛黃相紙上對著我笑。

真實情境中,更深的記憶,是他蹙著眉頭瞇緊雙眼,嘖嘖咬牙,虛弱喊痛。他說痛,他說痛。直到後來他什麼也說不了了。進加護病房看他時,他總是閉著眼,有時微微抬眼看人,像是為了回應我和姊姊的軟聲叫喚,他疲憊的眼皮緩緩撐開一小縫隙,安靜流著眼淚。

他流淚的樣子。像有千言萬語,卻口不能言。他的淚,那麼節制,卻又抑制不住。

生猶可戀。生無可戀。擺盪在求生與瀕死的渡口,不分晝夜。加護病房內,生命徵象監測儀器的運轉聲,取代分針秒針遞進的節奏,他的身上布滿管線:伸入鼻子的、探入口中喉間的、尿道的、血管的……,他的雙手被綁縛固定在床沿,手腕如枯枝乾瘦而脆弱,綁縛處都瘀出血痕了。

我常常想起他。想起那時年輕的自己。

病苦的極致是拖磨。眼見至親之人受苦,苦海無涯,何處是岸? 雖然心裡明白,父親的病體終無痊癒的可能,我們還是衷心冀盼每次挺過病危時刻的奇蹟。只要有一線生機,都是上天垂憐,救命恩賜。

可是父親在針尖上來回跋涉,扭曲變形的併發症在他全身竄開各式疼痛,對應各式止痛、昏迷、緊急處置。一而再,再而三,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猶若無間之苦。

有時我不免癡想,假若時光倒流,我有沒有勇氣,在需要家屬判斷時,不讓父親做無濟於治癒,僅是延長生命的醫療處置?我見過父親受的苦,常常想起他在流淚。

淚是愛的執念,還是了悟?伏跪靈前,手執銅板為杯筊時,我想問他。禮儀社人員教我潛心祝禱,如此這般跟隨複誦,上香稟告召喚。

(爸,女兒在呼喚您。)

(您回來了嗎?若是,請賜予允筊。)

(爸,女兒在呼喚您。)

(我們要去選您的長眠地,請您跟我們同行,給我們指示與靈感。)

我相信父親總是在的。不僅是因為連續擲出三個允筊。沉默寡言的他,總是以他的方式看顧著我們。他會聽到我們無依的叫喚。突然面對生死遽變,我和姊姊慌張而惶然,我們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

想來荒謬,父親生前,家人各忙各的,沒有什麼共遊的機會。這竟是我成年後,第一次邀請父親加入的旅程。

禮儀社人員開車,他規劃出一串中台灣熱門花園墓地、佛寺寶塔、生命園區的參訪路線,扣除掉已知座向不符或幾近滿載的標的。他事先已經傳了行情價目表給我。他說得直白,要先知道家屬預算,方便節省大家的時間。

大大小小,鄉下地方繁複的治喪細節環環相扣。現實不容許孤女沉湎於淚海之中,我們必須為父親打起精神。縱然自知涉世未深,內心徬徨無助,也要把自己武裝起來,學著分辨判斷,打理交涉各項喪務安排。

充當司機、導遊或仲介的這位禮儀社先生,言談老練輕鬆,像是我們正要去郊遊。他說是啊,老先生解脫了,往極樂世界去修行了,你們該為他高興。他說,哎呀你們姊妹都那麼孝順,老先生一定感到很安慰。

父親六十一歲,說來並不老。我想為他辯白,但辯白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沉默著。在心裡輕輕叫喚父親。默默喊他,在心裡跟他說話。

在後來許多軟弱,不知所措的時刻,像是一個終生銘記的意象,我常想起那一趟選墓地塔位的漫漫車途。相信父親正看顧著一切。他一向都在。因而可以鼓起勇氣,不那麼孤獨。

▶▶ 閱讀更多 有鹿文化 賴鈺婷《親愛與星散》

 
Party不一定都是派對!10個跟「預約」有關的超重要說法
要是今天某間餐廳無預警關門,要立刻找重新找尋另一間餐廳用餐,你會怎麼開口用英文跟店員說要訂位呢?今天就來學學跟「預約」相關的英文說法,不管是「人數、特殊坐位要求」今天通通會教你!

花了很多錢 卻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檢查?
不要以為每年做健檢就可以長命百歲,健診的目的是要提早找出當下沒有任何症狀、未來卻可能致命的疾病,例如癌症、冠狀動脈或腦血管阻塞,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痊癒目的。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