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第廿七屆氣候峰會(COP27)表定十八日落幕,但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在損失與損害賠償上未達成共識,埃及外交部長蘇克里昨宣布,峰會將延後一天至十九日。歐盟十七日於最新提案中同意設立賠償基金,並警告提案已是最終版本。
資金來源三方案
根據聯合國氣候機構十八日公布最新協議草案,未見針對損失與損害氣候賠償計畫的討論結果,不過十七日晚上一份官方草稿顯示,目前談判桌上對於其資金來源,有三種方案:今年就設立基金、明年設立、明年以其他融資方式處理。
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提孟思則宣布,歐盟已同意設立基金,特別針對當前因極端氣候而陷入危機的國家,提供資金協助。美國與其他工業國家是否跟進,值得關注。
損失損害列議程
人在會場的中央大學教授李河清認為,本次峰會最大突破是把損失與損害列入正式議程;目前丹麥、蘇格蘭和德國都願意出錢,雖仍是少數,已是今年的好消息。不過基金的資金來源、管理方式,以及如何與其他既有的國際基金對接,今年恐難有答案。
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范建得觀察,今年一些發展中國家遭遇嚴重天災,面臨生死存亡,損失與損害的議題取得正當性,應該會有進展。
此外,從最新草稿看來,各方將再次確認巴黎協定的目標,努力把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攝氏一點五度以內。另外,由於今年僅廿八國更新國家自定貢獻(NDC),草稿強烈催促各國COP28前,重新繳交更具減碳野心的目標。
至於本周稍早由印度提出,受到美國、歐盟支持的「削減所有化石燃料」提議(去年僅針對煤),則沒有出現在決議草稿中,受到國外環境運動者批評。
環團反對假淨零
對於COP27談判進展不如預期,公民團體在會場召開「人民會議」,訴求二○三○年前淘汰化石燃料,且不接受假淨零政策,如透過「碳抵換」減輕排碳責任。
來自馬拉威的氣候運動人士萬利達指出,今年的氣候峰會從第一天開始,就完全失去「非洲COP」的味道。「從草案來看,可以說國家領導人在對我們撒謊」。
萬利達說,不加速淘汰化石燃料、提供資金給受氣候衝擊的脆弱國家,「這場會議就只有少數有權勢的人得利,大多數國家的人民將被犧牲」。
國際環保組織350.org副主任海林格表示,「削減化石燃料」被寫進最終決議的可能性極低,但公民團體已明確表達訴求,氣候正義不只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還有許多人權議題值得關注。
美國氣候特使柯瑞對印度「削減化石燃料」的提議表示支持。